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周易》——遠古卜筮的底本 第三節 《周易》的寫作時代

第二章 《周易》——遠古卜筮的底本

第三節 《周易》的寫作時代

「十翼」的產生大大晚于經文。晉朝的時候曾經發掘過戰國時代魏襄王(一說安釐王)墓,出土許多竹簡,其中有《周易》及《紀年》等古籍。當時的學者杜預曾經見過這批文物。據他說:「《周易》及《紀年》最為分了(辨認得清楚)。《周易》上下經與今正同。別有《陰陽說》,而無《彖》、《象》、《文言》、《繫辭》,疑於時仲尼造之於魯,尚未播行遠國也。」(見《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可見古《周易》上並無「十翼」。
甲骨卜辭
據此逆推:因為卦辭、爻辭是解釋卦畫、卦題九*九*藏*書的,可知卦畫、卦題必然出現得更早,甚至可以早到周滅商以前的時代。古人往往喜歡借聖人以自重,所以拉上伏羲氏、周文王、孔夫子這些知名人士當個挂名作者來提高《周易》的權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據《史記》說,孔子確實研究過《周易》,以致「韋編三絕,書三滅」,可見用功之勤。
其次從風俗習慣看,《豐》卦初九爻辭有「遇其配主,雖旬無咎」的話。「旬」是10天(所以一個月有上中下三旬)。這句話是說:遇到相配的人,即便是一旬之內九九藏書,也沒有禍事。卜一旬的吉凶是殷周時代的習慣,叫「卜旬」。上引甲骨卜辭中的「旬亡禍」就是「一旬之內無禍事」。這個習慣到周朝中期就沒有了。再有,從卦辭、爻辭里提到的歷史事件看,裡邊說到殷高宗伐鬼方部族(《既濟》九三);紂王的父親帝乙嫁女(《泰》六五);周武王的弟弟康侯封于衛地飼養受賜的馬匹(《晉》卦辭)等故事,卻沒有反映東周以後歷史事件和思想意識的東西。因此卦辭、爻辭應完成於西周初年。
旬亡(囗內卜)(禍)。
舊說「伏羲氏」畫八卦https://read.99csw.com;周文王重卦並且推演之,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十翼。這就叫「《易》歷三聖」。當然這隻是一種傳說。
——羅振玉《殷虛書契精華》
大體說來,《彖》是較早解說《周易》的作品。其中有許多韻語,但押韻不同於春秋時代的《詩經》而接近戰國時代的《楚辭》,可知其時代近於戰國。《象》引用過《論語·憲問》,而《禮記·深衣》又引用過《坤》卦的《象》,可知《象》出現在《論語》流行之後,《深衣》寫成之前,大體在戰國中晚期。《文言》引用過《左傳》,可知其九_九_藏_書成文必在《左傳》流行之後,已到戰國晚期。《繫辭》曾被漢初陸賈、司馬談引用過,成文必在漢代以前;《禮記·樂記》又襲用過《繫辭》文句,可知至遲編成於戰國。《說卦》、《序卦》、《雜卦》則更晚,已經到了漢代。
—《師》卦辭頻復,厲,無咎。
根據近代許多學者研究,經文里的卦辭、爻辭部分,完成於西周早期。因為首先從語言上看,比較簡古,許多地方似可解似不可解,尤其是卦辭,與商代甲骨文頗有相近之處。試比較:
——《復》六三爻辭
貞,丈人吉,無咎。
所以,從文獻學的角度看九_九_藏_書,我們毋寧說《周易》的「經」和「傳」實質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經」(64別卦及其卦辭、爻辭)是萌芽于遠古而編成於西周早期的卜筮書。它反映了殷末周初這個時代的思想。「傳」(十翼)是從戰國開始撰集而完成於漢初的哲學理論彙編。它反映了從戰國到漢初這個時代的思想。這兩者有聯繫而又有區別。我們研究《周易》必須有這樣一個時代的觀念。否則,不是把商周奴隸社會的思想強加給秦漢封建社會,就是把秦漢封建社會的思想強加給商周奴隸社會。這都是不科學的。
癸巳卜,□,貞。
《周易》爻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