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唐、五代服飾 第一節 官服

第五章 唐、五代服飾

從隋開國經唐到五代十國,歷經380年,隨著政局的變動和經濟、文化、生活條件的改變,人們的衣著穿戴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從楊堅建立隋朝到楊廣被絞死,隋朝只存在37年。隋煬帝楊廣于公元605年繼位后,建立隋代服制,帝王將相各著其服。「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紋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六合靴。」(劉肅《大唐新語》)隋煬帝令百官平民不得用黃色服裝,於是黃袍成為隋代以後歷代帝王專用服裝,黃色也便成了皇帝專用的服色。隋煬帝荒淫無度,在民間大選宮女以供享樂。宮女們爭奇鬥豔,上有彩珠映鬢,下有錦緞裹身,以求得寵,形成服飾艷麗之風。
唐代衣冠服飾承上啟下,博採眾長,是我國古代服飾發展的重要時期。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證明,唐代紡織業很發達,能生產絹、綾、錦、絁〔shi失〕、羅、布、紗、綺、綢、褐等。絲織品花色繁多,光彩奪目,為服飾製作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唐代的絞纈〔xie協〕織物,有小簇花樣,如蝶,如梅。染色工藝還有「夾纈」、「蠟染」,產品花樣翻新,琳琅滿目。唐代藝術園地絢麗多彩,山水畫、人物畫,馳名中外,高超的藝術造型和獨特的審美觀念給當時的服飾設計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唐代服飾的特點是: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幞頭形制富於變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頗為盛行,女服艷麗多彩。
五代十國時間較短,服飾大體沿用唐制,但首服有些變化。

第一節 官服


翼善冠
唐代文武官員都穿靴。當時,不僅有皮靴,還有麻靴。「唐馬周以麻為之。」(高承《事物紀原》)指的就是麻布制的靴。到南唐時,出現一種比較講究的「銀緞靴」。
皇太子謁廟、納妃時著袞冕;還宮、元日、朔日入朝戴遠遊冠(狀如通天冠,有展筒橫之於前);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穿公服;視事及宴見賓客,戴烏紗帽;朔望視事著弁服;乘馬時著平巾幘。(《新唐書·車服》)
唐代的革帶不用帶鉤,而用帶扣板扣結。帶上裝有帶銙〔kua垮〕,這是一種方read.99csw•com形飾片,依官職品階不同飾片質地有所區別。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官以上用銀銙。
皇后在受冊、助祭、朝會時穿褘衣,服飾圖案為翚〔hui灰〕雉(五彩的野雞);季春之月,躬親蠶事的典禮,穿鞠衣;宴見賓客,則著鈿釵襢衣。把周代王后的六衣簡化為三衣。
唐代皇帝服飾類品繁多,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白帢等14種。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時穿的禮帽和禮服。禮帽,外表黑色,裏面淺紅,帽纓為絲織,帽兩邊懸著的黃綿對著雙耳。禮服,外表由繒製成,黑羊羔皮鑲邊,里為淺紅色,領子、袖口為黑色。朱襪赤舃。身帶鹿盧劍,白玉雙佩。袞冕是皇帝登位、祭廟、征還、遣將、納后、元日受朝賀、臨軒冊拜王公時的著裝。袞冕中的禮帽,垂白珠12旒,大紅絲組帶為纓。上衣深青,下裳大紅,綉有12章紋。通天冠(形似捲雲,又叫捲雲冠)是皇帝郊祀、朝賀、宴會時的首服,它比以往的通天冠質地精良,有九九藏書24梁,附蟬12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飾物),以黑介幘承冠。用玉、犀簪導。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開始戴翼善冠。翼善冠因冠纓像「善」字得名。在元日、冬至、朔、望視朝時,皇帝戴翼善冠,穿白練裙襦。在講武、出征、狩獵時,戴武弁。有大臣去世,則服白帢,即著白紗單衣,烏皮履。

幞頭
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圓領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細麻布製成,領、袖、襟加緣邊,在衫的下擺近膝蓋處加一道橫襕,故又稱「襕衫」。據說,這道橫襕是唐代中書令馬周建議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武則天時流行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綉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綉飛禽,頗具文雅氣質,武官袍上綉走獸,呈現勇猛氣魄。這可能是明代補服的發端。唐代低九_九_藏_書級官吏常著青袍,也稱青衫。杜甫詩:「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徒步歸行》)白居易詩:「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琵琶行》)這裏的「青袍」、「青衫」指的都是徒有虛名的閑職或下級官吏。
唐代官吏按品級不同分別佩帶金、銀、銅製的魚符。這是金屬魚形的符信,裝在袋裡,這種袋叫魚袋。魚符上面刻有姓名,分成兩爿〔pan盤〕,一爿在朝廷,一爿自帶。如有遷升,以魚符相合為證。它也是出入宮廷的憑證。魚符質料因官階不同而不同。三品官以上佩金魚符,五品官以上佩銀魚符。到了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改為佩龜,三品官以上龜袋飾金,四品官龜袋飾銀,五品官龜袋飾銅。中宗以後,又恢復魚符。
唐代群臣服飾多達20餘種。一品官服為袞冕。冠有九旒,青纊充耳。青衣纁裳,綉有九種圖形,朱襪赤舃,金玉飾劍鏢首。二品官服為鷩冕。冠有八旒,青衣纁裳,綉有七種圖形,朱襪赤舄,銀裝劍。三品官服為毳冕。冠有七旒,衣裳綉有五種圖形,https://read.99csw.com朱襪赤舃,佩金飾劍。四品官服為絺冕。冠有六旒,衣裳綉有三種圖形,朱襪赤舃,佩金飾劍。五品官服為玄冕。冠有五旒,青衣纁裳。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官位越高,冠旒越多,衣裳圖形越複雜,佩劍的質地也越好。
唐代官吏的禮帽,名目較多。文武官吏、三老五更都戴進賢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及國官一梁。「良將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杜甫:《丹青引》)寫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員的服飾。親王戴遠遊冠,有三梁,近似進賢冠。唐代官吏戴幞頭較為普遍。幞頭即包頭軟巾,也叫折上巾,有四條帶,兩帶繫於腦後下垂,兩帶反系頭上,令其曲折附頂。唐代幞頭由漢代巾幘演變而來,以羅代繒,把四腳改成兩腳。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幞頭」,為文官所戴;兩九*九*藏*書腳腦後交叉,叫「交腳幞頭」,為武官所戴。皇帝用硬腳上曲,人臣用硬腳下垂。唐代中葉,二腳稍翹,系裹幞頭,裏面加襯物「巾子」。「巾子」形狀決定幞頭的造型。唐代「巾子」歷經四次變化。開始為「平頭小樣」,呈扁平狀,沒有明顯的分瓣,即唐高祖、太宗、高宗時的巾子。接著是「武家諸王樣」,樣式比「平頭小樣」高,頂部出現明顯的分瓣,中間部分呈凹勢。因由武則天創製,賞賜給諸王近臣,故稱「武家諸王樣」。再后是「英王踣〔bo帛,傾倒〕樣」,出現於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它比「武家諸王樣」更高,頭部略尖,左右分成兩瓣,並明顯地朝前傾倒。開元后,人們嫌表示「傾倒」的巾子不吉祥,逐漸改成「官樣巾子」。它比「英王踣樣」還高,左右分瓣,形成兩個球狀,但不前傾。因系唐玄宗賜給供奉官及諸司官吏,故稱「官樣」(《舊唐書·輿服志》)。唐代官吏的氈帽較厚,而且堅固。據說,唐憲宗元和年間,裴晉公早朝時,突然有人持刀行刺,刀子刺進帽檐,由於他戴的是厚氈帽,才免遭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