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開篇話「禮儀」

開篇話「禮儀」

「禮」和「儀」,在今天通常被認為是禮節儀式,即在社會交往中、待人接物時,應以誠相見,以禮相待。在日常生活中,要懂禮貌;見到師長,行禮致敬;走親訪友,攜帶禮物;相遇於途,禮讓在先;外賓來訪,檢閱儀仗,等等。在當今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到諸多禮儀,這固然是現代文明的一種表現,然而若對現代禮儀尋根溯源,那它則是從古代的禮儀,經過漫長歷史的發展,逐漸演變、進化而成的。因此,古今禮儀之間存在著直接的淵源關係。
今天,人們多習慣把「禮」和「儀」合在一起,作為一個概念。其實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禮」和「儀」是作為兩個不同的概念出現的。「禮」實際是抽象的,它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構成的,它既作為人際之間相互交往時應遵守https://read.99csw.com的倫理道德準則,同時又作為社會的一種觀念和意識,約束著人們的言談舉止。而「儀」則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嚴格依據和遵循「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且完整的程序和形式。由此可知,「禮」和「儀」又是相互關聯的,「禮」是「儀」的核心和標準,「儀」則將「禮」具體化、形象化。可以說,無「禮」便無「儀」,無「儀」不成「禮」。在中國古代,「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滲透于古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社會到家庭,從宮廷到民間,直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話語、行為舉止、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人際關係,等等,無一不遵循著「禮儀」的規定。古人視「禮儀」為大事九*九*藏*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認為通過「禮儀」的約束和規範作用,可以使社會更加有秩序,進而促進社會的穩定,建立人際間和睦的關係。因而,古人便把它奉為一種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並世代相襲,共同遵守。與此同時,統治者也利用「禮儀」來維護自己的特權和地位,所以「禮儀」又包含了尊卑貴賤的等第觀念,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制度。在歷朝歷代統治者極力的推崇和宣揚之下,全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實際是被強制地束縛在禮儀制度之中,無時無處不受到它的制約。不過,這也推動了禮儀制度的社會化,促進了禮儀的世俗化,使社會生活與之緊密聯繫在一起,並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由此逐步形成了中國古代社會尊禮、守禮、重禮、行禮的風氣,因此https://read.99csw.com,「禮儀」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風尚。
儘管中國古代形成的禮儀制度本身具有消極的因素,更多地是為統治者的利益服務的,但禮儀並非沒有積極的一面,如敬重老人、尊師重教、報效祖國,以及賓至如歸、謙虛謹慎、賑濟貧困等,自古至今,都是禮儀的重要體現,是禮儀的精華所在,也是人們讚譽的美德。因此,對於中國古代的禮儀及其制度,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一概繼承。古人實際上正是這樣做的。自禮儀產生之後,就不斷地發展、演變,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禮儀及其制度不斷地吐故納新,一些不適合時代的內容或被修改,或被摒棄,代之以新的觀念和作法。正因如此,禮儀作為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道德行為準則和形式,在歷史的發展中,不可能一成九*九*藏*書不變,若不加以分析,不注意在歷史上它所具有的時代特徵,就難以把握禮儀中所體現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由於禮儀是不斷發展的,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禮儀的內容已十分浩繁,也極其複雜。這裏也只能從浩如煙海的禮儀中,擇要作些介紹,以使讀者對此有一初步的了解。
我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不僅創造出令全世界矚目的、極其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更創造出享譽世界的、絢麗多彩的精神文明。這些文明的創造者——中華民族也因此以其勤勞智慧、好學進取的形象和彬彬有禮、和睦謙遜的風貌而著稱於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通過各種交往途徑,中華民族創造的文明也曾傳入許多國家和地區,為更多的人們所學習和借鑒,而融入了他們自身的文化中。至今在九_九_藏_書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生活中,仍可以看到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蹤跡。可以說,時至今日,中華文明已成為全人類文明寶庫中的珍貴遺產。當然,由於物質文明與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人們的物質生活關係密切,而且它又是有形的,可以看到的,從而更多地被人們所認識。但精神文明也同樣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點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沒有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沒有祥和安定的社會環境,光有物質文明也是不行的。歷史告訴我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正是精神文明的進步,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環境和條件。我國古代的禮儀,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所具有的精神文明和風貌,禮儀所表現的內容,也是古代社會文明道德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