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長城內外 5.爛泥扶不起

一、長城內外

5.爛泥扶不起

劉承祐深一腳淺一腳地奔走在田野里,泥土的味道一陣一陣地鑽入鼻孔。劉承祐遠遠見到一個民宅,他急匆匆趕過去躲避。劉承祐邁步進院門,迎面衝出來幾名散兵游勇。劉承祐早已沒有了皇帝派頭,衣冠不整,丟盔棄甲,蓬頭垢面。這些亂軍是來打家劫舍的,突然見到劉承祐,以為劉承祐是捉他們的捕快。慌亂之中,不由分說,亂軍舉起刀槍,把劉承祐亂刃分屍。
楊邠曾和郭威聯合起來與蘇逢吉、蘇禹珪惡鬥過一次,藉助皇太后的力量,對宰相集團的進攻實施了有效反擊。自此,楊邠成為後漢朝中的大哥大。可是楊邠善於管事,但不善於理人,在他領導下,官僚機構人員缺乏,又過於追求細節,導致辦事效率低下,帝國政治運行慢得像頭牛。日子一長,楊邠感覺到了吃力。
史弘肇話裡有話,他是在指責蘇逢吉。
郭威走得正是時候。
魏仁浦眼珠一轉計上心來,說道:「不如這樣,咱們把密令詔書修改為皇帝要誅殺鄴都眾將,以此激怒眾將,他們為了保全自己,一定會和大帥你坐到同一條船上來的。」
酒局如此,誰還有心思繼續喝酒?
魏軍壓城,京城亂成一團。
文武眾將聽到這個晴天霹靂一般的爆炸性新聞,各個目瞪口呆,片刻后吵開了,叫罵呼喊爭論之聲鼎沸。郭威沒有制止大家,任憑這種激動的情緒盡情發泄。等了一會兒之後,有人高喊:「大帥,你說怎麼辦?我們聽你的。」
馮道斜著眼睛問郭威:「侍中,你真有意要請劉承贇進京繼位?」
在工作壓力和郭威蒸蒸日上的威脅下,楊邠一度使出韜晦之計,主動提出辭職,要求回家養老。楊邠急流勇退倒是不錯的自保之策,免得日後鬧出大矛盾不好收場。可是這樞密使辭職也太突然了,朝廷和皇帝都沒有思想準備。皇帝劉承祐說:「楊愛卿,你幹得好好的,辭什麼職啊,接著干,別胡思亂想。」
李太后見到這種情景,深知形勢嚴峻,她主張嚴兵據守,以拖待變,打算寫信給郭威,讓他申辯委屈,其實是讓郭威開出價碼,然後朝廷再做定奪。
第三天,郭威率軍抵達封丘。
怨恨的頂點意味著肉體消滅。
郭崇威通過實際行動明確表達了立場,他拒絕皇命,站在郭威一邊。
一個月之後,又一次夜宴。
內憂未定,外患又來。
這時候,來了一個老頭兒求見郭威。
楊邠嫉惡如仇,善於組織調配資源,但不善於運作官僚機構,更不善於和皇帝及皇親國戚相處,大權在手常有飛揚跋扈之色。郭威在四人中資歷較淺,但他善於籌謀策劃,更善於處理和大臣們之間的關係,現在又增添了會打仗的盛譽,可謂文武雙全,是政敵最少的人。
隔一天是朝會。楊邠、史弘肇、王章一大早走入廣政殿旁邊的偏殿,坐下來邊喝茶邊聊天,等皇帝上班后,他們候旨上殿參政議事。突然,一群全副武裝的武士衝進來,嘁哩喀喳亂刀砍下,頃刻之間,三位權傾朝野的大臣稀里糊塗地人頭落地,血濺朝堂。
夜風吹來,不寒而慄。
無論是官,還是民,都已經熟悉了改朝換代、大軍入城的情形,過往噩夢般的經歷歷歷在目。
這幫傢伙在一起吃吃喝喝是經常的事。今天你做東,明天他請客,夜夜小酒,天天微醉。
李太后以她的名義頒布了命令:「河東節度使劉崇,忠武節度使劉信,都是高祖皇帝的弟弟;武寧節度使劉承贇,開封尹劉承勛,都是高祖皇帝的兒子。可請百官商議,從中選一個合適的繼承皇位。」由於劉承勛病弱起不來床,郭威和百官只好建議由劉承贇繼位。其實劉承贇是劉崇的兒子,劉知遠很喜愛這孩子,一直視作自己的兒子養。
皇帝要動刀殺人。
後漢皇帝劉承祐打算派文武雙全的郭威去鎮守河北,這次不是去巡視督戰,而是給塊地盤常駐。皇帝讓文武大臣們商議給郭威一個什麼官職比較合適。
蘇逢吉一下子被罵得臉紅到脖根子,腦門子青筋暴跳。他不知道史弘肇有個姓閻的老婆,更不知道閻夫人曾經在酒肆賣唱。蘇逢吉認為史弘肇經不起開玩笑,小肚雞腸,沒氣量,索性也以眼還眼,以罵還罵,咆哮對咆哮。
郭威急忙把親信部下魏仁浦找來,把皇帝密殺令遞給他看。魏仁浦也為之震驚動容。郭威問道:「你說怎麼辦?」
郭威接著說道:「陛下,為君王者,應親近忠誠和正直的臣屬,遠離奸佞滑邪之徒,善惡之間,要仔細分辨,審慎對待。」
被楊邠一勸,史弘肇情緒穩定多了。
這幾個人脾氣不對路,還總往一起湊,也真邪門。
魏軍入城大肆剽掠,直到下午,郭威才下達死命令,制止亂軍,恢復秩序。劉銖被抓捕,砍了頭。
更大的禍亂即將發生。
這時候的郭威肯定恨死契丹了,早不來晚不來,這個節骨眼上來打仗。李太后藉此機會支走郭威合情合理,郭威只好領命離開京城。
劉承祐瞪著悲哀、悔恨、無奈、恐懼和不解的眼睛,死在了黃塵亂草的土牆門口。
李太后還是不贊成劉承祐的方案,仍然堅持己見。
史弘肇在這種場合借題發作,的確不合適。公事是公事,現在是私人聚會,不應該借題發揮。儘管蘇逢吉和楊邠找竭力台階,維護酒宴氣氛,可是史弘肇藉著酒勁不依不饒,聲色俱厲地發飆道:「郭威出任地方督撫,這是重要工作。定國安邦,重要的是長槍大刀,哪裡是https://read.99csw•com舞文弄墨所能左右的!」
郭威豎起大拇指,稱讚魏仁浦此計甚妙。和魏仁浦商議之後,由魏仁浦把密令詔書掉包,用鄴都留守的印章上下顛倒,冒充玉璽印章,蓋在了假詔書上。郭威下令擊鼓升帳,聚將議事。
四位顧命大臣中,蘇逢吉和李業關係較好。因此,在這場大屠殺中,蘇逢吉幸免於難。可是大家都背地裡猜測,是蘇逢吉參与並主導了這場政治鬥爭和血腥清洗。其實這場屠殺和蘇逢吉確實沒有直接關係,儘管蘇逢吉曾一再煽動李業和其他顧命大臣之間的爭鬥。
這一走一來之間,又將爆發新的故事。
皇帝劉承祐原本對郭威的態度還不錯,具有一定好感。可是事情演變到這種地步,局面已經失控。李業、聶文進這些人對郭威可沒有好感,視同楊邠一黨,必欲置之於死地。
郭威回答:「蘇逢吉、楊邠、史弘肇都是先帝舊臣,精忠報國,希望陛下和他們推心置腹,信任重用,一定不會出大的差錯。至於疆場殺敵之事,臣願意竭盡全力,鞠躬盡瘁,決不負陛下厚愛。」
官軍土崩瓦解,京城陷入恐怖。
要吃飯。
朝臣和諧是夢想,可朝臣巨斗則是噩夢。
半斤酒下肚,史弘肇酒興發作,對前一天朝議郭威職務的事情仍然耿耿於懷。他給郭威斟了一大杯酒,自己也舉起一大杯酒,聲調極高、情緒極其激動、語氣極其憤恨地說:「昨天朝堂之上,討論老弟你的任職問題,竟然有人表示反對!豈有此理!儘管如此,皇上還是採納了我的意見。來,今天咱們痛飲此杯,表示祝賀!」
駐京辦主任閻晉卿坐在史弘肇身邊,他熟悉這個遊戲,很有竅門。於是閻晉卿就教起了史弘肇。不一會兒,史弘肇就找到門道上路了。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的蘇逢吉,看到了史弘肇手忙腳亂地向閻晉卿學習,就開玩笑嘲弄史弘肇說:「身邊有個姓閻的人嘛,你不用擔心被罰酒了,哈哈哈。」蘇逢吉大笑之際,唾沫星子飛出老高。
郭威聲淚俱下,哭訴道:「我和楊邠大人他們,披荊斬棘,出生入死,經歷百戰,跟隨先帝打下天下。後來,我又受先帝託孤之重,全心全力報效國家,效忠朝廷。現在楊大人他們被害,命隕黃泉,我和王峻大人在京城的一家老小也全部被殺,即使我年齡幼小的孫子也沒有被放過。我沒有心思獨自活在世上了。你們應該按照皇帝密旨辦事,把我的頭砍下來回朝復命。我不連累你們。」郭威高大的身軀因痛苦而不住聳動。
一場將相相殘的悲劇倖免。
史弘肇不僅干本職工作認真拚命投入吹毛求疵六親不認,而且在參与朝廷重大決策發表意見時,也毫不掩飾,敢和任何人對著干。他最看不慣的就是文官的唧唧歪歪搖頭晃腦模樣,對宰相集團抱有很深的成見。
在國舅李業的策劃下,對顧命大臣遠在外地的同黨實施了暗殺行動。劉承祐下達密令,指使鎮寧節度使李洪義在澶州殺掉與史弘肇關係很好的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指使劉銖將郭威、王峻在開封的家眷滿門屠殺,密令鄴都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威、步軍都指揮使曹威殺掉郭威及其監軍、宣徽使王峻。為以防不測,皇帝下令召集各藩鎮節度使進京聽命。一道道密令從皇宮大內發出,一個個快馬密使從京城飛馳四方。
皇帝軟硬兼施,總算是把楊邠摁住了。可是史弘肇和蘇逢吉又幹起來了。
李太後下旨,由郭威率大軍出師河北抗擊契丹。
作為藩鎮節度使怎麼有統轄其他藩鎮的職權呢?名不正言不順,事情不好辦啊。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史弘肇向皇帝提出建議,郭威繼續兼任樞密使職務,這樣就可以統一調度河北各路兵馬了。這個建議聽起來似乎有理,可是蘇逢吉反對。蘇逢吉認為從以往慣例上,沒有地方官兼任中央官的做法,且這樣給郭威的權力太大,對國家機器的運轉也不利。其實蘇逢吉的顧慮要比史弘肇高明一籌。史弘肇只考慮到了一個局部問題的便利,而蘇逢吉則考慮到國家整體運行的安全。儘管蘇逢吉反對,最後皇帝劉承祐採納了史弘肇的建議,要求河北州城府縣只要見到郭威的命令,無論是調兵遣將還是籌集糧草,統統立即照辦。
郭威離開中央到鄴都魏州赴任。
原本漢高祖劉知遠留下了四位顧命大臣,分別是蘇逢吉、楊邠、郭威、史弘肇。這四個人應該說辦事基本能從國家利益出發,可是政治生涯中他們也各懷心思,執政理念和施政偏好則存在很大差異。
魏軍即將入城之,劉銖死守玄化門。他既不接納皇帝,也不接納郭威,不知道這小子是哪一夥的。郭威只好從迎春門入城。進城之後,和早年的李嗣源、李從珂、石敬瑭一樣,郭威先住進了自己家,以表示沒有冒犯朝廷的意思,做做樣子給外人看。郭威的府宅早已失去了往日喧嘩鼎盛的氣象,老婆、女兒、兒子、孫子全被朝廷殺害,家中財物被洗劫一空,門窗傢具破敗不堪。看到這些景象,郭威眼淚縱橫,哭昏死過去好幾次。
皇帝密使第一站先到達澶州。李洪義膽小怕事,不敢執行暗殺王殷的指令。李洪義和李業雖然是兄弟,可是不同心,他不贊成這種屠戮大臣的陰謀。李洪義既不敢執行密令,也不敢抗拒密令,將密令揣在懷裡左右為難。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因擔心夜長夢多事read.99csw.com情敗露,李洪義乾脆主動向王殷報告了暗殺密令,讓王殷好自為之。王殷大驚,為了自保,他立即抓捕了皇帝密使,然後派出心腹連夜趕往鄴都給郭威送信。
恰當的人自然是指日後登基做皇帝的新強人。
史弘肇武夫大老粗出身,什麼難聽的話都有,蘇逢吉罵不過他。可史弘肇越罵越起勁,越罵越惱怒,直接跨過酒宴桌席,要拳打腳踢蘇逢吉。蘇逢吉是文官,哪裡打得過史弘肇。見勢不妙,老蘇扭頭就跑,出門上馬離場逃回家了。
對於趙修己的話,郭威很受用。當年,他曾策劃並勸劉知遠稱帝,用的辦法也是激怒眾將,當年也是被逼無奈群情激奮的情景。因此,郭威很熟悉這些套路。他需要在關鍵時刻有這樣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蘇逢吉和王章總覺得史弘肇、楊邠看不起文官,看不起文官工作,覺得在朝中工作沒意思,產生了離開朝廷到地方上做官的念頭,也有躲避政治鬥爭的考慮。後來,蘇逢吉轉念一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他覺得去地方上會死得更快。蘇逢吉作為當朝宰相,史弘肇已經敢對他肆意侮辱甚至揮刀動劍,那如果他到了地方上,史弘肇只需要一動小指頭,就能把蘇逢吉碾成豆腐渣。由於朝廷實在離不開王章這個斂財高手,史弘肇和楊邠也不願意他離開,因此王章遲遲沒能外放做官。
沒幾天,鎮州、邢州送來八百里加急戰報,契丹皇帝耶律阮親自率軍來犯,內丘、饒陽陷落,前線戰事吃緊,請求朝廷支援。
這次朝會之後的第二天晚上,司徒竇貞固在家設宴,邀請文武大員一撮人吃飯,後漢朝廷有頭有臉的大官悉數到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頻頻舉杯,仰脖痛飲。
郭威做出極不情願的神態,黯然而無奈地說:「當務之急,只好按大家說的辦,才有申冤昭雪的可能。」
郭威把滑州府庫中的錢財全部拿出來,賞賜給將士。郭威一邊勞軍,一邊故意使用激將法說:「朝廷軍隊馬上就到,如果我們與之開戰,則視同違逆造反。如果不戰,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我看,還是為了保全你們的名節,把我殺了吧,我雖死無恨。」
心裏有鬼或者無鬼的一些人,在惶恐之中自殺了,如蘇逢吉、閻晉卿、郭允明等。聶文進隻身逃跑,被軍兵追上斬首。李業逃奔陝州,他哥哥李洪信不敢收留他。李業又繼續逃亡晉陽,走到半路,被強盜劫財奪命。后匡贊逃奔兗州,慕容彥超不敢收留,抓捕后匡贊,將其獻給了郭威。
這個時候,郭威說出這種話,答案只能有一個。軍隊將士一致高呼:「是國家辜負了太尉,不是太尉您辜負朝廷,我們萬眾一心,願意追隨你,和他們拼了!」郭威軍隊的士氣達到了頂點,思想得到了高度統一,意志得到了進一步堅定。
蘇逢吉雖然恨史弘肇,但並沒有害他性命的心思。聽到皇帝做出這樣的事情,蘇逢吉大為震驚,失魂落魄地自言自語:「這事做得太草率了,太草率了。如果皇上能諮詢微臣一句,也不至於如此。要出大亂子了,要出大亂子啊。」
官軍看到了郭威軍隊的強大。
聶文進拿出聖旨,在廣政殿對剛剛到齊的宰相和文武大臣宣布:「楊邠等謀反,已經斬首伏法。皇上聖明,及時發覺並剷除了奸賊,真是我朝幸事。」眾文武聞聽這個消息,鴉雀無聲,誰也不敢說話,惶恐之餘迅速地思考著,自己與楊邠、史弘肇是否存在過往瓜葛,是否會因此被牽連。
郭威正要就寢,突然見到皇帝的暗殺密令之後,驚得一頭冷汗。暗自心驚:「幸虧出鎮鄴都,如果留在京師,說不定也身首異處了。」他憤憤地吼道:「昏君啊昏君!亂臣賊子,一群亂臣賊子,竟然做出這等惡事!」
第四天,皇帝劉承祐親自督軍出戰。郭威嚴令部署不準出戰,一旦出戰就等於和皇帝為敵,清君側的行動將變成赤|裸裸的造反。對峙了一陣子后,慕容彥超率騎兵沖向郭威大營。魏軍之中郭崇威出面迎敵。突然,慕容彥超的馬絆倒在地,把慕容彥超摔下馬來。魏軍呼啦圍上來,刀槍並舉,差點把慕容彥超生擒活捉。慕容彥超損兵折將退回本營,官軍士氣受到極大挫折。
劉承祐對顧命大臣的懷疑很快達到了疑神疑鬼、神經質的程度,特別是經過李業、聶文進等人的攛掇,皇帝對楊邠和史弘肇的怨恨迅速升級。不僅如此,宰相蘇逢吉從黨爭的小集團利益出發,也在一邊添油加醋煽風點火。
此翁不是別人,正是馮道。
劉承祐沒有得到太后的支持。如果在幾年前,劉承祐會立即改弦更張,遵從太后的意見。可現在劉承祐年輕好勝的心已經佔據上風,他不願意受制於大臣,同時也不願意受制於太后。劉承祐憤然離去,扔下一句話:「國家大事,女人不應干預!」
太師馮道顫巍巍地率領百官來拜見郭威。郭威也按照正常規矩還禮。馮道泰然接受,並說道:「郭侍中,你這來一趟很不容易啊。」馮道此話意味深長。
不一會兒,鄴都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威、步軍都指揮使曹威、監軍使王峻、牙軍使柴榮等一干武將臣僚陸續到齊。帥堂之內,手臂粗的紅色蠟燭火焰通明,中軍侍衛全副武裝,刀劍出鞘,槍矛林立,一副殺氣騰騰如臨大敵的氣氛。
劉承祐有個心愛的夫人耿氏。劉承祐打算把耿夫人提拔為正宮皇后。皇后雖然是皇帝的九*九*藏*書老婆,可也是國家的一種類似官職的角色,具有獨立的升遷選拔制度。楊邠認為耿夫人還太年輕,資歷淺,不宜這麼快升位,沒有足夠的資格出任國母。不巧的是,這耿夫人紅顏薄命,沒多久命歸黃泉,永遠沒有機會做皇后了。劉承祐為此深為惋惜。為了表達補償心情,劉承祐打算以皇后的禮儀厚葬耿夫人。耿夫人活著不能做皇后,死了之後總可以享受皇后待遇吧?楊邠這個倔老頭兒仍然表示反對。這極大地刺|激和傷害了年輕喪偶皇帝劉承祐的心。
劉承祐聽郭威說完,正了正衣襟,表情鄭重地對郭威的忠言給予肯定,並表示一定會自省自惕,把皇帝當好。
李業在旁邊說:「先帝說過,朝廷大事不應和書生商議,讀書人膽小會誤事。」
漢隱帝劉承祐即位沒幾年,朝中大臣之間的爭鬥達到了白熱化。
馮道總是能在恰當的時機、恰當的地方,拜見恰當的人。
那位誇海口愛吹牛的慕容彥超帶著十多名親信,灰溜溜地逃回了本鎮兗州。其他護駕軍隊作鳥獸散,各自逃亡。只剩下皇帝劉承祐和幾十名隨官,孤零零地住在七里寨。
主人竇貞固覺得幫哪邊都不是,只好乾坐著,束手無策。郭威見幾個人爭吵起來,擔心事情搞大不好收場,急忙站起身,一揚脖把滿滿大杯酒喝下去,想抓緊結束這個話題。眾人紛紛跟著乾杯。
皇帝把李業、聶文進、后匡贊、郭允明找來,秘密開會,研究方案,決定捕殺飛揚跋扈的楊邠和史弘肇等人。計謀已定,劉承祐向李太后彙報他的打算。李太后聽后大驚,繼而恢復了鎮靜,她雖然飽經世故,可也想讓兒子早一天親政,況且她對四位顧命大臣也並非完全信任。李太后很老成持重地說:「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以草率從事,應該和宰相蘇逢吉商議商議。」李太后對楊邠等人也產生了反感情緒,但並沒有動殺機。
第六天,郭威率領百官到皇宮大內明德門向李太后問安,所謂的「問安」實際是逼宮。郭威向太后提出建議:「國家事務繁重,請太后早立繼位新君。」此時此刻的太后不過是封建國家禮法程序中的傀儡而已,雖必不可少,但作用有限。
蘇逢吉萬萬沒想到自己這句玩笑話開大了,為此引來了殺身之禍。史弘肇的老婆也姓閻,閻夫人原本是賣酒的,曾在酒館賣唱賣藝,出身低微。史弘肇聽蘇逢吉這麼說,認為蘇逢吉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侮辱他和他老婆,揭他的短處和痛處。「嗷」的一嗓子,史弘肇站起來,指著蘇逢吉破口大罵,各種難聽的話以咆哮體磅礴而出。
樞密院秘書聶文進、飛龍使后匡贊、翰林茶酒使郭允明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善於逢迎皇帝的喜好而得寵。這些人雖然年輕,可是耐不住寂寞,在本職崗位幹了幾年之後,總想鯉魚躍龍門飛黃騰達。他們覺得官職升得慢,對楊邠、史弘肇這些掌權的大臣產生了怨恨。
魏仁浦沉默了片刻,堅定地說道:「大人,您是國家高官,威望隆重,又握有天下兵權,鎮守魏州重鎮,可謂位高權重,引人注目。現在一群奸佞小人蠱惑聖聽,惡意羅織罪名給您,這不是小事情。靠申辯控訴是無濟於事的。事已至此,絕不能坐以待斃。」
劉承贇能順利入京嗎?
蘇逢吉以宰相身份,敢於任事,決策處置從容如流,辦事效率高。有的事辦得對,有的事辦得不對,倒是沒有耽誤過事情,算是有幾把刷子,對於天下粗定的後漢朝廷的運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蘇逢吉為了攬權,自己搞了一派人馬,大肆提拔錄用幹部,以至於良莠不齊魚龍混雜。蘇逢吉依仗自己曾多年在劉知遠身邊辦差,深得劉知遠信任,仗勢欺人,不把其他將相放在眼裡。這傢伙還有一個毛病,「深文好殺」,不僅貪財,而且善於羅織罪名,對政敵和看不順眼的人下手極狠,往往不留活口。蘇逢吉極度小心眼,心胸比針鼻兒還小,報復性超強。他為了侵佔前朝宰相李崧家的宅院房產,不惜羅織罪名,誘騙逼供,竟然把李崧家五十口全部砍了腦袋。
當天晚上,官軍之中的大將侯益、吳虔裕、張彥超、袁鳷、劉重進悄悄地跑到魏軍大營,拜見郭威。郭威對他們說:「天子身處險境,周圍都是小人,你們都是親近大臣,應該回去護駕。」主將已經暗通了郭威,官軍士兵更是絡繹不絕地向魏軍投降。
禍將起於蕭牆之內。
說著,郭威拿出假詔書在眾將面前晃了晃,倉促之間誰也沒看出來詔書和印章是假的。
蘇逢吉和楊邠也跟著舉起酒杯,打圓場說道:「朝議都是為了國家大事,意見不一致也是正常的,老史你又何必介懷呢?」
史弘肇一向是殺伐決斷毫不手軟,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楊邠雖然不認可蘇逢吉在用人乃至其他方面的政治主張,但作為朝廷首輔大臣,楊邠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鮮明,做事情還是有原則的。他擔心史弘肇借酒發瘋,離席之後繼續到蘇逢吉家惹事,只好親手拉著史弘肇的坐騎韁繩,兩人並轡而行。楊邠一直把史弘肇護送回史弘肇的府宅,交給他的家人,看著他睡下,這才敢回自己的家。
劉承祐聽郭威這麼說,點點頭,但沒有說話。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聽懂了還是沒聽懂。
此時的後漢朝廷之中,不僅崛起於河東的四位顧命大臣之間產生了很深的矛盾,而且皇帝劉承祐日益驕縱,任用了很多奸佞小人及太后的兄弟,九九藏書投機鑽營的政治分子走向前台,與朝中文武大臣之間的矛盾也在發酵。後漢朝廷正走向一個危機四伏、禍害爆發的大旋渦。郭威對此表達了深深的擔憂。而開船的舵手劉承祐哼著小曲感覺良好渾然不覺。
中原王朝的更替如同在沙灘上築堤壩,建而復塌。原因不僅是材料劣質、基礎不牢,還有思想不靠譜,更有外部侵襲不斷。修大壩的任務落到了郭威頭上,他也只能望洋興嘆。
這些後漢朝廷重量級人物中,唯一走得了的是郭威。
如果劉知遠在世,或許可以繼續維持四大臣聯合執政的局面。可是劉承祐畢竟年輕,少不更事,他不懂得帝王權術,更不會在大臣們之間縱橫捭闔。只能眼睜睜看著朝中大佬掐來掐去,他反倒淪落為文武官員利用的棋子。
這場宴會不歡而散,從此,史弘肇和蘇逢吉、王章等人互相產生了猜忌。
郭威讓人找到了皇帝屍體,收入棺槨。
這時候,蘇逢吉還沒來得及接話,負責財稅的三司使王章不愛聽了,反駁道:「沒有寫寫算算的人,國家財政賦稅從哪裡籌措?」
五月天,這一次是王章在家夜宴朝廷文武權貴。為了喝酒助興,酒至中場,有人提議猜酒令,以示獎罰。這個酒令類似玩五魁首、老虎杠子雞的遊戲。史弘肇不會玩這個遊戲,總是摸不著頭腦,不得要領,急得臉紅脖子粗滿腦門子汗。
會散了。
皇帝懷疑大臣的苗頭一旦產生,往往難以熄滅,反倒會瘋狂燃燒。
郭威點點頭,他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此時人為刀俎,他為魚肉,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郭威繼續追問魏仁浦:「不申辯,割據對抗能行嗎?眾將不支持怎麼辦?」
史弘肇急紅了眼,不依不饒,低頭找刀劍,他要親手剁了蘇逢吉。大將軍要殺當朝宰相,這下子場面亂套了。楊邠急忙跑過來,死死拉著史弘肇的胳膊,苦苦相勸:「老蘇是百官之首,當朝宰相,你如果殺了他,那把皇上放在什麼地位?你沒有權利這麼做啊!大將軍要三思。」
李太後有個弟弟名叫李業,李太后很疼愛他。劉知遠做皇帝時,曾讓李業負責內務府的錢財收支。劉承祐繼位后,也很喜歡這個舅舅,打算讓李業出任宣徽使。宣徽使是個重要職務,是宣布、傳達和監督執行皇帝指令的官員,相當於皇帝的辦公廳主任。可是官吏崗位的出缺及補充有嚴格的選拔程序。按一般程序,這次宣徽使出缺,應由駐京辦主任閻晉卿接替,況且閻晉卿已經幹了很多年,也應該陞官了。李業卻要插一杠子。楊邠和史弘肇不贊成外戚干政,可一時又不便於協調這些棘手的關係,這次人事調動的事情暫時被擱置了起來。
楊邠和史弘肇死了,還有誰呢?顧命大臣中,位高權重的還有郭威。
偌大的官軍大營,空寂無人。
第五天早上,皇帝醒來發覺四周大營空空如也,他哀嘆一聲,不敢久留,策馬揚鞭跑回皇宮。劉承祐走到玄化門的時候,劉銖站在城門樓子上,拒絕接納皇帝回宮,並開弓放箭。皇帝劉承祐快被氣吐血了,只好撥轉馬頭落荒而逃。
皇帝劉承祐又派出左神武統軍袁鳷、前威勝節度使劉重進等率禁軍和侯益屯兵赤岡,慕容彥超以大軍屯七里店。南北兩軍在劉子陂相遇,戰爭一觸即發。
在郭威離開京城北伐的同時,候任皇帝劉承贇正興沖沖趕來開封汴梁。
劉承祐的年齡在一年一年地增長,獨立執政的心態蠢蠢欲動,他不願意事事受制於輔政大臣。說起來這也正常,一個年輕皇帝總要從被扶持走向獨立掌權的成熟期。關鍵是,這個皇帝是否具備成熟的能力。如果心思大於能力,心智年齡比生理年齡成長得慢,那很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危險。
郭威一路上勢如破竹,當天到達澶州。澶州王殷開城迎接,率所部兵馬加入郭威軍隊。第二天郭威到達滑州,義成節度使宋延渥迎降。這位宋延渥的祖父名為宋瑤,曾是後唐天德軍節度使兼中書令,他父親宋廷浩是後唐庄宗李存勖的駙馬。後來,宋延渥又做了劉知遠的駙馬。再後來,宋太祖趙匡胤又娶了宋延渥的女兒為皇后。宋家世代顯貴,當世無雙。
郭威走得了嗎?
恰當的地方是指在新實權人物尚未進入皇宮大內之前。
此時的後漢國不僅缺皇帝,頭班大臣也都死光了。李太後下旨,封授官爵。實際體現的都是郭威的意圖,只不過是通過太后的嘴說出來而已。以王峻為樞密使,袁鳷為宣徽南院使,王殷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郭崇威為侍衛馬軍指揮使,曹威為侍衛步軍指揮使,宋延渥為左監門衛將軍。以陳州刺史李谷任代理三司使,以范質為樞密副使,竇貞固、蘇禹珪為左右宰相。
經過簡單的討論,大臣們提出擬辦意見是讓郭威為天雄節度使,鎮守鄴都魏州,並有權統轄協調河北各路兵馬,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抵抗契丹的行動。
慕容彥超驍勇好戰,雖然年事已高,可對誰都不服氣。慕容彥超和閻晉卿、吳虔裕、前保大節度使張彥超等人率領禁軍,離開開封,趕赴澶州迎擊郭威。
史弘肇說這話原本只是表示對蘇逢吉等文官宰相的蔑視,可是打擊面太大,把文官全給掃射了。
九_九_藏_書廷更不平靜。
哨探將郭威率軍南下的消息飛速報告給了皇帝劉承祐。此時的劉承祐已經完全昏了頭腦。他恨恨地說道:「好啊,郭威你果然有反心!慕容愛卿,朕命你統領大軍出城剿賊。」
中原多年戰亂,民生凋敝,土地荒蕪,村舍空寂,人口銳減。郭威到達鄴都之後,審時度勢,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由於後漢無力主動出擊作戰,郭威決定採取防禦策略。他下達命令,告誡邊境州城府縣的守將,嚴加守備,堅守職責,不得四處剽掠擾民,也不要主動出擊招惹契丹。如果契丹來犯,則將老百姓召集進城中,堅壁清野,讓契丹來而無獲。
郭威露出不易察覺的一絲尷尬的笑,點點頭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還望太師辛苦一趟。」
郭威建議由馮道帶人去徐州請劉承贇來京繼位。新皇帝到任之前,請李太后垂簾聽政。
武將吵吵完,文官中的翰林趙修己說道:「大帥你白白送了性命,有何益處?不如順應眾心,率領大軍向南,攻入開封,取代天下,這是天賜大任。」
一大早,郭威去官軍大營拜見皇帝。等到了官軍大營,郭威才發現皇帝已經不見了。於是郭威率軍隊入城。
聽說郭威已經到達黃河邊,皇帝劉承祐有些後悔和害怕了。國舅李業仍然堅持要剷除郭威,繼續對抗。李業動員朝廷把國庫的錢財賞賜給軍隊,並寫信招誘家在開封而身在郭威營中的軍士。
恰當的時機是指,造反的人控制住了局面,但還未正式取得名頭之前。如李從珂、郭威。
臨行之前,有一個必要的程序是領導誡勉談話,期間,郭威對皇帝說:「李太后曾跟隨先帝多年,飽經人情世故,見識深遠。陛下你還年輕,遇到大事,應當多向太后請教然後再做。」郭威這番話是有所指的,兩年前,新上位的宰相李濤一黨曾經慫恿皇帝排擠楊邠、郭威等顧命大臣。後來,被太后發覺,及時予以制止。
散場!
在各路節度使中,慕容彥超行動最快。他接到皇帝詔命之後,放下吃了一半的飯碗,立即披掛整齊入京。皇帝劉承祐將全部軍事指揮權交給了慕容彥超,讓他主持大局。
郭威懷著不平靜的心走了。
郭威高大的身軀端坐在帥案之後,表情嚴肅,目光如炬,嘴唇緊閉,眉頭緊鎖。夜半緊急升帳聚將,眾人感受到了帥府堂內的緊張肅穆,心裏暗自猜想一定是有大事要發生。郭威掃視了一眼眾人,沉重地說道:「前日,楊邠、史弘肇和王章三位大人遇害,且被李業、聶文進等奸賊污衊為謀反,全家被殺。他們忌憚追隨先帝征伐的大臣,要趕盡殺絕。這些奸賊慫恿皇帝頒布密令,暗殺澶州王殷將軍和本帥,並且還要將鄴都眾將全部剷除,以絕後患。」
郭威本來是副樞密使,和楊邠崗位性質相同,只是職級低一點。雖然郭威會做人,一直對楊邠恭敬有加,可畢竟是分割楊邠權力蛋糕的人。平定三藩得勝歸來的郭威光芒四射,一下子似乎要越過楊邠的地位。
史弘肇是行伍出身,急脾氣,直筒子,平時不愛說話,但說句話就要算數,抬個杠也能噎死人,容不得別人挑釁他的權威。作為軍事將領,史弘肇治軍嚴厲,帶兵紀律嚴明,行軍作戰屢立戰功。但他性格偏執,不善於和同僚合作,更不屑與皇帝身邊的伶宦寵幸為伍。在負責京城治安工作期間,史弘肇雖然肅清了各種暴亂匪盜,但做得過了頭,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濫殺了不少的無辜,很多人心裏痛恨史弘肇。要不是他有個明事理的好兒子經常勸阻他,他幾乎要將都城開封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了。
而皇帝劉承祐和慕容彥超都主張開戰,特別是慕容彥超屢屢在皇帝面前吹噓,可一戰而擒郭威。
沒等郭威說完,郭崇威大喝一聲站出來,搶過皇帝密令雙手用力一拉,聖旨化為碎片。他憤憤地說:「天子年輕,不懂事。這些事一定是一群奸臣小人所為。如果這些奸賊得志,我大漢國家豈有太平!我等甘願跟隨大帥您進京面聖,申辯冤屈,清除君側,整治朝綱。決不能稀里糊塗地被一個密使殺害,以至於落得千年罵名。」
封丘是開封的門戶。
劉承祐對執政大臣的厭惡情緒不斷積聚增長,時不時地會流露出來。皇帝情緒的微妙變化被皇帝身邊的一撮兒政治小動物發覺了。李業、聶文進這些人趁機向皇帝說:「楊邠這些人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中,將來一定為非作亂。」小動物這些話明顯帶有挑撥之嫌,可此時此刻正迎合了皇帝的感受。
劉承祐若有所思似的問道:「以郭愛卿之見,朕應信任誰呢?」
公元950年,契丹再次兵伐中原。
一時之間,開封城內烏雲密布,血雨腥風四起。官軍派出大隊人馬叫囂著抄了楊邠、史弘肇、王章的家,屠殺了他們的家眷、親戚,抓捕了他們的幕僚、門客、同黨親近僚屬,根本不履行審訊程序,直接砍頭奪命。成百上千的人被牽連,被殺戮,被冤枉。一場政治大陰謀大屠殺大危機爆發,後漢朝野震動,人心惶惶。
即日,郭威留下外甥兼養子柴榮鎮守鄴都,命郭崇威為先鋒,他本人自將中軍,浩浩蕩蕩向開封殺來。這位柴榮後來成為五代時期的英明皇帝。這是后話,我們暫且不表。
馮道表情沉重地說道:「侍中,我辛苦不怕,我擔心我老頭子成為忽悠大王。侍中非誠勿擾,你可不要令我成為信口雌黃的人啊,讓天下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