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09章 新能源汽車大戰:我們真的領先世界嗎

第09章 新能源汽車大戰:我們真的領先世界嗎

除了汽車製造商之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投資相關的技術提供商,從而在混合動力車市場上分得一杯羹。比如,松下電動車能源公司(由豐田公司和松下電器產業公司於1996年成立的一家合資公司)就是一家這樣的技術提供商,它負責向豐田汽車公司和本田汽車公司提供高性能的鎳氫蓄電池。
德國做新能源汽車的話,等於是它整個的配套都會發生改變,包括它的能源結構,包括它整體的充電站的網路,包括它整體的工業標準,還有各個環節的流程。所以它提出來的是電動交通,是一個系統工程的概念,而不是電動汽車的概念。包括電力結構,包括配送電,包括充電站,整個系統布局,它肯定要好好規劃。
新能源汽車跟傳統汽車的最核心的區別是什麼?是動力。那麼這個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就有幾種,比如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
新能源汽車不是2009年才提出來的問題,而是由來已久了。因為石油總有一天會枯竭,所以汽車行業一直想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電動汽車的問題,而是你的能源如何取得的問題。你說在歐洲發展電動車還有一點道理,為什麼?他們的能源取得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慢慢偏向環保,臂如說風力發電,譬如說核能發電,他們電的來源就是環保的,所以再用環保汽車的活,相輔相成。那我們是什麼樣呢?我們的發電來源就是不環保的。如果要用環保的能源來發展環保電動車的話,那我們要做整個系統的改變,那又是一個巨大的「大躍進」的工程哦。我們跟歐洲是不同的,因此最適合發展電動車的應該是歐洲。那我想問一下,它為什麼不推動新能源汽車呢?
新能源電池的神話——王傳福。

一、又一出產能過剩的鬧劇

我覺得是我們在思維方面要和國際接軌,而不是新能源汽車。我剛剛談到的德國人的觀念,我覺得這個才更應該值得普及。我們應該學習德國人如何造汽車,不是說他們技術好不好,這是另外一個話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德國人的這些思想,他們整個汽車工業或者說電動交通的思路更值得我們學習。只有徹底理解了這些思想之後,我們才能夠更有效地制定出一套電動汽車的發展路徑。目前我們這個是沒有的。我們就是一窩蜂、「大躍進」式地上電動汽車項目,這個風險太大。我個人是反對的。當然了,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前景,我認為要用一個審慎樂觀的態度看。但是在目前這個階段呢,我認為我們要更冷靜、更理性地討論這個問題。我們要有目標,看看德國人怎麼做,學習他們的思路之後,我們再重新規劃,可能會更好一點。
你只要聽了王傳福這麼講活,我們大家可以冷靜思考一下,原來這就是我們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真正水平,利用別人的專利搞了一個電池,電池要交大量費用給別的國家當專利費,然後像過去那些合資企業一樣,把汽車組裝起來,放個電池取代發動機。然後到那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生產的電池、電動汽車,所有的技術、所有的專利,還在別人手上。這就是我們乾的蠢事。
我的感覺就是比亞迪這家公司啊,是雷聲大、雨點小,或者換句話說,是聽得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而且比亞迪特別喜歡炒概念,譬如說,哎喲,巴菲特買它的股票,哎喲,戴姆勒跟它合作。國家的項目它基本都不參加的,像2009年年底全國十大汽車聯盟,它沒參与,國家的一些重點的「863計劃」,它也不參与。它擺明自己做自己的,所以我們對它的技術不是很了解。很多人甚至在懷疑比亞迪是否擁有這種電池的核心技術。
就是對於普通發動機汽車而言,我們也沒有核心技術,對不對?否則我們大部分的汽車廠何必和外資合資呢?核心技術的所有專利都在別人手上。那麼新能源汽車呢?包括這個電池,結果也是一樣的。王傳福的這個新能源汽車電池,現在國https://read•99csw•com際通用的叫磷酸鐵鋰電池,他把它稱作—個什麼「鐵電池」,他自己定了一個名字。
美國跟日本也沒辦法做真正商業化的電池。其實電動車本身不是高科技,那個沒什麼了不起的,不過就是個裝配嗎。最困難的是什麼?就是電池,這是一切一切問題的核心。那麼為什麼美國、日本做不出來呢?我們就不要講太複雜的經濟理論,只要想一想就知道,做不出來的原因只有一個,技術不達標,無法商業化,不可能有別的。實驗室里的邏輯跟大規模商業化的邏輯是兩回事。
德國汽車工業的主席,叫維斯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的時候,他的表態方式跟我們的這些汽車行業里的人的表態方式不一樣。咱們表態是說新能源怎麼怎麼樣,他表態是說,我們德國最近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們非常滿意。他說,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10項指標中,他們德國汽車有9項指標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汽車。他把這個當做自己驕傲的一個點。而且他說,在未來的五到七年裡,他預測德國製造的柴油發動機可以降低30%的油耗,汽油發動機可以降低25%的油耗,他們整個的著力點都是在節能上。這個才是真正的科研的態度。在2009年年底的廣州汽車車展,沃爾沃展出了一個汽車,C30,它的1.6升的柴油機一公里的二氧化碳排量降到了99克,非常非常低。
隨著油價向每桶200美元逼近,我們幾乎不敢想象汽油價格將會漲到什麼程度。到時候,人們即使沒有被迫完全放棄駕車,也肯定會去選擇那些節能型汽車。
而且現在不光是新能源汽車一窩蜂上,充電站現在也是風起雲湧。
我們又掉進了「大躍進」的誤區了。
現在媒體把2009年叫做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元年。我想到了工信部產業政策司的司長講的一句話,他說,目前新能源汽車生產呈現一哄而上、遍地開花之勢,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在上,不具備基本條件的地區和企業盲目創造條件也在上。這個話好熟悉哦,你記不記得前面說過的新能源的機會與陷阱?包括風能發電,包括光伏多晶硅。到最後,地方政府為了政績大力推動的結果,使得我們的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的8月份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風能過剩,太陽能發電也是過剩,尤其是多晶硅。為什麼?就是因為大家盲目推動的結果,有條件、沒條件大家都上。
因為電池有幾個問題。一個就是容量的問題,叫比容量。汽油的比容量是多少?一升汽油產生的是12000瓦斯的能量,但是電池呢,一般電池才40瓦斯,如果是鋰類電池的話,才100瓦斯多一點。所以說這個比容量差得特別大。汽車如果跑350公里左右的話,一般30升汽油就夠了,對吧?但是如果要用電池的話,我要帶上400多公斤的電池才跑得下來,比乘客都重。
汽車在外面跑的話,續航能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啊,一般起碼要三五百公里吧。我們所有的對象都是便攜化的,可是一個電池上去以後,就變成臃腫化了。這個電池的重量真的佔了車的三分之一了。最後汽車變得像坦克車,開著電動坦克。

三、拿中國做實驗:歐美「謙讓」為什麼

現在中國的各個車廠都開始生產新能源汽車了,然後很多地方又開始推動了,誰來生產新能源汽車,我給它最好的招商引資的條件,就像過去的新能源一樣的「大躍進」又上演了,最後鐵定又像多晶硅和風能發電一樣的嚴重產能過剩。我知道一個人,以前給日產配套經營零部件的,他現在也不做了,改做電動汽車的車架了,給別人做配套了。現在就是有這樣一個問題,大家一哄而上,那麼小的一個小廠它也開始做這方面的零件。而且我最近接到一個邀請,是什麼電動車行業協會要我講一個題目,叫「電動車的未來」。哎喲,電動車都有行業協會了,叫我給他們講這https://read.99csw.com個題目,你看多時髦、多熱門。以後各個大學都來一個什麼新能源汽車專業,或者講得更具體一點,如何製造電動車電池的專業。
美國很多大學有汽車機械工程系,他們的教授申請了很多研究經費,一直在實驗室里做研究,他們從來沒有停過。我們不一樣,我們是一窩蜂上。美國不是的,我很多的教授朋友是搞汽車專業的,有的在麻省理工學院,因此他們就有幾百萬、上千萬研究經費,一直在研究電動汽車、電池。他們是持續研究,沒有停過。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讓人感到可怕。當它一旦決定要做的時候,它那種工業實力已經是積蓄了幾十年的精心研究,到時候它要轉變成商業化的話,它絕對比我們有條件得多。日本也是一樣,歐洲也是一樣,它們是持續不斷做研究。我們這方面的研究是不如人家,這個我們得承認。好,它們這麼做研究,已經這麼先逬了,可是它們為什麼不做?這一點我們都還沒有搞清楚之前,我們就開始激動地做新能源汽車,我大惑不解。

四、一個天上的神話:王傳福的電池

新能源產能過剩的鬧劇在上演。歐美在拿中國做實驗,可謂險惡用心。

五、走出「大躍進」的思維誤區

我們想的是什麼?把傳統汽車廢棄了,算了,我不研究你了,我就從新能源汽車裡面超越。但是超越實際上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個磷酸鐵鋰電池,國際上在打官司,官司還沒有塵埃落定。什麼官司呢?就是得克薩斯州大學和它商業授權的加拿大魁北克水利公司指控美國的著名電池製造商高博能源公司侵權。這個訴訟案現在還沒打完。但是王傳福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明確表態說,這個專利到底屬於誰呢,我們還不知道,官司打完之後,專利是誰的,我們就買誰的,專利費就交給誰。那也就是說,他所謂的鐵電池本身並沒有專利,不然你何必買專利呢?搞了半天都是歐美的技術、日本的技術,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這裏面也有一個陷阱,就是所謂知識產權的陷阱。現在有很多擔心,擔心新能源汽車是不是會像中國的DVD產業一樣,幾億幾十億砸進去了,最後發現產業標準,包括核心技術是人家的。人家先發制人啊。
目前,最節能的汽車是混合動力汽車。這種車將內燃機和電動機組合在一起構成汽車的動力源。在制動時,混合動力系統可以將動能轉化成電能儲存在蓄電池裡。這種車可以節省40%以上的燃料,而且對於時走時停的車輛節能效果尤為明顯。儘管混合動力汽車比普通的汽車要昂貴許多,但同時也有很多的好處。首先是節能環保,降低了駕駛成本;其次,車主還可以享有很多的稅收優惠。另外,在很多地區還有其他一些鼓勵性的舉措,比如混合動力車可以無限制地進入高載客車輛的專用車道,在聖何塞市和加利福尼亞州甚至還可以免交停車費。
我覺得這是一定的。你要想象到,今天什麼叫做電動汽車行業?那就是個殺戮戰場啊。如果連我們這種水平的國家都知道它是下一代的汽車的話,你覺得美國會不知道嗎?如果它是下一代汽車的話,美國現在要做什麼事呢?就是在各個製造的環節上面取得所有的專利權,甓如說轉基因稻米。我們後面的章節會討論這個話題,我們當然可以做轉基因稻米,但是要經過59項專利,這些全部被美國掌控。那如果新能源汽車是這麼重大的一個新發明的話,是下一代汽車的話,你覺得美國會不控制這個專利權嗎?它肯定要控制的。
其實我今天只問一句話,汽車發動機真正領先的是哪個國家?美國跟日本,還有德國。新能源方面領先的又是誰?歐洲領先,美國其次。我們汽車方面不如歐美,也不如日本,我們新能源方面不如歐洲,不如美國,也不如日本,如果這真是一個可行的項目的話,美國跟日本、歐洲他們更有條件做,可是他們為什麼不做?竟然還輪https://read.99csw•com到了一個發動機和新能源都不領先的中國來做,讀者們不覺得有點可笑嗎?不過這種可笑的事在我們中國太多了,真的是見怪不怪了。
歐美、日本的這種電池技術,網上都查得到,這是公開的信息,因為它們非常注重專利,因此就非常注重文獻的發表。有人在網上這麼查過,包括磷酸鐵鋰電池在美國有多少多少專利。可是有沒有查到比亞迪的?沒有,所以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歐洲的思維不一樣,尤其是德國、法國,他們主要是柴油汽車,柴油車的比例佔了一半以上。而且他們更多看重的是傳統發動機的節能技術,也就是在現有的發動機技術之下慢慢做改進、做節能。這個我比較贊同,這種方式就不容易出大錯,對不對?改進才是一種科學的進步,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精益求精。而我們呢,我們對這個是沒有興趣的,我們要一步登天,整個的換一部新能源汽車。這樣不行,萬一錯了怎麼辦?

二、新能源汽車的瓶頸在哪裡

據說他已經交了100輛給深圳計程車試運行了。現在也就是政府採購、大集團合作。這樣做應該說是對的,先在局部範圍裏面,計程車啊,公交車啊,做一些嘗試。但是100輛計程車的試運行結果還沒出來,如果這時候大規模普及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本文摘選自[美]斯蒂芬·李柏、格倫·斯特拉西的《即將來臨的經濟崩潰》
這個正是我要說的重點,就是大家要冷靜一下。像2009年車展的時候,日產給廣州一個協議,生產「葉子」汽車,在廣州這邊試行。那麼這個車為什麼在日本不用?要拿到廣州做實驗?這就是問題。很多事情都是國外不用,而是拿到中國來做實驗。比如說轉基因稻米,國外也不用,拿我們這邊做實驗。轉基因玉米,也是,拿我們這邊做實驗。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這邊法律各方面都很缺乏,而且我們又喜歡一窩蜂上,這麼愚蠢的好試點全世界去哪裡找啊。

更可笑的是什麼?有一個消息說,德國的戴姆勒,就是製造賓士汽車的公司,居然跑來跟比亞迪合作。這怎麼可能?你想想看,哇,賓士汽車來跟我們合作,它有汽車製造的技術,那我們有什麼?我們不受寵若驚的前提,是我們自信滿滿,因為比亞迪是我們民族企業的驕傲啊!我根本不是這麼看問題的。它來跟我們合作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是一個最好的測試場所,可以商業化來測試,並且沒有法律責任。而且呢,在整個電動車的製造過程當中,各種的零配件都有一個製造的標準。好了,它在我們這種可以隨意測試的國家製造的話,可以從中推廣它的標準。所以這也是個話語權之爭嘛,製造標準本身就構成活語權。
其實這個只能說中國市場大,不能說明問題。我倒是覺得它可以說明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去買汽車?因為我們很多的企業家已經不想投實體經濟了,手上錢多了之後呢,就去炒樓、炒股、買汽車、買奢侈品,這就是我們汽車市場為什麼好。但是好的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我們的投資經營環境全面惡化,嚴重產能過剩,企業家不想幹了,結果都去買樓買汽車了,所以才造成汽車市場好。什麼是汽車大國?不是你用多少汽車,而是你有沒有汽車整個流程的研發過程,有沒有辦法像美國、德國一樣有這麼完整的系統工程,努力精益求精,一步一個腳印做科研,而這個,我們是沒有興趣的。
最早乙醇汽車紅過一段時間,後來又搞燃料電池。前幾年燃料電池很熱,大家全部都搞燃料電池。但燃料電池成本太高,無法商業化,所以現在又轉過來搞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甚至是比傳統汽車還早的一個產品。傳統汽車是1886年問世的,但是1873年英國就有電動汽車了,是靠電池來驅動。最早是鐵鋅電池,一次性電池,但一直沒發展起來,關鍵是它的電池不過關。實際上大家都認為,如果以電池做動力,是最九-九-藏-書好的。但是為什麼就是發展不起來呢?真正的高科技就是這個電池的問題。
而且現在傳統汽車還有一段壽命,如果說這段時間里,傳統車就不要了,會造成多大的後果?2009年就1000多萬輛,如果你全部改成純電動汽車,後果什麼樣?寶馬做清潔能源汽車做了很多年,你看它那個寶馬7系,拿來我們這邊展覽過,很好,但它一直作為技術儲備,一旦條件成熟了,它們會拿出很象樣的產品。美國和日本的公司也都是這樣子,它們很多汽車擺在那裡,開發出來了,但是並沒有推向市場,它們覺得時機還不成熟,簡單地說就是傳統汽車還有錢賺,它們可能並不一定非得要重點發展電動汽車,但是一旦電動汽車差不多了,它們可能就拿出它們的殺手鐧了。
背景提示
所以它們是引而不發,厚積薄發,而我們車廠是什麼呢?我們的車廠還沒有什麼車出來呢,就先給它貼上新能源的標籤,因為國家有補貼嘛。我們最喜歡拿這個來圏錢。很多人開始造聲勢了,我們要投資,國家給錢。

延伸閱讀 即將來臨的經濟崩潰

豐田汽車是我們最喜愛的節能車製造商,並且在發展中國家汽車業也是最具增長潛力的產品之一。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在汽車製造方面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豐田汽車公司擁有強大的財政實力——它是少數具有3A級信用的跨國公司之一,並且具有非凡的製造能力,因此,它最有條件生產其他國家所需要的大量的節能型汽車。我們相信豐田汽車將很可能會成為未來世界汽車業的沃爾瑪。
王傳福也想搶活語權,他也想通過一些對電池的概念的炒作搶奪活語權,但是我想他搶不到,但他搶到了中國首富的寶座,這也不錯了。最近《福布斯》的百富榜,王傳福也沒有跌出前五。那麼就王傳福引以為自豪的所謂電池技術,究竟是怎麼回事?
而我們的媒體在炒作一些什麼呢?現在有很多媒體轉載了這個文章,就是亞新科公司的總裁傑克?潘考夫斯基的一番話。他說,2009年可以被視作全球汽車業的令旗從美國交接到中國的一年。我們中國最喜歡聽這個美麗的謊言了,因為我們崛起了,中國一下子成為全球汽車業的翹楚,一個領頭羊。
面對產能過剩的危機和低碳理念的革新,環境稅箭在弦上。全球汽車產銷第一的桂冠讓中國汽車市場重擔在身。繼政府提供資金補助個人購買新能源車的消息傳開后,2010年3月9日又有媒體披露,國家電網計劃於2010年12月前在全國27個城市開建電動車充電站。而從全國兩會傳出的消息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無疑將是2010年汽車產業的熱門話題和重頭戲。來自各大汽車公司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紛紛帶著自己的議案、提案,開始了影響中國汽車發展的群英論道。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需要一個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我們呢,「大躍進」思想又來了。所有的學習、研發、積累過程通通都不要,幹嘛呢,從0跳到100,就像當初的「超英趕美」。這話我聽了幾十年了,今天既沒超英,也沒趕過美。
同時,本田公司也是不可忽視的混合動力汽車製造商。目前它擁有兩款節能車。一款是本田因賽特,該款車在美國創造了每加侖汽油可行駛66英里的超低油耗紀錄;另一款是思域混合動力汽車,這款車依然保留了非混合動力車的外表,但油耗之低更是聳人聽聞——一箱油可以行駛650英里。
在美國,你推出一個新能源汽車,如果出了問題的活,汽車製造商要負多大的法律責任啊。但是我們不必啊。美國那裡,試錯的階段更多的是出在實驗室里,而咱們這裏經常是商業化推廣或者大規模生產的時候再試錯,真是有趣。
這個未來啊,實在讓我感到非常憂心。
像幾大石油巨頭,可能除了中石油沒有表態之外,都開始往電網這個方向去努力了。然後國家電網已經開始在20多九九藏書個城市裡面布局了。央企開始向這個新的領域、新的「藍海」虎視眈眈。這個應該是比較危險的。因為這等於還沒有經過成功的示範就大規模地普及啊。我們把這麼寶貴的資源用在風險奇高的行業,這真的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低碳經濟現在是持續發酵。有大學要開始設低碳經濟專業了,現在是沒有教師,只有專業。而且你看現在各行各業都想沾沾這個低碳的熱乎氣,處於領跑之勢的是新能源汽車。而這其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電動車。這個江湖可以說是風起雲浦,應者雲集,遍地開花。
中國2009年的1300萬輛汽車,60%都是由幾家合資廠生產出來的,這是第一個問題,證明核心技術還不在我們這裏,大部分還都是國外品牌的汽車。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出口非常少,這個基本能說明我們自有產品的能力,說明我們不是汽車強國。
你以為它是跟我們合作啊?人家是透過跟我們合作,首先搶下話語權,搶下定價權。誰控制汽車製造的標準,誰就有話語權。它現在正在干這個事,這才是我所了解的賓士。
好了,同樣的問題突然又出現在汽車上面。各地政府又開始推動了。我們這裡有幾個資料,比如長安汽車宣布,投產後它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30萬輛整車、100萬台發動機,最終產能達60萬輛整車、200萬台發動機。哇!聽得好激動。中國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大國。喲,我想起我們的多晶硅了。今天呢,多晶硅的產能是3萬噸,可是需求只有1.7萬噸。一兩年之後,中國的多晶硅產能將達10萬噸,而全世界的需求5萬噸,嚴重的產能過剩!現在我已經聞到這個味道了。「新能源」之後,現在加個「汽車」,以後再加個什麼「風車」,再加個什麼「腳踏車」,反正不管什麼車,只要前面是「新能源」,到最後結果一定是產能過剩。為什麼?在我們沒有了解這個情況之下,各地政府大力推動。
我們相信偶然性,非常相信小概率事件。人家是腳踏實地地做,它不是不想做新能源汽車,而是發現這個是需要階段性的,首先把現有汽車的發動機改成更節能減排,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一步步改進,再過5年、10年、15年,慢慢走向新能源汽車。德國的這種計劃排到了2020年。所以這才是科學研究。
新能源汽車的研究方向有兩種。一種方向就是純電動汽車,通過電池帶動的。還有一個就是前幾年研究的燃料電池,包括氫動力的那種,這在前幾年也是炒得特別熱。它是通過氫跟氧的化學反應,而不是通過燃燒,所以它效率比較高。而且氫是自然界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可是後來的感覺是,第一,它成本非常高;第二,氫怎麼來?氫分解需要能源,這裏面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你分解氫先需要電源,然後氫再產生電。所以你能源哪裡來?我們還繞不過這一關。我們現在說電動汽車看起來很環保,但是電動車充電的電是從哪裡來的呢?中國現在的電,主要的依然是傳統的煤電,也就是用燃煤來發電。2009年我們國家74.6%的電是火電。就算是我們能夠成功地製造出電動車,但是你充電的電還是來自於火電,你還是製造了大量的污染。過去是用汽油來驅動車對不對?汽油有污染,你發現轉成電動車之後,你還是有污染。什麼污染呢?就是你的電從哪裡來?還是從火電來,污染更大。
西方的或者日本的所有有關電動汽車的資料,網站上可以查得到。可是王傳福這個電池數據,卻查不到。王傳福這個電池,按他的說法,包括比容量在內的各方面指標,在國內來說應該還算是可以的。但是目前我們沒有看到真正的車在外面跑,這就是關鍵的問題。我舉一個例子。譬如說汽車噴水式發動機。成都威特、一汽無錫、廣西玉柴在實驗室裏面設計的原型發動機的指標參數呢,基本都符合國際水平,可是就是不能商業化。一批量生產,質量就失控。所以講到王傳福這個電池,我看結果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