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宗教建築 第一節 佛教建築藝術

第三章 宗教建築

宗教建築是古代建築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中國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等,其中佛教傳播最廣,信仰的人最多。佛教產生在古代的印度,創始人是釋伽牟尼。他原是古印度迦毗羅王國的一位王子,傳說這位王子在接觸社會中,看到人類經歷著生、老、病、死的痛苦,於是決心離別自己的妻兒走出王國,隻身去探索解脫人生痛苦的道路,當時他才29歲。六年之後,終於在一天晚上大徹大悟而成佛。之後,他周遊各地,廣收弟子,宣講他悟到的真理,組織教團,形成了佛教。據推算,這個時期約在公元前六世紀到前五世紀。佛教的教義認為:現實的世界是一個「苦海無邊」的世界,這裏包括生、老、病、死之苦,與親人離別之苦,生活得不到保障,慾望得不到滿足等等。而這些苦難的造成是因為人類有了各種慾望而產生的,這些慾望都是由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引起的,所以要解脫人世之苦,就必須斷絕這些慾望,苦苦修行,直到生命的終結才能達到理想的無苦境界。這在佛教中稱為「涅槃」。
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漢代,並很快得到封建統治者的支持和頌揚。他們組織專人傳譯經書,講習教義,在全國各地開掘石窟,修建寺廟。據歷史記載,南北朝時期,南方梁朝有佛寺2846所,出家僧尼有52700多人,僅建康(今南京)就有較大的佛寺70所;北方的北魏有寺院三萬多所,僧尼200多萬人。唐朝是佛教在中國發展的盛期,朝廷在都城長安專門設立譯經院,聘請國內外著名僧人翻譯經文,派出僧人去外國遊學,使佛教經中國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全國寺院和僧尼數量大大增加,並規定寺院僧尼享有免稅、免兵役的特權。這樣一來,僧尼勢力在政治和經濟上都給皇權帶來了威脅,所以到唐武宗(公元841—846年)時下令滅佛,拆除官方寺院4600多所,私寺46600餘所,勒令26萬多僧尼還俗,沒收寺院所佔民田數千萬畝。但這種大規模的禁佛事件只佔歷史上很短的時間,過了不久,佛教依然得到了重視與發展。佛教逐步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產生了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中國佛教。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本土的傳統宗教,創立於東漢中葉順帝時期(公元126—144年)。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它的信仰核心是「道」,相信人只要經過修鍊才能得道,可以長生不死,成為神仙。它綜合了古代的鬼神思想,神仙巫術,提出了一系列的修道之功和煉道之術。道教流行於民間,往往形成一些秘密的宗教組織,在有些農民和平民的鬥爭中成了發動和組織群眾的旗幟與紐帶。道教也為封建皇帝所提倡,唐代統治者自稱為老子的後代,特別崇尚道教,追贈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在各地建造宏大的道教建築,稱為道觀。明代道教更受到朝廷的扶植,江西龍虎山上清宮、湖北武當山和四川青城山的道教建築群都是明、清時期擴建和新建的。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為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創立。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安拉,穆罕默德宣稱宇宙萬物皆為安拉所創造和主宰。安拉沒有形象,他無所在又無所不在,不生育又不被所生,無始無終,永生自存。天下除安拉外別無其他神,所以安拉是獨一無二的,穆罕默德只是受命于安拉來傳布伊斯蘭教,他的使命是給人類帶來「安拉之道」。安拉大慈大仁,主張施濟貧民、孤兒,奴隸可以贖身;主張買賣公平,制止血親的相互仇殺;主張和平與世界安寧。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是在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在我國又稱為回教、清真教。宋代隨著海外貿易的擴大,沿海地區的廣州、杭州、泉州、揚州等地都有不少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波斯等地商人來往,有人還在當地定居,所以這些城市出現了一批伊斯蘭教的寺院。
無論是佛教、道教或者伊斯蘭教,既然要傳播它們的教義,擴大自己的影響,各自都有一套宗教的儀式,進行各種宗教活動。宗教活動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往往都伴以一定的音樂和舞蹈,主持者們還穿著專門的服裝,而所有這些活動,都需要在一定的建築環境里舉行。隨著上述三大宗教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相應的宗教音樂、宗教美術和宗教建築,它們和形形色|色的宗教思想、宗教文學組成為宗教文化,成為中國古代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現在我們要介紹的宗教建築,不僅是因為它們在宗教文化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而且還因為這些建築規模比較大,建造比較講究,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少成為建築中的範例。在至今留存下來的古建築中,宗教建築佔著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在認識和研究古建築時,它們就成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了。

第一節 佛教建築藝術


圖13 山西渾源懸空寺
印度的塔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后逐漸與中國原有的建築相結合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塔,而且形式多樣,成為最能代表佛教的一種象徵性建築。塔既然埋藏佛骨,是佛寺中最重要的建築,所以在形象上應該突出而且華麗。在佛教傳入之前,中國已經有了多層的樓閣式建築,雖然沒有實物留存下來,但在漢代和以前的畫像石上可以見到這種樓閣的形象。這種中國式的樓閣和印度式的塔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中國式的塔,它們的形象是樓閣在下,塔在樓閣之上。用樓閣是取其高大和華麗,用塔是作為佛教的標記,將原來的窣堵坡簡化為圓拱和相輪成了塔的頂部,稱為塔剎。這種樓閣式的塔是中國塔的典型式樣,位於佛寺的中心,不但埋有佛骨,而且還藏置佛經和其他遺物,後來乾脆在塔內供奉佛像,更便於佛徒們膜拜。北魏洛陽永寧寺有一座木塔,高有九層,正方形,每面有九開間,設三門六窗,塔頂有金寶瓶,下置金盤十一重,寶塔的每層屋檐的四角都掛著金鐸,風吹金鐸響,遠近都能聽見,可惜這麼宏偉的木塔早已毀壞無存了。現在留存下來最古老的木塔是山西應縣的佛宮寺釋伽塔(圖17),高達67.31米,外觀五層,裏面每一層都供有佛像,周圍設有迴廊,佛徒們可以沿著迴廊上到每一層向佛像禮拜。
隨著我國古代泥塑、制漆和冶鑄工藝的發展,採用泥、漆和金屬製作佛像越來越多,而且佛像的形體也越來越大,造型越來越豐富和複雜。一般的佛殿不能容納這類佛像了,於是一種體形高大的佛殿建築出現在佛寺里,這就是樓閣式佛殿。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是建於公元984年的一座著名佛寺,觀音閣面闊20.23米,分作五間,高22.50米,外觀為二層樓閣形式,內部實為三層,中央是一個貫穿三層的空井,井內供奉著一尊高達16米的觀音塑像。人們進殿,需要仰望佛像,在昏暗的殿中,只有觀音的頭部明亮,更增添了宗教的神秘氣氛。河北承德普寧寺有一座更大的佛殿大乘閣,外觀是三層樓閣,閣內供著一尊高24.12米的觀音像,此像是木製的千手千眼觀音。閣內,在像的周圍有三層樓台,人可以在三層不同的高度觀賞觀音雕像。閣的屋頂做成五個方形的攢尖頂形式,豐富了建築的造型(圖15)。
中國木建築最怕火災,尤其這類木結構的高塔更容易遭到雷擊而毀於火,所以到唐代以後,木塔逐漸被磚塔所代替。但是這時的磚塔在外表上還是保持著木塔的形式。例如建於唐代,經明代改建的西安大雁塔,高64米,分作七層,全部為磚築造,但外觀又仿照木結構的形式,用磚做出柱子、枋等木構件的式樣。這類磚塔有的在外面貼以琉璃,就稱為琉璃寶塔。在我國南方還出現一種磚、木混合結構的樓閣式佛塔。它的特點是磚築塔心,四周包以木結構的塔身,所以外觀和木塔一樣,各層都挑出環廊,四周設欄杆,人可以登塔至各層,憑欄眺望四面風景。
佛塔原來屬於專門的佛教建築九_九_藏_書,但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在與廣大百姓的不斷接觸中,它的功能逐漸擴大了。佛寺中自從有了佛像,供奉佛像的大殿就代替了埋藏佛骨的塔而佔據了佛寺的中心地位,塔被移至佛殿之後、殿的兩旁,甚至被安置到佛寺一旁的塔院里去了。作為佛教的標誌,塔自然還是要佔據好的位置,所以凡山嶺高聳地,山腰顯著處,江河之濱都成了建塔的勝地。這樣,佛塔往往成了城郊的風景點,點綴著江河大地;同時塔自身又是觀賞風景的好去處,人們登臨寶塔,極目四望,遠近佳景,盡收眼底,心情為之振奮。江蘇鎮江有一座七層高的江天寺寶塔,巍然屹立於金山之巔,成為鎮江市的一個標誌。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游金山登塔樓,不禁作詩嘆道:「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唐代的書生考中進士,都要登上長安城的大雁塔,在壁上記下自己的名字以表達得志之懷,後來「雁塔題名」就成了文人的風流雅事了。浙江杭州錢塘江邊的六和塔,成了江船航行的標誌。河北定縣開元寺塔,高15層共84.2米,宋、遼兩國打仗,宋人登此塔能看到遼軍的行動,所以稱為「料敵塔」,使佛塔兼備有軍事作用。有些地區,在村莊建設和興修重要建築時,有意在一定的方位上建塔以起到鎮妖去魔、免除災難的象徵性作用。佛塔又變成風水塔了。
在我國西藏、青海地區,還可以見到一種稱為「都綱」式的佛殿,這是一種藏傳佛教特有的佛殿形式。這裏的佛殿不僅供奉佛像,而且還要用作誦經和進行多種法事活動,因為參加的僧人有時可達數千,殿內空間需要很大,而一般佛寺中常用的長方形佛殿就不能滿足這種要求了,所以就出現了一種平面呈不規則形狀的、面積很大的佛殿。這種佛殿的屋頂多採用藏族建築常用的平屋頂。因為面積大,又要從屋頂採光,所以產生了由平頂、坡頂組合的,高低錯落的複合式屋頂,加上石頭牆、小門窗,鮮艷的色彩等西藏建築的特有形式,使這種「都綱」式佛殿不同於一般佛殿而具有強烈的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石窟雖然只是一種特殊的佛寺,但是它在藝術和技術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石窟中保留下來的大量雕刻泥塑和壁畫,雖然表現的都是佛教內容,卻是我國早期繪畫和雕刻中十分重要和珍貴的部分。從建築上講,石窟的價值並不在於它本身是建築的一個類別,而在於在它的雕刻和壁畫中反映了我國早期的建築活動和形象。從敦煌石窟壁畫所描繪的各種佛教故事、佛、菩薩、供養人的畫像以及大量的裝飾圖案中,在龍門、雲岡和其他石窟雕刻中所表現的佛像、人物、動植物和各種花飾所組成的環境里,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城垣、宮殿、寺廟、園林、街市的形象,可以找到殿、堂、樓、館、亭、廊、店鋪、民宅、橋樑等等建築的式樣,可以看到外國建築與我國建築一步步融合的過程,還可以找到古代建築施工的場面和結構特徵。在古代建築留存下來的實物十分稀少的情況下,這些資料越發顯出它重要的歷史價值。

圖15 河北承德普寧寺大乘閣立面圖 (選自《中國古代建築史》)
九九藏書
(1) 佛教寺廟的布置形式 任何建築,它的形式都是根據使用的要求而確定的。佛教對建築的要求,第一能供放佛像讓信徒們膜拜;第二能為僧侶們聚居修行。相傳漢代佛教傳入中國時,印度高僧來到洛陽,先是住在鴻臚寺(這裏的「寺」是中國古代官署的名稱,是接待外國來客的處所),後來才為這些高僧專門建造了一座房子安置佛像和居住,並以馭運佛捲來中國的白馬命名,而且沿用官署的名稱,定名為白馬寺,這可算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建築。之後「寺」逐漸就成為佛教建築的專稱了。在佛教傳入初期,專門的佛教寺院還沒有建造,有不少官吏、富人將自己的住宅獻出當作寺院,被稱為「捨舍為寺」,把住宅的前廳作為供奉佛像的佛殿,住宅的後堂作為講學佛經的經堂。中國古代住宅、官署在建築的布置上都是由多座單幢建築有規則地組合成院落,所以這種傳統的院落形式也成了中國佛寺的基本形式了。隨著佛教的發展,佛寺的規模也日益擴大,在寺院的中軸上依次排列著大門、供奉天王和佛的天王殿和大雄寶殿、誦經修行用的法堂和經樓,根據寺廟供奉菩薩的多少,還可以加建觀音殿、毗盧殿等;在這些主要殿堂的兩旁和四周則布置居住、存物、待客和廚房、浴室等建築;有的寺廟在天王殿前還建有懸挂鍾、鼓的鐘樓和鼓樓,分列在院落的左右。如今留存下來較為完整的寺廟如河北正定隆興寺、浙江寧波阿育王寺都是這種格局。

圖17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伽塔剖面圖 (選自《中國古代建築史》)
歷史上曾經有人這麼描繪石窟寺:「青雲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雖自人力,疑是神功。」為什麼石窟要建在青雲之半,峭壁之間,因為佛教要信徒們遠離塵世,禁止一切凡人的俗念,在僻靜處才能清心寡欲,修行得道,所以多選擇遠離繁華城市的深山老林,煙雨蒼茫風景優美的地方建造佛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幾處風景絕佳的名山都成了佛寺集中的地方,經過歷代的修造發展,成了著名的四大佛山。現在講的石窟是鑿山得洞而成寺,洞在半山,在峭壁上才能顯出它們的高,它們的險,才能表現出佛國的神奇,才能引發出善男信女的痴心嚮往。地址好選,但建造艱難,我國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崖墓的形式,就是在山腰上開石洞,將人的棺木放置洞中。河北滿城漢中山王劉勝的墓室是開在山崖上的一個洞,長達52米,空間容量有3000立方米,先不說這麼大的洞是怎麼開鑿的,就說這麼重的棺材是怎麼放進這半山腰的石洞中去的,在技術上至今還是個謎。石窟寺有少量選用天然石洞進行雕刻,但大多數還是人工開鑿的。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為了容納17米高的佛像,先要開出深41米、寬36米的露天場地,光開山工程就花了三年零九個read.99csw.com月的時間,開出石料三萬余方。甘肅天水縣麥積山石窟始建於4世紀,現有的近200個洞窟幾乎全都建在峭壁之上,上下左右,層層疊疊。所有這些洞窟又都用棧道相聯繫,且不說這些懸崖壁上的洞窟當年是如何開鑿的,就說這些棧道的建造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這裏的洞窟分佈在面寬200米的崖面上,最高石窟離地100米,最高的棧道也有70多米,上下按高低分作20段,共長800多米。所有棧道都是靠插入石壁的木樑支撐重量,在木樑上鋪設木板供人行走,棧道寬約1—1.5米,外側裝有欄杆。現在崖壁上留存下來的梁孔就有近2000個。當我們今天站在這些石窟寺下,仰望這萬龕千窟,不僅為它們所表現的佛教藝術傾倒,即便是看到這些飛檐走壁的懸空棧道,也確會感到「雖自人力,疑是神功」。

圖18 四川樂山大佛
並不是所有佛寺都採取這種中軸對稱、十分規整的形式。在我國西藏地區,信奉的是藏傳佛教,宗教內容多而複雜。反映在佛寺上除佛殿、經堂外,還要有保存活佛遺體的靈殿、眾多佛徒誦經的轉經廊以及活佛的辦公用房、喇嘛的住宅等等。這種佛寺多建在山上,所以不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而是隨山勢起伏靈活自由地布置。如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和河北承德仿藏式的普陀宗乘廟都屬這種類型。山西渾源縣的懸空寺更是一種奇特的形式,所有殿堂都用插入山石中的懸樑支撐,懸空建造在陡山壁上,上下交錯重疊,表現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大胆的想象能力(圖13)。
石窟也和佛塔一樣,自印度傳入中國后,它的形制也逐漸中國化了。中國的石窟以在裏面供奉佛像為主。在敦煌和大同雲岡的較早期石窟中還有中心柱式的窟,即在石窟中心有一石柱,石柱有的雕成塔形,有的在上面雕滿佛龕,佛徒們繞著中心柱禮拜。後來的石窟多在正面壁上雕佛像,布置如同佛殿裏面一樣;有的還在石窟的三面都雕有佛像,周圍布滿了各種建築和動、植物的裝飾雕刻,雕刻外塗以彩繪,組成為一個富麗多彩的環境,象徵著理想的佛教天國。這種石窟的佛像越雕越大,由窟內發展到窟外,到唐代,露天大佛更得到發展。洛陽龍門奉先寺大佛高17米,佛前有廣場,便於人群瞻仰。我國最大的佛像是四川樂山凌雲寺的大佛(圖18)。大佛是依凌雲山的天然岩石雕成,與崖同高,從頭到腳共71米,光是佛的鼻子就長達5米多,肩寬24米,它的腳背上可容上百人,是世界第一大佛。從公元713年開鑿,到公元803年才完成,前後歷時90年。原來佛像全身都有彩繪,外面建有七層高的樓閣遮蓋著大佛。明代樓閣被火燒毀,如今露天的大佛巍然屹立在岷江之濱,只有在江心遠處方能欣賞到它的全貌。在石窟中,數量最多,經歷時間最長的還是甘肅敦煌的莫高窟,自公元4世紀起直至元代共經歷了10多個朝代,至今留下來有洞窟492個。因為這個地區的石質屬沙礫岩,整體比較疏鬆,不宜雕九_九_藏_書刻,所以這裏的石窟與雲岡、龍門的不同,一般都用壁畫和泥塑的形式來表現佛的世界,而且在窟前還建有門廊式的建築以保護石窟。如今保留下來的幾處宋代窟檐建築,是我國早期木建築的珍貴實物。
在藏傳佛教流行的地區,出現了一種喇嘛式的塔,它的形象有點恢復到原來窣堵坡的形式,就是在塔的基座上有一個像寶瓶式的塔身,塔身上安置重疊的相輪和寶蓋等組成為塔剎。外表多為白色,整體造型渾厚壯實,遠看十分醒目。這種喇嘛塔除在西藏、內蒙地區外,在山西五台山、北京的喇嘛教寺廟裡也能見到。北京妙應寺的元代白塔是這類塔中體形最大的一座,當時還是尼泊爾匠師阿尼哥主持設計和建造的。

圖14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立面圖 (選自《中國古代建築史》)

圖16 率堵坡及中國式塔
在中華大地上,散布著各式寶塔,據不完全統計達3000座之多。它裝點著祖國江山,成為民族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
雲南傣族地區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塔,它們與緬甸的佛塔很相似,所以當地稱為「緬式塔」。這種塔造型的特點是將多座塔成群地建在一個台座上,每一座塔都由多層須彌座和覆盆相疊而成,下大上小,最上面是喇叭狀的錐形塔剎。著名的雲南景洪曼飛龍塔建於宋代(公元1204年),在八角形的須彌座上有八座小塔擁立著中央的主塔,潔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剎,配以基座上五彩繽紛的佛龕〔kan刊〕,造型挺拔秀麗,色彩上典雅又不失華麗,真稱得上是一件民族的瑰寶。
(4)石窟 石窟是依山開鑿的石洞,看起來似乎不像是建築,但在印度,它卻是真正的佛寺。它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開一個方形的洞,一面是門,三面開鑿小龕,供僧人在裏面坐著修行,稱為精舍式僧房;另一種是在山洞後壁有一座佛塔,塔前供佛徒集會拜佛。石窟約在3世紀時傳入中國,很快在各地傳布開,現在留存下來的有數以百計的大小石窟,從分佈的地區看以新疆、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為多,江蘇、四川、雲南也有不少。從發展的時期看,上至東漢,下至明、清都有開鑿,但以南北朝和隋唐為高峰,五代逐漸衰落。著名的有甘肅的敦煌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等。
(3) 塔 塔是佛教中一種專門建築,它的形成有一個過程。相傳釋伽牟尼得道成佛后的第45年,也就是他80歲高齡時,在傳道的路上得了重病,最後病死在樹林中的吊床上。佛逝世后,遺體被眾弟子火化,所得佛骨被弟子們分別拿到各地去安奉。他們把佛骨埋在地下,上面堆起一座像中國墳頭似的土堆,在印度梵文中稱為「窣堵坡」(STupa),或稱「浮圖」,翻譯成中文稱「塔婆」,後來就簡稱九-九-藏-書為「塔」了。所以塔可以說原是埋葬佛骨的紀念物,作為佛的象徵,供信徒們頂禮膜拜。它最初的形式是一座覆盆狀的圓形墳,在它的上面有傘和竿等做為裝飾(圖16)。
金剛寶座塔是一種由多座小塔共建在一個台座上的塔形。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是這類塔的標準式樣。它建於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在高高的台座上建有五座小的密檐式石塔,中央的略大,四角的略小,台座的四周布滿了佛像。按佛經的說法是須彌聖山上有五座山峰,這是諸佛聚居的地方,台座表示須彌山,上面的五座塔表示五個山峰,所以金剛寶座塔就是佛居住的須彌聖山的象徵。在其他的金剛寶座塔上,有的以喇嘛塔、經幢代替了台座上的密檐塔,有的在台座下開了門洞,成為能夠穿行的城台,可見它的形式不那麼標準化了。
在這種樓閣式磚塔基礎上,又逐漸演變出一種新的塔型,特點是底層特別高,二層以上為一層層的屋檐相疊,每兩層屋檐之間的樓層變得很小,然後頂上安置塔剎,我們稱它為「密檐塔」。它的平面有四方、六角、八角等形,多為磚築造,塔內有的可以登臨,有的是一空筒,估計原來塔內有木板也可以登臨,但大多數為實心磚塔。早期的密檐塔如雲南大理的崇聖寺千尋塔,建於唐代,平面為正方形,每層出檐用磚層層疊出,沒有其他的雕刻裝飾,外觀十分簡潔。宋、遼代以後,出現大批密檐塔,外表逐漸變華麗了,在塔的基座和底層上布滿了用磚雕成的佛像和各種動、植物紋樣,上面每一層出檐的檐下也用磚做出梁、枋等木結構的式樣。在我國北方地區,留存有相當數量的遼、金時期的密檐塔,多為八角形,體形高大,雕飾精美,外形剛勁而挺拔。
(2)佛殿的形式 前面已經說過,中國佛教寺廟在布局上與宮殿、官署、住宅相似,所以佛殿也多採用宮殿、官署的主要殿堂形式,即單層長方形的宮室,面闊小者三間、五間,大者七間、九間。佛殿內多為幾座佛像並列供奉,或者主要佛像與菩薩弟子同在一殿,所以這種長方形的殿堂也還比較實用。如今留存下來的著名佛殿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圖14),它是至今保存下來最早的二座木建築之一。這座佛殿建於公元857年,面闊七開間34米,進深17.66米,殿內沿著后牆設有長達五開間的佛壇,壇上供奉著佛及菩薩像30餘尊。山西大同的遼代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和善化寺大雄寶殿也都是這類長方形的殿堂,殿內有佛壇,壇上橫向排列著眾佛像,在佛壇前有較大的空間供僧侶及佛徒們行膜拜之禮。
我國雲南景洪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佛寺大殿,其平面也是長方形,但與漢族地區佛殿不同的是大殿內佛像多為單尊,而且放置在殿的西頭,面向東,傳說是因為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是面向東方端坐著的。單尊佛像體態比較高大,所以傣族佛殿屋頂多高聳。為了打破這種高大屋頂的呆板形象,工匠們在建造上想了許多巧妙的處理辦法,例如將屋頂作成歇山形式(即屋頂上面是兩面坡頂而到下面是四面坡頂);在大面積的屋頂面上分作高低三段或者五段;在各條屋脊上成排地布置了火焰狀和各種獸狀的裝飾;經過這樣處理,使呆板的大屋頂變得豐富多彩,成為佛殿最突出的造型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