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七殺碑的故事——張獻忠屠蜀 三、在湖廣四川遊走的歲月

第八章 七殺碑的故事——張獻忠屠蜀

三、在湖廣四川遊走的歲月

張獻忠雖然攻下襄陽,但由於瑪瑙山的戰敗,實力依然很弱,在八月中,他又在信陽被明軍擊敗,自己大腿中箭,還遭到丁啟睿與左良玉的猛追,最後被迫帶著幾十個騎兵逃去依附李自成。
楊嗣昌見事態惡化,感到自己責任重大,自請出京督師「剿賊」。他任命左良玉為「平賊將軍」,全權指揮前線明軍。
努不努力,襄王這時候也喝不下什麼酒了——還有找人借腦袋的?他隨即被殺,屍體也被大火燒掉。
史料記載說,他們這次聚會又鬧了彆扭,李自成甚至想殺掉張獻忠。幸虧一向以「賊不殺賊」為口頭禪的羅汝才從中勸阻,雙方才化解了矛盾。
史書記載,獻軍一開始,偽稱宗室不殺,於是楚府宗室紛紛拿著自己的身份證明去自首,連老百姓也有去冒認的,但這些人隨即都被喀嚓掉了。
住在牢里的潘獨鰲和幾百個俘虜也拿著傢伙衝到街上,攻擊要害部門。喜歡夜審女犯的知府王承曾大人到底年輕,身手敏捷,率眾奪門逃走,據說逃回了老家河南夏邑。
最終張獻忠決定,西進奪取四川作為根據地。
楚王朱華奎被俘,張獻忠審視楚王府中錢財堆積如山,積銀有百余萬兩,也不禁長嘆道:「有財如此而不設守,朱鬍子真庸兒也!」把他裝在籠子里,沉入長江中。
張獻忠等愈發猖獗,居九_九_藏_書然敢做歪詩諷刺楊閣部:「前有邵巡撫,常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
崇禎十五年,明米脂縣令邊大綬發掘李自成祖墳;
天明時分,張獻忠率軍趕到襄陽城,順利拿下城池,俘虜了襄王朱翊銘。張獻忠坐在襄王宮裡,還請襄王喝酒,客客氣氣地說了一通祝酒詞:「我欲斷嗣昌頭,嗣昌在遠。今借王頭,裨嗣昌以陷藩服法。王努力飲此酒。」我想要楊嗣昌的腦袋,但他隔得遠,不好拿。只好借用一下您的腦袋,讓崇禎用「陷藩」的罪名殺他了。
這是一幕人間慘劇:正值繁春花似錦,而蒼茫大江之上,自鸚鵡洲到道士洑,到處漂浮著腐爛的人肉,一個月過去了,還有浮脂厚寸余,以至於江邊的人許久不敢捕食魚鱉。武昌城僅留下余民數百人,或斷手腳,或缺眼鼻,無一全形者。
楊嗣昌親臨一線督師,也取到了一些效果。崇禎十三年二月上旬,左良玉與張獻忠在今四川萬源附近的瑪瑙山展開了一次大規模會戰,張獻忠大敗,連老婆小妾都丟給左良玉了,高參潘獨鰲也被俘虜。
連遠在千里之外的楊嗣昌也看不慣了,發公文提醒王承曾加強戒備,王大人一笑置之:他張獻忠難道能飛過來?
朝廷此後曾命逮治他,但天下大亂,再沒能九九藏書找到這個人。他捅了馬蜂窩,而自己還能全身而退,這在如此亂世是很難能可貴的本事。
崇禎八年,張獻忠發掘明朝鳳陽皇陵;
同年,張獻忠又挖了楊嗣昌的祖墳……
左良玉正在生悶氣呢,張獻忠的說客來了:有我張獻忠在,朝廷才會器重你左將軍,你今天消滅我,明天你自己就該倒霉了。左良玉想想也對,「心動,縱之去」。從此,楊嗣昌更招呼不動左良玉。
張獻忠還攻破楊嗣昌的老家常德,挖掘了楊家祖墳,斬屍見血——挖人祖墳似乎也成了當時的流行時尚。算起來,這個時尚還是張獻忠開的先河。
但左良玉這時候鬧情緒了。本來,楊嗣昌以左良玉不大聽從命令,想以賀人龍接替他當「平賊將軍」,給賀將軍的招呼也打過了,可左良玉突然打了個瑪瑙山戰役,還獲得大勝——這就讓楊嗣昌為難了。
此時,雄踞襄陽的李自成正在和謀士們探討下一步該怎麼走,湖南的張獻忠也在合計著這個。有人提出可以東取吳、越,張獻忠一想到要和對頭左良玉死磕,就連忙搖頭。
而同樣負有責任的左良玉,則因為兵多勢大,朝廷怕激變,只是象徵性地給予了處罰,從此,方鎮大將擁兵自重成為通行的慣例。
楊大人將這幫高級俘虜都關押在襄陽城裡。
但瓜田李下,難免九九藏書有所嫌疑,《明史》記載說他「與獻忠二妻笑語」——看這意思恐怕不是想說知府大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對犯人具有親和力。所以《明季北略》乾脆說他「漁色」。
通過直接摸索第一手資料,王知府掌握了不少「賊中情形」。
此時,九江的左良玉聽說張獻忠在武昌——他怕李自成,但不怕張獻忠,遂奉詔進軍西上,尋其決戰。張獻忠避戰南下,陷岳州、長沙、衡州。渡洞庭湖時,遇大風,他大怒,命將巨舟千艘,載婦女而焚之,火光照夜如白晝。
咱們回過頭來說說瑪瑙山之戰的那幫高級俘虜。
襄陽是楊嗣昌的後勤補給基地,左良玉軍的輜重——確切地說是這麼多年來從張獻忠手裡繳獲的財物——也存放在襄陽城裡,這回張獻忠連本帶利地收了回去。
崇禎十四年的二月四日夜,有二十八名騎兵自稱是楊嗣昌派來的差官,手裡拿的軍符也合得上,守城的官兵就放他們進城了。這二十八個人進城后,四處活動,到了半夜時分,突然城中各處失火,喊殺聲四起。
襄陽知府王承曾年富力強,對工作很有責任心,但年輕人太不注意影響,每天晚上都跑到獄中找張獻忠的老婆敖氏,小妾高氏單獨談話,據說是審問「賊中情形」——這兩個女人顯然知道張獻忠許多不為常人所知的秘密。這一點,還https://read.99csw.com有什麼好懷疑的嗎?
他們在羅猴山、香油坪兩地擊敗明軍,取得了大勝。但隨即又被緩過氣來的左良玉打敗,李自成輾轉進入河南,在那裡開闢了新天地;而羅汝纔則和張獻忠短暫合股,在湖廣一帶打游擊,兩人因為意見不合分手,羅汝才北上依附李自成,而張獻忠繼續留在原地活動。
得知張獻忠復叛后,羅汝才、李自成等各股紛紛重出江湖,一時湖廣一帶風聲鶴唳。
《蜀碧》上說得更有意思,「嗣昌在重慶,下令赦汝才罪,降者授官,有擒斬獻忠者賞萬金,爵通侯。次日,堂皇廚湢,遍題有『斬閣部頭來者賞銀三錢』。」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便宜的腦袋開價——連倭寇的腦袋都值三十兩銀子呢!
這還僅僅是開始。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發掘明承天祖陵;
這位永明王殿下,在他父兄相繼去世后,承襲為桂王,日後被遺民擁戴,建立了南明最後一個政權,年號「永曆」——他就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和張獻忠的余部還有許多生死交道要打。
目前,李定國等人還預見不到,自己的後半生竟將站在這位王爺的旗下,為一個民族的存亡而戰。
崇禎十六年春,張獻忠輕易攻陷漢陽、武昌。
李自成資助了張獻忠五百騎兵,讓他重回湖廣,牽制明軍。此後李自成又兩次攻打開封,明朝盡全力九-九-藏-書解開封之圍,張獻忠身上的壓力驟減,他積極收聚被打散的舊部,又迅速發展起來。
於是給賀人龍的承諾延期,時間待定。賀人龍綽號叫作「賀瘋子」,自然行事有些極端,竟索性跑去把這事兒告訴了左良玉。
他盡錄武昌城中十五至二十的男子為兵,擬將其他人全部屠殺。但武昌是個大都市,人口眾多,委實殺不勝殺,有些士兵殺人累得連自己的手腕都脫臼了。不得已,張獻忠遂令打開漢陽門,將其餘市民全部攆出城門,用鐵騎將他們驅趕入江中。
楊閣部對此非常生氣。
同樣做了俘虜的高參潘獨鰲先生,則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交際能力。他作為謀逆重犯,在獄中居然可以不戴鐐銬,隨便走動,可以和一干俘虜人犯大擺酒席,大吃大喝,還可以和外面的人隨便通信聯絡。據說只是請朋友送些銀子來打點——看起來似乎也不違法。
被分封在湖南的明朝宗室吉王、惠王、桂王逃到廣西——因為逃得太倉皇,連桂王朱常瀛的次子永明王朱由,都被張獻忠的部隊俘虜了,虧得張獻忠的永州經歷吳繼嗣,曾當過明朝的官,對舊主情深,拚死回護,才得以逃脫一死,於四個月後輾轉回到他爸爸身邊。
這時距李自成攻克洛陽,殺死福王,相距不到半個月。楊嗣昌本已積勞成疾,聽說這些消息后,更覺不堪,於三月初在沙市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