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朋友胡適之:胡適的圈子

我的朋友胡適之:胡適的圈子

⊙胡適提倡寫新詩、不寫舊詩,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嘲笑。上海《晶報》主筆張丹斧說,胡適寫不好舊詩,所以提倡寫新詩,以便把寫新詩的方法教給那些舊詩比他寫得好的人。張恨水說新詩是「嚼在嘴裏硬邦邦的乾燥燥的乾菜」,「不香不艷不清不秀不甜不辣沒有看頭」。
⊙殷海光在西南聯大上學時,有一次罵胡適:「胡適這個人一點哲學都不懂!」幾十年後,殷卻接了胡適的「班」,成為自由主義的一面旗幟。
⊙胡適經常為人證婚。有一次婚宴上,主人一桌只給備了一壺酒,一圈下來酒就喝完了,胡適讓服務員添酒,服務員說,新娘是節酒會的會員,不讓客人多喝酒。胡適聽了,從身上掏出一塊錢交給服務員,說:「不關新郎新娘的事,這是我們幾個朋友今天高興,要再喝幾杯,趕快拿酒來。」
⊙林語堂出生在教會家庭,又是在教會大學上的大學,古學問功底不是很好。剛進清華做老師時,覺得自己中文太差,靠研讀《紅樓夢》來學習北京話,並經常跑琉璃廠舊書攤,第一次知道王國維的著作《人間詞話》
⊙郁達夫在那篇著名的《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文章里,為窮困落魄的沈從文出了三個主意:上策是找份工作,或者去革命,去製造炸彈;中策是回家;下策,或者去當兵,或者去做賊,並建議先從沈家的有錢親戚熊希齡偷起。
⊙蔣廷黻問丁文江:「這些軍人搞政治會產生什麼好結果?」丁搖搖頭,說:「廷黻,你不懂軍人。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他們中任何一個有你那樣的教育程度,他們一定可以,而且絕對可以比你對國家有貢獻。」
⊙1919年7月底起,蔣夢麟代理北大校長,有一天,胡適見到蔣,蔣說:「北京的教育界像一個好女子,那些反對我們的,是要強|奸我們,那些幫助我們的,是要和姦我們。」胡適糾正說:「夢麟你錯了,北京教育界是一個妓|女,有錢就好說話,無錢免開尊口。」
名言:大胆地假設、小心地求證;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拚命往前
⊙一次宴會上,胡適稱讚了郭沫若幾句,郭在旁邊聽到了,特地走過來,在胡臉上kiss了一下,以表謝意。
身份二:《新青年》同人,新文化運動領袖,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
⊙北大成立,普通教授之外,還有名譽教授和研究教授。1934年,梁實秋初到北大做外文系主任時,才三十齣頭,被聘為研究教授,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一次,有人故意當著很多人的面大聲說:「我這個教授是既不名譽也不研究!」
⊙楊振寧在西南聯大上學時就很有名,是物理系的才子,一天楊和另一位才子黃昆聊天,黃問:「愛因斯坦最近又發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沒有?」楊說看了,黃又問覺得怎樣,楊把手一擺,很不屑的樣子,回答:「毫無originality(創新),是老糊塗了吧。」
婚姻:與江冬秀的包辦婚姻,與韋蓮司、曹佩聲的戀愛
⊙抗戰中,老舍和梁實秋在募款勞軍晚會上一起說相聲,接連兩個晚上,輪流掛頭牌,先是老舍「逗哏」、梁實秋「捧哏」,而後是梁實秋「逗哏」、老舍「捧哏」。演出前,梁實秋反覆叮嚀老舍:表演到用摺扇敲頭的時候千萬九九藏書隻可「略為比畫而無須真打」。老舍唯唯答應。到了台上表演,老舍不知道是一時激動,還是有意的,掄起大摺扇狠狠地敲打梁的額頭,正好把梁的眼鏡打落,梁趕緊伸手接住,台下觀眾立刻叫起好來,高呼「再來一回」。
⊙章衣萍年輕時是個窮才子,胡適看他可憐,很照顧他,所以章衣萍的口頭禪就是「我的朋友胡適之」。他第一次去美專給人上課,開口就說:「陳公博、曾仲鳴、胡適、周作人都是我很要好的朋友!」
身份一:北大教授、上海中國公學校長、北大校長
爭議: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有「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之惡謚
⊙沈從文初到北京時,又窮又沒名氣,沒有生活來源,住在一個租來的小房間里,冬天沒有暖氣,沈稱之為「窄而霉小齋」。
⊙楊振聲任青島大學校長時,邀請胡適來學校演講。不料輪船抵達時,因風浪太大,無法上岸,胡給楊發了一封電報,說:「宛在水中央。」楊接到電報后,回復:「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主要成就:發起白話文運動,新文化運動重要的推動者和領導者,出版中國第一部白話詩集,以西學方法寫出《中國哲學史大綱》
⊙林語堂中學時以第二名畢業,上教會大學時也是第二名畢業,林總結說:「我相信如果我肯在功課上努力一點,便不難得到冠軍,不過我不幹……我一生都不願居第一。」
⊙胡適維新,批判中國傳統的「八股文、小腳女人、太監、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族、廷杖板子夾棍的法庭」等醜陋現象。辜鴻銘則維舊,一一進行辯駁,他以茶壺比作丈夫,以茶杯比作妻子,一個茶壺可以配多個茶杯,所以造成多妻制和納妾制;極力美化「小腳女人」,並宣稱「隨地吐痰是中國人注重精神生活之表現」。
⊙一次徐志摩拿了一本厚厚的圖文並茂的德國「色情書」來,給大家傳閱,胡適忽作驚人之語:這種東西都一覽無遺,不夠趣味,「我看過一張畫,不記得是誰的手筆,一張床,垂下了芙蓉帳,地上一雙男鞋,一雙紅繡鞋,床前一隻貓蹲著抬頭看帳鉤。還算有一點含蓄」。聽得大家心裏一驚,原來胡夫子也有這等愛好啊!
⊙傅斯年字孟真,傅去世后,胡適給傅夫人寫信說:「他(傅)的學業比我深厚,讀的中國古書比我多得多,但他寫信給我總自稱『學生』,三十年如一日。我們見面時,也常『抬杠子』,也常辯論,但若有人攻擊我,孟真一定挺身出來替我辯護。他常說:『你們不配罵適之先生!』意思是說,只有他自己配罵我。」
⊙文人多有雅癖,「補白大王」鄭逸梅熱衷於收藏名人尺牘、摺扇、印章、名刺、古錢等,《晶報》主筆張丹斧愛收藏古鏡,袁寒雲則收藏古花瓶、古幣、古印和古玉。有一回,袁寒雲在《晶報》連載小說《辛丙秘苑》,突然半途收筆不寫了,原來他看中了張丹斧收藏的一個陶瓶,張不肯轉讓,袁寒雲就以中斷連載相要挾,最後沒辦法,張丹斧只好認栽。
⊙梅蘭芳訪美時,一位美國老太太十分痴迷,每場必到。一次演出后她找到梅蘭芳,拉著梅的手讚嘆不已,說:「這是多麼好看的一雙手啊!為什麼演出的時read.99csw.com候要用袖子遮起來呢?」
生卒年: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
趙元任(1892~1982),江蘇武進人,生於天津。畢業於康奈爾大學,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言組主任,與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並稱清華四大導師,1938年後長期任教於美國。
得意之作:獨自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文學創作
⊙1926年7月,凌叔華和陳西瀅在北京結婚,凌是嶄露頭角的女作家,陳則已是北大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婚後兩人各用各的書房,凌寫好了什麼小說,都對陳「保密」,陳寫好文章后,也不給凌看。
⊙梁實秋在北師大上課,給學生講Burns(英國詩人彭斯)的一首詩,情思悱惻。一女生聽得淚下如雨,講到慘怛處,這女學生索性伏案大哭起來。兒子問梁實秋:「你是否覺得很抱歉?」梁實秋回答:「不。Burns才應該覺得抱歉。」
⊙沈從文回憶小時候,小學生中間定過幾條「獎懲律」:見仇遠走者,罰錢一文;被打起包不哭哼者,賞錢一文;在別處被二人以上圍打不傷者,賞錢二文;被人罵娘二句受到挑戰而不敢動手者,罰錢二文。
⊙江澤涵是中國拓樸學的開創者,30年代在北大數學系做系主任。江是胡適的小舅子,左派學生們反感胡適,就連帶著反感胡適的這位小舅子,動不動就罷他的課。
⊙丁文江,人稱「一個結論家」,意思是說他遇事總有自己的結論,一旦形成結論就很難改變。丁文江從小不愛吃海鮮,所以一生不吃魚翅、鮑魚之類;絕對不信中醫,一次在貴州考察,丁和隨從都病倒了,本地只有中醫、沒有西醫,丁就打電報到貴州請西醫,寧願死也不接受中醫的治療。
⊙1919年,林語堂帶著新婚妻子去美國留學,由於積蓄不多,最窮的時候甚至一罐麥片過一星期。林曾經兩次打電報給國內的胡適,請胡適向北大借錢寄過去,每次一千元。後來林留學回來,去見校長蔣夢麟,為兩千元的事向蔣道謝,蔣很吃驚,問:「什麼兩千塊錢?」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胡適自己掏的腰包。
⊙胡適在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任職時,制訂了一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計劃,物色了五個人,來共同翻譯:聞一多、徐志摩、陳西瀅、葉公超、梁實秋。但其他幾人試了一段時間后,覺得太難,都放棄了,只有梁實秋堅持了下來,花了近四十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項巨大工程。
⊙據傳沈從文追求張兆和時,校長胡適曾從中撮合,羅爾綱辯駁說:「我和張兆和同班,還同選過一門只有七個人選的《說文》,卻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更哪有作為校長的胡適去介紹師生戀愛!絕無此事。」有人去向張兆和本人求證,張不置可否,只笑笑說:「報紙上有此一說。」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教育家,曾留學哥倫比亞大學,師從杜威,先後創辦曉庄學校等,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
⊙1930年5月,胡適迫於政府壓力,辭去中國公學校長,由馬君武接任,胡適說:「馬先生九_九_藏_書是孫中山同盟會的秘書長,地位很高。只是脾氣不好,一言不合,就用鞋底打宋教仁的巴掌。他不肯信任人,事事要自己抓,連倒痰盂也不放心,要去看過。不肯信任人,人便不敢負責;事事自己去抓,便行不通。」果然,馬接任校長才一兩個月,學生鬧風潮,馬就被趕走了。
⊙1944年,《大公報》主編王芸生到燕京大學演講,告誡大家:如果因為講真話而獲罪,被「抓到刑場,揪住小辮子,鋼刀一舉,咔嚓一聲的時候,小子,你要一聲不吭,咬緊牙關頂得住,才算得是一條好漢,一個好記者」。
1924年左右,北大教授們分成兩派,互相攻擊,一派以《現代評論》為陣地,主要有胡適、陳西瀅、徐志摩、陶孟和、蔣廷黻等,另一派以《語絲》為陣地,以魯迅、周作人、林語堂、郁達夫等為主。林語堂回憶:當這兩個周刊關於教育部與女子師範大學問題而發生論戰之時,真是令人驚心動魄。不過,林又說:事實上,只是魯迅和陳西瀅的敵對而已,「我們大家都是適之先生的好朋友」。
⊙1924年左右,北大教授們分成兩派,互相攻擊,一派以《現代評論》為陣地,主要有胡適、陳西瀅、徐志摩、陶孟和、蔣廷黻等,另一派以《語絲》為陣地,以魯迅、周作人、林語堂、郁達夫等為主。林語堂回憶:當這兩個周刊關於教育部與女子師範大學問題而發生論戰之時,真是令人驚心動魄。不過,林又說:事實上,只是魯迅和陳西瀅的敵對而已,「我們大家都是適之先生的好朋友」。

⊙林語堂提倡幽默,人稱「幽默大師」,但林自認為不是第一流的幽默家,只是在一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則極為缺乏的國度」里,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人而已。有一個著名的笑話,版權就是林語堂的:「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國的鄉村,屋子安裝有美國的水電煤氣等管子,有個中國廚子,有個日本太太,再有個法國的情婦。」
⊙1926年9月,張季鸞開始主筆《大公報》,並提出了著名的「四不」方針——「不黨、不賣、不私、不盲」。
生卒年: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20世紀20年代後期,王雲五在一個小規模的公民書局編公民叢書,立志要打倒全國最大的出版機關商務印書館。不過王的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1930年,由胡適推薦,王進入商務印書館擔任總經理,把商務帶上了鼎盛時期。
出生地:安徽績溪
婚戀:有過兩次婚姻,都很幸福
⊙1930年4月,胡適寫信給楊杏佛,稱「我受了十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了,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
張季鸞(1888~1942),生於山東鄒平,曾擔任孫中山的秘書,為民國最著名的報人之一,長期主政《大公報》,提出著名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主義辦報方針。
殷海光(1919~1969):湖北黃岡人,哲學家、邏輯學家,西南聯大畢業,師從金岳霖,後來去台灣,被認為是胡適自由主義的重要傳人。著名學者李敖、陳鼓應read.99csw•com等都是他的學生。
⊙羅爾綱曾經跟隨胡適作歷史研究,在胡家吃住多年,有人問羅:「胡適最尊重的朋友是誰?」羅遲疑著回答:「可能是丁文江吧?因為他叫丁文江為大哥。」又問胡適最看重的學生是誰,羅立刻應聲而答:「傅斯年。」
丁文江(1887~1936):江蘇泰興人,地質學家、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曾與胡適等一起先後創辦《努力周報》、《獨立評論》,有「學術界的政治家」之稱。
出生地:北京
⊙陶行知在美國讀書時,跟孫中山的大公子孫科住同一宿舍;一年後轉投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杜威門下,杜威就是胡適的老師,所以跟胡適又成了同門師兄弟。但陶行知對這兩人都看不慣,他說最看不起兩個同學:一是胡適,靠外國人吃飯;二是孫科,靠老子吃飯。
胡適
⊙陶行知倡導平民教育,1927年在南京創辦曉庄師範,自任校長,以「半工半讀」來管理學生,校訓是「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粱菽麥黍稷下工夫」。這位陶校長親自帶頭,上課時穿長衫,下課後穿藍布服,和學生一起下地干農活,人稱「挑糞校長」。
一生遺憾:有太多的書沒有讀;與許多鴻儒沒有深交,轉眼那些人已成為古人;虧欠那些幫助過他的人的情誼;陸遊但悲不見九州同,現在也有同感
⊙趙元任和楊步偉結婚時,給親友的通知書上寫著:當您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已在1921年6月1日下午三點鐘東經百二十度平均太陽標準時結了婚;除了兩項例外,賀禮絕對不收;例外一是書信、詩文或音樂曲譜等,例外二是捐款給中國科學社。胡適作為證婚人,送的禮物是一本胡適作有註解的《紅樓夢》
⊙1922年5月13日,由胡適起草,經蔡元培、李大釗等16人聯合簽署的題為《我們的政治主張》提議:「第一,我們要求一個『憲政的政府』;第二,我們要求一個『公開的政府』;第三,我們要求一種『有計劃的政治』」。當年9月,王寵惠即署理國務總理,羅文乾和湯爾和任財政總長和教育總長,組成了「好人政府」,並存在了72天。
⊙有一次,徐志摩、梁實秋等人在胡適的書房裡翻出了胡的日記,幾個人正偷看得得意之際,胡適上了樓,笑著說:「你們怎可偷看我的日記?」隨後很嚴肅地說了一句,「我生平不治資產,這一部日記將是我留給我的兒子們唯一的遺贈,當然是要在若干年後才能發表。」
⊙奉系入主北京后,林語堂離開北大南下,參加了武漢革命政府,任外交部長陳友仁的秘書。不過只做了不到半年,就辭職了,林表示:我是個食草動物,而不是肉食動物,善於治己,而不善於治人,所以必須棄政治而去。
畢業學校:中國公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一生有三十多個博士學位,但只有一個是考來的
⊙據說梁實秋在中國公學教書時,有一次胡適請吃花酒,別人都有自己相好的姑娘,只有梁「大窘」,只好由胡適代叫了一個姑娘。吃了一頓飯,連姑娘是什麼模樣都沒敢看一眼,梁回到家后,向妻子彙報,總結說:「買笑是痛苦的經驗。」
⊙1946年,李公朴、聞read.99csw•com一多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后,陶行知的名字也出現在暗殺黑名單上,朋友們提醒他要提防著點,陶堅定地說:「我等著第三槍!」
羅爾綱(1901~1997):廣西貴縣人,歷史學家,太平天國史研究專家,胡適在中國公學時的學生,出版有回憶胡適的著作《師門五年記》《胡適瑣記》。
⊙1929年,胡適發表《人權與約法》《我們什麼時候才可有憲法》等文章,得罪了國民政府當局,被迫辭去中國公學校長職務,在家蝸居,極少和朋友來往。後來胡適離開上海去北京時,也沒人來送行,只有中國公學派來的一名學生代表,照了一張相后匆匆離去。下車時也沒有來接站的人,讓人溫暖的是,學生傅斯年早已在家備好豐盛的大餐,為老師接風。
⊙林語堂自稱「無書不讀」,又對一切事物皆極好奇,「對女人的衣裳、罐頭起子、雞的眼皮,都有得意的看法」。
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縣人,作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歷史文物研究專家。出身行伍,二十來歲開始文學創作,民國最出色的小說家之一。
⊙七七事變后,梁實秋痛哭失聲,對大女兒說:「孩子,明天你吃的燒餅就是亡國奴的燒餅。」
⊙胡適經常要接見一些根本不認識的人,胡把他們都安排在星期天的上午接見,稱之為「做禮拜」。

小檔案

⊙一次在胡適家裡集會,徐志摩一進門就從袖裡掏出一件東西給別人看,原來是一具小小的木製的棺材,長約四五寸,紅漆爍然。打開棺蓋,裏面裝有香煙數十支,徐拿出煙來一一遞給大家抽。
⊙梁實秋主編《新月》時,一連就「人權」問題發表了多篇胡適的文章,引起很多力量的干涉,有時雜誌一出刊,便被「奉旨沒收焚毀」。某期,梁又編髮了胡適的《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消息傳出去后,中國公學秘書長親自找過來,讓梁撤回該稿,一向性格溫和的梁,卻斷然回絕:「除非是胡先生自己要求撤回,我礙難照辦。」於是照發不誤。
身份三:國民政府國防參議會參議員、中國駐美大使
⊙沈從文的祖父曾經做過清朝貴州提督,父親是軍官,民國后曾競選湖南省議員,刺殺袁世凱不成,被迫隱姓埋名逃亡西北。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作家、學者。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留學哈佛,回國后在北大等任教,《語絲》撰稿人,「論語派」代表作家,后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
⊙國難當頭,胡適被國民黨政府任命為駐美大使,當天胡在日記中寫道:「二十一年的獨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為國家犧牲了。」
⊙上海有一份小報紙創刊前,主編張丹斧給胡適寫信,請這位大名人為創刊號寫篇文章,撐撐場面。胡適回信婉拒說:「你的來信,我應該遵命,但是此時忙,倘有工夫,我一定作點小文字送來。《小日報》出版時,請送我一份。」主編就將這封信刊登在創刊號的頭版。
⊙沈從文在西南聯大教中國小說史,學生很少,只有六七個人聽,沈講課字斟句酌,語速很慢,一堂課講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梁實秋
身份:理論批評家、作家、翻譯家、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