0%
第八章 誰幫武則天奪權

第八章 誰幫武則天奪權

而另一個「貳臣」許敬宗就值得商榷了。廢後期間,他是緊跟著李義府上奏的人,為人最擅長見風使舵。廢后之爭白熱化期間,唐高宗特意提拔他為禮部尚書,可以說是廢後事件的直接執行者,後來長孫無忌倒霉,也是他窮追猛打的結果,在武則天奪權的道路上,他可以說是開路急先鋒。但這個人卻有另一面:隋末農民戰爭的時候,他和魏徵一起是竇建德的謀士,后又一道被俘歸唐,魏徵獲得重用后,曾多次大力舉薦他。貞觀年間,他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修史,當時他是著作郎,貞觀一朝的實錄以及隋末農民戰爭的記錄,相當多都是他留下來的。如《隋書》《晉書》《太宗實錄》,皆出自他的手筆,今天依然是研究那段歷史的寶貴資料。他還曾跟隨唐太宗征討高句麗,受命起草詔書。
不過這個決心不好下,長孫無忌畢竟是朝堂上的大佬,真撕破臉,那就混不下去了,還沒等他下決心,長孫無忌就先和他撕破臉了。李義府為人陰沉,綽號李貓,虛偽小人名聲早就在外,偏偏又因工作上的小事得罪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眼裡不揉沙子,準備把他貶官到西北去,如果再不賭,就要在老少邊窮地區喝風了,李義府下決心:賭!
武則天賞識劉仁軌,是從劉仁軌做給事中開始的。當時的劉仁軌曾上《平高句麗五策疏》,提出了從遼東、山東水陸兩面夾擊高句麗的戰略。從那時起,武則天就認定了這位老將的能量,雖然此後劉仁軌得罪了武則天的心腹李義府,但武則天仍然舉薦了他。公元661年三月,劉仁軌出征,唐軍從錦江登陸,一舉擊破百濟軍的包圍圈,錦江一戰殲敵萬人,百濟聯手高句麗夾擊唐軍的計劃徹底破產。得勝后的唐軍又遇大雪酷寒,唐高宗聞訊,意圖讓劉仁軌趕快班師,劉仁軌卻堅決反對,認為現在班師會功虧一簣。果然不出劉仁軌所料,百濟隨後聯合日本,聯兵向唐軍發起反撲,劉仁軌當機立斷,率領水師抵達白江口,與日本艦隊相持,日軍此時有5萬多人,是唐軍的5倍,敵眾我寡下,劉仁軌先搶佔江口,逼得日本水師400多艘戰船,只能擠在狹窄的河道里,繼而發動火攻,5萬日軍登時陷入了一片火海,唐軍趁勢衝殺,一場大捷,殺得日本軍隊全軍覆沒。這場中國史書記載不多的戰役,是中日兩國歷史上第一次交兵——中日白江口之戰。也正因此戰失敗,此後的日本,對中國由侵略一度變成仰視,下死命向中國學習。

反對當然是應該的,王皇后的娘家,就是這個集團中的一員,而且王皇后是唐太宗給李治選的媳婦,輕易廢了,自然對不起先皇。而此時的唐高宗根基未固,也不敢違拗群臣自作主張,要廢后,必須取得大臣的支持。唐高宗先是服軟,主動找各位大臣私下會談,沒結果,然後又重點找突破口,找長孫無忌商談。召進宮裡談,不同意,去長孫無忌家裡談,也不同意,然後咬咬牙放下身段,竟然給長孫無忌送禮。先送官,把長孫無忌3個小兒子(平均年齡5歲)都封了正六品,又送錢,單綢緞就送了10車,最後逼得沒辦法,連武則天的母親楊氏都上門請求,但任你說破天,長孫無忌就倆字——不行。
但對於高宗後期的政治形勢,劉仁軌有清醒的判斷。白江口之戰後的這些年,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辭官」。到了唐高宗晚期的公元683年,他的辭呈終於獲得了批准。唐高宗死後武則天親政,大肆清洗前朝舊臣,作為武則天親信的劉仁軌再次被起複,甚至對劉仁軌說「昔漢以關中事委蕭何,今亦委你」,將劉仁軌看做漢朝良相蕭何。劉仁軌一面請辭,一面兢兢業業地為武則天read•99csw•com做事,比如他曾彈劾反對武則天的郎將姜嗣宗,使姜嗣宗被判死刑。公元685年,加封左相的劉仁軌病死於任上,武則天命令朝堂停朝3日以悼念,可謂寵信之至。

裴炎是山西聞喜人,出身於當地的裴家大族,曾在弘文館就讀,後來在科舉中及第,得以進入仕途。這樣一個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原本是很難入武則天法眼的。裴炎入仕后從基層做起,先在山東、河南等地做過地方官,后又回中央做過御史。而他嶄露頭角,卻是拜這時期唐王朝遭遇的「極端天氣」事件所致。
如果照這個局面鬧下去,關隴集團抱成團硬抵制,武則天的皇后夢估計也做到頭了,至於以後的當皇帝,更是痴人說夢。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個誰都沒看上眼的小人物——李義府,輕易扭轉了局面。
但長孫無忌不甘心,他聚攏了裴行儉、褚遂良等大臣,決定聯合上奏,將李義府貶斥。但唐高宗先行一步,在武則天的攛掇下,將長孫無忌的得力幹將裴行儉一下子貶到了高昌,削掉了長孫無忌的羽翼。當然裴行儉貶官后在當地整頓邊防,屢敗突厥,成就了名將的威名,這是后話了。
事情到這裏,算是僵住了,與其說是廢后問題,不如說是一大批被門閥士族壓制的寒門官員,在廢后的名義下大胆地造反了。一連幾天,朝堂之上爭論不斷,長孫無忌一派人少但權重,李義府一派人多而權輕,雙方陷入了僵持。這時候,又一個人意外地加入了,這個人就是在貞觀時期打了一堆勝仗的名將李績。
此時武則天的娘家宗族已經開始參政,裴炎與武則天的決裂正從此開始。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建議追封武家七代先祖,忠於唐朝的裴炎堅決反對,認為這是僭越。不過這時候的裴炎仍對武則天有幻想,他只希望武則天能夠輔助弱君,在他眼裡的武則天,是精明能幹的女強人,卻更是大唐的兒媳婦。所以裴炎苦口婆心,多次勸解武則天,並拿呂后的事情做例子,希望武則天不要越軌。但武則天這時候做皇帝的念頭,已經十分堅定了。裴炎,從10多年來的得力助手,變成如今的絆腳石。偏偏裴炎還在繼續堅定信念,公元684年,徐敬業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專權,武則天向裴炎問計,裴炎認為,只要武則天歸政于皇帝,叛亂自然平息。結果武則天大怒,裴炎被當場下牢獄,10天後被斬首。這位之前一直為武則天奪權效力的能臣,在牢獄中極其剛烈,堅決拒絕向武則天認罪。但不知他是否想到,武則天奪權的最後一步,其實他就是最重要的推手。
在武則天最終登基的道路上,有一個人起到了決定的作用。如果沒有這個人,武則天能否成為女皇帝,或許要打個問號。然而這個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其本意並非如此,對於武則天最終登基這個結果,他也許只能說——我不是故意的。
從公元675年開始,承平日久的唐王朝,突然遭遇到了「極端天氣」的困擾,原本富庶的唐朝關中地區,竟然連續3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偏偏就在這時期,唐王朝還在進行與吐蕃爭奪安西四鎮的戰爭,西北戰場戰事不斷,國家經濟捉襟見肘。唐王朝原本巴望著先熬過災年,等著第二年災情過了,自然也就緩過來了,可偏偏這次自然災害持續得長,一年甚似一年。唐王朝的糧食儲備也漸捉襟見肘。當時還是御史的裴炎果斷建議,立刻停止在西域的戰爭,調邊軍回關中,引黃河水灌溉關中緩解旱情。這個看似瘋子一般的建議,在當時幾乎遭到了舉朝的反對,但關鍵時刻,武則天支持他,唐王朝也暫時停止了對外的征伐。此後一年,裴炎作read•99csw•com為該工程的主持人,修築了連接渭水到黃河的水利灌溉工程,灌溉良田無數,事實也果然不出裴炎所料,這場劇烈的旱災,竟然一直持續到公元681年。隨著唐朝水利工程的竣工,關中平原竟然出現了災年無災的奇迹,之後幾年糧食收成日益回升,唐王朝也因此渡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期。這個事件讓裴炎大受武則天賞識,僅僅4年之後,裴炎就被提升為中書省門下三品,成為署理國家朝政的宰相,同時武則天還委任他為太子太師,成為彼時太子李顯的老師。唐高宗東巡時,裴炎受命協助太子監國,頗得好評。怎麼看,他都將是新君登基后的重臣。
這場戰爭爆發的時候,劉仁軌已經60歲了,但這卻是他第一次獨立指揮大規模戰役。這位老軍人從李淵時期就入伍參軍,到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干到了縣尉,卻因擅殺都尉差點被李世民處死,幸虧魏徵說情才撿回一命。在李世民時代,他始終是縣丞一類的芝麻官,直到唐高宗登基后,才升任給事中,後來李義府被人告發,他公正處理,得罪了當時這位位高權重的「李貓」,雖被提升為山東刺史,卻因運送糧食的時候遭遇颶風,被李義府下獄,幸虧武則天說情,才免於一死。不久之後,高句麗戰事吃緊,劉仁軌得武則天舉薦,臨危受命渡海東征。
偏偏這最後一步,裴炎不幹了。

在有關武則天的電視劇里,長孫無忌大多作為反面人物出現,但他確實是唐朝初年最傑出的政治家。他本姓「拓跋」,隋末的時候就是山西當地的門閥望族,和唐太宗李世民是「發小」,更是唐太宗的妻子長孫皇后的哥哥。唐太宗在位時期,他先做大將軍,後任吏部尚書,最終被李世民拜為宰相。整個貞觀盛世里,他是唐王朝各項大政方針的具體實施者,可謂功勛卓著。對這位「大舅子」,李世民始終信任有加,甚至李世民在臨終前,還曾對另一重臣褚遂良遺言「我死後,你要保全無忌」。而唐太宗死後,即位的唐高宗李治是他的親外甥,長孫無忌被加封齊國公,成為唐高宗在位初期位高權重的百官之首。
然而,這些佞臣,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但這位「百官之首」,很快就讓他的外甥感到了不舒服。長孫無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和他的親信同黨們,代表的是一個共同的勢力——關隴士族階層。這個階層多是當年跟隨李淵打天下的親貴們,而且相互關係密切,通過聯姻、結黨等方式,形成了一個共同的利益群體。唐高宗這位皇帝,在即位早期其實是受到掣肘的。唐朝時期雖已實行科舉,但是官員的升遷,最重要的還是看身份,即使是科舉本身,中榜者也多為世家豪門子弟,非士族的官員,想獲得升遷是非常困難的。日久天長,長孫無忌其實成了寒門官員與皇帝兩頭都覺得不舒服的人物。
但是有定論的是一條:在她從尼姑到妃子,從妃子到皇后,從皇後到皇帝的過程里,她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身邊聚集了各種能人,為她鞍前馬後,殊死效命,效命的結果,就是大唐的基業僅過了二代,就輕而易舉地改了姓。說起這些為她「幫閑」的人,後代史家的評價大多是一致的:都是些不忠不孝的佞臣!
事實也確實如此,公元682年唐高宗病逝前,曾專門單獨召見裴炎託孤。唐高宗病逝后,李顯即位,裴炎成為中書令,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已是太后的武則天也對裴炎信任有加,在李顯即位的第一個月,曾多次召見裴炎,詢問李顯的表現。而裴炎也屢次請求武則天「問政」,因為這位唐中宗李顯,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治國的本事沒有,偏偏還耳根子軟,老婆韋皇后吹https://read.99csw•com了枕邊風,就要提拔岳父當宰相。作為中書令的裴炎自然不幹,倆人爭吵起來,裴炎以「太后令」為由,拒絕草擬詔書,氣得唐中宗當場罵娘:「我就是讓他當皇上,也輪不著你管。」裴炎更剛硬,你罵娘,我找你娘告狀去,轉頭就把此事給武則天彙報了。偏偏這事犯了武則天忌諱:她本來就是以皇妃身份起家的,難道這位韋皇后要有樣學樣?權衡利弊下,武則天下了決心——廢帝。這件大事,最早就是武則天和裴炎兩個人密謀的。作為唐高宗的託孤大臣,裴炎出謀劃策,先建議武則天調忠於她的軍隊入京換防,撤換京軍左右羽林的部將。到公元683年二月初六,裴炎代表武則天宣召,廢除唐中宗李顯的皇位,流放嶺南。廢帝之事之所以順利,主要還是裴炎出面,說服了當時各位掌握大權的群臣,但口子一開,就八匹馬也拉不回來了。次日武則天宣召,立小兒子李旦為帝,這位李旦倒不像他哥哥那般荒唐,但他喜愛文學,沉于音律,唯獨對治國沒興趣,登基后就一直居於別殿,國家大事盡由武則天掌握。至此,武則天奪權,就剩下萬里長征的最後一步了。
唐高宗一朝,做得最多的就是清洗。先清洗掉長孫無忌這些老臣,而後又清洗掉李義府這些功臣。政治鬥爭打得熱鬧,可國家大事也要有人幹活兒。一個能幹活的人,就這樣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裴炎。

在李唐王朝289年的歷史長歌中,卻偏偏有一段15年的插曲:公元690年至公元705年的武周政權。這個政權的創始人,就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與此同時,唐朝在經過了貞觀之治后,到唐高宗即位早期,雖號稱「永徽之治」,其實也出現了日益腐化的趨勢。即使長孫無忌本人,也曾因接受賄賂而遭唐高宗訊問,長孫無忌反而大言不慚回答說:「臣為親戚謀私,怎能完全杜絕。」可以說是腐敗公開化。對此唐高宗也無可奈何,只能嘆息一聲了事。而且唐高宗即位后,朝中高官皆出自長孫無忌一派,許多國家大事竟然不經過唐高宗,只向長孫無忌奏報,唐高宗曾經在朝堂上嘆息說:「五品以上大臣,多年來竟無人奏事。」卻也只能嘆息而已。長孫無忌,從做太子時的親娘舅,到後來即位初期的股肱之臣,而今,卻成為唐高宗必須要搬掉的一塊石頭。
武則天是在唐高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公元651年被正式接入皇宮的。第二年,她就為唐高宗生下了長子李弘,從此大得恩寵。此後,她利用當時王皇后與蕭淑妃之間的矛盾,幫助王皇后一起除掉了蕭淑妃,之後,她和王皇后的「盟友」關係就破裂了。唐高宗的王皇后,是西魏大將王思政的玄孫女,王家也是關隴集團的豪門,和長孫無忌家更是世交。所以,所謂的皇后之爭,不僅是皇帝的一個家庭問題,而是事關無數人前途的政治勢力博弈。偏偏王皇后本人太沒鬥爭經驗,她性格直率,不像武則天那般會邀寵,自然漸漸失寵。然後,武則天藉著女兒的死(有說女兒是被武則天自己掐死的),一口咬定王皇后害死了自己的女兒。偏偏王皇后又出昏招,竟然找巫婆詛咒武則天,事情敗露后,本來就對王皇后忍無可忍的唐高宗不再姑息。公元655年八月,唐高宗把王皇后打入冷宮,並正式把「廢后」提上日程,長孫無忌的關隴集團當然旗幟鮮明——反對!
如果武則天的親信,多是李義府這樣笑裡藏刀的,或者是許敬宗這樣見風使舵的,恐怕她也完成不了從尼姑——皇后——女皇的三級跳。事實上,武則天的一生沉浮里,確實有許多才能卓著的「貳臣」輔助。
這樣一位具九-九-藏-書有傳奇色彩的女子,千百年來,以其陰狠的心機,堅忍的耐力,跌宕起伏的人生,還有身為皇帝的不朽政績,一直為後人所傳誦。她是正?是邪?是大逆不道的篡逆者,還是開創盛世的明君?還有她那些有鼻子有眼的情史以及做皇帝后豢養男寵,荒淫後宮的經歷,都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褒貶不一,就如她去世時那塊無字碑一樣,種種非議吵到今天,依然沒有定論。
李義府也算是個老臣了,貞觀年間他就入朝為官,唐太宗李世民曾親自考他的才學,後來任命他為中書舍人,是一個負責起草詔書的官,在貞觀年間,他是最有名的筆杆子。可跟長孫無忌比,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到了唐高宗在位時期,許多門第高貴,曾與他平級的官員,早已經位高權重,他卻還在做抄抄寫寫的工作,沒辦法,誰讓他出身低微呢,而且原本賞識他的馬周等眾臣也作古了。可他不甘心,一直在等待機會,看準了廢后之爭這個機會,他決心賭一把。
朝鮮戰場得勝歸來的劉仁軌,得到了唐王朝的嘉獎,一下子官升6級。到了公元665年,又升為太子左中護,成為武則天長子李弘的近臣。劉仁軌為人以忠厚著稱,當年他得罪李義府時,李義府的親信袁異式曾為虎作倀,拚命陷害他,而劉仁軌得寵后,非但沒有反攻倒算,反而向唐高宗舉薦袁異式之能。此後,劉仁軌一度退休歸養,後來唐軍敗於吐蕃后,劉仁軌臨危受命,又負責防備吐蕃,此後又被任命為太子李弘的左庶子。這時唐高宗已經荒廢國事,劉仁軌的飛黃騰達,大多出自武則天的授意。李弘死後,武則天的次子李賢、三子李顯相繼為儲君,劉仁軌皆被任命為太子太傅,可謂對他信任有加。
在這個過程里,給武則天出力最多的兩個人,一個是前面的李義府,一個是後來追查長孫無忌案件的許敬宗。這兩個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會投機,都是出身寒門,身後的名聲也都是「奸臣」。說奸臣,一點都不冤枉李義府,他本人就是個偽善小人,人品也極其卑劣,「笑裡藏刀」的成語就是由他而來。後來他專好貪污腐敗,與兒女合夥賣官鬻爵,各類官職明碼標價,僅借他母親病逝的機會,就收了200多萬錢的賄賂。但最後終於玩大了,在武則天皇后位置穩固后,因他臭名昭著,找了一條「謀反罪」,于公元666年被流放,死於流放路上。
在唐高宗當政時期,受到重用的許敬宗,做得更多的還是文化工作,當然被詬病的也不少。比如他受命修《姓氏錄》,抬高武則天家族的地位,一直被人稱作小人。但是他的《姓氏錄》打破門第觀念,按照政績功勛來排定姓氏座次,卻是中國歷史的一大進步。從此以後,寒門子弟進入上流社會的大門徹底打開。他在做禮部尚書期間,改革科舉的選拔方法,鼓勵大批寒門學子參政,打破士家大族的壟斷,甚至建議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推廣文教,鼓勵少數民族部落子弟學習儒家文化,這對於唐王朝的統一和鞏固,都是有貢獻的。而且許敬宗為人「性謹慎,常掩僚屬之過」。在當時的口碑,確實比李義府好太多。所以比起李義府最後被一腳踢開,他卻終生顯貴,於672年以太子少師身份善終。
他趕緊給唐高宗寫奏章,中心內容一句話:速立武昭儀(武則天)為後,以安兆民之心。這奏章可真是雪中送炭,唐高宗高興地立刻拿給群臣看,接著又把他提拔成中書省侍郎,一個小秘書,搖身一變成了副部級高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李義府現身說法,朝中一大群寒門出身的官員紛紛上表,要求廢掉王皇后。唐高宗登位后,第一次感到有這麼多人支持他。
搬掉這塊石頭的棋子,就是武則天。
說起這位女子,各種影視作品多少年來不停地「八卦」read.99csw.com,她的人生早就有了傳奇色彩。本來是山西并州一家木材商人的女兒,先入宮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卻私下裡和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好上了。李世民死後,先被發配到尼姑庵當尼姑,苦熬了幾年後鹹魚翻身,被終未忘情的唐高宗李治接了回來當貴妃;然後深宮裡沉浮,先算計掉了李治寵愛的其他妃子,坐上了皇后的寶座,從此獨霸後宮;接著參政議政,趁李治荒廢國事,沉于享樂的機會漸掌大權,期間據說害死了自己的大兒子二兒子;李治死後又廢掉了先後做皇帝的三兒子四兒子,最後水到渠成,成功奪權,取唐而自代,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武周王朝。
裴炎的死以及之後徐敬業叛亂的迅速平定,讓武則天搬開了成功登基的最後兩塊絆腳石。然後,就是中國歷代改朝換代都有的「勸進」。群臣上表請武則天稱帝,勸到公元690年,終於順理成章,廢唐睿宗李旦,武則天登基,改國號為大周。唐王朝休克了,統治中國15年的武周王朝開始了。
這個人就是裴炎。
從尼姑到女皇帝,闖關奪權的道路是艱難的,對於當年的武則天來說尤其艱難。在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早期,回宮后她面對的第一個強大對手,就是三朝元老長孫無忌。
武則天能夠順利介入朝政,樹立自己的威望,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步步為營,而其中最關鍵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一場戰爭中的決策:公元661年的唐平高句麗之戰。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里,唐朝原計劃先平高句麗的盟友百濟,再集中力量剿滅高句麗,卻不想百濟平而復叛,又聯合日本從朝鮮半島登陸夾擊唐軍,麥克阿瑟「臨川登陸」的妙筆,竟然在1000多年前就上演了。正在苦戰的唐軍,一下子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中。危局之下,唐高宗甚至一度想御駕親征,卻被武則天勸阻,武則天提出了一個更大胆的方案:唐朝組織海軍,渡海東征,從朝鮮半島登陸擊敗日本,保證戰役勝利。這個方案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然後,唐軍順利地平滅了高句麗,擊敗了日本,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至死念念不忘的心愿。武則天的聲望也第一次鵲起,從此漸漸參与朝政,直到掌握政權。而在這場戰爭里,武則天另一個貢獻,就是舉薦了一個人——劉仁軌。
李績為什麼要幫武則天,原因很簡單,李績戰功卓著,卻也因為出身低微,在李世民在位時一直遭到壓制,論地位遠不能與李靖、侯君集等人相比。唐太宗臨終前還對李績不放心,將李績貶出京城,又囑咐唐高宗即位后立刻將李績召回,以收攬李績之心。但長孫無忌掌權,李績一直不得抱負,連他的兵權也被長孫無忌收掉,所以藉機和長孫無忌唱對台戲,也就很正常了。他的加入,成了壓倒天平的最後一根稻草。李績公開宣稱:「這是陛下家事,臣子無權過問。」一句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九月初三,一直反對廢后的重臣褚遂良被貶,廢后不可逆轉。十月十二日,王皇后正式被廢,31歲的武則天,從此母儀天下。而長孫無忌一派在這場鬥爭里,遭到了沉重打擊,褚遂良、裴行儉等重臣相繼遭逐。唐高宗也藉機確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長孫無忌也算識趣,此後幾年,他很少再介入朝政,反而埋頭著書,以圖藉此避禍,但禍終究還是避不了。褚遂良、上官儀等長孫一脈的重臣,在之後幾年陸續被清除,到了公元659年,有人舉報長孫無忌勾結太子謀反,禮部尚書許敬宗幾次強烈要求追查,大批寒門官員紛紛跟風彈劾。眾議洶洶之下,唐高宗在沒有任何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將長孫無忌發配到四川,隨後褚遂良的官職被撤,長孫無忌的子女被流放嶺南,長孫無忌本人自縊而死。一代名臣,就此謝幕,當然,導演就是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