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七章 趙佶的江山與愛情 第三節

第十七章 趙佶的江山與愛情

第三節

關於《水滸》、宋史及其他

二十世紀末,美國《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來到了中國河南開封,看到了這座蒼老衰敗的城市,回去后他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名為《從開封到紐約一輝煌如過眼煙雲》。他在文中說,在二十一世紀來臨之前,所有美國人都覺得自己是能主宰一切的世界警察,都以為紐約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是這個地球的中心,但克里斯托夫請美國人在滿足於紐約的地位之前,先了解一下一個位於中國中原地區的衰敗城市——開封——一千年前世界的中心,它曾經有過怎樣的繁華,以及現在是如何的衰敗。
而一旦黃河決堤,開封便會遇到巨大的水患。
現在很多出版社依然將《水滸》列入青少年兒童必讀書,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五代到北宋,由於長期戰亂,黃河因失治而頻繁決口。據史料記載,宋初從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4年)的二十五年間,黃河只有九年沒有明顯的決溢記載,其餘年份都是多處潰決。這一時期,大野澤改稱為梁山泊,並頻頻見於史料記載(《資治通鑒》載,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復汁水,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潛。」《宋史·楊戩傳》載,「梁山泊,古巨野澤,綿亘數百里,濟鄆數州,賴其蒲魚之利。」)。
夜狼嘯西風
李師師又笑笑,轉身對著窗外,說我已經得到我這輩子最想要的東西了。
隨著歷史車輪的續續滾動,開封越來越沒落,漸漸淡出統治者的視野。清末張之洞修廣漢鐵路,繞開封,直接拐到了鄭州,新中國成立后,於1952年將河南省省會從開封遷到鄭州,開封自此成為一個三線城市,現在的開封,甚至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機場。
一瞬間趙佶有種錯覺,閣樓外的一切都只是一場噩夢,什麼都沒有發生改變,如眼前的女人一樣。
走進李師師的閨閣,他果然聞到了熟悉的那股清香。
公元1305年,黃河再一次決口,將開封城變成一片澤國。
這時的梁山水泊為興盛時期,時有「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說(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三十)。
在神宗時期,關於梁山泊還有一個笑話,說當時王安石新法變革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有個下屬向王荊公獻策,說如果把梁山八百里水泊的水放幹了可就是八百里肥沃的良田,得收多少糧食。王介甫聽了說,主意真不錯,明天我跟皇帝商量商量。這時候一個叫劉敞的手下冷冷地說,主意倒是不錯,不過得先讓人在梁山泊旁挖個八百里的坑,一來填八百里水泊得同樣多的土,二來梁山泊的水得有地方盛。王安石頓時明白這是一個餿得不能再餿的點子。
真正讓梁山水泊聞名于天下的則是宋江,《水滸傳》中宋江帶領著他的一九_九_藏_書百零七個兄弟在此出沒,風風火火闖九州,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傳說。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龍德宮,在一片絕望的哭泣聲中,四十四歲的趙佶一夜白髮。
師師給趙佶沏了一杯茶,說今天早上我到院子看見牆邊的梅花開了,摘了一些,泡了你喜歡的梅花茶,嘗嘗吧!
它曾經的輝煌,或許當初就只是一個錯誤。
筆者並不想分門別類逐一對《水滸》一書展開批判,本書想展示給讀者的是:《水滸》這本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歷史背景的演義,和真實歷史的區別有多大?梁山好漢們該出手就出手的時代,是怎樣的一種風雲變幻?而北宋帝國的滅亡,和之前發生的宋江起義有什麼樣的聯繫?而什麼才是毀滅帝國的真正致命傷?平方臘征遼這些歷史事件的真實原貌又是什麼?
李師師輕輕抱住了這個男人的頭,像撫慰一個孩子一般摩挲著這個男人的白髮,或許這麼多年,她等待的就只是這麼一天: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男人和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愛情。
梁山水泊地處於魯中南山地和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梁山、鄆城等縣間,南部梁山以南,古稱大野澤(或為大野澤的一部分),而大野澤是中國的「十藪」之一(漢初《爾雅·釋地》記載「十藪」:「魯有大野,晉有大陸,秦有楊,宋有孟諸,楚有雲夢,吳越之間有具區,齊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鄭有圃田,周有焦獲。」)。據史料記載,大禹治水將黃河泛濫后積水導流入自然窪地,形成了大野澤(《尚書·禹貢》中記載,「大野既瀦,東原底平」)。
被《水滸》誤導的還有北宋末年的那段歷史。北宋之亡,不同於雄漢盛唐等封建王朝,一個帝國在文化經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亡于異族入侵,其原因非常複雜,直到今天還值得我們去反思這段歷史。而《水滸》一書以北宋末年宣和時期的宋江起義為歷史背景,小說中眾多人物又都有歷史原型,但是全書又並不忠實于真實的歷史事件,對北宋末年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進行了很大程度的誤讀(一半是想象,一半是意淫),讓大眾對北宋末年這段歷史的理解越來越戲說化和演義化。
宋江是英雄,還是貪贓枉法的小公務員?李逵等好漢為何如此暴力,殺人不分青紅皂白,動不動就全家滅門?梁山好漢之間就真的是一團和氣嗎?宋江是怎樣取代晁蓋的江湖老大地位的?梁山號稱替天行道、劫富濟貧,他又劫了多少富,濟了多少貧,替天行過多少「道」?為什麼梁山好漢眼中的女人都命如草芥,不是母夜叉就是淫|娃盪|婦?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有幾個是因為吃不上飯而逼上梁山的?
這則笑話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因為記載這則笑話的筆記叫《涑水紀聞》——王安石的死敵司馬光的個人「博客」。九-九-藏-書
這一切都經不起太多的拷問。每個時代造神都不需要理由,對《水滸》熱捧的原因很多,政治需要或是近代中國的衰落,民眾需要看似英勇實則血腥的故事來作強心劑,而《水滸》一書中赤|裸裸地對於暴力和權力的迷戀,則被掩蓋和漠視,書評家們也大多選擇性失明。
答案是戰爭和水患。
滄海桑田,在歷史的天空中,一切的輝煌都不過是短暫的光亮。
這是當上太上皇後趙佶最容易的一次出行,之前「孝順」的兒子趙桓嚴加看護,一言一行都不自由,而現在,他的兒子再也不用擔心他的老爸會來爭奪他的權力,大家都只不過是女真人案上待宰的羔羊,自顧不暇了。
你終於來了,李師師轉身,淡淡地說。沒有驚喜沒有悲傷,像從前無數個日子一樣淡定。

關於開封

如果現在對《水滸》進行評價,我認為《水滸》是四大名著里文學價值最低的一部,它對整個國民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積極因素,尤其對未成年人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金線巷空空蕩蕩,近侍對趙佶說李明妃恐怕早就已經逃了。
梁山水泊,其實就是一個自然的黃河泄洪區,其水域的大小取決於黃河的決溢及河道變遷的影響。
但是到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司馬光記載的笑話在國內大為流行,美其名曰填湖造田。
然而當我們成年後,再回首去細讀這部至今仍被譽為「四大名著」的《水滸》,卻是另一種味道。
站在今天開封市的中山路上,或許你不會知道,這個位置便是當年北宋首都東京的御街,一千年前那條繁華的大街現正沉埋在地下的八米處;而魏國的大樑城則距如今開封地面十余米深;金汴京城距地面約六米;明開封城距地面五米左右;清開封城距地面約三米深。
梁山未必皆好漢,《水滸》其實非宋史。
但因為宋江在此活動過,所以梁山泊在民間漸漸演變成了一百零八條好漢聚義梁山的故事。
而一千年前的東京,已經是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而當時西歐最大的城市巴黎也僅有二十萬左右人口,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也僅為三十萬人口;阿巴錫德哈里發王朝的首都巴格達僅為十二萬五千人口。
昨天,東京城破,等待他們父子的,是不可避免的階下囚命運(靖康之難,徽欽二帝被金軍擄往北方,同時被擄走的還有數千皇族貴族及近十萬平民。被擄走的婦女,大多強配給金人為妾或為奴,這其中包括了宋徽宗趙佶的二十四個女兒及近百名嬪妃)。
一百多年後,趙氏王朝為他們當初的堅守嘗到了苦果,同時也改變了華夏的文明進程。
趙佶抬起頭問李師師,師師你愛過我嗎?
夜狼嘯西風
宋江是否在梁山泊起義已無證可考,但《宋史·楊戩傳》卻記read•99csw.com載了太監楊戩為了迎合蔡京搞新法,在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一手負責創辦了「公田所」,即對國民的土地所有權證書地契進行審查,將所有權不明確的土地全部變為政府所有的公田,租給農民耕種收取地租。而梁山水泊是楊戩的重要目標。他認為八百里梁山泊應為官家所有,理應由公田所接收,而湖泊中的漁民們要在公家的湖泊里打魚為生,就得繳納租稅或者使用費。楊戩將出入湖泊打魚的船隻登記在案,徵收水面使用費,不繳納水面使用費而進入梁山泊的船隻,以盜賊之名問罪。
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宋金議和,金人一度將開封和河南還給南宋,南宋使臣來到開封,看到的開封只有宮城還保存較好,而昔日繁華的外城已很少有人居住,大多成為了農田或荒地,曾經的太學房屋傾頹、雜草叢生,變成了養豬場,樓閣台亭,無不頹毀,甚至連昔日聞名遠近的大相國寺,此時也已面目全非,成為「傾檐缺吻,無復舊觀」的荒涼處所。
趙佶把頭埋在了李師師潔白如玉的雙手中,淚水像溪水一樣涌溢。
這時,他的腦子卻突然清醒過來,他知道有些事如果再不做,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開封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都城,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它不靠山,不鄰水,無險可據,又臨黃河,水患嚴重,宋太祖趙匡胤在立國后曾經起過遷都洛陽的念頭,但卻遇到了群臣們的反對,其弟趙光義更是堅決的反對者,一句「在德不在險」就把太祖的遷都念頭斷掉,他們其實更看重開封便利的地理位置和經濟上的天然優勢。
開封城是一座座城層層疊壓起來的,而且五座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驚人的一致,形成了「城摞城」的獨一無二的奇特景觀,這也是母親河黃河給華夏文明刻下的深深印記。
而到了明朝,史上有記載的黃河決堤淹沒開封就有四次;明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公元1642年,為退李自成農民軍,明軍決黃河堤,將高大的開封城牆幾近游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兒牆,大水過後,開封城的三十七萬人僅存兩萬餘人。
從年幼剛剛識字,父母就讓我們看《水滸》的小人書,於是我們知道了仁義忠厚的及時雨宋江,樂善好施的柴進,打抱不平的魯達,魯莽豪氣的李逵,有仇必報的武松,足智多謀的吳用,一系列英雄的形象深入我們年幼的心中。
如今的開封舊得不徹底,又新不起來,在奔向現代文明的進程中又顯得緩慢,位置相當尷尬。
到了金朝,黃河改道,梁山泊水量慢慢枯竭;到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因「黃河已移故道,梁山泊水退,地甚廣,已嘗遣使屯田」(《金史·食貨志》),常年積水的情況已經不再;到明朝時,梁山泊一帶僅剩下幾個離開梁山的分散的小湖,大部分都成了可耕之地,已不再是常年積read•99csw.com水的八百里梁山泊了。
這一刻雖然短暫,但卻真實。
之前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她是裝在黃金打造的籠中的鳥,縱有萬般的寵愛,他也無法進入她那神秘而孤獨的內心世界,直到今天,命運終於將他們的靈魂捆綁在一起。
基於以上因素,筆者提筆寫了本書,並以讀者所熟悉的《水滸》人物為引子展開敘述,讓讀者對北宋末年的歷史有一個全景式的了解。
開封地處黃河中下游,當黃河穿過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來到地勢平坦的華北平原后流速降低,並從中上游帶來巨量泥沙大量沉積,使河床每年平均升高兩厘米。這樣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在開封河段便形成聞名中外的「懸河」奇觀,清代的史書中曾形容開封城是「城在釜底,仰視黃河」。
黃河水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風、沙、兵火侵擾,將曾經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開封城摧毀,並逐漸埋于黃沙之下。
開封古稱東京,亦稱汴梁、汴京,位於河南省東部,豫東大平原的中心。
趙佶卻有一種感覺,她還在那裡。
那時候我們心中的英雄就是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結義梁山,替天行道,做兄弟,有今生無來世,是何等的一種情懷。
他對隨從說,我要出宮,去金線巷。
中國歷史的幾大古都,都隨著各代王朝更迭起起伏伏,盛而復衰,衰而興盛,而唯獨開封,在北宋帝國崩塌后從此一蹶不振,徹底走向衰落。這裏除了戰爭的因素外,還有它天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不僅僅要接受人為戰爭的衝擊,還要接受更為殘酷的自然衝擊——水患。
開封最初的興盛始於戰國時代,這裏曾經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魏都大樑城,但後來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進程中,秦國人經黃河引鴻溝水灌大樑,將當時繁盛一時的大樑城化為一片廢墟。

關於梁山泊

我想我們是被《水滸》誤導的一代。
2011年10月5日
梁山水泊人民的反抗運動興起的時間與宋江起義的時間重合,二者間應有極大的聯繫。
作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的開封,如今只是內陸省份河南省一個人口僅八十余萬的地級市,在河南省的地位遠遠比不上省會鄭州和洛陽,其經濟發展在河南省的幾個地區中也處於中下游。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開封一窮二破,即使是奔著它悠久歷史而去的人們也會失望,如今開封市的幾大著名景點相國寺、開封府、御街、包公祠、清明上河園大多為近年修建的仿古建築,形似而神不似,它沒有北京的霸氣,沒有南京的靈秀,沒有西安的古樸,就是近鄰洛陽比起開封來也顯得華貴富麗。
李師師笑了笑,說很多年來,我只覺得你是我的依靠,而不是我的愛情,但今天想想自己真是一個傻子,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後記 開封、梁山、《水滸》及其他
但歷史上的宋read•99csw.com江帶領的起義軍更像一支游擊隊伍,《宋史·張叔夜傳》記載:「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鋒。」而《宋史·侯蒙傳》稱:「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雖然梁山水泊也是他們曾經的活動範圍,但並沒有在此長期駐紮,而是四處轉戰。
開封的興衰緣于黃河,而梁山水泊的興衰同樣如此。
在汴梁城內經濟衰落的同時,作為當年汴京水上大動脈的汴河,這時候也因為無從發揮其原有的功能而日益乾涸,成了一條臭水溝(出使金朝的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其所作《詠汴河》詩中寫道:「指顧枯河五十年,龍舟早晚定疏川。還京要看東南運,酸棗棠梨莫蓊然。」並自注曰:「汴河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
如果站在現在的開封土地上,我們是無法想象一千年前開封的繁華的,只有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及宋人筆記等珍貴的歷史資料中,我們才能部分地還原開封的繁華盛世。
楊戩的新政策出台,很多老實本分的漁民、挖藕為生的百姓被逼無奈,鋌而走險做起了真正的盜賊,反抗官府。
是誰毀掉了這一切?
原名龍義華,新浪讀書文化論壇超級版主,著名文史寫手,著有《品春秋》《神怪也瘋狂》《百戰風雲》等風靡網路的長篇網路作品,出版作品有《歷史原來是這麼回事》(合著)《百戰風雲》(三部)等。
公元1159年,金海陵王遷都開封,但仍然無法恢復昔日的繁華,而金帝國也隨著開封的沉淪一起沒落。六十年後,作為女真人都城的開封被蒙古人的鐵蹄再次踏破,結束了作為一個帝國都城的使命。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破開封城,東京城內的財富被擄之一空,金兵同時擄走了宋朝徽、欽二帝和大批后妃宗室,帶走了近十萬平民,而更多的平民和倖存的趙氏皇族選擇了南渡,汴京及其周圍地區經濟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時人記載,「自穰下由許昌以趨宋城(汴京)」,已是「幾千里無復雞犬,井皆積屍、莫可飲……大逵已蔽于蓬蒿,菽粟梨棗亦無人采刈」,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開封從此開始衰敗沒落。1130年,金兵再次南下攻破開封城時,城中的壯丁竟然不足四千。
茶是清香的,對面的人兒依然如此美艷,但趙佶的心卻麻木了。他說,師師,一切都完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東京,末日來臨了。我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大宋子民,對不起你,我是罪人。
李師師說自從十四歲住進這個院子后,我就憎恨這個牢籠,每天我睡前,都希望明天睜開眼就不要看見眼前的一切,但是現在,我卻愛上了這個昔日的牢籠,之前困苦的人生,現在卻發現是如此真實而精彩。
趙佶說如果時光能重來,我一定會當個好皇帝,當一個好男人,讓帝國的子民平安,讓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