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誰有資格接朱元璋的班

第六章 誰有資格接朱元璋的班

朱元璋時代,諸皇子的奪嫡之爭,更為後世人所觀注。因為這場勾心鬥角數十年的權力遊戲,最終演變成一場席捲中國北方,兵連禍結達3年的內戰——靖難之役。因之被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尤其多:造反自立,歷經苦戰最終篡位成功,坐擁天下的皇四子——後來的永樂皇帝朱棣;龍御天下,卻昏招頻出,最終以全國之地敗於地方諸侯,兵敗如山倒,失去龍位並至今下落不明的皇太孫——建文皇帝朱允炆。相形之下,在洪武朝時代最早被立為「接班人」,擔任儲君數十年卻最終英年早逝的朱元璋長子——大明懿文太子朱標,長久以來是一個被關注不多的人物。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病逝,朱標之子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棣偵得朱元璋對藍玉日生不滿,遂向朱元璋進言:藍玉是「跋扈將軍,日久將尾大不掉,恐禍及太孫(朱允炆)」。令朱元璋殺心頓起,次年大興「藍玉案」,株連數萬人。憑此舉,朱棣既向朱元璋表明了「立場」,徹底打消了朱元璋對他的懷疑,又除掉了日後自己起兵奪權的最主要對手(藍玉是太子朱標的舅舅,也就是未來建文帝朱允炆的舅爺),可謂一舉多得。
朱棣的目標顯然不是做「柱石」,心懷大志的他,能讓朱元璋徹底放心,是因為他的「不爭」。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三年,朱棣兩次北徵得勝,卓越戰功,只得到朱元璋「寶鈔十萬貫」的封賞,與他的那位臨陣脫逃的三哥晉王無二,晉王得賞后尤嫌不足,時常牢騷滿腹,朱棣反而毫無怨言,相反屢屢上書,坦言自己「功不及賞」。如此「謙虛謹慎」,自然讓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傾斜。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讓我們仔細梳理一下朱標的儲君生涯吧。

而從實際情況看,確實如此。朱元璋為朱標禮聘的先生,多為當時的「大儒」,後來大明開國后,朱元璋更是費盡心思,在內宮設「大本堂」,苦心搜羅各類圖書,並招攬天下名儒為朱標授課,選拔青年才俊與之伴讀。他還制定嚴格的太子行為章程,讓太子舉手投足,待人接物,都要按照儒家禮法行事。但朱元璋並不想把兒子培養成「酸腐文人」,多次訓誡宋濂等人要「用實學導之」,又選拔一批頗有政望的能臣幹吏,擔任太子賓客,定期講解治國之道,其中就有我們前文提到的韓宜可。平日里「憶苦思甜」教育也抓得緊,經常借用一切機會向兒子回憶創業時期的艱難,而擔任太子東宮官僚的,是大明王朝開國時期的文武兩大支柱:文官之首李善長,武將之首徐達。
相比之下,皇三子晉王朱綱的口碑更差,他坐鎮的太原,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精兵強將甚多。洪武二十三年,朱綱率軍與燕王朱棣一起北征蒙古,關鍵時刻臨陣退縮,深入大漠不足幾十里就匆忙撤兵回師,不過也成就了朱棣燕兵孤軍深入大漠,大破蒙古騎兵的美名。同哥哥朱樉以及弟弟朱棣相比,他軍事才能相去甚遠,劣跡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史載他容貌「修目美鬢,顧盼有威」,行為卻是「敗絮其中」。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就藩太原的路上,因嫌飯菜太燙,竟當場鞭打曾侍候朱元璋20年的老廚師徐興祖,氣得朱元璋派快馬送書訓斥:「徐興祖跟隨我20年,從未受過責罰,你竟敢當眾侮辱他,若再有類似事情,定懲不饒。」朱綱不但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雖不像二哥朱樉那樣大興土木,卻在當地橫徵暴斂,掠取民財。比如當時山西的農民,除交國家賦稅外,每年還要交晉王過生日的「禮敬」,數額是國家賦稅的3倍。過https://read.99csw•com往的商旅,甚至朝廷的官方商隊,也要向他繳納「保護費」。他的日常花費也驚人,身為藩王每年朝廷雖有厚賜,但於他「僅供月余之用」。當然他也不是沒做「好事」,太原城即是他主持重修,今為「聯合國文化遺產」。對四弟朱棣,常年以來朱綱也百般提防,不但派特務潛入北平監視朱棣,更利用入京朝見朱元璋的機會大肆「打小報告」。但他的不法行為終瞞不過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在秦王朱樉遭囚禁后不久,派駐山西的錦衣衛經歷楊贛揭發晉王朱綱九大罪,包括搜刮地方、敲詐官衙、驕奢淫逸、結黨擅權等,尤其是最後一條,幾與謀反無異,朱元璋大怒,要治其重罪。恰在此時巡視陝西的太子朱標路經太原,朱綱藉機對朱標苦苦哀求,隨朱標一道入京朝見,在朱標的好言相勸下,終令朱元璋肝火平息。躲過一劫的朱綱如二哥朱樉一樣,此後小心做人,卻意志消沉,「購美眷日日飲宴為樂,終不問兵事」。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朱標先於其父朱元璋撒手人寰,謚號「恭王」。
有人指摘朱元璋此舉「不吸取歷史教訓」,而從當時看,分封藩王顯然是為「中央集權」做準備。在明初大封功臣,諸多功臣尾大不掉的背景下,分封藩王恰是牽制權臣,進而收攏軍權的最好方式。朱元璋也對藩鎮的危害採取了「預防措施」,編訂《皇明祖訓》,令諸皇子恪守執行。多數藩王護衛最多不超過5萬人,無力對抗中央。例外的,是9個擔負駐守邊疆任務的藩王,分別是:皇次子秦王朱樉,駐西安;皇三子晉王朱綱,駐太原;皇四子燕王朱棣,駐北平;皇十三子代王朱桂,駐大同;皇十四子肅王朱瑛,駐甘州;皇十五子遼王朱植,駐廣寧;皇十六子慶王朱栴,駐甘肅慶陽;皇十七子寧王朱權,駐大寧;皇十九子谷王朱穗,駐宣化。這9位藩王皆擔負守土之責,雖按規定不能理「民政」,卻有權調動轄區內的軍隊,供其統帥的軍隊皆在10萬以上,他們才是「中央政府」的最大威脅。而按照封建國家「長幼有序」的順序,真正對「繼承人」構成威脅的,是三個人:皇次子秦王朱樉,皇三子晉王朱綱,皇四子燕王朱棣。
在洪武朝時代,不僅朱棣屬地的官民對朱棣稱譽有加,就連當時朝中以「忠直敢言」著稱的幾位「直臣」,對他也讚不絕口。敢於糾劾權貴的監察御史韓宜可,一生揭發權貴重臣無數,卻唯獨對朱棣推崇不已,其彈劾晉王的奏章里寫道:「若諸王以燕王(朱棣)為楷模,凡事以安民儉省為首任,實為大明之福。」太子朱標巡視北方,歸來后在為晉王、秦王開脫的同時,也稱讚朱棣「四弟安民營邊,仁勇兼有,為邊陲柱石也」。對素來痛恨貪官污吏,崇尚簡樸,重農愛民的朱元璋來說,這一切自然為朱棣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即使在明白了父親的殘暴,甚至可能面臨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依舊毫不退讓,堅持原則。綜上,朱標的形象終於清晰起來:一個寬厚仁德,博學多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為政寬容,仁愛兄弟,擁有豐富行政經驗和能力,外柔內剛的人。條條素質,完全吻合朱元璋對「接班人」的要求。這既是朱標自身的性格使然,也是朱元璋刻意培養的結果。若非英年早逝,繼位的朱標,很可能是一位堪比文景的仁君。
未引起世人太多爭論的,是這位儲君的形象,在大多數有關他的評價里,朱標是一位體弱多病,怯懦膽小,知書達理,優柔寡斷,在朱元璋的陰影下戰戰兢兢一生的可憐太子。這個形象,一方面來自朱棣篡位登基后,「御用文人」們在史書上對其的刻意「抹黑」,另一方面也拜他那位https://read.99csw.com「合法」登基卻痛失天下的兒子——建文帝所賜,後人總結建文帝失敗的教訓,也就自然而然把身為其父的朱標看成一類。

從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開始,22歲的朱標開始受命處理政事,朱元璋命令群臣「一切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並傳授朱標處理國事的四要訣——仁、明、勤、斷。在這刻意的錘鍊里,朱標未讓朱元璋失望,他悉心學習,勤于政事,遇事時常建議行「寬通平易之政」,雖屢遭朱元璋否定,卻也對其日漸滿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標受命出巡陝西等地,一路考察民情,獲益良多,歸京后又全力維護遭朱元璋囚禁的弟弟秦王朱樉。此後身染沉痾,于次年病逝。

戰功冠絕諸兄弟之上的朱棣,在當時的諸藩王里,是個口碑甚好的人,既無秦王的驕橫,更無晉王的奢靡腐化。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隨朱元璋巡視老家鳳陽時,他就留心民間疾苦,史載「民間細事,無不究知」。自就藩以來,在其屬地愛惜民力,鞏固軍屯,協助地方官員發展生產,在洪武十八年,二十年兩次調撥軍隊,協助地方府衙興修白溝河、灤河水利,多次親臨工地「帶頭示範」,終使當地「灌溉千里」,營建北平城時,動民夫數萬,「補恤甚厚」。邊境操練演軍時,但凡有踐踏民田,毀壞百姓財物的行為,一律重金補償。劃定軍隊屯田範圍時,強調「不與民爭利」,曾將懷來附近千畝良田讓與附近農戶,「另擇低洼貧瘠之地屯耕」。對待麾下兵將以及地方官員的貪污行為,也毫不手軟,多次接受鄉民訴狀,上書朱元璋揭發當地府衙的不法行為,懲治多名貪官污吏。對其軍中兵將的擾民行為也毫不姑息,先後重辦數名曾追隨其出生入死的親兵。特別是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掌管北平軍械錢糧的司谷(相當於後勤部長)劉通貪墨事發,朱棣令劉通持刀,與麾下遭剋扣的30名士兵相搏,頃刻間劉通就被剁成肉醬。甚至在多年後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派大軍征繳前,國公徐輝祖就建言:燕王「深得民望,軍紀嚴明,冠於九邊,不可輕視也」。
談歷史,歷朝歷代的皇子「奪嫡之爭」無不吸引眼球。時至今日,在琳琅滿目的各類或「正史」或「戲說」的歷史劇中,從來都是「永恆的主題」,很精彩,卻多是戲說演義。
對蒼生來說,這樣的「天意」究竟是「福」還是「禍」,清大儒谷應泰對此的看法是:「靖難三載,雖殺戮甚重,藩鎮之患卻終消解,倘無此役,任諸侯尾大不掉,唐末割據恐重演也。」此言確有道理,因洪武末年的奪嫡之爭而造成的「靖難之役」,其結局雖令建文帝丟失寶座,但篡逆成功的朱棣此後厲行「削藩」,不斷解除藩鎮的權力,終建成了大明朝的「中央集權」,保持了國家的穩定。否則,若干年之後,明朝很可能演變出唐末五代十國的亂象。靖難之禍的結局,確實是「福所依」。
說完朱標,自然要說說朱標的弟弟們,那些覬覦皇位已久的藩王們。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正式建藩封王,封其24個兒子為藩王,分鎮各地,藩王擁有自己的「護衛」,每年鈔5萬貫,米5萬石的供給。詔令一下,群臣嘩然,先後有葉伯巨、王朴、葉居升等大臣上書反對,盡遭屠戮。
朱棣篡位成功后,為其篡位尋找「合法性」,對史料大加篡改,比如加上了「皇太孫」陷害燕王,「燕王」屢受「太祖褒獎」之類的虛假情節。但有一條是可信的,朱元璋生前對朱棣之器九*九*藏*書重,在眾皇子中僅次於太子朱標。比如朱元璋那句知名的讚譽朱棣的話語「棣兒類我」,實出自洪武朝末期兵部尚書魯思俊的個人筆記。具體情節是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90年)明軍北征蒙古,朱棣率燕軍深入不毛之地,大破蒙古軍,迫降北元大將乃爾不花,招降5萬人。捷報傳到京城,朱元璋喜不自勝,對兵部尚書魯思俊贊道:「棣兒類我。」靖難之役時,魯思俊已然作古,聯想到其曾身為太子朱標以及皇太孫朱允炆講師的身份,可見這段記錄的可信性是極高的。而朱棣也再接再厲,兩年後的三月,朱棣再次受命出師北征,先破元將索林帖木兒的大軍,再乘勝追擊,打敗當時北元「柱石」哈刺兀。在彼時明朝功勛宿將紛紛遭到屠戮的情形下,橫空出世的朱棣,實為大明九邊最卓越的「將星」。時人「燕王善戰」的評語,誠為實情。
縱使朱棣巧妙「表現」,朱元璋也對他器重有加,但在朱元璋眼裡,朱棣只是個「柱石」,做不得「天子」,原因正在「棣兒類我」的一句話上。朱元璋對接班人的要求,是一個寬容的「仁君」,而不是自己「剛猛治天下」的翻版。「類我」的朱棣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而就實力而言,朱棣儘管權鎮一方,在當地「深得民望」,其軍隊也「驍勇冠九邊」,但若對照一下孟森在前文關於朱元璋中央與藩王關係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到,朱棣的邊上,是兩個已被「治服帖」的哥哥秦王和晉王。且不說中央以全國治一隅的優勢,單是這兩個已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藩鎮對他的牽制,就令他難有動作。這個「權力的平衡」,若無意外,朱棣是無法打破的。
這位英年早逝的皇儲,一生有太多引起後人爭論的話題,比如他的出身問題,《明史》記載其為馬皇后親生,從清末開始,以潘檉章為代表的學者提出異議,認定其生母為朱元璋側室李淑妃,時至今日,依舊各執一詞。
朱標初立世子,是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親手選定了劉基、章溢、葉琛、宋濂4位當時名儒為其老師。同年冬天,令朱標以長子身份,回鳳陽老家祭祀祖先,行前諄諄教誨,要朱標「訪求父老,知我創業之不易」。可見,早在大明開國前,眼光長遠的朱元璋便利用各種機會,對其悉心培養,寄託厚望。
而從後來「靖難之役」里發生的事情看,朱元璋對這兩個兒子做的一切還是有效果的。朱樉之子朱尚炳,朱綱之子朱濟喜,皆出兵勤王,與造反的「皇叔」朱棣血戰多年,雖未阻擊朱棣篡逆成功,卻可稱對「中央」忠心耿耿。
而從朱元璋的「培養」方式看,我們不難了解朱元璋期待的是一個怎樣的繼承人。台灣學者李光濤對此的評價最為到位:朱元璋對於繼承人的期待,與他自比「漢高祖」分不開,在他打天下的每個步驟上,都事事以漢高祖為師,對於儲君的培養更不例外,戎馬一生的他,希望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開創屬於大明朝的承平盛世。
對這9位身負守土之責,卻足以威脅到中央政權的愛子,朱元璋同樣費盡了苦心,既悉心培養,又嚴加防範。在他們年幼時,即宣召徐達、李文忠、郭英、耿炳文等功勛宿將,為皇子們講解兵法戰策,並嚴令「多教習實用之術,莫拘泥兵法條文」。國家有戰事時,常令皇子們隨軍征戰,親身體會戰事。其中的幾位皇子,更在其安排下與朝廷武將結成姻親,比如燕王朱棣娶了中山王徐達的長女,寧王朱權納了長寧侯耿炳文的次女,武定侯郭英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代王朱桂和遼王朱植。諸王就藩后,其岳丈家親屬皆被留在京城,以收牽制之效。太子訓導葉伯巨曾諫勸朱元璋對諸皇子「遣名師多教習仁義之法,以防二心」。朱元璋怒https://read.99csw.com他「離間皇室宗親」,憤而將其拷問致死,但對其意見也盡數接納。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元璋從全國各地精選10名「當世高僧」,分派給太子以及9位守邊藩王講經說法,意圖通過此舉令兒子們懂得「仁德之道」「慈悲之心」。起初頗見效果,次年刑部尚書(司法部長)開濟上表稱讚此舉令各位皇子「深明陛下訓導之心,德行大進,諸藩有口皆碑」。但萬沒料到的是,這10位「當世高僧」里,分派到北平燕王府的,恰是後來朱棣的親信,策動謀划「靖難之役」的第一謀士——姚廣孝。大亂的伏筆,正從此時種下。
在眾多史料里,朱棣被形容為一個常年來處心積慮,企圖謀奪皇位的野心家。但不容否認的是,在當時,他是諸藩王中最令朱元璋放心的人。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朱元璋對待藩王的學問,恰如著名明史學家孟森指出的:「中央朝廷與散布在邊關的地方藩王,是國家權力天平的兩端。雙方力量的平衡,就是國家政局的平衡。」終朱元璋一生,為維護這個平衡,他與朱標「分工合作」,恩威相濟,可謂是煞費苦心。
生性猜疑的朱元璋,從分封建藩開始,提防的目光始終對準兩個人:皇次子秦王朱樉,皇三子晉王朱綱。先說秦王朱樉,他的轄區包括今天陝西全省、甘肅東部、青海北部,正是史家常說的「擁之即坐天下」的「八百里秦川」,論兵力雄厚,轄區幅員之廣,實為九邊諸王之最。朱元璋起初對他頗為器重,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就藩時曾專賜詔旨,命他要「與民休息」,就藩之後,朱樉屢次率兵出擊青藏部落和蒙古,斬獲甚多。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朱元璋令他為監督諸皇子行為的「宗人令」。因朱元璋多次暗示,南京無「王氣」,意圖遷都長安。得此暗示,朱樉賣力表現,大興土木,不法行為也很多,他在轄區內修築宮殿,勞苦民力,其兵士也時常勒索地方,欺辱朝廷官吏。斗門知縣林雲因勸阻朱樉部將徵用木材而被毆傷,陝西監察御史安然上表揭發朱樉部將借軍屯為名濫征民田,被朱樉部將「打擊報復」,竟被亂兵燒了府邸,險些殞命。當時的御史周觀政、韓宜可和曾任陝西參政的張來素等人皆曾上表彈劾,雖遭朱元璋嚴懲,但他對朱樉的厭惡之心也日生。尤其令朱元璋不滿的,是朱樉曾在青海、甘肅等地私自招募「番族壯勇」,不向朝廷上報,反編做自己親軍,此舉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借「擅修宮室,濫用民力」之罪,朱樉被召還京城,隨即被關入宗人府看押。朱元璋令太子朱標巡視陝西,查訪朱樉的不法行為。好在朱標厚道,巡視回來后極力為弟弟開脫,終讓朱樉得到赦免,放歸陝西。經此大難,朱樉對太子感激不盡,從此小心做人。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樉病逝,臨終前叮囑世子朱尚炳道:「吾家受國恩深重,國家有事,汝要好生扶保社稷,勿生二心。」朱元璋和朱標父子的「紅臉白臉」,恩威相施,終令秦王一脈忠心耿耿。

而朱標又做得如何呢,自被立為太子以來,他對宋濂等授業恩師始終禮敬有加,公開場合,常恭敬以「宋師」相稱,年節朱元璋給他的賞賜,必分出一份贈予宋濂,後來宋濂的孫子宋慎被揭發為「胡黨」,朱標更是傾力相救,「郭恆案」「空印案」等明初貪污大案株連甚重,朱標主張從輕,併為此和朱元璋爭執。戶部尚書茹太素因奏章行文啰嗦,遭朱元璋責打,朱標為其說情,並連夜送金瘡葯和補品,寬慰道「此事乃卿之舊習,非卿之錯」。連弟弟秦王和晉王被控告「橫行不法」「圖九九藏書謀不軌」,引得朱元璋大怒,還是朱標出面說情,幫兩個弟弟脫罪。甚至隨朱元璋外出巡視時,也時常將自己的食物分發給沿途缺衣少食的百姓,可謂深得民心。後來建文帝重臣方孝孺贊他「孝友仁慈,出於至性」「為人友愛,仁孝感嬰孩」,誠非虛言。
從朱標身上,也不難看到朱棣等人難入朱元璋法眼的原因。一直覬覦皇位且戰功卓著的四皇子朱棣,其性格幾乎是朱元璋的「翻版」。戎馬一生的朱元璋下定決心培養一個「仁君」繼位,特別是其在晚年意識到一生為政嚴苛而造成的種種弊病後,更堅定了這一選擇,從而毫不猶豫地將皇位的接力棒傳承到性情最接近朱標的皇太孫朱允炆手中。而朱棣等「叔王」們之所以不能成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實在是應了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由此我們也可總結出朱元璋對「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寬宏仁德,禮敬賢臣,卻要治國有方,睿智通達,更要行為正派,體察下情,深味民生,與民休息。縱覽之下,這實在是一個儒家思想里「仁君」的範本。
但意外偏偏發生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秦王朱樉病逝,洪武三十一年晉王朱綱病逝,在朱棣這個中央的「最大威脅」浮出水面的同時,也掃清了朱棣起兵的障礙。秦、晉兩王的繼任者朱尚炳和朱延喜年紀尚輕,防衛蒙古勉強可以勝任,出兵與朱棣爭鋒卻不是對手。兩大藩鎮對朱棣的牽制不復存在,最終有了「靖難之役」3年的戰火連天。清趙翼就曾為此感慨:天佑燕王,禍及蒼生。
但這個「平衡」,卻終於在他死後,被起兵造反的皇四子燕王朱棣打破了。論原因,還得說說朱棣本人。
這是一個善良、寬容、友愛兄弟、學識淵博、禮賢下士的大明儲君。那麼許多史料里說他「懦弱無能」「缺乏治國之才」,又是否是事實呢?
這場變亂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靖難之役后,登上龍位的朱棣為防諸藩王「有樣學樣」,下詔將九邊「藩王」逐一內遷,導致北方防務鬆懈,長城以南明朝防衛蒙古的各類「緩衝地帶」逐漸淪陷,蒙古部落日益南下,肆虐大明邊關。「土木堡之敗」的伏筆即由此而種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將駐紮在開原的韓王朱松及其屬下「三萬精兵護衛」,盡數南遷至福建,在當地任命部落首領猛哥帖木兒為大明「建州衛指揮使」,世襲鎮守。200多年後,這個世襲鎮守的家族,崛起了一個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福兮,實為禍所伏。
一個從22歲開始就以儲君身份協助父皇處理政務,且始終保持獨立見解,更累積豐富經驗的太子,可見是具有相當的治國能力的。至於史不絕書的有關朱標的「軟弱」,倒是另有幾個鮮明對比的例子:一是洪武七年,朱元璋寵妃孫貴妃去世,朱元璋命太子領諸皇子著孝服服喪,朱標認為不合禮法,堅決拒絕,氣得朱元璋險些揮劍砍他。二是洪武末期,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朱標為此求情,朱元璋找了一根滿是刺的木棍叫朱標去拔,朱標不敢動手,朱元璋訓誡道:「我殺功臣,就是要為你拔掉這些刺。」誰知朱標毫不示弱,反駁道:「帝王是堯舜一樣的帝王,大臣才會是擁護堯舜的臣民。」一番話直把朱元璋氣得暴跳如雷,又險些沖兒子揮拳動粗。
朱標,朱元璋長子,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生人,元至正二十七(公元1367年)年被立為世子,次年大明開國,年號洪武,「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太子,從此開始了長達24年的儲君生涯,洪武二十五年病逝,年僅37歲。洪武三十一年,其子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尊奉其為明興宗,陪葬于南京明孝陵。
拋卻「戲說」的虛構,解讀洪武時代諸王奪嫡的來龍去脈,必須從這位皇太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