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漢魏六朝百戲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漢代宮廷演出盛況

第二章 漢魏六朝百戲的形成和發展

漢高祖劉邦滅了秦、楚,定鼎興邦之後,國勢並不太強盛,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以避強敵。經過了文帝、景帝之治,到了漢武帝劉徹時,國勢才強盛起來。他兩次派兵沉重地打擊了匈奴入侵的頑固勢力,鞏固了邊防,使社會生活日益安定。漢初在經濟上興修水利,推行了新田器和新耕作法等進步農業技術,使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工商業也逐漸繁榮起來。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民間舞蹈、雜技藝術也相應得到發展。為了適應政府在政治、外交上的需要和追求娛樂的需要,漢室十分重視雜技與舞蹈的演出活動,使先秦時期的角抵戲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吸收了外國的歌舞、雜技、幻術的成果,使之推陳出新,成為豐富多彩雜有眾技的表演方法,稱之為百戲。
在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在京師長安舉行了一次轟動中外的迎賓百戲大匯演,在「三百里內皆觀」,此事在《史記·大宛列傳》、《漢書·武帝本紀》內均有記載,在《大宛列傳》中還記載有西域和埃及的「善眩人」,即精於雜技的魔術師,也被請到中原來參加大規模的演出活動,互相學習,交流技藝。
在漢代「觀」很多,「觀」是古代的一種有樓的較大的建築物,僅在長安城內就有24個「觀」,用來求仙、觀覽、宴樂、遊戲。其中「平樂觀」是專門用來表演各種雜技、舞蹈的場地。由於當時漢室強盛,四邦來朝,因此用雜技、舞蹈來接待外賓的活動較多,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並引起文人的興緻。李尤在《平樂觀賦》中,比較完整地描述了雜技場及演出的情況,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史料。
漢代的雜技演出,並不局限於皇室、內廷,在民間雜技演出活動也很風行。在山東沂南縣北寨村出土的東漢墓中,發現了石刻壁畫60多幅,其墓穴中室橫額上的樂舞百戲圖,生動地描繪了古代雜技的精彩表演,很可能是反映了一個規模較大的民間雜技團的演出情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這幅巨型漢代雕刻,從左到右,可分為四個部分:
其一,表演「跳丸、跳劍」和「戴竿」。左上角有一個長須的人,在弄四劍、五球;稍右一人額上頂著一根十字形的長竿,竿上橫木的兩端,有兩個小兒,全身倒懸,在空中翻轉著,這正如張衡《西京賦》所形容的:「突倒投而跟掛,譬隕絕而復聯」的高難驚險動作。在竿的頂端放著一個圓盤子,有一小兒正用腹部撐在圓盤子上高空旋轉。下面有一人在七個盤子前面作舞蹈動作,大概是在表演動人的七盤舞。
其二,雕刻著一組樂隊,正在擊罄、撞鐘、吹塤〔xun薰〕、彈琴,也有的敲打著有羽葆的建鼓,用樂聲伴著演出,用音樂節奏指揮演出。
其三,表演走索。有三個女孩在繩上表演,而繩下卻倒插著四把尖刀。左右兩個女孩在繩上輕盈跳動,中間的女孩兩手握著繩子在兩腳朝天拿大頂。這一圖像顯示出雜技藝術技巧的精妙,同時也說明了這種演出還帶有較大的危險性。雕像下面和右邊是魚龍曼衍圖。有人扮成鳳鳥,有人戴著獸形面具,拿著蛇形道具,有人翻筋斗,還有一條用人和動物扮成的龍,馱著一個大瓶子,有一女子正站在瓶口舞動帶有流蘇的長竿子表演。在龍的前後,各有一人,左手拿短梃,右手晃動搖鼓,似在與這女子配合演出。
其四,馬戲表演。左右有二個女子在疾馳著的馬上或雙手按在馬背上雙足騰空,一手持戟,或舞動一根長長的帶有流蘇的繩子。在中間是一輛由三匹馬拉著賓士的戲車,車上有一人架車,左手握三條轡繩,右手拿著馬鞭。車廂內立有兩根長桿,其中一根桿上貫穿著一個大鼓,鼓上數尺長竿設有平板方架,板上有一小兒雙手按架,兩腳朝天拿頂翻騰,有四人在廂內吹簫、吹笛、擊鼓伴奏。另一長桿上有平板方架,下有長長的流蘇,似是一種百戲演出的標誌旗杆。在戲車後面,有三人前面放三個鼓,各左手拿長梃,可能是擊鼓兼護場子用的器物。
這巨幅漢代雕刻圖畫,生動形象地記錄了當時雜技表演的形式和規模,說明了我國雜技藝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雜技藝術發展到了東漢末年、三國時代,得到曹操父子的重視,他們從政治上的需要出發,召集各地藝人、方士入京,加以整編,一來可避免奇才異能之士聚眾謀反,二來又可供宮廷娛樂。到了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天興六年(公元403年)冬,舉行了大規模的雜技演出:
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技,造五兵、角觝、麒麟、鳳凰、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縆〔geng耕〕百尺、長趫、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大饗設之於殿庭,如漢晉之舊也。太宗初,又增修之,撰合大麴,更為鐘鼓之節。(《魏書·樂志》)
這段史料中的太宗,指北魏明元皇帝拓跋嗣,在演出百戲時由音樂伴奏,主要是大麴。大麴是有頭有尾的一整套曲子,雜技表演只有適合大麴的要求,才能起伴奏的作用,因此也就需要雜技有一套能與之相適應的比較完整的內容。到了北齊時,雜技又有了新的發展,據《通典·樂六·散樂》、《隋書·音樂志》載,北齊後主高緯武平年間(公元570—575年),有:
魚龍爛漫、俳優、侏儒、山車、巨象、拔井、種瓜、殺馬、剝驢等奇怪異端,百有餘物,名為百戲。
此中拔井、種瓜、殺馬、剝驢等「奇怪異端」,就是比較大型的幻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雜技藝術,在兩漢的基礎上向前發展,在《西京雜記》、《抱朴子》、《晉書》、《鄴中記》、《出三藏記集》、《南齊書》、《隋書》、《太平廣記》等書中均有記載。晉代傅元《正都賦》中談到:
都盧緣竿、跳丸、擲掘、飛劍、舞輪……
等雜技項目。晉代葛洪《抱朴子·辨問》中記載:
跳丸、弄劍、踰鋒、投狹、履縆、登幢……
等雜技項目,足見這些是晉代最常見的、最受人歡迎的節目。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馬戲、猴戲和幻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並出現了獅子舞。這些項目不僅發展了先秦、兩漢的雜技藝術,還增添了新的內容,為我國雜技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第一節 漢代宮廷演出盛況

此中除了在總會仙倡、曼延之戲中一些內容為純正歌舞外,其餘幾乎都是純正的雜技。大致包括有烏獲扛鼎、都盧尋橦、沖狹燕濯、胸突銛〔xian先〕鋒、跳丸、跳劍、走索、倒立、滑稽表演、馬戲等節目,從內容上來看,在當時的雜技演出已經比較完備了。
西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https://read.99csw.com「作角抵戲,三百里內皆觀」(《漢書·武帝本紀》)。在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夏,「京師民觀角抵于上林平樂館」,招待來京師的「四夷」客人,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漢書·西域傳》)。
東漢九_九_藏_書時期,雖沒有搞過像漢武帝接待「四夷」客人時搞大規模的中外大匯演,但在每年正旦,仍舉行雜技演出,並由天子親臨德陽殿,接受百官朝賀。據《晉書·樂志》記載,在演出時有「舍利從西方來,戲于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嗽水,作霧翳〔yi義〕日」,後來又「化成龍,長八、九丈,出水遊九*九*藏*書戲,炫耀日光」,還有兩位女雜技藝人,以大紅繩系在兩根柱頭,相去數丈,她們「對舞,行於繩上,相逢切肩而不傾」。漢代張衡在《西京賦》上,對東漢時期的雜技表演加以形象描繪,「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攢珍寶之玩好,紛瑰麗以奓〔she奢〕靡。臨迥望之廣場,程角牴之妙戲」,大致可分為九九藏書五大場面:(1) 百戲。(2) 總會仙倡。(3) 曼延之戲。(4) 東海黃公。(5) 侲僮程材。
「巴俞」,即《巴俞舞》,為西南少數民族板盾蠻的舞蹈。「都盧」,又稱作「都盧尋橦〔tong童〕」,「橦」是指木竿,「尋橦」,指很高的木竿。都盧一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是指一座山,有人認read.99csw.com為是國名,有人認為指的是緬甸的「甘夫都盧」,那裡是熱帶,竹林很多,人們因此多喜歡練攀緣之技;還有一些人考證為戰國時「侏儒扶盧」技的發展。「漫衍」、「魚龍」,是指化裝成魚龍、鳥獸的舞蹈,其中還夾雜著大型幻術。「角抵」,即表演「兩兩相當,角力、角伎、藝、射、御」(《史記·大宛列傳》文穎注)等先秦時的古老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