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禮器、禮服和禮樂 第一節 禮器

第五章 禮器、禮服和禮樂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作為人們的道德規範和準則,還制定了一系列與之相配套的具體規則,其中包括了在舉行各種禮儀時,所需陳設的器皿,穿著的服飾,演奏的音樂等項內容。制定這些內容,目的在於通過器物、服飾和音樂,更好地表現禮儀的性質,烘托行禮時的氣氛,規範人們的舉止,因此這些規定都十分嚴格。

第一節 禮器

食器是指主要用於盛放黍、稷、稻、粱等熟食的器物。主要有(皀殳)〔gui軌〕、敦、簠〔fu府〕、盨〔xu許〕、豆、盞等器物。與鼎一樣,食器中的(皀殳)也有數量的規定。(皀殳),又寫作簋,是一種圓形(也有長方形之說),有兩耳的一種器皿。根據周朝禮儀制度的規定,(皀殳)作為禮器是不能單獨使用的。在陳設與使用時,它必須與鼎相配套。具體的規定是:天子九鼎配八(皀殳);諸侯七鼎配六(皀殳);卿、上大夫五鼎配四(皀殳);元士三鼎配二(皀殳);如再低一等,只有一鼎時,則不配(皀殳)。
中國古代的禮器種類繁多,各種禮器並不全部通用於所有的禮儀活動之中。或用於祭祀,或用於宴享。雖然禮器在形制和數量上,大多與擁有者的等級貴賤有直接的關係,但有時在使用時,也用數量的多少,表現了對使用者的尊重之意。如「豆」這種食器,既用於標誌擁有者的等read.99csw.com級高下,「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儀禮·禮器》);同時也用於宴享,「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禮記·鄉飲酒義》)。在舉行鄉飲酒禮時,在不同年齡的老人面前擺放不同數量的豆,體現了對老人的尊重,喻示年齡越高的老人,越應該給予更多的照顧和幫助。
古代舉行禮儀活動,是離不開酒的,因此酒器與禮儀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酒器又分為盛酒器與飲酒器,相當於今天的酒壺與酒杯。酒器主要有尊彝(又稱為爵)、角、觶〔zhi志〕、觚〔gu姑〕、斝〔jia甲〕、觥等。容器則是指專用於盛放酒或水的器物,如卣〔you友〕、盉〔he何〕、尊、壺、罍〔lei雷〕等。水器,顧名思義是九九藏書盛水的器物,包括盤、盆、匜〔yi移〕等。古人在舉行禮儀時,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凡進食之前,必先盥洗。在水器中,匜是專供洗手時使用的一種器皿。盥洗時,由僕人手持匜澆水,盥洗者在匜下接水洗手。地上放一洗(青銅製的盆狀器物),用以盛接洗手流下的水,以避免濺起。用匜盛水沖手,既是古代禮儀的內容,又反映了古人的衛生習俗。
烹煮器主要用於盛煮牲肉等食物,因而這種禮器的器型都比較大。烹煮器包括鼎、鑊〔huo獲〕、鬲〔li 立〕、甑〔zeng贈〕等器物,其中以鼎最為重要。鼎由鼎耳、鼎身、鼎足三部分組成,其器型多為方形或圓形,三足或四足。根據不同的用途,鼎又有鑊鼎(煮牲肉用)、升鼎(熟肉放入裏面后,再進行加工)、羞鼎(盛放配有佐料的肉羹)之分。在古代諸多的禮器中,鼎又是統治權力的象徵。按照《周禮》的規定,天子列九鼎九_九_藏_書,以九鼎代表九州,以示駕馭、治理天下;諸侯七鼎;卿、上大夫五鼎;元士三鼎。可見鼎數量的多少,也表現了統治集團內部等級的高下。如不按照這個規定列鼎,就被視為「僭〔jian見〕越」,即超越了自己的名份,這是違反禮制,大逆不道的。但進入春秋時期以後,諸侯實力強盛,他們開始對周朝禮制中對等級名份所制定的諸多規定和限制不滿,甚至也想和天子一樣,立九鼎于天下。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經過對楚國的治理,國勢強盛,先後用兵于中原地區的陳、蔡、鄭、宋等國,並擊敗了稱霸中原的晉國軍隊,氣焰頗為囂張,不可一世。這位楚莊王在即將取得霸主地位之前,已是頭腦膨脹,置周禮于不顧,竟向天子使臣「問鼎」。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領大軍征伐洛水流域的陸渾戎(西部的一個民族),在途經周朝邊境(當時的周朝疆域,即周天子實際直接控制的區域,只相當於一個小諸九_九_藏_書侯國)時,卻按兵不動。周定王見楚軍大兵駐紮于邊境,恐有不測,忙派大夫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及其楚軍,希望楚軍能儘快離去。楚莊王見到王孫滿,便有意問起天子九鼎的大小、輕重。對此,王孫滿語氣十分嚴厲地給予了回絕,他認為「立鼎」是政權的標誌,所以「周德(指周朝的統治)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左傳·宣公三年》)。「問鼎中原」這一事件說明楚莊王想要稱雄于天下,而王孫滿則竭力維護周王室日益沒落的統治,他們之間的這場鬥爭,就是圍繞著鼎進行的。關於「九州」代表天下之說,始於傳說。在《尚書·禹貢》中,記載了大禹治水后,分天下為九個州。後代沿襲這一說法,以九州泛指中國。宋代詞人陸遊在《示兒》一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即以九州代指宋朝疆域。正因如此,自西周制定禮儀制度以後,歷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都在各種禮儀場合中,尤九_九_藏_書其是祭祀活動中列九鼎,以象徵統治的權力。
禮器是古代帝王、貴族在進行祭祀、朝聘、宴享、征伐、喪葬等禮儀活動時,所陳設和使用的器皿等物品,又稱為彝器。禮器按其用途劃分,可分為烹煮器、食器、酒器、容器、水器等,它們在器型上各不相同。這些器皿最早出現在遠古人類的生活之中,是作為生活的用具。起初是用陶土燒制而成,器型比較簡單、樸實,外表多有彩繪或划刻的圖案。之後又出現石制或玉制的器皿。進入青銅時代以後,又多用銅與鉛、錫的合金製作。隨著禮儀制度的建立,這些器皿由於經常被使用於典禮儀式之中,往往又作為禮的一種象徵和標誌,也作為衡量等級尊貴的標準,因而又被稱為禮器。

圖8 九鼎山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