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命中注定頑固地愛你:清朝遺老的圈子

命中注定頑固地愛你:清朝遺老的圈子

生卒年:1859~1919
鄭孝胥
⊙1926年,清東陵被軍閥孫殿英盜取。陳伯陶在香港聽說后,號啕大哭,隨後就寫了通知書,遍告在香港的遺老,建議募款修陵。他先捐1000元港幣,本欲親自攜款到北京哭陵,但因身體狀況不佳,為親友勸止,只好到銀行匯款給清朝王室。
⊙1923年,溥儀大婚。陳伯陶特意從香港輾轉到北方,獻上港幣一萬元作「皇上大婚」費用。後來回港,陳向各遺老說:「皇上英明才幹,必有中興之日。」
⊙鄭孝胥在上海時生活拮据,據上海名醫陳存仁回憶,鄭的書房桌面玻璃下壓著八個字:親友求書,概照潤例。陳請鄭題寫一個書籤,一塊錢,鄭推銷似的說:「你不如多寫一些,我今天可以當場交卷。」
鐵良(1863~1938):滿族鑲白旗人,曾任軍機大臣、陸軍部尚書等,滿族中的軍事要員,軍事力量堪與袁世凱分庭抗禮。民國後為宗社黨核心成員,積極復辟。
⊙1923年9月,日本地震。溥儀以賑災之名向日本捐助,當時溥儀小朝廷的經濟來源很困難,一時拿不出現款,溥儀就讓人從寧壽宮庫中提出48對古瓷瓶和2個珍珠手串,派人送到日本使館。每個手串有108顆珍珠,有人估計起碼價值30萬元。據說這項個人名義的捐贈,超過了當時北洋政府贈款的數額。
出生地:廣東番禺
⊙1913年春天,前清遺老們在江蘇揚州策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尊孔崇道會」。這年的8月份在山東曲阜,舉行了一次更為浩大的祭祀孔子大會。從8月24日下午到9月1日上午,歷時七天整。會議的內容主要還是祭孔與講經。這次祭孔大會的盛況,是晚清以至民國所罕見的。據載,「尊親孔聖,舉國同情,赴會者竟異常踴躍」,「與祭者二千餘人」,除了孔教會的各省代表外,全國各界也派人參加。此外,還有港澳地區的代表參加行禮,若干外國記者也到會觀禮。
⊙鄭孝胥在給溥儀講《資治通鑒》時,話題忽然轉到了溥儀未來的「帝國」上,他說:「帝國的版圖,將超越聖祖仁(康熙)皇帝一朝的規模,那時京都將有三座,一在北京,一在南京,一在帕米爾高原之上……」
⊙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王闓運居然叫好:「這些人進入我們的京師而不滅我們,那就不會再瓜分我們,即使是把我們瓜分了,那是用有道代替無道,有何不可?」
⊙清朝最後一任雲貴總督李經羲是革命大亨蔡鍔的師傅。辛亥革命后,李經羲到青島隱居。1917年,李經羲受總統黎元洪之邀,出任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可惜因張勳復辟而上任不足一周即去職,人稱「短命總理」。心灰意冷的李經羲回到上海,從此再無出山,只在家裡逗孫為樂,讓孫子騎在自己的背上,嘴裏念著:「爺爺給你做牛做馬噢。」令人欷歔。
⊙美國醫生記載:載灃,相貌清秀,眼睛明亮,嘴唇堅毅,腰板筆挺,雖不及中等身材,卻渾身透著高貴的氣質。
⊙湖廣總督張之洞請王闓運吃火鍋,吃著吃著就熱起來,王闓運趁勢就把褲子脫了,上面穿了小褂。大家都覺得他很沒有禮貌,張之洞也覺得他有點過分,就問他:「您不一直自稱名士嗎,名士還不|穿褲子?」王闓運一面吃,一面說:「伏羲神農可都是古代的聖人啊,他們都不|穿褲子,我這個名士穿褲子做什麼。」張之洞大為不解,王闓運解釋道,「咱們中國在漢武帝以前,都是不|穿褲子的。您剛才提到名士,孔老夫子可是大名士吧,他就不|穿褲子,孟子當然也不|穿褲子,因為當時沒有這個習慣,都是上下蓋住就算了,褲子可是後來才發明出來的東西。」
身份:宗社黨(一個意圖復辟清朝的組織)成員
⊙袁世凱倒台後,黎元洪當大總統,樊樊山向黎這位湖北老鄉主動發出求職信,要求給個大總統顧問、咨議之類的做做。沒想到黎元洪對他不感興趣,反而把這封信給手下人傳閱,說:「看,這個樊樊山又在發官癮了。」有人問該怎麼辦,黎元洪一瞪大眼珠,「不理!不理!」直到徐世昌做了總統,大家都是「大清舊臣」,便安排給樊每月發一份薪水。
⊙德國亨利親王曾到青島邀請徐世昌等一批遺老觀賞read.99csw.com新發明的電影。電影未放映時,遺老們在座位上吸水煙袋,呼呼之聲震耳欲聾。電影放映前先由翻譯介紹內容,然後關燈放映。徐世昌一見燈關了,很不悅,站起來說:「人還未走,竟然了燈!不像話。」翻譯趕緊解釋,徐世昌等遺老才坐下。但在放映中,因為語言障礙,所以這些人大聲喧嘩,並且還把濃痰吐在純毛地毯上。第二天的報紙大肆渲染此事,徐世昌等遺老看了報紙,居然認為這匪夷所思。
綽號:清末怪傑
⊙民國后,梁鼎芬住在武昌,依舊留著大辮子。黎元洪和手下一班人就想捉弄梁,派了幾個人去見梁,一個假裝和梁說話,一個從後面掀開梁的帽子,再衝上一人揪著辮子就剪。剪完后,梁伏地大哭,有人建議他報案,請黎元洪都督做主捉拿兇手。
出生地:福建福州
⊙民國時期,辜鴻銘在東交民巷使館區內的六國飯店用英文講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中國人的精神》,他自譯為《春秋大義》)。中國人講演歷來沒有售票的先例,他卻要售票,而且票價高過「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聽梅蘭芳的京戲只要一元二角,聽辜鴻銘的講演卻要二元,如此高價票,卻仍有不少人蜂擁而至。
名臣「代表作」:中法戰爭時,彈劾李鴻章「六大可殺之罪」;張之洞創辦近代教育的得力助手
⊙梁鼎芬做過溥儀的老師,民國后以遺老自居,曾積极參与張勳復辟。早年,廣雅書院想請梁做院長,有人說梁太年輕了,才二十八九歲。梁說:「這容易呀,想年輕些很難,想老一些容易。」於是選了個日子,開始留鬍鬚,各界名流都來祝賀,稱「賀胡會」。從此,一縷長須就成了梁的標誌。
溥偉
⊙張人駿是張愛玲的叔叔,袁世凱的盟弟兼親家,一生以「忠於大清」自詡,在政治上幾乎屬於「頑固勢力」的一方,對維新、洋務運動等都採取消極態度。任職兩廣總督期間維護西沙和南沙領土主權。1947年,民國內政部將位於南沙群島西部的一個灘涂改掉原有舊名,重新命名為「人駿灘」,以紀念張人駿的功績。
⊙梁鼎芬與章太炎評當世之維新人物,梁曰:「康有為霸氣縱橫,不失為一佳士,唯深沉不可測,傳其頗有做皇帝之野心,君識其人,亦謂可信否?」章太炎對曰:「君誤矣,皇帝人人可做,康有為如僅圖為皇帝,尚不足為異,最荒謬者,則其人竟妄想欲為教主也!」
⊙翻譯了《茶花女》的林紓很怪,他曾九謁崇陵(德宗陵),自稱「清室遺民」,卻又是贊成共和制度的一個人。民國初立,他毅然剪去辮髮以為諸老倡。民國六年張勳復辟,他勸告同鄉人陳寶琛、鄭孝胥,說是此舉不僅足以危害國家,且足以危害清室。對自己矛盾的行為,他解釋說:「我中過舉人,已受前清功名,所以自覺是一個遺民了,我承認我的思想太落伍,但做人的方法不可不如此。」

小檔案

⊙1921年,享譽全球的英國作家毛姆來中國遊歷,他久慕辜鴻銘大名,便派人送了張請柬,約其見面。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毛姆只好親自上門拜訪。毛姆來到府上剛一落座,辜鴻銘就不客氣地說:「在你們看來,你們只需招招手,我們中國人就得來。」毛姆很感慨,但辜鴻銘絲毫不給對方留面子,一連串機關槍似的質問:「你們的藝術和文字比我們的優美嗎?我們的思想家不及你們的深奧嗎?我們的文化不及你們的精巧、不及你們的繁複、不及你們的細微嗎?當你們穴居野處、茹毛飲血的時候,我們已經是進化的人類了……」毛姆辯不過辜鴻銘,就把他的辮子當成話題,辜鴻銘一臉得意地對毛姆說,「你看我留著髮辮,那是一個標記,我是老大中華的末了的一個代表。」
身份:政治家、書法家、「同光體」代表詩人
⊙勞乃宣在青島時和遺老們經常進行思想聯絡,他同遜清遺老呂海寰、陸潤庠、趙爾巽、張人駿、周馥、王垿、劉廷琛之父劉雲樵等人結成「十老會」,以文會友。並與在青島的日本人鬼頭玉汝等八人結成「八仙」,結為詩社,互相唱和。
⊙辛亥革命后,鄭孝胥跑九_九_藏_書到上海找了一棟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凡是詩文信件題識,仍用宣統甲子,從來不用民國年號。他的朋友做了民國的官一旦被他知道,就會遭到他狂暴的謾罵:「群盜如毛國若狂,佳人作賊亦尋常。」
民國後主要居住地:青島、大連
⊙勞乃宣在青島和德國人尉禮賢組織了一個尊孔文社。成員多為清朝遺老,也有少數的在青島德華大學任教的德國教授、學者。這些人在一起交流東西方文化,因而也稱「中西文社」,有時在飲酒之間論文談道。由於語言障礙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文社」開始時並不順利。遺老們在上面講,德國人費盡精神,也聽不太懂;輪到德國人發表言論時,遺老們乾脆回家睡大覺去了。
⊙民國成立,前清官員于式枚擬一聯懸于門兩側: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王闓運曾給袁世凱打工,見袁世凱把民國搞得太不像話,就寫了一副對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橫批是:旁觀者清。
⊙梁鼎芬被民國政府任命為光緒皇帝陵墓(崇陵)的監工。1913年,民國政府拿不出尾款,梁鼎芬只好親自出馬。他先是派人到北京訂購了二三百隻陶瓷酒瓶運回西陵。到了冬天大雪紛飛時,他帶著十幾個人到崇陵寶城之上,將每個酒瓶都裝滿潔白的雪,然後塞好瓶口,封上紅紙箋,上書「崇陵雪水」。這些瓶子被他運回北京的住所,他寫了一份公啟,說明崇陵應栽樹的理由。然後把北京城裡的前清官員富紳的家庭住址打聽清楚,之後,他就帶著那份公啟,領著人,用人力車載著雪水瓶,按照道路的遠近和預定拜訪人的先後次序,一一拜訪。對方如果把錢給了,梁鼎芬就千恩萬謝;對方如果敷衍,梁鼎芬就臉色突變,破口大罵。
⊙鄭孝胥自恃學貫中西,尤其是在書法上,傲視天下。他的字可謂一字千金。當時中國「交通銀行」四個字,就是以四千兩銀子從他手中索取的。1915年刊印的初版《辭源》的書名「辭源」兩個字,他即收潤筆費五百兩雪花銀。為商務印書館題寫館名,只五個字,即索銀每字兩千兩。儘管已經寫好了,可是由於商務印書館要求其在題款時,應註明題于「民國某某年」,這下可激怒了這位大清遺臣,他當場將墨寶付之一炬,一萬兩白銀就這樣付諸東流了。
身份:晚清名臣、遺老、詩人、學者
⊙王闓運出生於1833年,據他自己講,出生前,他老父夢神仙貼四字於他家大門曰:天開文運,所以,他老父親就以「闓運」為其名。
生卒年: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
⊙段祺瑞組內閣,電招鄭孝胥任交通部部長,鄭孝胥回電:「家有小事,不能前去。」
⊙1906年春節,康有為在墨西哥利用各地華僑提供的捐款購置了墨西哥電車軌道經過之處的地產。只過了一年,這些地產價格升值好幾倍,讓他凈賺了相當於今天的800多萬元人民幣。
名言:我們為什麼要學英文詩呢?那是因為要你們學好英文後,把我們中國人做人的道理、溫柔敦厚的詩教,去曉諭那些蠻夷之邦
⊙九一八事變后,鄭孝胥以在「東北建立帝國」為前提,與偽滿洲國主要策劃者土肥原賢二達成協議,之後誘使溥儀來到東北。來到東北后,溥儀放不下皇帝的架子,不願屈任「滿蒙共和國總統」。鄭孝胥為此多方周旋,並向日本人保證,只要讓他出任未來的內閣魁首,「皇上的事由我包辦,無所不可」。得到日本人的肯定答覆后,鄭孝胥威脅溥儀說:「日本人說得出做得出,眼前這個虧不能吃。何況日本原是好意,讓皇上當上元首,就和做皇帝一樣。臣伺候皇上這些年,還不是為了今天。若是一定不肯,臣只有收拾鋪蓋回家!」
⊙1914年,袁世凱聘請前清大臣趙爾巽擔任清史館館長,但趙說他不願當「大清的叛徒」。於是,袁世凱騙他說:「這是替大清朝歌功頌德的事情,不是民國的事情。」趙爾巽這才勉強答應,但他提了一個條件,就是為他死於清室的兄弟討個說法。為了表明自己「只降漢不降曹」,他還寫了一首自嘲歌:「我是清朝官,我編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飯read.99csw•com!」
⊙王闓運應袁世凱的邀請去北京,路過湖北時,湖北將軍段芝貴對他熱情招待。王帶著老媽子,參觀完將軍府,指著段對老媽子說:「你不是想見見段大少爺嗎,這位就是,你好好看看,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梁鼎芬
詩人「代表作」:「嶺南近代四大家」之一
⊙王闓運亦莊亦諧,搞的是帝王學,在民國屬於很有個性的遺老人物。女兒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寫信向父親傾訴,王大怒,批曰:「有婿如此,不如為娼。」
⊙朱汝珍在前清時曾是皇帝秘書,1931年從北京到香港做寓公。他拿出所有積蓄開辦了一所學校,每生每年收費100元,但僅有學生三四十人,程度參差不齊,他又不是管理人才,所以舉步維艱。其實朱汝珍一直就霉運當頭。當初進士考試本為第一,但殿試慈禧太后閱卷時,厭惡朱是廣東人(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及孫中山均為廣東人),而且「朱」、「誅」同音,而「珍」又令老佛爺想起那個不聽話的兒媳婦珍妃;最要命的是,朱汝珍的粗筆楷書和蟑螂體有一拼,所以慈禧就將他的試卷扔在一旁,把第二名、貴州人劉春霖提升為狀元。以此朱汝珍只得屈居榜眼。
辜鴻銘
⊙戊戌政變后,康有為跑到國外。1904年6月開始,康有為成了「驢友」。6月份到達義大利;年底,他到達瑞典,買下了位於斯德哥爾摩東南沿海的一座小島,並在島上建起中國式的園林,取名「北海草堂」。直到1907年,他才離開瑞典去了法國。據康後來所記,他曾七赴法國,八去英國,十一次出入德國,還遊歷了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希臘等國。
主要經歷:發動滿蒙獨立運動,組織「勤王軍」
名言:有我溥偉在,大清帝國就不會滅亡
⊙前兩江總督張人駿,也就是張愛玲的叔叔,在辛亥革命后跑到青島居住。當時,寓居青島的遺老遺少頗多,比如,前軍機大臣吳郁生、前兵部尚書呂海寰、前北京大學堂監督劉廷琛等,當然還有前兩江總督張人駿。他們這些同病相憐的人,很快就成了朋友。大家一起聚會玩樂,偶爾提到前朝往事,都要感慨一番。唯獨張人駿不說話,起身就走。
⊙康有為後來到青島做遺老,一個叫李可良的人在青島與他相識,很快成為朋友。主要是因為他們二人都對軍閥統治抱有仇恨。康有為經常會帶女兒到李可良處喝茶聊天。有一天,李可良無心地說了一句話:「其實我是國民黨員。」康有為一聽,驚訝得從座位上猛站起來,張著嘴,半天沒說出話來。當他認為李可良不是在開玩笑后,無力地坐到了沙發上。過了很久,康有為才慢慢地說道:「我們是好朋友,這就足夠了。」
畢業學校:愛丁堡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
⊙辛亥革命后,中國復辟派分為三派。一是以恭親王溥偉等人為代表的王公貴族。為了重組武裝,溥偉還特意在青島建了座道觀,作為復辟分子來青島的招待所。德國人又特批他在德人集中居住的會前街建造了很有氣派的「恭王府」。而他的這座府邸就成了青島遺老們「復辟」計劃的辦公室。另外一派是以張勳為代表。他們要將皇帝當做傀儡,以復闢為名,自攬大權。最後一派則是紙上談兵派,只在理論和宣傳上提出復辟。

書法代表作:初版《辭源》的書名、「交通銀行」題字
⊙張慧劍說:「中國有三大天才皆死於水,此三人者,各可代表一千年之中國文藝史——第一千年為屈原,第二千年為李白,第三千年為王國維。」
⊙辜鴻銘是個「妻管嚴」,他的第二任老婆淑姑是他的天敵。辜鴻銘後來經濟條件不好,但碰上叫花子上門乞討,卻總少不了要布施幾個小錢。有一次,辜鴻銘施捨叫花子時,被淑姑撞見,當即挨了一頓臭罵,頭上還被淑姑拿碗砸了一下,痛不可當。淑姑雖然厲害,辜鴻銘卻本性難改,從此以後,夫妻倆就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一遇乞丐上門,辜鴻銘幾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出門來,閃電般地扔下幾枚錢幣,立即返回,不落形跡。即便如此,這偷偷摸摸的舉動還是不時被淑姑逮個正著,惡語相加。對此,辜鴻銘卻不以為恥。若有他人九九藏書藉以取笑,他甚至為自己辯解說:「不怕老婆,還有王法嗎?」
清朝職務: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
⊙陳三立(陳寅恪父)不辨菽麥,有一次謁中山陵后,見道旁稻秧成排,豐腴翠美,不由贊道:「南京真是好地方,連韭菜都長得這樣齊整!」
⊙「清季四大家」之一的詞人鄭大鶴去世,康有為知道鄭大鶴有很多珍貴書籍,就趁著鄭的兒子不在家,打著悼念老朋友的旗號來到鄭家,一番拜祭大哭之後,康對鄭大鶴的老婆說:「大鶴生前答應要送給我幾部書,現在他死了,我今天特來取去,拿來紀念老朋友。」鄭大鶴的老婆就打開書櫥,康有為毫不客氣地抱了一堆揚長而去。鄭家公子回來后,聽到這一消息,急忙去康有為家討要。康有為一見到來要書的人,連忙撲上去,握著鄭少爺的手,淚水、鼻涕橫流。把自己跟鄭大鶴的深厚友誼訴說了一遍,根本不讓鄭少爺插嘴。然後就是請鄭少爺吃飯,每天都是燕窩魚翅宴。鄭公子沒辦法,只好悻悻而歸。
⊙康有為後來請著名畫家吳昌碩刻過一枚印章,上書二十七個字: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
樊樊山(1846~1931):即樊增祥,「同光體」代表詩人,近代最高產的詩人。其父親在湖南做武官時,被僅是舉人的左宗棠大罵「王八蛋」,憤而發誓要把兒子們教育成進士。後來樊樊山果然中進士、做大官,並成為著名詩人。
傳奇:據說精通數十種外國文字,民國後繼續留一根長辮子
⊙前清遺老金梁,在其著作《瓜圃述異》中,將吳佩孚、齊白石、賽金花三人稱為「燕山三怪」。
⊙鄭孝胥談富國強兵之計,說:「極簡單,兩字妙訣,『借款』而已。」聞者不解,鄭私語曰,「我國借了外國人的款子,外國人窮了,我們便富了!」
⊙溫肅是死心踏地的前清遺老中一個突出的人物,他雖然直到抗戰時期才去世,但辮子一直留在腦後。據說,溥儀登基時就是由溫肅親手抱上的龍椅。1923年春,溫肅在北京參加完溥儀的結婚慶典,回到香港時,有人約他在學海書樓演講「宣統大婚盛典」。他雖然得意揚揚,卻婉拒:「我是一個微臣,不能仰體今上聖德之萬一,日夕誠惶誠恐,不敢冒犯聖顏。關於大婚典禮,倘若隨便說出,恐有褻皇上之尊嚴,不敢不敢!」這些人固請,溫肅才開尊口,吐沫橫飛,神情激動地說了四個小時。
政治「代表作」:負責起草偽滿洲國國歌與建國宣言,偽滿洲國成立時,任總督理大臣(即總理)兼文教部總長
⊙樊樊山在清朝做過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袁世凱上台後,想搜羅些晚清舊臣名人進參政院,原定的首選人物為王闓運,王也答應了,正準備從上海啟程北上。樊樊山跑來說:「您可不能去,一去就是貳臣;再則,那袁大頭是能成事的主兒嗎?」這麼一說,王就不好意思再去了,袁世凱見王不買賬,退而求其次,便把樊聘了去。
張人駿(1847~1927):直隸人,晚清名臣張佩綸的侄子,清末歷任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等,民國后避居上海做遺老。
⊙民國時期在香港享譽一時的孔學大師陳煥章是典型的遺老,據說他當年從美國學成回國,袁世凱想叫他在政府任職做官,他老娘特意到香港截住他,不讓他回北京做官。母命難違,陳只好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實踐和弘揚孔教思想的努力之中,而終成孔學大師。
⊙辜鴻銘鼓吹男人要娶小老婆,認為這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他說男人是茶壺,女人是茶杯,一個茶壺肯定要配幾個茶杯,總不能一個茶杯配幾個茶壺。美國的婦運分子特地跑到上海跟辜鴻銘爭論這個問題,最後辜鴻銘問她:「親愛的女士,請問你們家的馬車有幾個輪子?」「有四個。」「用一個打氣筒灌氣,還是用四個打氣筒灌氣?」「當然是用一個。」「娶小老婆就是這個道理!」
遺老「代表作」:民國后曾任溥儀的老師,參加張勳復辟
⊙1938年,76歲的鐵良病逝于天津,他的墓碑上刻著「皇清誥授光祿大夫建威將軍前江寧將軍予謚庄靖滿洲穆爾察公墓志銘」,依舊是昔日的頭銜。此時,大清已經終結了26年,他的老對手袁世凱也已經死了read.99csw.com22年。
⊙民國成立后,清朝前直隸總督陳夔龍跑到上海當起了居士。幾年後,他老婆徐夫人去世,陳夔龍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一次,陳在一家服裝店裡看見一具木製的模特兒,眉眼之間和徐夫人很相像,陳就站在那裡,竟然看呆了。第二天,坐了車來,又在玻璃窗外踱著瞧著,一連幾天都是如此。店員感到很奇怪,問他有什麼需要幫助的。陳就指著那模特兒說:「能不能賣給我?」陳夔龍買下模特兒后,又定製了幾件高級綢緞衣裙,回到家中,把模特兒擺在房間,然後給它穿上衣服,就那樣,始終看著模特兒。
⊙樊樊山,即樊增祥,湖北恩施人,清朝詩歌產量排行榜上第二名的人物,第一名是乾隆。樊從11歲開始寫詩,活到老寫到老,足足寫了70多年,一生共留下詩詞30000多首。從24歲到64歲的40年間,是他詩詞的高產期,幾乎每天必有幾首詩。自稱是:「生平以詩為茶飯,無日不作,無地不作」。
⊙1917年,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王國維對此非常恐懼,他給羅振玉寫信說,暴力革命思想時下盛行,但暴力只是一種手段。譬如好人用了有效果,壞人用了也一樣。但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殃及無辜,受害者也多是普通百姓。
出生地:馬來西亞 祖籍:福建泉州
身份:學者、翻譯家、教授、中國傳統文化忠實粉絲
出身:末代恭親王,溥儀堂兄
⊙民國成立之後,鄭孝胥依然長辮在頭,房中插著黃龍小旗。袁世凱、黎元洪曾先後請他出任教育、交通總長,但鄭孝胥均以「不事二主」為由拒絕。一心復辟的鄭孝胥的這些舉動贏得了溥儀老師陳寶琛、庄士敦等保皇派的好感。他們以鄭孝胥「有骨氣,道德文章、才幹魄力在中國找不出第二個人」為理由,將他推薦給了溥儀,成為溥儀後半生最親近的大臣。
生卒年:1860年5月2日~1938年
⊙1924年,前清慶王奕劻的兒子載振搬到天津居住。這人富得冒油,喜歡賭博,曾在一夜之間輸掉兩所房子。有一次,他在買跑馬場的彩票時跟人打賭,如果贏了,就把馬場道修成柏油路面,結果真的中了彩。他果然遵守諾言,不僅用光了贏來的錢,還另外貼了一筆錢。
遺言: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涼,文字不能傳世也
學者「代表作」:廣東廣雅書院首任院長,並主講于兩湖書院、南京鐘山書院
民國後主要居住地:上海、長春
生卒年:1880年12月13日~1936年1月
辛亥革命后,中國復辟派分為三派。一是恭親王溥偉等人為代表的王公貴族。為了重組武裝,溥偉還特意在青島建了座道觀,作為復辟分子來青島的招待所。德國人又特批他在德人集中居住的會前街建造了很有氣派的「恭王府」。而他的這座府邸就成了青島遺老們「復辟」計劃的辦公室。另外一派是以張勳為代表。他們要將皇帝當做傀儡,以復闢為名,自攬大權。最後一派則是紙上談兵派,只在理論和宣傳上提出復辟。
⊙陳伯陶在前清時一直就是教育領域的權威,辛亥革命后,他跑到香港。某年正月十三日(溥儀生日),陳伯陶和許多遺老聚集起來對著溥儀的照片給溥儀祝壽。但當時幾十個遺老中,只有兩人有清朝的官服,所以,這些人只好輪流穿上這兩套官服對著溥儀的照片行三跪九叩之禮。
⊙辛亥革命后,年輕人都穿洋裝,樊樊山則仍然穿長袍,有人問他:「你為什麼還穿著滿洲人的衣裳?」樊反問:「你穿的是哪裡的服飾呢?」答曰:「我穿的是外國衣服。」樊說:「這就對了,我穿的也是外國衣服。」所以有人說他是一面標榜遺民的氣節,一面又想撈取新朝的好處。
⊙1923年,當時的陝西省省長兼督軍劉鎮華請康有為到西安遊覽講學,閑暇時間,康有為到卧龍寺遊覽,發現了四大柜子的《南宋磧砂大藏經》。康有為對經卷版本可是行家裡手,於是找到寺內住持僧景慧。但聖人不說真話,而是欺騙這位老實和尚說,寺里的這部經卷已經生了蠹蟲,而且殘缺。我是好人,自然有好心。我想用《正續藏經》兩部抵押,把壞了的帶走去修補整理,修補完畢再拿回來,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可以立下字據。通過這一招,康有為把四大柜子的《南宋磧砂大藏經》全都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