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李斯的倉鼠哲學 倉鼠哲學

第九章 李斯的倉鼠哲學

倉鼠哲學

一開始他感到很驚慌,就像小吏宿舍里的老鼠聽到有人走近一般,將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但是,在喝完三大碗白開水之後,他就完全冷靜下來了。
李斯下定決心要做一隻糧倉中的老鼠。
懷著這樣的想法,他投奔于荀況門下,學習帝王之術。關於荀況的學問,前面已經介紹過,在此不再贅述。當時,荀況桃李遍天下,弟子成百上千,其中最得意的門生卻不過兩位。一位就是李斯,另一位則是來自韓國的公室子弟,名叫韓非。
又過了一段時間,嬴政又拜李斯為客卿,也就是享受卿的待遇,但仍以客禮待之。毫無疑問,呂不韋在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對李斯一直是關照有加的。
李斯更迷惑了:「這,有用嗎?」
秦國自秦穆公以來,就以廣納天下賢士而聞名。秦國之所以能夠強大,也與那些外籍人士分不開。如果將為秦國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外國人名羅列起來,將是一份令人炫目的名單:百里奚、蹇叔、由余、公孫枝、商鞅、張儀、甘茂、范雎、蔡澤……當然,還有呂不韋。
目前在秦國當官的外國人,十有八九曾經在呂不韋府上當過門客,甚至參加過《呂氏春秋》的編寫組。將這些人統統趕走的話,呂不韋顏面何存?更重要的是,日後還怎麼開展工作?
鄭國渠前後修了將近十年才徹底完工。修好之後,「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將秦國的綜合實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鄭國最終也沒被斬首,反而受到秦國的重用,一直在秦國的朝廷中為官,直至去世。
李斯恍然大悟,告辭回家,用了一個通宵的時間,寫了一封《諫逐客書》,于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交給了嬴政。
呂不韋顯然料到李斯會來。他像read.99csw.com往常一樣接待了李斯,耐心地聽李斯把話說完,然後問了一個問題:「你打算怎麼辦?」
所謂帝王之術,學成后自然是賣給帝王家。從荀況那裡畢業之後,李斯考慮到楚國已經衰落,不值得他效忠,而其他各國也在走下坡路,只有秦國是他理想中的糧倉,便西入函谷關,來到咸陽,投奔到呂不韋門下。
人與人的不同之處在於,別人看老鼠就是老鼠,李斯看老鼠卻發現了一種生存的哲學。
可是糧倉里的老鼠呢,吃著白花花的糧食,上無風雨之憂,下無人犬之擾,個個肥肥壯壯,過得甭提多愜意了。
他們預料呂不韋會有強烈的反攻,也做好了準備迎接一場暴風驟雨。
嬴政聽了,深受鼓舞,不久就拜李斯為長史。而呂不韋也採用李斯的計謀,派出大量間諜前往各國,以重金收買各國的名士,使他們暗地裡為秦國服務。對於那些不願意被收買的,則「利劍刺之」。
在後人看來,管糧倉是一項肥差。進糧的時候,秤上面做做手腳,一百斤糧食當作八十斤進倉,多出來的二十斤就可以帶回家。納糧的老百姓還得想方設法討好你,否則的話,一百斤糧食就不是八十斤,而是六十斤了。平時再動動腦筋,時不時拿點官糧回家,一家老小吃喝都有著落。遇到工作組來檢查,一方面拿錢打點,一方面拆東牆補西牆,擺出一副糧食滿倉的樣子,也就矇混過關了。碰到軟硬不吃的工作組,那也沒關係,一把火燒掉幾十座糧倉,推說是風高物燥,認個看管不力之罪,大不了撤職回家,前些年貪的錢糧也夠安度餘生了。
這是典型的借題發揮。
問題也許就出在呂不韋身上。
嬴政沒有回答,在九*九*藏*書場的宗室大臣們趕緊將頭低下,齊聲說:「不敢!」
李斯愣了:「我還能怎麼辦?大王已經下了逐客令,我總不能賴著不走吧?」
廷尉是秦國的九卿之一,主管司法。這樣一來,李斯因禍得福,正式成為了秦國中央政治局的一員。
這句話乍一聽,挺沒志氣的,可是仔細一想,又很有道理。否則的話,為什麼有的小孩一出生就可以享受各種社會福利,享受著藍天白雲,呼吸著自由的空氣,過得無憂無慮;而有的小孩一出生就要呼吸霧霾空氣,喝含三聚氰胺的奶,擠破了腦袋去學這個學那個,把好好的童年過得無比驚險呢?不就是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嘛。
所謂郎官,就是國君的侍從,一般由博學多才的青年才俊擔任。這是一個級別不高,但是可以經常接觸到國君的職務。
可是,在李斯所處的那個年代,此風還不至於如此盛行。作為一名小吏,他只能老老實實靠著一份工資養家糊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一個月三十天,倒有二十天要在管理所全天候值班,還不敢玩遊戲聊QQ,生怕被上司看到丟了飯碗。
呂不韋遲疑了片刻,又說道:「你要相信,大王是個明白事理的人。」
李斯原本是楚國上蔡人,年少的時候,在上蔡擔任了一名管理糧倉的小吏。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當嬴政就這件事徵詢呂不韋的意見的時候,呂不韋很平靜地說道:「既然諸位宗親都有此議,那就下一道逐客令,讓那些在秦國為官的外國人都捲鋪蓋走人唄!」
小吏宿舍和廁所里的老鼠,只能吃點殘渣剩飯,個個飢瘦如柴。聽到人的腳步聲或是狗叫,就嚇得魂不附體,趕緊縮到洞里躲起來。
在眾多郎官中,李斯很快脫穎而出,九*九*藏*書贏得了嬴政的青睞。他曾經對嬴政說過這樣的話:「但凡干大事業的人,應該因時而動。過去秦穆公雖然強大,卻沒有想過要吞併天下,這是因為周朝沒有徹底衰落,還必須尊重周天子的權威。自從秦孝公以來,周王室越發卑微,諸侯混戰不休,秦國乘勢而起,一躍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凌駕于諸侯之上,已經有六世之久了。現在山東六國都屈服於秦國,如同郡縣。以秦國之強,大王之賢,統一天下有如掃除灶上的灰塵一般容易。如果不抓住這麼好的機會,坐等各國恢復元氣,又合縱起來對付秦國,就算是黃帝再世,也拿他們沒辦法了!」
所謂「外國人到秦國來謀求官職」,表面上是說鄭國這樣的外籍人士,暗中遙指的就是當朝相國呂不韋,大有逼宮之意。
然而,因為鄭國這件事,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秦國宗室的諸位大臣紛紛上書,說:「但凡外國人到秦國來謀求官職,多是諸侯派來的間諜,請將他們統統驅逐出境!」
李斯決定到呂不韋府上去問個究竟。
「下臣聽說,地大物博,國大人多,兵強士勇。泰山不挑剔土壤,所以有那麼高大;河海不拒絕細流,所以有那麼淵深;王者不排斥外人,所以能夠弘揚美好的品德。地不分東南西北,民不分中國異族,兼容並包,共同進退,這就是三皇五帝無敵于天下的根本原因。如今您卻把賓客都拒之門外,讓他們去為諸侯服務,使天下人才畏縮卻步,不敢入秦,難道不是所謂的『借兵給敵人,送糧給盜賊』嗎?」
這是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剛剛去世的時候發生的事。
「大王冠上掛的明珠,腰上配的寶劍,出門騎乘的駿馬,都不是秦國的產品,但是大王十分喜愛九*九*藏*書它們,這是為什麼?如果非秦不用的話,很多好東西您就沒機會享受了。現在您聽了人家的讒言,不分青紅皂白,無論曲直是非,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這又說明什麼?說明您喜愛器玩之物勝過尊重人才。
正當李斯春風得意的時候,一道逐客令打破了他的糧倉美夢。
這麼重大的事情,呂不韋為什麼會毫無表示呢?逆來順受可不是他的性格啊!
當年上蔡小吏宿舍中的老鼠,終於在天下最大的糧倉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們心想,就這樣趕走呂不韋顯然不太現實,可是如果能夠清除他在朝中的黨羽,下一步就好辦了。這個結果應該說很不錯,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文章開門見山地寫道:「下臣聽說有人勸大王逐客,私下以為不妥。當年秦穆公招賢納士,從西戎部落得到由余,從楚國得到百里奚,從宋國得到蹇叔,從晉國得到丕豹和公孫枝。這五位都不是秦國人,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併了二十個國家,稱霸西戎。秦孝公用商鞅變法,移風易俗,民富國強,闢地千里,奠定了秦國強大的基礎。秦惠王用張儀之計,擊破六國合縱,迫使它們西面事秦,至今都有深遠的影響。秦昭王得到范雎,廢除穰侯,驅逐華陽君,削弱私人的政治勢力,一切權力歸於公室,成就了秦國的帝業。這四位先君之所以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就是因為大胆使用客卿,讓天下的人才為秦國服務。而這些客卿也沒有辜負秦國,如果沒有他們,您認為秦國會有今天的富強嗎?
被驅逐的人員當中,有一位客卿李斯。
然後又補充了一句:「老臣我不在被驅逐的範圍之內吧?」
呂不韋說:「當然有用。你是荀老先生的高徒啊,寫篇漂亮的文章,說說咱們這九*九*藏*書些外籍人士對秦國的貢獻,讓大王明白秦國的發展離不開咱們,豈不是小菜一碟?」
韓非自幼患有口吃,說起話來結結巴巴,但是寫得一手好文章。論及學術水平,李斯自認為不如韓非。
無聊的時候,李斯就給自己找點樂子——看老鼠。
文章最後指出:「器物不產於秦國,而可寶貴者有很多;士人不產於秦國,而能夠為秦國作貢獻的也不少。現在您下令逐客,是自剪羽翼,損己利人。這樣下去,秦國就危險了!」
李斯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所謂人有賢能或是不肖,其實和老鼠差不多,就看他是處在什麼環境中。
自從這個衛國商人到了秦國,就以極其強勢的手段將國家大權抓在自己手中,連當年權傾一時的商鞅、范雎都望塵莫及。他不但當了相國,還號稱仲父;他不但控制了軍政外交,還在編撰《呂氏春秋》,企圖控制秦國人的頭腦;他不但在各個重要崗位上安插自己的人員,還豢養食客三千,形成了只效忠於他一人的小團體;最為嚴重的,他不但和太後有一腿(這是眾所周知的),還很有可能是大王的生父(這隻是猜測)。這樣一個人的存在,如何能讓以守護社稷為己任的宗室大臣們不感到寢食難安?
呂不韋閱人無數,通過一下午的交談,便認識到了李斯的價值,推薦他當了郎官。
嬴政果然下了一道逐客令,命外籍官員在限定的時間內離開秦國,自謀出路。
呂不韋臉上露出一絲不耐煩的神色,但很快掩飾過去。他輕描淡抹地說道:「你難道就沒想過,寫封信給大王說說道理?」
李斯的這篇《諫逐客書》,洋洋洒洒七八百字,在當時已經是長文了。嬴政看完,出了一身冷汗,當即下了兩道命令:一、收回逐客令;二、晉陞李斯為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