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李斯的倉鼠哲學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第九章 李斯的倉鼠哲學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在他的左手邊,站著廷尉李斯,不久之後,這個人將升任丞相,成為他最重要的助手——沒錯,是助手,不是仲父。他已經下定決心,不讓任何大臣大權獨攬,操控政局。整個王國,只有他本人才是最終的發號施令者。即便是丞相,也不過是在一定許可權內行使職權,任何時候都必須對他唯命是從。
在對外方面,嬴政基本採取李斯與尉繚的策略,一方面威逼利誘,分化山東各國合縱;另一方面收買各國權臣,培養秦國的代理人;同時輔以軍事進攻,既分化,又拉攏,又欺騙,又打擊,其手段之高超,比當年張儀有過之而無不及。
嬴政得到這個消息,派尉繚的弟子王敖前往趙國,以重金收買了趙遷的親信大臣郭開,讓他想辦法制止廉頗回國。
嬴政的右手邊,是國尉尉繚。尉繚是大樑人,其實並不姓尉,只不過因其姓氏失傳,後人便以其官名為姓氏,稱為尉繚。他是那個年代較為傑出的軍事理論家,所著兵書《尉繚子》被後人奉為「武經七書」九_九_藏_書之一,與《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齊名。可以說,他就是嬴政的參謀總長。
趙遷認為有道理,便派了一名使者前往大樑,贈送給廉頗駿馬一匹和盔甲一副。
公元前233年,桓齮又率軍從上黨出發,越過太行山進攻趙國的宜安(今河北省石家莊)。當時龐煖已死,秦軍攻勢凌厲,趙軍節節敗退,有人向趙遷建議請老將廉頗回來主持大局,抗擊秦軍。
趙悼襄王悔恨交加,鬱鬱而終,王位由太子趙遷繼承。
在收到秦國的重金賄賂后,郭開對趙遷說:「請廉頗將軍回來當然是個好主意,不過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又在國外生活了那麼久,不知道還能不能勝任。不如先派人前往大樑看望一下再作決定。」
廉頗是個老江湖,一看趙遷的禮物,便明白這是想請他回去打仗。無論是出於對趙國的感情,還是作為一位武人的衝動,他對這一邀請都充滿了期待。在拜謝了趙遷的好意后,他留使者跟他一起用餐,故意狼吞虎咽,九-九-藏-書吃了幾大碗米飯和幾斤肉。飯後還騎上趙遷賞賜的駿馬,在門前跑了幾個來回,對使者說:「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為國家效力吶!」
自長平之戰後,燕、趙兩國多次爆發大規模戰爭,積怨已久。從實力上看,趙強燕弱,每一次戰爭的結果,都是趙國獲勝。趙國早有吞併燕國之心,但是受到秦國的牽制,不敢貿然行動。聽到嬴政主動提出允許趙國吞併燕國,趙悼襄王不禁喜出望外,回國立馬布置攻燕事宜,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秦國的調虎離山之計。
公元前234年,秦國大舉進攻趙國,一路向北,攻佔雁門、雲中二郡;一路向南,由桓齮率領,在平陽、武城(均在今河北省磁縣境內)大敗趙軍,殺死趙將扈輒,斬首十萬。
攻略趙國的同時,嬴政還鼓勵魏國向楚國發動進攻。
郭開本來就與廉頗有仇。至於為什麼有仇,一種比較靠譜但不主流的說法是,郭開即鄭朱,也就是長平之戰中曾經代表趙國出訪秦國那位「貴人」。由https://read•99csw.com於郭開的糊塗,趙惠文王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讓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了經驗豐富的廉頗。為此,廉頗對郭開意見很大,曾經公開羞辱他,二人由此結怨。
也是新人新氣象,嬴政一上台,便改變了呂不韋時期的做法,重新將法治作為基本國策,恢復了自商鞅以來的各項嚴苛法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趙高作為宦官,本來是沒有資格參政的,但是這位宦官身殘志堅,苦心研習法律知識,能夠將商鞅制定的秦律倒背如流,因此獲得嬴政的青睞。
另外有一種說法,桓齮戰敗后,畏罪逃亡到燕國,其妻子父母均在咸陽被處死,嬴政還懸賞千金收購桓齮的人頭。為了掩人耳目,桓齮便更名為樊於期(其實也就是桓齮的諧音),在燕國太子丹的府上當了一名武官。關於樊於期與嬴政之間的恩恩怨怨,後面還會講到。
這時,有人又推薦了駐守代地的大將軍李牧,趙遷接受了建議,火速召李牧南下救援宜安。
還有一個卑微的人物,戰戰兢兢地九-九-藏-書立在嬴政背後的屏風旁邊,皮膚白白凈凈,臉上沒有一根鬍鬚,眼睛只敢看著自己的腳尖。他的名字叫趙高,身份是宦官,官居中車府令,通曉秦國律法,負責為嬴政提供法律方面的諮詢意見。
新的一天開始了,嬴政早早地坐在他的寶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趙悼襄王此行,是想借呂不韋倒台之機,重新構建秦、趙兩國關係,當然也不乏窺探嬴政氣象之意。會見中,嬴政向趙悼襄王提出:「燕無道,吾使趙有之。」
趙遷一聽,半個時辰拉三次大便,肯定是沒法帶兵打仗了,當即放棄了請廉頗回來的念頭。
公元前237年,趙悼襄王派龐煖率領大軍進攻燕國。幾乎是趙軍行動的同時,秦軍也行動了。
公元前238年,趙悼襄王入秦朝覲,受到嬴政熱情接待。
這名使者,不消說,已經被郭開收買了。他回到邯鄲,對趙遷說:「廉老將軍身體還是蠻硬朗,一次可以吃好幾斤肉,可就是腸胃有點問題,跟下臣坐了半個時辰,竟然拉了三次大便。」
李牧果然九九藏書不同凡響,在宜安大破秦軍,殺死桓齮。
魏國與楚國之間的矛盾,在於原來宋國的淮北之地。嬴政向魏景閔王提出,如果魏國想奪取楚國佔領的宋國舊地,秦國願意出「四郡之兵」相助。魏國得到這一保證,果然向楚國發動進攻,結果可以想象,魏、楚兩國打得不可開交,嬴政許諾的四郡之兵卻一直沒有出現。
秦軍分成兩路,一路由大將王翦率領,兵出上黨;一路由桓齮、楊端和率領,直指河間。當趙軍開始圍攻燕國的勺梁(今河北省定縣)時,王翦已經攻取了趙國的閼與、轑(lǎo)陽(今山西省左權)。當趙軍攻克燕國的狸城(今河北省任丘)時,楊端和又攻取了河間六城。當趙軍打到燕國陽城(今河北省保定)時,桓齮(yǐ)又攻佔了鄴(今河北省磁縣)和安陽兩城。等到龐煖回師南下救援的時候,秦軍已經完全佔領了漳水流域。
李斯的下首,站著年輕的武將蒙恬。蒙恬是蒙驁的孫子,當時沒有功名,職務也不高,卻因為自幼跟隨嬴政,成為了他最信任的貼身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