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荀子說人性 荀子:人性本惡

第七章 荀子說人性

荀子:人性本惡

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理論分歧不言而喻,在實踐上又會產生何種區別?這也許是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
換句話說,動物有父子,有雄雌,這是自然。至於父子之情、男女之別,則是社會關係,是文明的體現。
不難看出,荀況的學術主張,實際上已經滑向了法家。那個年代,實行法治最徹底的國家就是秦國。從《荀子》的記載中可以得知,荀況去過秦國,而且會見過秦昭王和范雎,就秦國的內政外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荀況還借題發揮說,之所以出現這些混亂,是由於當今天下沒有「聖王」,人心無所維繫。如果有了聖王,他就會用政治權威統一思想,引導人們走向正道,那就沒有爭辯的必要了。這自然是在販賣他的儒家學說,但是不可否認,這也代表了生活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的人們對於結束戰亂的渴望。
荀況到來之前,稷下學宮中年紀最大的學者名叫田駢,以講授黃老之術而聞名。
荀況從兩方面解答。首先他指出,人們要生活得更好,必須合作互助,形成社會組織。有了社會組織,必須要有行為準則,也就是所謂的「禮」。
由此引發了一個問題:既然人性本惡,那麼為什麼還要宣揚道德呢?循著本性生活難道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嗎?
其中有一位張蒼,師從荀況學習《左傳》,秦國統一天下后,曾經擔任秦朝御史,後來跟隨劉邦打天下,漢文帝時期官至丞相。張蒼的學生賈誼,是漢初著名文學家。
所謂黃老之術,是道家學問的一個分支,尊黃帝和老子為先祖,將道家思想與九九藏書法家思想結合,兼采儒家、陰陽家、墨家等諸家學問,主張通過法治來實現社會的和諧。
他曾經這樣寫道:「粗略地效法先王卻不了解他們的綱領,一副志大才高、見多識廣的樣子,照搬古代的舊聞編造出新的學說,非常邪僻而不合禮法,晦澀而無法言說,閉塞而難以理解,卻毫不臉紅地說,『這才是古代聖人的言論啊!』——這就是孟軻之流倡導的學問,世間那些愚昧的儒生跟著起鬨,渾然不知他們的錯誤。」
孟軻對於齊桓公是很輕視的,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仲尼的門人不提齊桓、晉文之事。為什麼?因為齊桓公和晉文公都推行霸道,崇尚武力,和孔丘的政治主張格格不入。」
荀況在齊國生活了很多年,後來由於有人在齊王面前說他的壞話,便離開齊國去了楚國。春申君對荀況很佩服,讓他做了蘭陵(今山東蘭陵)縣令,從此荀況便在蘭陵定居下來,在那裡開館授徒,傳播自己的學問。
這種分歧也表現在他們對於齊桓公的評價上。
荀況則認為,齊桓公有天下大節。齊桓公任用管仲,大胆改革時弊,增強國家實力,提升軍隊素質,然後尊王攘夷,稱霸難道不應該嗎?
眾所周知,道家原本是出世的,老子和莊子都不問世事,也不願意出來做官。《戰國策》記載,田駢亦以不屑於仕而自居,於是有人找到他說:「先生品德高尚,不願意做官,我十分佩服,想到您門下當個僕人。」田駢很高興,問:「你是怎麼知道的?」那人說:「我是聽鄰居的女兒說的。她自小read.99csw.com發誓不嫁人,現在快三十歲了,確實沒有出嫁,可是已經生了七個孩子。先生不願意做官,可是待遇很高,家裡的奴僕就有一百多人,我也想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荀況是趙國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00年前後,自幼學習儒術,五十多歲來到齊國的稷下學宮講學。
當時是齊襄王當政,歷史悠久的稷下學宮,在經歷過齊閔王時代的低谷之後,一定程度上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學宮中的著名人物,有善於談天說地的鄒衍、文采斐然的鄒奭、油嘴滑舌的淳于髡,時稱「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齊襄王還恢復了齊宣王時期制訂的政策,給予學者們一定的官爵待遇,讓他們養尊處優,好潛心研究學問。
有意思的是,雖然同為儒家,荀況的思想幾乎和孟軻針鋒相對——孟軻最有名的觀點是「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只要加以充分發揮,就會形成仁、義、禮、智四端;而荀況則持「性惡論」,認為人的天性就是惡,必須依靠智慧和後天的學習,才能使人向善。
先秦儒家的三位重量級人物,前面已經介紹過兩位,即孔丘和孟軻,荀況是第三位。
孟軻也講王道與霸道,他認為王道和霸道是完全對立的。荀況則認為,王道和霸道是一類東西,只不過王道比霸道更高一點、更徹底一點而已。
荀況認為,秦國已經十分強大了,地理位置優越,百姓馴良,風俗簡樸,下層官吏辦事勤懇,上層官僚奉公守法,這都是由於推行了法治。但是秦國還有前進的餘地。荀況理想中的政read.99csw.com治是「王道」,其次是「霸道」。按照霸道的標準來說,秦國已經登峰造極,無可挑剔,但是離王道還有一定的距離。他勸秦國的當權者,武力的威力是有限的,使用武力一定要有節制,要回過頭來重視文德,只有文治武功相結合,才能達到王道的理想境界。
那麼,從霸道到王道,需要如何完善呢?荀況指出,就是要「修禮」,包括文化、道德、意識形態等多方面齊頭並進,達到「服人之心」的目的。可以這樣說,霸道就是以力服人,王道就是以德服人。在荀況的思想里,以力服人是必要的手段,以德服人則是更高的追求。
和當時大部分思想家一樣,荀況也對公孫龍的「白馬非馬」產生了興趣,並由此引發了他對名實之辯的思考。荀況的理論基礎來自於孔丘的正名學說,也就是本書前面多次說到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這裏,荀況和孟軻的分歧又體現出來了。
荀況的弟子中,最有名的兩位是李斯和韓非,這也是戰國末期兩個重量級的人物。關於他們的故事,本書很快會講到。另外還有幾位雖然不如李、韓二人出名,但也不是尋常之輩。
以上述理論為基礎,荀況對名家和墨家進行了批判。他指出,公孫龍之流的「白馬非馬」命題,實際上是用名稱來擾亂事物,只要追本溯源,驗證一下人們對名稱的共同約定,把白馬和馬這兩種別名的概念釐清,就沒有什麼好迷惑的了。至於殺盜賊並不是殺人,不過是用名稱來擾亂名稱,那就要分析一下為什麼要有這種名稱的原因九*九*藏*書,然後觀察一下在現實生活中,哪一種道理行得通,問題也就解決了。
荀況還從另一個角度,也就是非功利的角度來論證善的必要性。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能夠直立行走而且無毛,而是因為「有辨」。禽獸雖然有父子卻沒有父子之情,畜牲雖然有雄雌卻沒有男女之別,就是因為無辨。
所謂正名,是要使得名與實相符,即君父要符合君父的規範,臣子要遵循臣子的準則。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政治倫理問題,但是到了荀況手裡,便將正名作為語言邏輯學的一個命題提出來,用來對付名家和墨家的理論了。
簡單地說,性善論往往導致人治,因為它將社會穩定的希望寄托在個人特別是領導者的品德上;性惡論一般導致法治,因為它認為人性一定要受到約束才有可能向善轉變,國家要安定,社會要和諧,關鍵是人人守法,而不是期望出現什麼包青天、康熙大帝這樣的賢臣聖帝。
後世有人這樣認為,孟軻的性善論,代表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左翼;荀況的性惡論,代表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右翼。這種說法當然有些牽強,卻形象地說明了二者之間的對立。事實上,荀況對於孟軻,是極其看不起的。
還有一位浮丘伯,是戰國與秦漢之交有名的教育家,他的學生中有一位劉交,是劉邦的弟弟,在楚漢戰爭中立下過赫赫戰功,漢朝建立后被封為楚王。
荀況這樣說道:「『名』是用來指稱『實』的,上明貴賤,下辨同異。」意思是,名的作用對上是倫理的,對下是邏輯的。他認為,世間萬物數不勝數,不能一read.99csw.com一列舉,所以統稱為「物」,這就是「大共名」。大共名之下,還有小共名,如果要列舉一部分事物,那就要用到「別名」,比如鳥獸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別名。大別名之下還有小別名,小別名下還有更小的別名,直到不能再分為止。
這位牛人名叫荀況,世稱荀子。
由此不難看出,在稷下學宮當老師,日子過得還真是蠻愜意。荀況來到稷下學宮的時候,田駢已經去世,荀況作為學宮中年齡最大的學者,很快以其淵博的知識和雄辯的口才贏得了學子們的尊重,先後三次擔任祭酒(學宮的祭祀官,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擔任)。
荀況還認識到,一切名都是人造的,至於為什麼要用這個名而不是用別的名,其實並無道理可講。比如說,狗這種動物,如果當初不叫它狗,而叫它貓,那也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如果一個名已經約定俗成地用於某一種事物,那就很難更改了,所以狗是狗,貓是貓,不能混淆。
荀況認識到,人是有慾望的。如果甲之所欲和乙之所欲不是同一物——比如說,有人喜歡征服別人,有人喜歡被征服——那就沒有問題,可以和諧相處。或者說,人人所欲都不是稀缺之物,可以像空氣一樣自由呼吸,不用爭奪,那也沒有問題。又或者說人們可以孤立生活,互不相干,問題也會簡單很多。可是世界並非如此,人們必須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為了在一起生活而不用每天爭鬥,那就必須對自己的慾望進行約束。禮的功能就是確定這種約束。有了外在的禮,才會有內在的道德,這是從功利的角度來解釋人為什麼要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