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明珠花園

第六章 明珠花園

方才她跟了丫鬟婆子來至後花園,第一眼望見淥水亭時,簡直有種再世為人的感覺。還是這個淥水亭啊,半年前她正是在這裏為公子獻舞,如今重來,竟然物是人非,兩番天地了。
覺羅氏聽了,也覺詫異,卻只對著鏡子左照右照,半晌不說話。那水娘是服侍慣了的,便看著夫人臉色,笑道:「論理沒我說話的份兒。只是我奶了少爺這麼大,最熟他的脾氣性情,從來沒聽說結識過什麼青樓女子,別是她同什麼人懷下孩子,無力撫養,明仗著死無對證,誣陷給少爺的吧?」
明珠見她一身縞素,滿臉淚痕,哭得梨花帶雨一般,心下十分驚異,忙問道:「你且起來說話,慢慢告訴我,你是什麼人?這是給誰戴孝?又做什麼要求我收留?」
「烏絲畫作回紋紙,香煤暗蝕藏頭字。」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而侯門之深,卻是比深山夕照與深秋風雨更要難以企及的。
但是慢著,碧葯既已入宮,封妃晉嬪,如何兩人還能見面?他說「相看仍似客」,是在何處相看?他說「一昔如環」,這「一昔」又是何昔?他說「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是哪裡的曲闌?他說「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又是哪裡的迴廊?他說「深禁好春誰惜,薄暮瑤階佇立」,何為深禁?又何為瑤階?他說「綠陰簾外梧桐影,玉虎牽金井」,又是玉虎,又是金井,難道他們的相約之處,竟是御苑禁廷?
她不禁輕輕吟誦起一首納蘭詩:
明珠聽了太醫的話,心中這時候已有八九分相信,想到兒子年輕早逝,果然一夜風流留下這麼個遺腹子,也是天可憐見的一段孽緣,冥冥中未必不有什麼運數使然,又聽他夫人這樣說,便道:「我也是這個意思,料她一個女人家,又重著身子,就有什麼謀圖,也翻不過天來。」又問要不要叫進來給夫人磕頭。
水娘將手一拍,笑道:「可不就是碧葯,真是個怪名字。原來你也知道,是少爺同你說的?」
那是康熙八年,康熙親政后的第一次大選。
沈菀一驚回頭,見了明相,忙推去頭上風兜,跪倒下來,哭道:「小女子叩見明相,請相爺收留。」
如今明珠口中所謂偏廳,題額「退思廳」,位於西路垂花門裡,距正房處不遠,乃是三間灰筒瓦綠剪邊歇山重檐的二層樓,與後院里仙樓遙遙相對,前後門對開,當中一扇「竹林七賢」的人物雕鏤黃花梨木落地屏風隔斷。明珠從後門進來,先向屏風眼裡張了一張,只見一個女子披著件兜頭蓋臉的黑色鶴羽大氅,裹得嚴嚴實實地站在當地。遂咳嗽一聲,緩步進來。
沈菀滿心裏只覺有種說不出來的凄涼惶惑,卻強抑緊張,故意淡淡地道:「公子閑談時提過一兩回,並未詳說,所以我一下子沒想起來。原來碧葯姑娘就是表小姐,已經做娘娘了。可還記得是什麼時候進的宮?」
分明千點淚,貯作玉壺冰。
沈菀見了,又是喜歡又是心酸,眼淚早撲簌簌滾落下來,忙命婆子不必收拾,顧不得解衣休息,打量住處,只如獲至寶般將那些詩畫字帖一張張翻看。因見其中有幅女子肖像,臨風飄舉,巧笑嫣然,便像要從畫中走出來一般,旁邊題著李商隱的兩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禁拿起細看。
恰好這日明珠不用上朝,偷得浮生半日閑,正在花園中帶著孫子孫女福哥兒踏雪賞梅,聽管家說府外有位年輕女子求見,倒覺好奇,先問了句「太太知道么?」待聽說覺羅夫人剛吃了葯睡下,沒敢驚動,遂略想一想,難得地說一聲「請入偏廳來見」,將孫子交給奶媽,自己踏瓊踐玉,穿過花園往偏廳里來。
明珠聞言大驚道:「我兒向來不是眠花宿柳之輩,你卻不可信口雌黃。」
此後徐乾元、朱彝尊等鴻儒每每議起此事,都反而慶幸公子的那場寒疾得的恰是時候,如不然,早早得了功名,做了侍衛,又哪來的這三年餘閒,做成此等造福後世的壯舉呢?
這「傳是樓」乃是徐家藏書處,也是天下學子夢寐以求之地。藏書無數,皆為善籍孤本,平常人別說上樓參觀,便是走近樓下望一眼也不可得。此前納蘭來徐府時,每每從樓下經過,都忍不住投以久久的注視,卻始終不敢提出拜讀之請。如今徐乾元竟然主動打開館藏,請他上樓,真是令納蘭又驚又喜,忘了自己「大病初愈」,提起袍角便「蹭蹭蹭」直邁上樓來。
覺羅氏一生為人最怕做主的,聽了這話不禁遲疑九-九-藏-書起來,便又看著水娘。然而這樣大事,水娘也不敢說話。覺羅氏又想一回,嘆了口氣道:「或者就先讓她住下也沒什麼。即便扯謊,想騙咱們收留她,也不過略費些衣食銀兩罷了,好歹再過兩三個月,孩子生下來,一切自有分曉。」
起初只當是盧夫人,待細細揣摩,卻又不是,因畫中人看起來只有十來歲模樣,是未出閣女孩兒家的打扮。年齡雖幼,卻是星眸皓齒,眉目疏朗,那種英氣和媚氣,幾乎是破紙而來的。
納蘭喜出望外,當即回家向父親稟明心愿。明珠其時已擢升武英殿大學士,雖知此事費金不菲,卻是一件傳世邀名的大事。遂略做沉吟,便即應允。於是,納蘭出資出力,自早至晚,從此只在通志堂里用功,親自校訂編修,廣置筆墨,召募刻工,監製雕印。而朱彝尊聽聞,也特地打開自家「曝書亭」所藏,供納蘭參閱雕印,並親自撰寫多篇序言。群策群力,費時三年,到底匯成《通志堂經解》全編。
徐乾元初讀之下,只覺愴惻清越,然而再三讀之,卻覺驚詫莫名,越玩味就越覺得深不可言。這詞是送給他的,感謝他的「餉櫻之情」,然而詞中典故歷歷,又分明與他無關。
究竟顧貞觀對這件事也做不得准。然而那日淥水亭之會,沈菀確是比他們更晚離開,或者同納蘭公子惺惺相惜,暗渡陳倉也未可知,況且沈菀如今弄成這樣,除了相府也再無容身之處,難道由她漂零在外不成?也只得含糊應了,又往清音閣去開交。
「水榭同揣喚莫愁,一天涼雨晚來收。
這是她和容若獨有的姓氏。只有他們倆,再沒第三個。
十四歲的納蘭容若,寫下了無數催人淚下的傷心詞句,從此文名遠揚。人們只道他是天才,卻忽略了,所以早慧,只為情殤。
惜花須自愛,休只為花疼。」
走到最後幾級台階,忽又頓挫下來,整一整衣冠,端正顏色,這才小心翼翼地踏進樓來。那浩瀚的藏書,古籍特有的氣味,真讓納蘭身心俱醉,彷彿置身天堂一般。這所有的書都是他的至愛啊,看到這樣的書,便是在夢裡也要笑醒的。
直到兩個月後納蘭容若「病愈」,特地登門拜謝老師病中慰問之情,徐乾元也仍然未置一詞,只是與納蘭談詩,說史,並且第一次打開了家中的「傳是樓」請他參觀。
那兩個「字」,一個讀作「碧」,一個讀作「葯」。
這半年來,不,應該說是從她十二歲第一次見到納蘭公子直到今天,無時無刻,她不在嚮往著踏進明珠花園,在公子住過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公子猝逝的消息傳出后,她曾經跪在府門前苦求不已,只求能在靈前一慟。如今到底來了,卻似真還幻,彷彿隔著今世望前生——也許她是替公子在看,也許她已經死了,身體躺在雙林禪院的靈堂里陪著公子,靈魂卻回來這園中,追著他生前的腳印亦步亦趨。
納蘭徜徉在書海中,半晌才如夢初醒,向老師借閱了數冊嚮往已久卻遍尋不獲的典籍回家苦讀。幾天後,又回來換取另外一摞。接下來一連數月,納蘭如饑似渴,一直沉浸在閱讀的巨大喜悅中,每隔幾天就來老師家還書借書。
臘月里,沈菀的肚子一天天顯山露水,在寺里是再也住不下去了。她倒也不等方丈催,這日一早徑自收拾包裹辭了出來,雇了輛車,直奔明珠府來,只說求見相爺、夫人,有極重要的事稟報。
沈菀愈發驚異,再細看那詩句,果然見上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的最後一個「葯」字,與下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第一個「碧」字上各缺著一筆,心上忽地一跳,已經猜到了大半,忙笑道:「我想起來了,表小姐的芳諱可是叫作碧葯的?」
徐乾元接過來,只見薛濤箋上寫著簪花格《臨江仙·謝餉櫻桃》:
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沈菀又問:「表小姐常來相府嗎?」
這是自唐朝時流傳下來的規矩:每逢新科進士發榜,因為正值櫻桃成熟,所以慶功宴上必然有一大盤飽滿鮮艷的櫻桃應景助興,因此「及第宴」又稱為「櫻桃宴」。徐乾元說這話,自是指以納蘭的才華,金榜題名如同探囊取物,這一席櫻桃宴是擺定了。
沈菀道:「小女子固然知道公子清正自持,便小女子雖在青樓,亦並非朝雲暮雨之輩,實與公子為有折柳之緣,遂訂夢梅之契。時為去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子召小女子赴淥水亭獻舞,一夕歡會,緣訂三生,老爺九*九*藏*書若是不信,只管問顧大人、朱大人便知。」
他這樣說著的時候,並未意識到自己已經隨口將沈菀說成是容若的女人。來之前他對沈菀腹中的孩兒未必沒有懷疑,然而經過老鴇和倚紅這一鬧,反倒堅定起來,當真以為沈菀與容若有了私情,連孩子都養出來,倒覺得這身後遺珠事關重大,非要替亡友辦得妥當不可。
明珠也知道這水娘好比夫人的傳聲筒,只要他夫人不出聲,那水娘說話,也就等於她的意思。笑道:「所以我不好做主,要大家商量著拿個主意。況且這是女人家的事,不如我叫她來,夫人當面問准了再議。」
然而次年三月,納蘭性德卻以「寒疾」為由,根本沒有參加殿試,唾手功名竟然擦肩而過。徐乾元嗒然若失,雖說三年後還可以再考,但遲來的快樂,畢竟沒有那麼快樂。但是為了安慰弟子,他還是特意遣人用水晶缸盛著,送去了滿滿一缸紅櫻桃。
徐乾元原本就對這個聰穎過人的弟子臨試得疾覺得奇怪,如今越發肯定:怎麼就會那麼巧,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趕上三年大考的時候患了急病;而且得什麼病不好,又偏偏是個怕傳染須隔離的勞什子「寒疾」,弄得人想去探視都不行。如今從這首詞中看來,這個弟子的心中,必然藏著一件大悲哀,大痛事,遠不是「寒疾」那麼簡單。但這件「痛事」究竟是什麼呢?他從來沒有問過,只是想著該用什麼方法來安慰這個學生。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
「漿向藍橋易乞,葯成碧海難奔。
納蘭公子以詞聞名,然而詩作亦不少。因未傳唱,故世人多半不知。此前沈菀熟背納蘭詞,早已懷疑過公子在盧夫人之前另有一位情人,不知為了什麼緣故同他咫尺天涯,不能團圓。卻並未往深處揣味,如今想來,這詩中「戲將蓮子拋池裡」的「莫愁」姑娘,自然就是納蘭碧葯了。
不僅僅是這首詩,他在詞里的傾訴,更加頻密,有如:
表面上,所有的句子都在形容櫻桃的鮮艷嬌美,感謝老師的殷殷垂詢,然而如此鋪陳蘊藉,一味纏綿感傷,真的只是在說櫻桃嗎?
沈菀怎麼也沒有想到,剛走進明府花園第一天,就已經有了這樣重大的發現。果然是強極則辱,情深不壽么?
覺羅氏蹙了眉,嘟嘟噥噥地道:「什麼大不了的事,用得著這樣猴急?」一邊坐起來要鏡子來照,略理了理鬢角,見並未散亂,又命丫環打水來洗臉。
「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愛上一個人,原是一輩子的事啊。
覺羅氏正要說話,婆子走來說太醫已經診過了脈,問老爺有何話說。
是的,她不叫葉赫那拉,而叫納蘭。
「綠葉成陰春盡也」,顯然套的是杜牧「綠葉成陰子滿枝」的句子,說的是心中佳人經年不見,已經嫁人生子;而「玉壺冰」的故事就更離譜,是說絕世佳人薛靈芸因被迫嫁與魏文帝曹丕為妃,一路哭泣,眼淚滴在玉唾壺裡,竟至紅淚冷凝,點滴成冰。
因此先只說打發兩個粗使丫頭給沈菀使喚,及安排定了,到底不放心,又撥了一個自己的二等丫頭黃豆子送去園中與沈菀做伴,臨晚,又命奶媽水大娘往通志堂走一趟,看看沈菀在做什麼。
那個「伊」,更是碧葯;
水娘見她連碧葯小姐這般隱秘的細事也知道,只當她與公子親密,無話不談,心下更無猜疑,遂道:「是康熙八年,這日子決不會錯,那是皇上親政后第一次大選,咱們表小姐送去,一下子就給選上了。第二年就生了位皇子,可惜沒養住;幸好娘娘爭氣,隔年又生了一胎,還是位哥兒,老爺還為此在府里大擺宴席呢。十六年皇上冊立新皇后的時候,咱們娘娘也冊了惠嬪,四年前又晉了惠妃。」
「夢難憑,訊難真,只是賺伊終日兩眉顰。」
通志堂就在荷花池畔,太湖石堆的假山下,與淥水亭緊鄰,中有爬山廊相通,從前顧貞觀、吳兆蹇等人來園中與納蘭吟詩做對時,便常常在此雅聚,如今也還散放著許多詩稿書卷不及收起。裁作不同尺寸的澄心堂紙和薛濤箋隨意地堆疊著,松花江石的暖硯觸手生溫,就彷彿主人剛剛還在,走出未遠。
明珠無可不可,遂抽身出來,吩咐管家將花園裡淥水亭畔一溜三間穿山耳房,名作「通志堂」的收拾出來給沈菀暫住,同家人只說是顧貞觀做媒,為公子納的外室,又撥了兩個丫環並一個婆子服侍,令闔家上下都只稱她「沈姑娘」,對外則說是遠房親戚,因逢戰亂,父https://read.99csw.com母丈夫死絕了,故而前來投靠。一邊又派人請了顧貞觀來,緩緩說明緣故,並重託他為沈菀贖身事。
沈菀益發上心:「那又是為什麼?」
水娘來時,正見著沈菀對著這幅畫出神,彼此見了禮,便搭訕道:「這是咱們表小姐,如今進了宮,封作惠妃娘娘了。」
難怪他會說「漿向藍橋易乞,葯成碧海難奔」;難怪他會說「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難怪他會說「寂寞鎖朱門,夢承恩」——他愛的女子,承的是君恩。又怎能不「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呢?
這世上,有無數的人姓葉赫那拉,卻只有兩個人姓納蘭:一個是納蘭成德,一個就是她納蘭碧葯。
「通志堂」最初叫作「花間草堂」,後來納蘭容若修書時改名,並隨著《通志堂經解》一同流傳於世。
納蘭性德于康熙十年進學,十一年八月應順天鄉試,中舉人。老師徐乾元恰為這年鄉試副考官,對於弟子如此出類拔萃,自是得意非凡,一早對同儕許下大話:明年春天,來我家裡吃櫻桃吧。
明珠聽她提到顧貞觀、朱彝尊等人,知道這些風流才子專喜留連風月之地,又最愛與人做媒,倒有三分相信起來;又見這女子相貌嬌美,言談不俗,的確是個可人兒,若是兒子看中了她,也在情理之中,便又有五分相信;當下細細地問了她年紀籍貫,何時來京,在清音閣掛牌多久,家中還有何人,此前可曾來過相府,何時去的雙林禪院等事,見她對答如流,若合符契,便又有了七八分信任。遂命下人先帶她到偏廈休息,又請了太醫來與她把脈,自己卻往上房裡來面謀于覺羅夫人。知道夫人正歇午覺,便不進來,只命丫環去請。
這句詞中,「若容」兩個字顛倒過來就是「容若」,而「葯成碧海」顛倒過來,便是「碧葯」。他是有意把兩個人的名字都嵌在詞中的啊。
容若悠悠地嘆了一口氣,再次說:「可是他們的學問真好。漢人的詩詞歌賦,真是好啊。每個字都那麼漂亮。我不喜歡葉赫那拉這個姓,我決定給自己另取一個姓,叫納蘭,多好聽。」
覺羅氏不耐煩:「就說恐丫頭照應不到,故來看看這邊缺什麼使的用的,況且冬郎原是你帶大的,最有經驗,通志堂又是冬郎讀書的所在,哪一物放在哪一處,你都是熟悉的,就當提點她幾句才是;再不然,就說來給新姨娘請安——可說的多著呢,你在府里這些年,怎麼連句話兒都不會說了呢?」
那一年,他十歲,她十二歲,都還是才總角的小孩子,因是堂姐弟,無須迴避,遂得以青梅竹馬,嘻笑無拘。
直至有一天,納蘭向老師囁嚅地提出:天下讀書人仰求經典而不可得閱者多矣,可否想過將這些藏書刻印傳世,造福莘莘學子?
原來覺羅氏素有失眠症,十分看重午間這半個時辰的小憩。家下人等閑不肯打擾,知道她一醒來就要發脾氣的,也不罵人,也不說話,只是喜歡摔東西,不論貴賤,什麼就手扔什麼,脾氣出奇地壞。今天摸到手的是睡前摟在懷裡的絮了晾乾茉莉花茶葉的軟枕,雖然打不疼人,也把丫頭黃蓮嚇了一跳,委委屈屈地稟報:「老爺請太太說話。」黃芩便趕緊去隔壁請奶媽子水娘來服侍。
後來每每想起,真是不吉利。哪裡有在夜合花下許願的呢?太天真了,都不懂得「夜合花」和「百合花」是渾不相干的兩件事,「朝開夜合」,形容的恰恰是短暫無常,又怎能成為「百年好合」的比興呢?「蓮心蓮子」,原是世上最苦澀的,難怪會帶來一世的相思。
沈菀成竹在胸,當下含羞哭訴道:「小女子沈菀,原是清音閣的歌舞伶人,因仰慕納蘭公子的嘉儀,得垂寵眷,以致懷珠。只因無名無份,不敢擅造潭府,只得寄宿在雙林禪院過活,一來為公子守靈全節,二則為保護腹中孩兒,奈何如今身子笨重,在寺院久住不便,只得抱辱前來,求相爺開恩收留,只要容我生下公子的孩兒,便叫我做牛做馬也願意。」
碧葯小小年紀,已經深得明珠真傳,聞言說:「這就是政治啊。權柄之下,一言九鼎,人命賤如螻蟻。」
「綠葉成陰春盡也,守宮偏護星星。留將顏色慰多情。
因情生孽,就是納蘭之死的真正原因吧?
能夠得到堂姐的贊同,容若心中充滿了知己之感,大聲說:「好,我們兩個同心同姓,都姓納蘭。我叫納蘭容若,你叫納蘭碧葯,就只我們兩個,一生一代一雙人,再沒第三個。」
明珠坐在外間,見黃蓮https://read•99csw•com出來打水,便知他夫人醒了,遂自己撩帘子進來,陪笑道:「原不想驚動你,只是外面來了個女子,說是跟咱們冬郎有了孩子,請我收留。」將事情從頭細細說了一遍。
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老鴇聽見,愈發大哭。連倚紅也都疑惑起來,悄悄拉了顧貞觀到一邊問是不是他經的手,急得顧貞觀賭咒發誓,說:「你明知道那個沈姑娘對容若老弟有多痴情,我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怎麼會在老弟屍骨未寒之時,就染指他的女人呢?」
水娘道:「豈止常來,表小姐入宮前一直就是住在這裏的,自己的家倒成年累月也難得回一次,只是逢年過節才回去住幾日。平時都是在這府里的,由咱們老爺一手帶大的。都說老爺對錶小姐,比對自己親生兒子都好。那麼疼少爺,也不過是請先生來教導,表小姐的功課倒是老爺親自過問的。」
若使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沈菀站在通志堂前,那心情正跟當年納蘭容若第一次踏進「傳是樓」一樣,因為過分驚喜,反而遲遲不敢舉步,彷彿怕舉足輕重會驚醒了仙人的美夢一般。
那個「人」,還是碧葯;
然而,當他們這樣議論著的時候,卻怎麼也不會想到,十二年後,公子又得了一次「寒疾」,這一次,「寒疾」要了他的命。
水娘道:「誰知道呢?說是女孩兒請先生不方便,要親自教。其實女孩兒家,略認得幾個字就是了,哪有多麼多功課?一直教到十六歲,臨近大選才送她回自己家裡。」
戲將蓮子拋池裡,種出花枝是並頭。」
那分明就是百年之約,白首之誓啊。
原來明珠相府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大門進來,依次有府門、儀門、正殿及東、西配殿,俱是黃琉璃瓦綠剪邊,歇山頂調大脊,一路匾額俱御賜欽賞,專用以供奉皇上賞賜,並節慶時招呼達官貴戚使用,平時只著人打掃,卻不常啟用;東路主要是祠堂、佛堂、以及四進下人房,著令馬夫、護院等在此居住,牆外是馬廄;西路才是府中諸人日常起坐之地,正廳面闊五間,硬山頂前出廊,兩旁各有耳房三間,配房五間,為明珠與覺羅夫人居住之上房;后宅正門懸額「鍾靈所」,亦為康熙御筆親題,正房面闊七間,前後出廊,后檐帶抱廈五間,便是納蘭容若的院落,如今住著官夫人與顏氏等人;最後一進並不住人,是座二層樓,為女眷登高遠眺之處,有時後園里放戲,女眷不願意來回走的,也可在此遙看。
十二年,又是十二,多像是一道輪迴。
愛新覺羅與葉赫那拉,世代姻親,每到選秀之期,十三至十六歲的旗籍女孩就要造冊備選,納蘭碧葯,便這樣被送進了深宮,從此「寂寞鎖朱門,夢承恩」。
此前,在康熙繼位后四年,剛滿十二歲時便遵從庄妃太皇太后懿旨,娶了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赫舍里珍兒為後,這完全是一項政治婚姻,但是皇室聯姻從來都是為政治服務的,並無例外。次年康熙扳倒螯拜,得以親政,一則年紀尚幼,二則忙於政務,直至這年秋天,才又輪到三年一次的大選,也是他親政后的第一次大選。
這些書籍原是徐乾元家傳至寶,每一冊的搜求購藏都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納蘭容若斗膽提議,原以為老師會發怒的,甚至會拒絕自己以後再來求借。卻不料徐乾元不怒反喜,呵呵笑道:「我早有此心,就連朱竹垞(彝尊)、秦對岩(松齡)也都曾有過此議,只是工程浩大,我又雜務纏身,生性慵懶,所以就擱下了。你若有心有力,此樓便對你永遠打開,若用時,只管來取便是。」
沈菀越想越心驚,倘若納蘭公子竟然與惠妃娘娘有情,且兩人曾在禁宮偷偷見面,甚或「勻淚偎人顫」,那豈不是欺君之罪?他們的關係與交往,康熙可曾知道?如果康熙知道了,又豈會不怒?碧葯十六歲進宮,次年即生了皇子,雖然早夭,但是只隔一年,就又生下皇五子,可見皇上對她的寵愛之深。那麼,會不會,康熙動意毒殺納蘭公子,就是為了這位碧葯娘娘呢?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康熙八年的大選,將十六歲的納蘭碧葯送入禁廷,從此一入宮門深似海,違背了「蓮心蓮子,成雙成對」的誓言,開始了「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日子。
水娘笑道:「那倒未必,咱們冬哥兒文武全才,古今無雙,哪是表小姐一個姑娘家比得了的?若是比彈琴繡花,表小姐自然是好的,正經學問,可還差著老大一截兒呢。不過有一條,九*九*藏*書據老爺說,表小姐的醫術比冬哥兒是高明的,不枉了名字里有個『葯』字。」
她這樣責備嗔怪的時候,可也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順口將沈菀喚作了「新姨娘」。
明珠剛剛提了內務府總管,建了這所明府花園。他和她坐在水塘邊,一邊剝蓮子,一邊似是而非地討論著一些國家大事。此前庄廷銃明史案發,牽連致死七十餘人。小小的納蘭容若深為震撼,對堂姐說:「他們都是有學識有才華的文人,不過是出了一本書,怎麼就成了死罪,還死了那麼多人呢?」
覺羅夫人也是這樣。她是頭一個懷疑沈菀的,私心裏覺得兒子不可能喜歡一個青樓女子,可是既安頓她住下來,家裡平白多了一件差事歸她管,倒覺得振作起來。兒子雖然死了,卻留下一個遺腹子給她做孫子,這無啻于容若轉世,尤其是這姑娘早不來晚不來,剛好趕在兒子的生祭剛剛過完就上門來,可不是天意么?
覺羅氏立時回絕道:「不要。我若受了她的頭,倒像承認了她一樣。只當她是個客,隨便安排在哪裡先住下,橫豎等孩子生出來再說吧。」
沈菀心中一動,忙問:「表小姐從前同公子很要好嗎?」
「獨卧文園方病渴」之句,是以陸放翁自比,連上「強拈紅豆酬卿」,分明是喻意陸遊與髮妻唐婉被拆散鴛鴦的相思之情。
水娘問:「那我去了,又沒差事,又沒句話兒,可怎麼說呢?」
也叫納蘭。納蘭碧葯。
而納蘭容若,則過早地學會了相思。那一年,他只有十四歲。
家人回來說,明珠大人見了櫻桃十分高興,立刻命侍女擘桃去核,並澆以乳酪,然後分盛在水晶碗中,分贈各房夫人公子,還厚賞了徐府家人。徐乾元點頭嘆道:「『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嘗新慣。』明珠大人果然風雅。」又問納蘭公子可好。家人搖頭說,因為公子抱病隔離,所以未能得見,但令人送出一張紙來,說著從袖中取出呈上。
沈菀的心裏全明白了,彷彿有一股細細的冰水流進心中,又清透又冷冽。其實,早在她第一次遇見納蘭公子,第一次聽到納蘭詞時,就已經同時聽到了碧葯的名字:
人們從來都不懷疑,納蘭容若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是盧夫人。
獨卧文園方病渴,強拈紅豆酬卿。感卿珍重報流鶯。
碧葯認真地想了想,點頭說:「好,我跟你一樣,也姓納蘭。」
卻原來,納蘭碧葯才是他的初戀,他的情殤,走進他心裏的第一個女子,他情竇初開時就發誓要娶的人,即使她進了宮,他真能忘得了她、視她為陌生人嗎?「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憶」不過說說罷了,若果然能做得到,又怎會一次次地朱門瑤階,佇立遙望?
那個「卿」,也是碧葯;
明珠忙起身出去,一盞茶時候仍舊回來,告訴他夫人說:「太醫說脈息平穩,總有半年左右。依她說是五月里淥水亭詩宴后坐的胎,算起來如今該有七個月了,太醫也說不準,說是開始三個月還容易診得出來,過了五個月,孩子大了,差一兩個月很難診得清楚。如今依你看是怎樣?或是叫她走,或是留她住下,也要給句準話才好。」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闕。
水娘笑道:「小孩子家,一塊兒長大,又沒別的什麼伴兒,自然是要好的。雖然表小姐比冬哥兒大兩歲,然而冬哥兒最知盡讓的,就偶爾拌嘴鬥氣,也都是冬哥兒先服軟兒。」
沈菀心裏又是一動,隱隱覺得好像掌握了一件極重要的秘密,卻又一時理不清,故意又問:「表小姐比公子大兩歲,又是老爺親自教導的,這麼說,學問豈不是比公子還好?」
他們為了紀念這有意義的「改姓之日」,還特地在水邊種下了兩株夜合花,手牽手地立誓:「朝開夜合,百年好合,蓮心蓮子,成雙成對。」
碧葯原比容若大兩歲,聽了這話,芳心動搖,用力將手中的蓮子拋向湖心說:「對,納蘭容若,納蘭碧葯,就像兩朵並蒂蓮。」
老鴇為了沈菀逃走的事幾不曾急瘋了,暗地裡撒下網來到處打聽,卻再想不到她竟然躲進廟裡去。忽然顧貞觀上門來說要幫她贖身,便疑作是他的手腳,抓著顧貞觀大鬧起來,只說要人,不肯要錢。顧貞觀被逼無奈,只得說沈菀已經破瓜,且身懷六甲,回到清音閣也是無用的了。況且,這是相府里要的人,誰敢不與?
世上的事情通常都是這樣,不論起初大家怎麼樣疑惑也好,然而一旦以假作真地接受了下來,就會覺得這件事越來越真,簡直千真萬確,從前的懷疑反都是可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