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二 中國史前文化及重要遺址簡介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和文化

附錄二 中國史前文化及重要遺址簡介

中國的史前文化和遺址,由於舊石器時代的發現較少,習慣上按南方和北方分成兩個區域;而新石器時代的發現較多,特別集中在黃河、長江流域,所以地區劃分較細。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和文化

該地點發現人頭骨殘片化石一塊,定名為「哈爾濱人」,屬晚期智人。哈爾濱人所用石器發現有砍砸器,另有石片和石核。有些骨片上也有人工痕迹,似為骨器。較重要的發現是揭露了一處營址遺存,它由500餘件哺乳動物骨骼構成,分析為當時的圍牆,應是季節性的臨時居住址。
金牛山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位於貴州省盤縣大洞。文化堆積物上層年代約距今數萬年至30餘萬年,地質年代跨經整個中、晚更新世。
北京人及其文化
小長梁地點
小南海文化以小石器為特徵,石製品原料多為燧石,包括石核、石片、石器。石器有尖狀器、刮削器兩類,還有少量裝飾品,弧邊刮削器是其代表性器物。伴生的動物骨骼表明當時的自然環境有大面積的森林、草原、河流、沼澤和沙地。人們就在這種環境中過著狩獵、採集的穴居生活。
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雷火山。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
許家窯人的頭骨特徵部分像北京人,部分像尼安德特人,屬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過渡的類型,平均年齡約為20歲。他們的文化遺物有石製品及骨角器。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鑽、砍斫器和石球等,屬小石器系統。伴出的動物化石有鳥類和哺乳類兩種。當時的氣溫略低,屬大陸性氣候。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現於陝西省大荔縣解放村附近。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年代約距今10餘萬年。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西南部運糧河北岸。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2370±300年。
虎頭梁地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四川省銅梁縣張二塘村附近。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1550±310或25450±850年,地質時代處於晚更新世。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化石。發現於台灣省台南縣左鎮萊寮溪,屬晚期智人。其年代距今大約30000—20000年。
丁村人屬早期智人階段,文化遺物以石片、石核為主,石器較少。石片多採用碰砧法、投擊法加工,石器有砍斫器、手斧、大尖狀器、小尖狀器、刮削器和石球等,是「匼河—丁村系」的代表,屬於大石器系統。伴出的哺乳動物化石多為適應森林、樹林生存環境的種類https://read.99csw•com,各種魚類和大型麗蚌表明當時的自然環境溫暖濕潤,有大面積的水域存在。人們通過採集、漁獵來維繫生存。
藍田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遼寧省營口市田屯村金牛山遺址命名。金牛山文化指遺址A點的下部堆積,屬中更新世。
丁村人及其文化
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發現於廣東省曲江縣馬壩鄉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屬早期智人。
盤縣大洞遺址
富林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發現於山西省朔縣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8945±1370年或28135±1330年。
大荔人及其文化
上層出有500餘件石製品,多為石片石器,器型以小型刮削器為主。下層的重要發現是揭露了一個較完整的人類居住、活動面,包括五座石圓圈居住址和一處石器加工區。所出石製品有石片、石核及大量砍斫器、尖狀器、刮削器、石錘、石砧等,其中三棱尖狀器是該遺址代表性器物。
和縣人體現了直立人的典型體質特徵,腦容量較小,總體形態與北京人相似,但又有某些進步性,屬直立人的進步類型。伴出有骨片和鹿角,脊椎動物化石包括了華北和華南中更新世的常見種屬。
觀音洞文化與北京人文化代表著這一時期中國南北方兩個不同的文化傳統,觀音洞文化的技術傳統在西南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湯山遺址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位於山西省芮城縣匼〔ke柯〕河村一帶。其地質時代屬中更新世早期。
舊石器時代早期地點。位於河北省陽原縣東谷坨村許家坡。據古地磁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00萬年,地質時代處於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發現於安徽省和縣陶店鎮汪家山石灰岩洞穴中。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屬直立人。
峙峪文化的石製品有石核、石片、石器三種,多兩極石核,石器多小形器,有尖狀器、刮削器、雕刻器,新出現了石刀和石鏃。另外還出有骨質尖狀器、骨片和石墨裝飾品。伴出的動物化石多為蹄類動物,絕滅種佔40%九-九-藏-書。峙峪人生活在草原地帶,已開始根據動物習性來集中獵取幾種動物,顯示了該文化的進步。
閻家崗地點
該文化石製品以小石器為主,屬小石器技術傳統,原料多為燧石,絕大多數為石核、石片,石器極少,僅見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和砍砸器。伴出有少量動、植物化石,發現有用火遺迹。
柳江人是目前中國及東亞地區發現最早的晚期智人。他的前囟點較現代人靠後,表現了原始性。面部短寬、眼眶低扁,與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接近。其主要特點說明他們屬於蒙古人種。柳江人在時代上較山頂洞人和資陽人為早,代表了蒙古人種的早期類型。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河北省陽原縣虎頭梁村附近。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0500年,地質時代處於晚更新世。
柳江人
遺址主要發現有人類化石、燒骨、炭屑、灰燼、動物化石和石製品。石製品包括石核、石片、石器。石器主要有刮削器、鑽、斧、鎬、砍斫器、錘和砧等。伴出的動物化石有六目39種哺乳動物及鳥、魚類,部分為絕滅種。
貓貓洞地點
左鎮人
主要收穫是發現了兩件人頭骨和一枚牙齒化石,同時出土了古動物化石4000餘件。對研究當時氣候、環境、動物群遷徙及其與人類關係等一系列課題有重要意義,填補了中國直立人地域分佈上的空白。
舊石器中期文化。發現於山西省襄汾縣丁村。屬晚更新世早期。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舊石器時代早期晚段或中期早段的文化。發現於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和河北省陽原縣侯家窯村之間。據鈾系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0萬年,屬中更新世末或晚更新世初。
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位於湖北省江陵縣荊州鎮郢北村雞公山。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遺址分上、下兩層,上層文化年代約為距今一至二萬年,下層年代當更早。
雞公山遺址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化石。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8865±420年,其地質時代處於晚更新世末期。
山頂洞人類化石代表八個個體,體質特徵具有明顯的進步性,腦容量較大,與現代人相似。他們的文化遺物中石製https://read•99csw•com品較少,僅見砍斫器、刮削器和兩極石片,骨針則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縫紉工具。他們的裝飾品十分發達,表現了遠古人類對美的追求。狩獵和捕撈是山頂洞人維繫生活的手段,掌握了鑽孔、磨製等先進的生產技術。他們把死者葬在下室,並在身體上塗布赤鐵礦粉,表達了一種原始的宗教信仰。
下川文化
所出文化遺物中石製品多以石英岩為原料,石器加工粗糙,個體粗大,主要有砍斫器、尖狀器和刮削器。伴出有植物化石及華南動物群成員的化石。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河南省安陽小南海洞穴遺址命名。其地質年代為晚更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1000年±500年。
元謀人的文化遺物有石核和刮削器兩種。大量的炭屑和黑色的燒骨表明,元謀人可能已開始了人工用火的歷史。與之伴出的動物群絕滅種幾乎佔100%,多為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動物。當時的自然環境應是森林和草原。
該文化的石製品多以硅質灰岩為原料,石片多以錘擊法產生。石器中刮削器佔大多數,還有砍斫器、尖狀器、石錐、凹缺刮器和雕刻器等。伴出的哺乳動物化石多為森林動物,一部分為山地竹林動物,還有些喜水動物,由此可知當時的自然環境多草木、竹林,分佈有較多的湖泊或沼澤。
文化遺物中有石製品200餘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種類常見刮削器、尖狀器、石鑽和砍斫器。另外出有六件打擊骨片。
該文化發現了同屬於一個男性個體的頭骨及全部的體骨。石製品中石核少、石片多,採用錘擊法和砸擊法加工。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地層中出有灰燼層、灰堆和燒骨,說明當時人們已開始用火。伴出的動物化石中有更新世的典型動物,也有第三紀和早更新世的殘餘。當時的氣候較為溫暖濕潤,有森林、草原和廣闊的水域。
所出文化遺物有石製品1600餘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種類有刮削器、尖狀器和砍斫器。另外還有打擊過的骨片。該地點與其附近的小長梁地點被合稱為「東谷坨—小長梁文化」。
文化遺物有石製品10萬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種類常見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砍斫器及石錘、石鑽等。另有各種貝質、石質、骨質和鴕鳥蛋皮製裝飾品。發現有爐灶坑。
舊石器時代晚期地點。位於貴州省興義縣貓貓山。據鈾系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4600±1200年,地質時代處於九*九*藏*書晚更新世。
和縣人
長濱文化
銅梁地點
北京人善於直立行走,上肢能進行與現代人相似的活動。他們的文化遺物包括石製品和骨角器。石器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錘和石砧。大量的灰燼表明北京人善用火,可能已掌握了保存火種的技術。伴出動物絕滅種佔30%,這些動物群的變化表明北京人生存期間,自然環境曾經歷了寒冷、乾旱、溫暖濕潤三個時期。
許家窯人及其文化
元謀人是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化石。發現於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附近。據古地磁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70萬年,亦有人認為不應超過73萬年。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位於陝西省藍田縣。「藍田人」包括公王嶺和陳家窩兩個地點的人類化石,據古地磁斷代,公王嶺化石年代約為距今100萬年至75萬年,屬中更新世早期,陳家窩化石年代約為距今65萬年至50萬年。
下川文化的石製品以細小石器為主,琢背小刀是代表器型,還有石葉、尖狀器、雕刻器、鏃、鋸、鑽及石核、石片等。粗大石器較少,器型有石核、石片、尖狀器、刮削器、砍斫器、錘、礪石和磨盤等。下川細石器代表了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技術的最高水準,它們及複合工具的使用標誌了生產力的長足進步。
匼河文化的遺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狀器、小尖狀器和石球。燒骨是匼河人用火的證明。伴出的動物化石多為中更新世的典型種屬,象、鹿、水牛、披毛犀的共存說明匼河人的生活環境為溫帶氣候。
馬壩人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貴州省黔西縣沙井觀音洞命名。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
峙峪文化
山頂洞人及其文化
藍田人的文化遺物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主要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大尖狀器和石球。其中大尖狀器又稱三棱大尖狀器,最具代表性。公王嶺化石層中的幾處灰燼說明當時古人類可能掌握了用火技術。伴出的動物化石包括中更新世早期到晚更新世的動物。
匼河文化
小南海文化
元謀人及其文化
該文化read.99csw.com石製品多以礫石為原料,常見石片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砍斫器。骨角製品豐富,有長條尖器、兩頭尖器,有孔骨針和鑿形器等。伴出的木炭表明長濱人已掌握了用火技術。他們住在洞穴里,過著漁獵、採集的生活。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北京人」又稱「北京中國猿人」、「北京中國人」或「北京直立人」。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堆積中。據鈾系法斷代、裂變徑跡法斷代和古地磁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台灣省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命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5000年。
東谷坨地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四川省漢源縣富林遺址命名。其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
遺址中發現有人頂骨、額骨、枕骨和牙齒等。頂骨化石外表為棕色,並帶有黑色斑點,矢狀縫尚未愈合,頂結節不顯著,似為一年輕男性個體。左鎮人可能是由大陸渡海移居台灣的,其發現將人類開發台灣的歷史至少提早了一萬多年。
馬壩人的化石是頭骨的一部分,部分特徵表現了與直立人類似的原始性,但其顱骨骨壁較薄,有著較北京人略大的腦容量,表現了智人的進步性,代表了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轉化的重要環節。遺址未發現文化遺物,伴出有19種脊椎動物化石。
觀音洞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化石。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江縣通天岩旁的洞穴中。其地質時代屬晚更新世。
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山西省沁水縣下川遺址命名。主要分佈於中條山主峰及附近地區。其地質年代為晚更新世末期,下限進入了全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距今24000—16000年。
大荔人屬早期智人,腦量估計為1120毫升。他們的文化遺物中石片、石核較多,石器佔少數,主要有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和石錐。未發現明顯的用火痕迹。伴出的動植物化石或孢粉分析表明,當時的自然環境要比北京人生活時期更為乾燥、寒冷些。
舊石器時代早期地點。位於河北省陽原縣官亭北側小長梁。地質時代屬於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
該地點出土石製品4000餘件,主要用銳棱砸擊法打片,石核、石片均粗大且規整,石片石器較多。所有石器均形狀規則,器型粗大,類型穩定,加工精緻,以尖狀器和單凸刃刮削器為代表。另外出有磨製或刮制的骨、角器及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和用火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