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禮俗的起源與形成

第一章 禮俗的起源與形成

原始宗教實質是對各種不可理解的事物的崇拜。除了對大自然的崇拜外,還有動植物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和靈物崇拜等等。而原始禮俗主要就表現在對這些崇拜物的祭祀活動中。原始人的種種祭祀是有其原因和目的的。如祭祀天上的日月星辰,是為了瞻仰;祭祀地下的金木水火土,是為了增殖財富;祭祀大地、名山、河川、湖澤,是因為它們有物產。總之,被崇拜的自然物對人有用處,人們才去崇拜它們。這其中也包含著如何保持豐收、吉祥、順遂和發展等積極的要求。祭祀活動大都是為了得到崇拜對象的庇佑,以求消災去厄。如古代一些原始部落崇拜太陽神,為了免去黑夜的恐懼,就祈禱太陽常留人間。當出現日蝕時,認為太陽將死,大為恐慌,就用燃燒著的炭插在箭頭上向天射去,以為這可使太陽復活。有的部落甚至有看到日蝕即殺人祭日的習俗。殺人以祭反映了原始禮俗的愚昧性和野蠻性,但這種禮俗起源很古,流傳也很久。從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的殉葬坑看,除了奴隸主貴族死亡時動輒用數十、上百人殉葬外,每次祭祀活動也都要殺人獻祭。從民族學材料看,佤族過去也曾有過殺人祭天的禮俗。每年春耕前,佤族部落往往要通過械鬥在別村獵取一個人頭。然後由頭人隆重地捧著人頭,十分虔誠地埋在田裡,才開始春耕,以為藉此可以保佑豐收。
凶禮,即喪葬災變之禮。可分為五類:喪禮,是哀悼死者的禮儀;荒禮,指當某一地區發生饑饉疫癘〔li厲〕時,天子與群臣通過減膳、撤樂等禮儀錶示自己的同情;吊禮,指當諸侯國或盟友發生水旱風火災害時,天子與群臣派遣使者表示慰問;(礻會)〔gui貴〕禮,指盟友被敵國侵犯,國土殘破,盟主應會合諸盟國籌集財物,補償其損失;恤禮,是某國遭受外侮或內亂時,其鄰國應當給予支持和援助。
嘉禮,是喜慶歡會活動中的禮儀。可分為六類:飲食禮,即各級貴族、庶民的飲酒禮和進食禮;婚冠禮,包括公冠禮、士冠禮及婚娶之禮;賓射禮,即舉行射https://read.99csw.com箭活動分賓主、按等級遵循的不同禮儀;饗〔xiang 響〕燕禮,即筵宴之禮;脤膰〔shen fan 慎凡〕禮,是舉行祀典后將祭肉分賜給助祭者的禮儀;賀慶禮,是遇到喜慶之事進行祝賀的禮儀。
原始禮俗與崇拜相聯繫還表現在禁忌方面。如人類自從能用火、會用火之後,總是把火看作好東西,一旦失去火,生活上就會發生很大困難。因此,對火便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生怕對它有所得罪。於是圍繞火便有了許多崇拜和禁忌,而這些崇拜和禁忌直到近現代,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仍有遺存。赫哲族就不許罵火,不許跨火,不許蹲在火堆上面,婦女燒火時不能對著灶火門蹲著,熄滅火不能敲打或腳踏,在用水把火澆滅時還要說「請火神爺把腳挪一挪」。另外,外出時遇見燒火堆還要對著磕頭,以表示恭敬。
由於統治者對禮制高度重視,又有專職官員管理禮儀,因而周代的禮儀已頗為系統、完備,按《禮記》所說僅大禮即達300種,而小禮竟多至3000種。這眾多的禮節雖然十分繁縟,但大體分為五類,即《周禮》所說的吉、凶、軍、賓、嘉「五禮」。
賓禮,主要是指周天子與諸侯之間所應遵循的禮儀。其內容分為朝、宗、覲、遇、會、同、問、視八類。前四類是不同季節諸侯朝見天子時的有關禮儀,春天朝見的禮儀稱為「朝」,夏天朝見叫作「宗」,秋天朝見叫作「覲」,冬天朝見叫作「遇」。會禮,指天子發現某諸侯國不馴服時,會合諸國興師問罪,因其沒有確定日期,又名「時見」。如果天子12年沒有出巡,四方諸侯就要同來朝會,稱為同禮。問禮,指諸侯不定期派遣下大夫作為使臣朝見天子,請安行禮。視禮,指諸侯每隔三年派遣卿一級官僚作為使臣朝見天子。此外,各諸侯國之間聯繫交往的聘禮也屬於賓禮。
在原始社會裡,社會生產力非常低下,人類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尚處於極為蒙昧的狀態。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經常表現出惶惑不解,對日月循行、九*九*藏*書山川分佈、風雨雷電,對疾病、瘟疫,對各種禽獸禍害和自然災害,幾乎一無所知。由於對自然力的恐懼和對各種生理現象的疑惑,便產生了一種愚昧的崇拜。如風雨本為自然現象,但由於錯誤地認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它,因而便生出對雨神的祈求心理,並且採取了自認為有效的虔誠的祈雨活動。同樣,在人的疾病、死亡方面,一旦發生,便也以為觸犯了什麼神祇,或是什麼鬼祟作怪,因而便採取了一些祈神驅鬼的巫術活動。此外,出獵時先舉行儀式,生活上有禁止忌諱,作戰前要佔筮問卜。這樣,禮俗便隨著原始宗教的出現而產生了。
軍禮,是與軍事有密切關係的禮儀制度。亦分五類:大師禮,指天子或諸侯的征伐活動,包括宗廟謀議、命將出師、載主遠征,凱旋獻俘等;大田禮,指天子與諸侯的定期狩獵活動,實質是訓練士卒的軍事演習;大均禮,指天子在畿〔ji機〕內、諸侯在封國內檢校戶口,徵收賦稅;大役禮,指各種由國家發起的營建工程;大封禮,指勘定各種封地之間的疆界。
總之,由於統治者對禮制的強化,文人學士對禮儀的倡導,學校中對禮學的教育,社會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踐行禮儀,使禮儀漸漸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大家處世行事的規範而代代相傳,於是禮儀便成了風俗習慣。這種種禮俗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無形的道義力量,成為人們判斷是非的標準,起著不成文法律的作用。古代禮俗良莠混雜,但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對現代社會亦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探討古代禮俗時,應抱著批判繼承的態度,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據《周禮》記載,周代專門設置了管理禮制的官職大宗伯和小宗伯。在宗伯之下,有肆師、郁人、鬯〔chang 唱〕人、雞人、司尊彝、司几筵、天府、典瑞、典命、司服、典祀、守祧〔tiao 佻〕、世婦、內宗、外宗等官員掌管祭祀;有冢人、墓大夫、職喪等官員掌管喪葬;有大司樂、樂師、大胥、小胥、大師、小師、典同、磬師、鍾師、笙師https://read•99csw.com、司乾等官員掌管樂舞;有巾車、車仆、司常等官員管理車輿旗幟;還有大卜、大祝、司巫、大史等官員帶領著各自的下屬各司其職,組成了人數眾多的禮儀機構。
《禮記·禮運》篇記載了孔子這樣一段話:「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禮必本于天,殽〔xiao淆〕于地,列于鬼神,達于喪、祭、射、御、冠、昏(婚)、朝、聘。故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孔子在這裏強調了「禮」的重要性,認為禮得之於天,效法于地,配合鬼神,貫徹到喪葬、祭祀、射箭、駕御、加冠、結婚、朝會、交聘等各種社會活動中。只有遵循禮,才能治人,才能治理好天下國家。荀子則更明確地說:「人命在天,國之命在禮。」(《荀子·強國》)禮既然對國家的治亂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統治者當然會儘力確立禮制,完善禮儀,使之成為維護等級秩序的得力工具。
上述「五禮」,主要是周代制定的禮儀制度的大致情況,以後各代對具體的禮儀根據社會狀況的變化均有所損益修訂。但僅從周禮即可看出,早在先秦時期禮儀制度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統治者要確立與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封建家族要維護自己的血親關係,還是達官貴人、布衣白丁、販夫走卒之間的人際交往,以及婚嫁喪葬、迎賓待客、行為舉止、言語應對,均有一整套禮儀規則可以遵循。只要人們都按照這套禮制各就其位,各安本分,那麼貴賤、長幼、貧富即可區分,君臣、父子、兄弟等關係即可確立,社會也便不會出現動亂不安的局面。因此,希望社會安定的儒生也都大力倡導禮治,推行禮儀。
吉禮,就是祭祀之禮。古人認為天地、宗廟、神祇關係到國運之興盛,宗族之延續,故排列在五禮之首。吉禮一般按祭祀規模分為大祀、中祀、小祀三類。大祀,包括祭天、地、宗廟、五帝及追尊之帝、后等,是古代舉行的祭祀活動中最隆重的禮儀,如無特殊情況,帝王都要親自參与祭祀。中祀,是祭社、稷、日、月、星辰、岳、鎮、海、瀆、帝社、先蠶(教民育蠶之神)、七祀、文宣、武成王及古帝王等,一般由帝王派遣高官致祭。小祀,祭司中、司命、司人、司祿、風伯、雨師、靈星、山林、川澤、司寒、馬祖、先牧、馬步、州縣之社稷等,由帝王派官員主祭;地方上的祭祀活動亦屬小祀。九九藏書
不過,禮俗在原始社會及階級社會早期還很零散、盲目,處於濫觴階段。但是,這確實是禮俗的源頭,併為以後成套禮俗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在原始宗教中,圖騰崇拜是一種重要的形式。「圖騰」一詞是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鄂吉希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信仰認為人與某種動物、植物或者無生物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血緣關係,每個氏族都起源於某種動植物或無生物。這種圖騰就是該氏族的祖先和保護神,也是該氏族的徽號、標誌和象徵。因圖騰崇拜也產生了許多相關的禮俗。雖然關於圖騰崇拜的考古資料還不多,但是古代傳說故事中有不少圖騰崇拜的記錄,而近代許多後進民族則保留著不少圖騰崇拜的「活化石」。如在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中,有過崇拜熊的禮俗。他們在行獵中打死熊后,運回住地的途中要假裝哭泣。到達部落時,所有男人都要出來迎接,高喊「森林之王來了」,並且爭先恐後地和熊接吻,表示敬意。吃肉時,還要齊聲喊叫:「是烏鴉吃你的肉,不是鄂溫克人吃你的肉。」吃過熊肉之後,還要舉行葬熊儀式。人們把熊骨用草裹起來或排列在柳條籬笆上,抬到森林中,架在兩樹之間進行風葬。送葬者要假裝悲痛、哭泣,老年人還要領著青年人跪下,給熊敬煙、磕頭,並向熊祈禱。
禮俗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原始社會時期主要是原始宗教崇拜在起作用,而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統治者對禮儀的強化和古代思想家對禮節九*九*藏*書的倡導,則成了禮俗形成最重要的推動力。
我國古代形成系統的禮俗是在周朝,但其起源卻可一直上溯到遠古的原始社會時期。古代禮學名著《禮記》中的《禮運》篇,曾對禮的起源作了概括性描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fan凡,燒烤〕黍捭〔bai擺,分開〕豚,污尊而抔〔pou裒〕飲,蕢〔kui潰〕桴〔fu浮〕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這段話所描寫的是遠古原始社會的人們,把黍米和劈開的豬肉塊放在燒石上烤炙而食,在地上鑿坑作為酒樽用手掬捧而飲,並且用茅草莖捆紮成鼓槌敲擊築地而成的土鼓,以此來表示對鬼神的祭祀。這也就是當時的禮。從文字學角度看,「禮」最早的文字形式是(琶字巴換口)、,像用器具托著兩塊玉奉給鬼神,是早期人類祭祀活動的反映。《說文解字》也釋「禮」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認為禮與「事神」的活動有關。再根據人類學和民族學的材料考查,原始社會的禮俗確實是與原始宗教祭祀活動相聯繫的。
此外,我國古代有大量論述禮儀的典籍可以供人們學習、運用。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三部禮書《周禮》、《儀禮》、《禮記》,成書于戰國和西漢時期,詳細記載了秦漢以前的禮儀。這三部書相繼被封建皇帝定為經典后,歷代學者均研習不輟,並撰寫了許多註解疏證一類的著作。加之歷代朝臣、文士另修的禮書,以及史書中的禮儀典志,禮儀文獻真可謂汗牛充棟。
孔子曾經教導他的兒子伯魚說:「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認為不學禮的人是難以立足於社會的。由於孔子十分看重禮,所以在教授學生時把禮當作一門特設的課程,列入「六藝」之中,並居於首位。孔子是古代傑出的教育家,當時即弟子3000人,後來又被尊為至聖先師,在古代社會影響極為巨大。因而,孔子對禮的倡導無疑推動了學禮、講禮、行禮風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