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發展源流篇 第一節 甲骨文和金文的軍事記載

第一章 發展源流篇

我國古代兵書起源於何時?歷史上曾有多種說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種說法是起源於炎黃。東漢班固修成的《漢書》,其《藝文志》中就著錄了《神農兵法一篇》(有人認為神農氏與炎帝本為一人)和《黃帝十六篇》,說明班固是持兵書產生於炎黃時期說法的。此種說法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明代的葉子奇在《草木子》中又肯定了班固的說法。近代的陸達節在《歷代兵書目錄·自序》中,也說「中土兵學,肇自炎黃」這種說法能否成立,讓我們來考察一下。
大家知道,炎帝和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也可能是5000年前炎帝和黃帝兩個氏族部落的名稱。那時,人們還沒有創造出文字,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兵書。考古發掘的成果表明,我國最早的文字是商周時期刻於龜甲和獸骨上的甲骨文,亦稱「卜辭」,最初出土于安陽小屯村的殷墟今屬河南),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才被發現。金文是鑄或刻於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鐘鼎文」。商代金文與甲骨文的字體相近,字數較少。西周金文的字體整齊。從《甲骨文合集》(簡稱《合集》)搜集的甲骨文和一些青銅器的銘文中,沒有發現完整的兵書內容,只發現一些關於商周時期的軍事記載。

第一節 甲骨文和金文的軍事記載

《利簋銘文》記載了周武王伐商紂的牧野之戰的過程:「珷(武)征商,隹(惟)甲子朝,歲鼎,克聞(昏)夙又(有)商。」其意是說武王征商,甲子這天的清晨,歲星當前,戰勝了昏亂的商紂王。
《合集》33006:「丁酉,貞王作三(帥字去巾)〔dui 堆〕右、中、左。」其意是商王武丁于丁酉建立右、中、左三師。文中的(帥字去巾)與師同意,是商朝九-九-藏-書對軍隊的通稱。
《過百簋〔gui鬼〕銘文》:「過白(伯)從王伐反荊。」其意是過伯隨從周昭王攻伐反叛的荊(見圖1)。

圖1 過白從王伐反荊
九-九-藏-書
《合集》39902:「辛巳卜,□,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方)。」其意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率其部三千人和王室民眾一萬人,遠征一個方國。
《善鼎銘文》:「佐胥豳侯監□師戍。」其意是周王命善為豳侯的助手,監督□師的戍守活動。
《合集》6134:「貞(上工下口)方出惟王饗」、「貞告(上工下口)方于上甲」、「https://read•99csw•com貞沚(戈下胃)稱冊告于上甲」。這三條卜辭刻於同一版甲骨上,其意是商王聽說(上工下口)方來侵,便饗宴群臣並告知祖先上甲,求其保佑,同時在甲廟中舉行冊命,任沚(戈下胃)為將。這三條卜辭連在一起,完整地記載了商王聽到敵情后命將出征的經過。
《明公簋銘文》:「令明公遣三族伐東國。」其意是西周初年,天子令明公派三族討伐反叛的東夷。九九藏書
《合集》6812:「令多子族從犬侯撲周。」其意是商王令王族以下的子姓宗族組成軍隊,協同犬侯去進攻周族。
《合集》5504、5512:「乙未卜,貞立事(于)南、右從(我),中從輿,左從曾。」其意是商王武丁率領右、中、左三個師,到南土去布陣打仗。
上述前六條是甲骨文,后四條是刻於青銅器簋和鼎上的銘文,記載了軍隊的編製,戰車的數量,聞警出征,征討對象read.99csw•com、地點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商、周軍事的某些概況,但還不是兵書。隨著戰爭和軍事活動的增多,人們對其認識也逐漸加深,於是便在記錄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總結其經驗,闡發自己的看法,提煉出有條理的認識,終於形成能夠傳布四方、流存後世的兵書。
《合集》5825:「貞戎馬,左右中人三百。」其意是商王武丁擁有戰車三百輛,射手三百人,分編為左中右三個戰車隊。每輛戰車編射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