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一章 漢字的規範和改革

第十一章 漢字的規範和改革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經全體會員國投票通過,決定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漢語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編號為「ISO-7098」。這意味著《漢語拼音方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正式承認,因此將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發揮更大的作用。
必須說明的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作用,首先是為漢字注音的,它不是代替漢字的拼音文字。它是拼寫普通話、推廣普通話的工具。《漢語拼音方案》 可以作為國內各少數民族創製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礎。它也可以幫助少數民族人民和外國人士學習漢語,以促進國內外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方面的交流。此外,《漢語拼音方案》在漢字的電腦(電子計算機)輸入、信息處理以及電信通訊、音譯中外人名地名和編製書刊索引等等領域,都發揮著有效的功能和作用。
精簡漢字字數的措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現代漢語中不引起意義混淆的前提下,用筆畫少的同音字代替筆畫多的字,例如用「面」代替「麵」、「沈」代替「瀋」、「余」代替「餘 」等。這樣既精簡了字數,又簡化了字形。二是進行異體字的清理,消除許多漢字具有兩個或多個形體的現象。1955年文字改革委員會和文化部共同公布了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1055個異體字。
漢字自從它產生之日起,就不斷處於發展變化之中。隨著語言中新詞的不斷產生,新字不斷出現;隨著書寫習慣和書寫工具的改變,新的形體和字體也不斷產生。這些發展變化,都是廣大漢字使用者集體創造的產物。這些創造在多數情況下是符合漢字發展規律,因而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也帶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給漢字的使用造成混亂和不便,九*九*藏*書從而影響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正常進行。戰國時期嚴重的 「語言異聲,文字異形」,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所以歷代的中央政府,在一定的時候都要運用法令來對漢字進行整理和規範工作,這同時也就對漢字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簡化漢字,包括精簡漢字的筆畫和字數。1955年1月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並於次年被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經過八年在全國印刷和書寫的文件、書籍、報刊上的使用以及教學的實踐,1964年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以《漢字簡化方案》為基礎,對簡化單字以及簡化偏旁進行了調整和類推,下分三個表:第一表有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有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有1754個應用第二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類推出來的簡化字。這三個表共收入簡化漢字2238個。這些簡化字的筆畫,比原來的繁體字減少了將近一半。
其後,西漢初年、東漢初年、唐宋以來,都有運用法令整理和規範漢字的記載。東漢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三國魏正始年間(公元240—249年)、唐代開成年間(公元836—840年)等,都曾經刻立「石經」(圖38),作為漢字書寫的規範。
1949年以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普及文化教育和漢字改革工作,專門成立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改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作為漢字改革的專門機構。1958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漢字改革提出了三項任務:一、簡化漢字;二、推廣普通話;三、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
鴉片戰爭使中華文明古國開始逐步九_九_藏_書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在一些開明的士大夫和愛國的知識分子中間,產生了一股變法維新、圖強自救的思潮。這股思潮中的一個分支,是認為要使中國富強,就要「開發民智,普及教育」,而繁難的漢字對此是最大的障礙,因此就要「改革漢字」。現代意義上的「漢字改革」,就是由此起步的。
這次漢字規範工作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它很快結束了戰國文字的混亂局面。現今出土的戰國時楚國文字如長沙仰天湖楚簡(圖37,左),形體結構給人以奇詭難辨的感覺,這也正是當時楚國地方文字的面貌。但再看幾乎同在一地出土的長沙馬王堆西漢帛書《老子》(圖37,右),時代間隔並不大,諸字的形體就相當容易辨認,地方色彩不能說沒有,但是已經大為減弱了。這不能不認為是秦始皇「書同文」的積極效果的一個證據。
可是,做過一次整理和規範工作之後,新的變化又產生了。這主要是因為漢字本身在發展,民間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不斷創造和流行與官方規定的「正體」字有區別的「俗體」字。「俗體字」多數是手寫的簡體字或草體字。這類新字的影響力是很大的,有時連官方文書和受過專門訓練的知識分子筆下也不能避免,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對於漢字字形的整理和規範工作,大約每過幾百年就要進行一次。
在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在識字和普及文化的運動中,一則確定、創造和採用了許多簡體字。二則推行漢字的拼音化。本世紀初的前後,有過一個「切音字運動」,曾經有一些熱心人士,提出20多種漢字拼音方案。到1913年制訂了一套 「注音字母」,1918年由當時的教育部頒布。這套注音字母包括24個聲母,16個韻母,九九藏書大部分是採用漢字的偏旁作為形體。這套注音字母,目前還在我國台灣省等地區繼續使用。1930年以來,在部分地區和群眾中間,還產生過一種「拉丁化新文字」。
明朝末年以後,隨著歐亞兩洲航路的開發,歐洲一些國家的傳教士紛紛來華傳教,他們使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學習漢語和漢字。後來,為了使教民能直接閱讀《聖經》,也用類似方法做了一些掃盲工作。
這種「漢字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進行漢字簡化。清末不少知識分子提倡簡體字,「五四」 以後逐漸形成了一個 「簡體字運動」。1935年8月,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經「行政院會議議決」和「中央政治會議核准」,正式公布了324個簡體字。這批簡體字的選擇標準是:(一)依述而不作之原則; (二)擇社會上比較通行之簡體字,最先採用;(三)原字筆劃甚簡者,不再求簡。這批簡體字,後來因故沒有施行。
在漢字字音的整理規範方面,歷代也做過一些工作。這裏需先介紹一下漢字在古代的注音方法:長期以來,在我國沒有拼音字母。對漢字的注音,最早是使用發音方法的描寫,如某某字的讀音,有的是「以舌頭言之」,有的是「以舌腹言之」,後來使用直音,即用音同音近的字直接注音,如「憲,音獻」,但是都不方便,也難以準確。東漢以後,受外來佛教文化的影響,發明了「反切」,就是把一個漢字分成聲母、韻母和聲調,用另外兩個漢字分別代表,加以上下拼合,就得出這個字的讀音,如「同,徒紅切」,「徒」表示「同」的聲母,「紅」表示「同」的韻母與聲調,用今天的拼音字母記錄下來就是:徒t〔u〕 +紅〔h〕ong→同tong。從南北朝起,歷代大都運九_九_藏_書用「韻書」的形式(如《切韻》、《廣韻》等),使用反切給漢字注音,從而對漢字讀音進行規範。由於語音不斷變化,所以古代的反切,到今天有許多已經不能直接拼合出準確的字音來了。
漢字的整理和規範,主要包括規定每個漢字的正確形體,清理同一字中的異體字。秦始皇廢除六國異體,推行小篆,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進行的漢字整理和規範工作。秦始皇對這項「書同文」的工作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手下的重要官員如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太史令胡母敬等悉數參加。當新的規範書體——小篆產生之後,馬上讓他們編出《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字書,供天下士子學習、使用。隨著他時常外出巡視,又在各地(如泰山、嶧山、會稽山等)樹立用小篆書寫的碑刻,當然主要是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同時也是盡量擴大小篆的影響,加速「書同文」的進程。
推廣普通話和制定、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1956年2月,文字改革委員會在過去直音、反切以及各種拼音方案的基礎上,發表了《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制定這個方案的基本原則有三條:一是以北京語音作為語音標準。也就是,它所拼寫的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字典、讀物、課本上的注音都要以這種語音為標準。這樣就為推行普通話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二是以音素作為音節結構。我們知道,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所謂「音素」,就是組成音節的最小單位,如「媽」是由m和a兩個音素組成,「飄」是由p、i、a、o四個音素組成。三是以拉丁字母作為字母形式。因為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國際公用的文字元號,九_九_藏_書它筆畫簡單,構形清晰,便於書寫。1958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了《漢語拼音方案》,由它代替了1918年公布的漢字式的注音字母。
這些方法,有的在某些字上有所交叉,不過大致來說,都是歷史上的群眾創造,「古已有之」的。

圖37 長沙戰國楚簡與西漢帛書書體的比較
《漢字簡化方案》對漢字的簡化方法,初步歸納有如下幾種:1.保留原字輪廓,如以「龜」代「龜」,以「慮」代「慮」;2. 以部分代整體,如以「醫」代「醫」,以「聲」代「聲」;3.更換形聲字的部件,如以「癢」代「癢」、以「擁」代「擁」是更換聲符,以「齶」代「顎」、以「貓」代「貓」是更換形符;4.非形聲字改為形聲字,如以「驚」代「驚」,以「態」代「態」;5.形聲字改為非形聲字,如以「灶」代「竈」,以「淚」代「淚」;6. 同音代替,如以「里」代「裹」,以「丑」代「醜」;7.借用古體,如以「雲」代「雲」,以「塵」代「塵」;8.草書楷化,如以「東」代「東」,以「書」代「書」;9.記號代替,如以「歡」代「歡」,以「義」代「羲」。等等。
在有關政府部門和學術機構的推動下,這三項工作有了長足的進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圖38 三國魏正始石經殘石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