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瓔珞、華鬘與數珠 第一節 瓔珞與華鬘

第七章 瓔珞、華鬘與數珠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中,我們將要討論的,主要是以下三個問題:
(1) 作為造像服飾——在漢化佛教中,似乎是菩薩級造像的服飾專用的瓔珞〔yingluo 嬰落〕與華鬘的來歷、種類及其施用範圍等問題,包括瓔珞等可以用作殿堂內莊嚴具的問題;
(2) 連帶地講一下本來可以附屬在第五章「僧服」中說一說的漢化佛教造像服飾的事;
(3) 連帶地講一下應該在第六章「隨身具」中講到的「數珠」。
這樣安排,主要是遷就瓔珞與華鬘。因為,這兩種隨身服飾,在漢化佛教造像中,大致僅限於菩薩級和諸天中的個別人物佩戴,但它們又可以在殿堂中作為莊嚴具單獨使用。它們又是數珠的原型,或者說,數珠是它們的實用型改造。把相關的這些放在第三、五、六這三章中講,都有趕前錯后的弊病,因而,只可另闢一章,把它們集中在這裏講了。

第一節 瓔珞與華鬘

另一種是線形,或說帶形,也是從左肩斜掛到右臀部,而不及腿部下側。常見的最短,也就在乳|房下一繞而上;也有掖在腰帶內的;長的則從臀部一繞。這種,梵文稱為Yajnopavita,漢文譯作絡腋、神線、神索、凈繩、持供等。據說,婆羅門教徒在學習「吠陀」經典完畢之時,得授此線以為標誌,佛教造像用此,是從婆羅門教那裡沿襲移用,漢化佛教的塑像家也習稱它為「綬帶」。
戴在上臂部和腕部的,梵文統稱為Baju的,譯作「臂釧」;梵文稱為Kataka的,譯作「腕釧」。還有戴在踝部的,梵文稱為Nupura,可以譯作「足釧」。以上,造像家常分別稱之為「臂嚴」(「莊嚴」的嚴)、「腕嚴」與「足嚴」。
可是,漢化佛教的菩薩像的裝身莊嚴越來越不講究,有時連斜掛和絡腋也分不清楚,甚至取消。宋代以後,封建意識加強,許多菩薩身上裹的衣服越來越多,那些裝身莊嚴就看不出來了。觀世音菩薩又經常戴上風兜,連寶冠(也是裝身莊嚴的一部分)也看不出來啦。外來的華貴逐漸讓位於本土的樸素無華。
這九位全都皈依釋迦牟尼佛去了。可見,瓔珞是古代南亞次大陸在家人特別是貴族(不分男女)的隨身裝飾品,出家僧人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佩戴瓔珞的。佛經中類似的故事記載相當多,只舉此一例以概之,不贅引。但應補充說幾句:這裏的「釋子」,意為「釋迦族的青年人」,他們尚未出家。與一般稱說的「釋子」指稱出家的僧人不是一個概念。
至於瓔珞的用途,大致地說,在佛教興起以前,古代南亞次大陸的人們早已使用它了。特別是九_九_藏_書那裡的貴族,是經常用它來裝飾自己的身體,並用來顯示身分的。古代南亞次大陸的神,自然是貴族統治者在天上的投影化身,他們也是使用這類飾物的。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衣飾」條中,記自己在古代南亞次大陸親眼所見,無論男女,都可「首冠花鬘,身佩瓔珞」。特別是貴族:「國王、大臣,服玩良異:花鬘寶冠,以為首飾;環釧瓔珞,而作身佩。」據《佛所行贊》卷一所載,釋迦牟尼當太子時,就是「瓔珞莊嚴身」的。又據《中阿含經》中的《木積喻經》,有許多青年女性修飾身體時使用的記錄:「年在盛時,沐浴香熏,著明凈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
據此,我們可以把佛經中「瓔珞」一物所指的內涵,寬泛地界定如下:
Ratnāvali,這個詞的本義大致是指「一連串的寶石」。
Rūcaka,這個詞的本義大致是指「華鬘(花鬘)形的首飾」。而華鬘本身,則是梵文Kusuma-mālā的意譯。其中,Kusuma原指一種素馨屬的植物,音譯有「俱蘇摩、拘藪摩、須曼那、須末那」等,特指它的花,在佛經中常用作一切花的以部分代全體的統稱。mālā義為花環、環狀物。也有用mālā來作Kusuma-mālā的簡化詞的。華鬘主要指一種環形頸飾,也就是現在南亞次大陸還在使用的花環,如我們在禮賓式中常見往貴賓脖子上套的那類飾物。它與Mukta-hara的區別,大約主要在所用的串聯飾物之不同,一為植物質,一屬礦物質罷了。所以,有的佛經翻譯家有時也把Kusuma-mala或mala譯成https://read•99csw.com「瓔珞」了。
胸飾,多由華鬘或串珠形態的華麗串形物組成,從脖子上往前掛在胸前。但有兩種從左肩往下斜掛到右方腰腿部的,得說一說:
一種是花環形,是從左肩下垂,繞過右腿的一個大環狀物,梵文稱為Ardha-hara,意譯為「斜掛」或「半瓔珞」的便是。
佛教摒棄世上的榮華富貴,因此,佛和羅漢等出家人是不佩戴瓔珞、花環等飾物的。僧人在作為貴賓時短期內被人給戴上頸飾性質的花環,亦為戒律所許。只有菩薩級人物,除了現比丘形的如某些地藏菩薩等之外,正規的菩薩形象全都佩帶各種各樣的瓔珞與華鬘,並可以接受這種饋贈。典型的例證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說:
Muktā-hāra,其中Muktā義為「珍珠」,hāra則有「成串」之義。這個詞語的本義大致是「用珍珠等串成的首飾」。
頸飾,基本上屬於項圈系列,梵文中稱為Kantha-bhusa的。
華鬘,如上所述,是古代南亞次大陸盛行的一種裝飾性花環。它主要是由鮮花編織而成,其作用料想和瓔珞也差不多,只是多用為頭飾和掛在身上作為頸飾類飾物罷了。
(2) 它主要是用珍珠、寶石和貴金屬串聯製成的。寬泛地說,有時把華鬘也可計算在內。

遍體瓔珞的菩薩(一)
按古代南亞次大陸的菩薩造像,其瓔珞與華鬘性read.99csw.com質的裝飾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為什麼菩薩能接受此種供奉?看來是與釋迦牟尼得道前——包括本生經中的無數前生時——屬於菩薩級有關。特別在釋迦牟尼當王子的時候,更是瓔珞遍體的人物。這就影響到佛教的早期造像。佛傳中的釋迦牟尼就是王子裝束的呀!
就是在俗的善男信女來參拜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也常把瓔珞等首飾摘下來,以示尊敬。特別是在有求于佛的時候,更是如此。例如,《觀無量壽佛經》卷上所載,阿奢世太子把父王頻婆娑羅監禁起來,想把他餓死。母后韋提希前往探視。她洗澡后,把酥蜜和炒麵粉摻在一起,抹在身上,又在瓔珞的掩蓋下帶上葡萄漿,帶給老王吃。後來韋提希祈求釋迦牟尼佛來救駕,她一見到佛,立即「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這是一個典型的利用瓔珞與由於尊敬對方而捨棄瓔珞的事例。
但是,佛門捨棄世上一切榮華富貴,按清規戒律的要求,是不能佩戴這些飾物的。《四分律》卷四中講到八位釋迦牟尼本家弟兄和他們的理髮師優波離出家時的故事,就鮮明地反映了這種情況:
時阿那律釋子、跋提釋子、難提釋子、金毗羅釋子、難陀釋子、跋難陀釋子、阿難陀釋子、提婆達釋子,優波離削髮師——第九——各凈洗浴已,以香塗身,梳治鬚髮,著珠瓔珞,乘大象、馬,出迦毗羅衛城……時諸釋子……下象,脫衣服、瓔珞具,並象與優波離,語言:「汝常依我等,以自存活。我等今者出家,以此寶衣並大象與汝,用自資生活。」……時優波離即以所得寶衣、瓔珞,以白疊裹之,懸著高樹,念言:「其有來取者,與之!」……九-九-藏-書
瓔珞是古代南亞次大陸的人們——特別是貴族——用來裝飾身體的一大類首飾的梵文意譯。追溯佛經中相對應的梵文原來的詞語,大致有以下幾個: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菩薩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憫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憫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堠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憫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但是,哪些人能佩帶這些,玄奘所見似乎也有等級和種姓等的區別限制:「其有富商大賈,唯釧而已。」不過也不盡然,如《妙法蓮華經》的「信解品」中,講到那位「富長者」及其失散了的兒子的故事時,描寫兒子所見父親的豪華富貴情狀:
Keyūra,音譯是「吉由羅」,它大致指的是首飾中帶在手臂上的手鐲、臂釧一類飾物。
腹部的裝飾也和世間習見的那樣,集中於腰帶部分。梵文中稱為Udara-bandha的,漢文可譯成「腹帶」;梵文中稱為Kuca-bandha的,則可譯成「乳帶」。總的說來,腰帶由金屬和珠寶構成,和世俗所用似乎也沒有什麼兩樣。有梵文稱為Mekhala的,音譯「彌呵羅」,意譯則為「金帶」。還有梵文稱為Rasana的,稱為Kanci的,一般都可譯作「寶帶」。
(1) 它是環狀的飾物,寬泛地說https://read•99csw•com,包括掛在頸部和垂於胸部,戴于頭部,戴在手臂和小腿等部位上的全算。
這是一位大富翁的氣派。可是他有「吏民」伺候,說明在政治上身分不低。
至於從玄奘這位佛教徒眼中所見的各派「外道服飾」,則是「紛雜異制。或衣孔雀羽尾,或飾髑髏瓔珞,……」在此說幾句:玄奘所見的「飾髑髏瓔珞」的「外道」,乃是信奉濕婆(梵文Siva的音譯)的教徒。濕婆的意譯名稱是「大自在天」,為古代南亞次大陸三大主神之一,他的頸飾就是許多髑髏聯結而成的瓔珞,因而綽號為「飾髑髏瓔珞者」(梵文Kapalamalin的意譯)。這個教派的教徒也採用此種瓔珞作頸飾,所以綽號為「佩戴髑髏者」(梵文Kapaladharin的意譯)。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所載,玄奘過流沙時,有大神守護,據說就是「深沙大將」,根據有關他的儀軌,他的頸飾是髑髏瓔珞。這就是《西遊記》中沙僧造型的原型,為研究中國神魔小說的人所習知。

遍體瓔珞的菩薩(二)
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幾承足。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以真珠瓔珞——價值千萬——莊嚴其身。吏民童僕,手執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寶帳,垂諸華幡。香水灑地,散眾名華。羅列寶物,出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威德特尊……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