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藏書旋聚旋失 第三節 圖書的分類與編目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藏書旋聚旋失

第三節 圖書的分類與編目

東晉穆帝派李充去整理圖書。《晉書·李充傳》稱:「於時典籍混亂,充刪除煩重,以類相從,分作四部,甚有條貫。」李充對東晉初年晉元帝徵集各地的圖書加以整理,編成《晉元帝四部目錄》。這個目錄仍本著西晉荀勖《中經新簿》的分類思想,把目錄分成甲、乙、丙、丁四部,但卻改變了荀勖乙九_九_藏_書為子部、丙為史部的次序,而以經、史、子、集為序。李充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從東晉起一直為後世所沿用,成為我國古代圖書編目的主要分類法。
秘書監荀勖,又因《中經》,更著《新簿》,分為四部,總括群書。一曰甲部,紀六藝及小學等書;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大凡四部合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read.99csw•comhttps://read.99csw.com
魏晉南北朝時期進行了10餘次國家校書。魏時的校書工作由秘書郎鄭默負責,最後形成了國家書目——《中經》,此書現已遺失了。西晉時,晉武帝司馬炎派著名學者荀勖主持圖書整理工作,他編有《中經新簿》,把當時中國圖書分成甲、乙九*九*藏*書、丙、丁四類,分別代表著經、子、史、集。《隋書·經籍志》總序稱:
這是中國古籍最早的四部分類法。很可能鄭默的《中經》就是這樣劃分的,但它已不存世,無法確證了。值得提出的是,西漢劉向、劉歆父子的《七略》中,把書分成六大類,歷史類的圖書只是放在六藝略的春秋小類當中,而荀勖把丙部確定為歷九-九-藏-書史類並獨立出來。這個改進並不是荀勖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反映了當時圖書發展的現狀。魏晉時期史學有了長足的發展,當時的史書,不僅有古代編年體的史書(如《春秋》),還有了紀傳體的史書(如《史記》、《漢書》等),更有記載帝王日常生活的起居注,以及族譜、方誌之類的史書,因而荀勖便把歷史類變成一個大類獨立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