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漢魏六朝的家庭教育 第六節 崇尚經學的家教

第二章 漢魏六朝的家庭教育

第六節 崇尚經學的家教

漢代自實行「獨尊儒術」和以經術取士之後,仕宦之家的家庭教育日益摒棄雜家學說而崇尚經學。這一特點,與當時的私學教學風氣的影響很有關係。
總之,漢代的仕宦之家的家教開始興盛,一方面來自求官的動力,因為注重家教是保持後代為官的途徑,另一方面與漢代推行以經術取士的制度有關。
漢代仕宦之家的家庭教育,大體說來,有初、中、高三種程度。初等程度的教育是啟蒙教育,主要在「家館」進行。家館類似於後世的私塾,它是由仕宦之家(亦有貴門富戶之家)設立的,聘請書師來家教授本家和本族的適齡入學的兒童。學習內容主要read.99csw.com有《蒼頡》、《凡將》、《急就》、《元尚》諸篇,目的是學習識字和習字。此外也兼習《九章算術》。中等程度是誦讀經書。所謂經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在漢代主要學習的經書有《孝經》、《論語》、《易》、《尚書》、《詩》等。古代的教材,不像今天的課本分課目,一本書就是一部教材,這樣就有必要按照經書的內容劃分成若干部分,形成單元課程以便於把握教學進度。這些被劃分的若干部分,習慣上稱為章,章被編為順序,如《論語》被分成《學而第一》、《為政第二》等等。章是比較大read.99csw.com的單元,因此章還要分細些,於是就以「句」為單位。句是一句完整的話,或者是講的一個完整的事或道理。儒家的經典因為教學的需要,都被人們劃分為章句,所以中等程度的教學主要是章句教學。章句教學的目的是要求學生「粗知文義」或「略通文義」,主要的形式是「誦讀」。古代的誦讀要求很高,它不是僅僅能讀下來,而且要能講述章句大意,並且要達到熟練背誦的程度。由此,死記硬背的教學原則是這一階段的主要教學要求。高級階段的學習是專經研習。專經研習的風氣在漢代非常時髦,當時流傳有「遺子黃金滿籝〔yin九-九-藏-書g營〕,不如教子一經」的說法。因為只要能精通一經,即可飛黃騰達,得到高官厚祿。當然,要精通一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時讀書人很多,各家各派對儒家經典的微言大義都有不同的見解,形成了學派林立的「師法」和「家法」。此外,經學中還有古今文經的經學紛爭。所以精通一經的家教,要聘請對經學有相當造詣的人為師,如果請不到經學大師,就讓自己的孩子出門拜訪名師,以就其學。漢代的碩學鴻儒甚多,一般不在仕宦之家當少數學生的家庭教師,而是自立「精舍」教授,往往門徒千數,多者達萬人之眾。如東漢名儒張霸之子張楷,通《嚴氏春https://read.99csw.com秋》和《古文尚書》,門徒常千人,賓客聚時,車馬填街。他的學生大都是仕宦之家的求學子弟。
我國古代的統治者,為了保障官僚隊伍的素質,除了設立學校訓練和培養「國子」外,還十分注重官僚之家的子孫教育。在西周時期,國學為貴族子弟開設,學在官府,貴族子弟所學無非「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但為了確保國家官吏即那些作為奴僕性質的職官後繼有人,當時也採取了「宦學事師」制度。這一制度的性質和形式是「政教合一」的,即求學者唯在入仕途之後,就學于官府,邊做官邊學,向經驗豐富的官吏學習為官之道。春秋戰國時期,「政教分https://read.99csw.com離」,私學教育以培養「為政之士」為對象,所以官吏的教育下移到民間。秦代禁私學,使官吏的培養與訓練由民間私學又歸入朝廷,推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吏師制度。漢代大力發展文教,興辦國家教育,提倡私學,同時也保留了「宦學事師」的傳統,如王充在《論衡·程材》記載:「文吏,朝廷之人也。幼為幹吏,以朝廷為田畝,以刀筆為耒耜,以文書為農業。」官府注意錄用熟悉吏事的「學僮」,於是一些士人的家教「好仕學宦,用吏為繩表」。一般說來,漢代的宦學是文武分途,武以習武將兵之道為主要內容,而文則要求學習「史書」,學習儒經和明習法令以及為吏之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