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 第十一節 山西大同北魏永固陵、壽陵與洛陽景陵

第三章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

第十一節 山西大同北魏永固陵、壽陵與洛陽景陵

(3)墓壁、墓頂的表層磚面上,全部塗上一層黝黑色。從色調上,強調了墓葬建築的特色,也體現了北魏拓跋氏人的尚黑習俗。
第二道封門磚牆,位於后甬道南端,牆寬1.94米,厚0.78米。

洛陽北魏景陵

萬年堂:即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71—499年在位)壽陵。墓冢為圓形,方基座。基座邊長60米。墓室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組成。后室平面方形,南北5.68米,東西5.69米。四壁呈外凸弧線形。墓頂為四角攢尖式,高6.97米。甬道在南略偏東,四壁砌條磚。
石雕:(1)甬道南端石券門拱形門楣兩側下端各浮雕一捧蓮蕾童子,微露笑容。在童子下部門柱上端浮雕一孔雀;(2)虎頭門墩,前部雕成虎頭狀,中間鑿孔嵌門柱,九*九*藏*書後部嵌入壁內;(3)武士俑,灰白色細砂石製成,頭部已打掉,看其背後和肩部似戴風帽,身著斜領窄袖長衣,雙手拱于胸前,握劍。殘高57厘米,腰寬17厘米;(4)石雕鎮墓獸殘件。
隨葬物因盜掘嚴重,剩有:青瓷龍柄盤口壺、龍柄雞首壺、四系盤口壺、唾盂、瓷缽、釉陶碗、陶罐、盆、缽、杯和陶方形四足硯等。
1976年,對永固陵、萬年堂進行發掘。
出土物:石雕、陶壺、罐、盆、碗、瓷小香爐、白釉雙耳罐、銅簪、骨簪、鐵箭鏃、鐵矛頭、料環、絲織品殘片等。
墓室,位於甬道之北,以青條磚築砌,平面近方形,南北6.73米,東西6.92米,面積約46平方米。墓頂作四角攢尖式,高9.36米。墓室內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半部擺放隨葬九九藏書品,西半部為宣武帝(元恪)的石棺床所在地。石棺床南北長3.86米,寬2.2米,高0.16米。用15塊方形石塊拼砌而成。
該墓墓冢呈圓形,直徑105—110米。冢前曾立有石刻武士像,頭部殘失,殘高(連座)2.89米。墓被盜掘。但墓的形制與結構基本完整。它是一座坐北朝南的磚室墓,全長54.8米。由墓道、前後甬道、墓室四部分組成,平面略呈「甲」字形。
第一道封門磚牆,位於磚壁墓道北部。東西寬2.8米,南北厚2.44米。前甬道,平面呈橫長方形,東西3.38—3.40米,南北2.35—2.40米。拱券頂,券高3.78米,除底部鋪青石板外,全部為磚結構。后甬道,位於墓葬中軸線上,是連接前甬道與墓室的通道。平面呈縱長方形,拱券頂https://read.99csw.com,長5.12米,寬1.94米,券高2.64(南部)—2.80(北部)米。兩側壁及頂部磚砌,地面鋪石板。
(1)該墓主要用於砌築墓壁及墓頂的磚,是一種特製的長方形青磚,表皮光滑顯有黑色亮光。
墓道南起墓冢南緣,北接前甬道。水平長度為40.6米,斜坡底,寬2.8米。整個墓道可分為土壁與磚壁兩部分。南段為土壁,長36.1米,北段為磚壁,長4.5米。底面鋪墊青條磚。
洛陽邙山宣武帝景陵、大同方山文成帝妻文明皇后永固陵、孝文帝壽陵(萬年堂),是目前僅有的業經發掘的三座北魏帝后陵墓,雖然俱遭嚴重盜掘,仍對研究北魏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馮氏墓:墓冢呈方形,邊長117—124米。曾多次被盜。該墓為磚砌多室墓,由https://read.99csw.com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組成。前室,平面呈梯形,甬道連接前、后室。甬道及前室頂為拱形。甬道前後各有一道大型石券門。此門由尖拱形門楣、門柱、門檻、虎頭門墩、石門五部分組成。后室平面近方形,高大寬敞,四壁呈外凸弧線形。墓頂作四角攢尖式,頂中間嵌一塊白沙石,雕蓮花圖案。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景陵建築有三個特點:
(2)墓壁、墓頂砌磚,皆以細沙黃泥為黏合料,僅在縫口掛抹一線白灰膏。
太和五年(公元481年),魏孝文帝在平城方山為其祖母(魏文成帝拓跋璿之妻文明皇后馮氏)修建了永固陵。同時,在其祖母陵的後方為自己預營壽陵(萬年堂),而規模小於永固陵,以示孝道。
墓室長6.4米,寬6.83米。是我國已發掘的南北朝時期最大的墓葬之一。整個墓室read•99csw•com用磚約達20餘萬塊。其中條磚長41厘米,寬21厘米,厚7.7厘米。鋪地大方磚,50.6厘米見方,厚7.2厘米。墓內破壞嚴重,葬式不明。
永固陵與萬年堂的發掘,為研究北魏平城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天興元年(公元398年)遷都於平城(今山西大同)。至孝文帝(元宏)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遷都洛陽,前後近百年間,平城一直是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
1991年6月,在洛陽邙山頂上,發掘北魏宣武帝(元恪,公元500—515年在位)景陵。
石門,安裝在後甬道北端。由門楣、門額、立頰、門下坎、門扇等青石構件組成。門楣與門額系用一塊大石板加工而成。上部為門額,作半圓形,下部為門楣,作長方形。全長應為2.45米。門扇二件,上下兩端有圓柱形門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