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十三節 自發從戎的何良臣和《陣紀》

第二章 歷代兵書集粹篇

第十三節 自發從戎的何良臣和《陣紀》

《陣記》成書的年代不可確考,從書中引用戚繼光所編練的鴛鴦陣和在閩浙抗倭的方略,可知其成於《紀效新書》問世的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之後;又從張應登作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五月的「跋」,可知其成於此「跋」之前。全書四卷,66篇,約4.8萬余字。現存有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刊本、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墨海金壺叢書》本、道光年間《珠塵別錄叢書》本、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https://read.99csw.com846年)《惜陰軒叢書》本、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瓶花書屋叢書》本、民國年間《叢書集成初編》等版本。
《陣紀》的治軍思想重在選練。主張建軍時要「募貴多,選貴少」,油滑之人不可用,鄉野老實之人必選。對所選士兵要任其長而用。並強調|教戰之法,鼓勵將士以戰死為榮,以退逃求生為恥。對將士要賞罰公平,做到雖為權貴,有過必罰;雖為卑微,有功必賞。
《陣紀》推崇不九-九-藏-書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思想。主張「以威德服人,智謀屈敵」,認為「能以威德服人,智謀屈敵,不假殺戮,廣致投降,兼得敵之良將者,為不世功。兵不赤刃,軍不稱勞,而得敵之地數千里,人民數十萬者,為不世功」(《賞罰》)。他主張用兵要奇正多變、奇正互變,認為正兵、奇兵、伏兵如人之頭、手、足,三者不可缺一,若「三者具用,而旗鼓秘之,是為神化」(《奇正》)。用兵要因眾寡而不同,識眾寡之用者勝,「用眾https://read•99csw.com,宜整、宜治、宜分」,「用寡,宜固、宜輕、宜銳」(《眾寡》)。
《陣紀》的獨到之處,在於它對車戰、騎戰、步戰、水戰、火戰、夜戰、山林澤谷之戰、風雨雪霧之戰等不同樣式的作戰及其戰法的專門論述。對明朝及其各代所使用的各種兵器、攻守城器械、水軍戰船的形制構造及其製造、使用方法,都有具體的敘述,是除《武備志》外記述軍事技術使用內容最多的兵書,有些內容連《武備志》也不見記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自發從戎的何良臣

https://read.99csw.com
何良臣,字際明,號唯聖,餘姚(今屬浙江)人,生卒年月不詳。據《陣紀》中的「序」、「跋」和主要內容可以推知,何良臣大約活動於正德至萬曆年間(公元1506—1620年),早年擅辭賦,以詩文知名鄉里。青年時代,熱愛軍事,喜讀兵書,「自發從戎海上」(《陣紀·後序》),積累了豐富的戰爭實踐經驗和軍事理論知識。由於明廷軍政腐敗,何良臣長期懷才不遇而仗劍發出「知陣無所事陣」的慨嘆。他的詠嘆九_九_藏_書詩具有濃郁的軍人氣勢,所以張應登說:「誦其詩,紀律嚴明,有正正堂堂之氣,登壇對壘,旗鼓相當者,不數也」(《陣記·跋》)。在他有幸當上幕僚,參与練兵后,軍事才能方被人知。后因在長安立過戰功,被升為偏裨將,最後升至薊鎮游擊將軍。著有《陣紀》、《軍權》、《利器圖考》、《制勝便宜》等兵書。其中《陣紀》最受世人的重視。

(2)以練兵教戰見長的《陣紀》

何良臣是實戰經驗豐富的戰將,其所著《陣紀》是一部以練兵教戰為特色的著名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