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信陵君救趙 伴君如伴虎:白起、范雎的結局

第六章 信陵君救趙

伴君如伴虎:白起、范雎的結局

王稽的腦袋顯然不太好使,黑著臉說:「那又咋的?」
這一安排顯然出自范雎的主意。王稽坐鎮河東支援王齕,既不用親臨前線冒險,又可坐收攻破邯鄲之功。退一萬步說,即便前方戰事失利,挨板子也是王齕,與負責後勤的王稽沒有任何關係。
此時范雎腦海里浮現的,卻是當年秦昭王第一次見到他,跪在他前面請教問題的情景。
人家把話都挑明了,就是要你花錢封嘴,破財消災。王稽卻仍然執迷不悟,無動於衷。於是,他手下的軍官們來了一次集體反叛,把他告到了秦昭王那裡。
秦昭王的話雖然不嚴厲,但是句句指向范雎。范雎出了一身冷汗,感覺到眼前的對手厲害,乾脆把話挑明,說道:「我本是卑賤之人,因為得罪了魏齊才投奔到秦國。我沒有諸侯作後盾,也沒有朋友支持,大王卻大力提拔我,讓我執掌秦國的政務,這是舉天下皆知的事。現在因為我的愚昧昏惑,舉薦了罪人王稽,按照秦國的律法,我應當接受懲罰。我所擔心的是,如果大王公開處死我,那麼天下人會認為您也看錯了人,遭到諸侯的非議,那我就罪上加罪,死幾次都不夠了。我請求服毒自殺,希望大王恩准用相國的禮儀埋葬我。這樣的話,我受到了懲罰,大王也不會遭人非議。」
邯鄲戰敗,第一責任人當然是秦昭王,范雎作為相國也難辭其咎。但是君王是不能指責的,而范雎舉薦的鄭安平又是這場戰役中唯一投降的高級將領,再加上白起的死,人們便不可避免地將矛頭都對準了范雎。
王齕被https://read•99csw•com擊敗后,基本上還能臨危不亂,一邊派遣將軍張唐率軍攻取魏國的新中(今河南省安陽),以防止魏軍包抄後路;一邊指揮部隊向汾城撤退。大部分秦軍最後都抵達了汾城,唯有鄭安平指揮的兩萬人陣腳大亂,在邯鄲城下就投降了趙軍,鄭安平本人被趙國封為武陽君。
王齕潰敗的消息傳到咸陽,秦昭王的第一反應仍是——非白起不可收拾殘局。不過這次他沒有親自到白起府上去請,而是派人給白起下了一道強硬的命令:大王命武安君為大將,全權指揮遠征趙國的秦軍,即日起程,不得有誤。
秦昭王一怒之下,免去了白起武安君的封號,命他即刻遷出咸陽。白起接受了命令。當他出了咸陽的西門不到十里,來到一個名叫杜郵的小地方的時候,范雎向秦昭王建議:「白起對於這次流放肯定是不服氣的,這樣的人一旦對國家不滿,留著就是禍害!」秦昭王於是派人給白起送來一把寶劍。
白起躺在榻上接待了使者,說:「請轉告大王,不是白起不接受命令,而是實在病得太重,去不了那麼遠的地方啊!」
話說秦國圍攻邯鄲的時候,為了支援前線,在河東的汾城(今山西省臨汾)建立了一個後勤基地。
邯鄲之戰,無疑是自閼與之戰以來,秦國遭受的最大軍事失敗。
姓庄的話說得繞,意思卻很明白:你可以不給大夥發獎金,但你不能防止大夥心裏有意見;你可以偷偷摸摸去見趙國使臣,但你不可能做到天衣無縫、不讓別人說。
九_九_藏_書據《左傳》記載,王稽之所以得罪手下眾多軍官,原因只有一條——刻薄寡恩。
蒙驁就去拜見范雎,見面就說:「我想去死!」
蒙驁說:「且讓下臣為大王去了解一下實情。」
春秋戰國時期,國君給臣下賜劍,通常就只有一個意思:你自行了斷吧!
按照秦國的律法,大臣犯有重罪,舉薦人要負連帶責任。王稽事發后,秦昭王想按照規定治范雎的罪,但又於心不忍,於是在堂上嘆息。
范雎回答:「我不難過。」
蒙驁說:「大王把您當作老師一樣尊敬,天下人皆知。現在我以上卿的身份,為秦國帶兵打仗。小小的韓國,竟然敢明目張胆入侵您的領地,我還有什麼面目活在這個世界上?讓我去死吧!」
靠著王齕的英勇奮戰,秦軍最終守住了汾城防線,但是丟失了太原、上黨以及河東的大部分地區。魏國還攻佔了秦國的東方領土陶地。韓國看到這種形勢,也趁機起兵收復失地。范雎的封地應城(今河南省寶豐,當時在汝水之南,因此又稱汝南)本是韓國領土,就是在這個時候被韓國奪回。
舉報人不是別人,正是王稽手下的軍官,而且是幾十個人聯名舉報,個個都按了血指印。舉報的內容也有板有眼,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河東守王稽在某地會見趙國使臣,都寫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想我范雎,原來不過是一介平民,也從來沒有覺得難過。現在失去了封地,不過是回到從前的地位,我又有什麼好難過的?」范雎這樣說道。
姓庄的說:「傳播小道消息,乃是人之常https://read.99csw.com情。您受到大王寵信,總不會超過父子之情;軍官們雖然地位不高,總低不過看門的老太婆。再說了,您就沒聽過三人成虎的故事嗎?我勸您趕快改變態度,對軍官們好一點,更尊重他們一點,這樣他們才不會亂說話,您的地位才安穩。」
沒等范雎回答,秦昭王已經起身,在內侍的簇擁之下回內宮去了。
有人舉報王稽私通諸侯,有逆反之心。
汾城保衛戰期間,有一位姓庄的校尉曾經提醒王稽:「現在大夥壓力都很大,您應該好好賞賜一下軍官們。否則的話,他們會有意見。」
白起之死,將一直深受秦昭王信任的范雎推到了風口浪尖。
蒙驁回去向秦昭王彙報。幾天之後,范雎在秦昭王面前提起韓國的事,秦昭王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心裏想:「這老頭在拐彎抹角要求寡人奪回汝南啊!」
范雎聽到了,主動上前說道:「我聽說君主憂慮,是臣子的恥辱。您現在這麼唉聲嘆氣的,我身為相國,應該請罪。」
白起捧著寶劍,喃喃自語道:「長平之戰中,趙國幾十萬人投降了我,我卻將他們都活埋了,確實該死。」
范雎的另一位恩人鄭安平則被安插在王齕軍中,擔任了指揮兩萬人馬的將軍。
人不分貴賤,都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煩憂?
意思是您就別為難了,動手吧!
秦昭王想了半天才說:「我聽說楚國人鑄造的鐵劍很鋒利,而歌舞藝人很拙劣。鐵劍鋒利則部隊戰鬥力強,藝人拙劣則主君不會沉迷於其中,有時間去思考國家大事九_九_藏_書。我是在擔心楚國打秦國的主意啊!現在武安君死了(范雎趕緊把頭低下),鄭安平降了(范雎連大氣都不敢喘),國內沒有良將而敵軍壓境,我是因為這件事才嘆息。」
范雎聽明白了,敢情是來表忠心的啊!這小夥子不錯,比白起聰明,大有前途。於是拜謝道:「如此,老夫就把奪回汝南的事託付給你了。」
在這種戰況下,王稽害怕了。秦國律法極嚴,一旦汾城失守,他作為河東太守,是要受到嚴懲的。而此時鄭安平又受趙孝成王之命,從趙國寫信來策反王稽。王稽留了一個心眼,既沒有立即響應,也沒有將這件事上報,而是密切關注著戰局的發展,準備隨機應變。
范雎便講了一個故事:「從前魏國有個叫東門吳的人,他的兒子死了,他卻一點也不難過。他的管家說,『您愛您的兒子,天下無人能及。現在他死了,您為什麼一點也不悲傷?』東門吳回答,『以前我沒有兒子,並不覺得難過。現在兒子沒了,不過是回到從前,有什麼好難過的?』
《史記》記載,秦國人對於白起之死,普遍持同情態度,認為他死得冤枉,很多人都自發起來祭祀他。
姓庄的說:「話不能這樣說。做父親的可以命令兒子拋棄老婆,賣掉愛妾,但是不能要求兒子『連想都不能想她們』,因為這事是無法控制的。而且兒子還會想著辦法去找其他女人,偷偷地帶著女人回家。如果這種事情被看門的老婆子看到了,她肯定又會忍不住講出去,您說對不對?」
有一天秦昭王問范雎:「您在汝南的封地被韓國佔領了,您難過嗎?九*九*藏*書
在中國歷史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某人之死引發人們的同情與哀悼,同時派生的就是對其政敵的不滿與討伐。
同年冬天,范雎病重,死於咸陽。
秦昭王又派范雎前往勸說,又是無功而返。
河東郡守不是別人,就是范雎的恩人王稽。
幾個月後,范雎因病辭去了相國的職務,推薦從燕國來的政客蔡澤繼任相國。
說完這句話,他便橫劍自殺。
范雎沒搞清楚他的路數,說:「哎喲,你這是啥意思啊?」
秦昭王聽了,將信將疑,將這事告訴了上卿蒙驁。蒙驁是齊國人,本來在齊國做官,後來投奔了秦國,因善於用兵,深得秦昭王寵信。秦昭王對蒙驁說:「如果我有一座城池被圍,我就會吃不香、睡不穩。可現在應侯失去了封地,卻說不難過,你覺得這事靠譜嗎?」
經過這件事後,范雎在秦昭王心目中的地位開始以一種加速度下滑。不久之後,另外一件事將范雎徹底推向了深淵。
魏、楚聯軍追擊而至,圍攻汾城。王齕率軍出城反擊,一度取得斬首六千人的戰績,後來又遭到失敗,被魏軍斬首兩萬人。
王稽回答:「我只聽大王的,不用聽別人的。」
范雎說著,拜伏在地上不肯起來。秦昭王心想,好嘛!你這哪裡是認罪,分明是把責任推到我身上。他乾咳了兩聲,用一種極其冷漠的語氣說道:「丞相多慮了,寡人沒有要懲罰您的意思,先退下吧。」
言下之意,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沒得商量了。
秦昭王派人一查,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於是將王稽抓起來,判了死刑。
秦昭王說:「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