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序幕 帝國的兩次崩潰 五、挑起黃河天下反

序幕 帝國的兩次崩潰

五、挑起黃河天下反

農民起義爆發后,原本在丞相脫脫的運籌下,官軍一度取得優勢。1354年9月更是將張士誠部圍困於高郵。但在破城在即的緊要關頭,脫脫受到中書平章哈麻等人的彈劾,被免職流放,代領其軍的河南行省左丞相太不太花疏於統兵,號稱百萬的官軍主力被義軍擊潰。
「交鈔」也就是紙幣,蒙古帝國時期,窩闊台汗便曾經印製發行過,但發行額不過萬錠。忽必烈建立元朝後,開始大量使用交鈔,而鈔法的制定者便那位是被女婿謀反而牽連的王文統。
義軍的領袖們在南方稱王稱帝,你爭我奪,最先起事的紅巾軍滅亡在自己人手中;而北方的大元朝廷也在同室操戈,太子一度被孛羅帖木兒逼得逃出大都,最後孛羅帖木兒被殺,擴廓帖木兒卻又因為不願幫助太子奪位而與太子派產生仇怨。
官軍主力元氣大傷,靠募兵起家的察罕帖木兒、答失八都魯、李思齊九*九*藏*書、張良弼等逐漸崛起,成為元軍主力。答失八都魯死後,其子勃羅帖木兒繼之;察罕帖木兒死後,其養子擴廓帖木兒繼之。可這四家軍閥擴大自己的地盤要比拱衛朝廷上心得多,互相爭權奪利,攻伐不已。
巨大的天災加上這樣糟糕的幣制,危機已然暗潮洶湧。而朝廷向治理黃河的兵民支付的報酬就是這種交鈔,各級官員還要剋扣。被天災人禍折磨得苦不堪言的民工終於奮起反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熊熊燃起。
義軍在爭奪地盤,無人顧及北伐;而朝廷在詔命擴廓帖木兒以太子的名義率諸軍南征時,張良弼、李思齊、脫列伯、孔興、張思道等部人馬均不聽調遣。
地方將帥如此,若朝廷能夠居中調解,使之為己所用,也還可以用來遏制義軍。而朝中相爭的兩派又各自拉攏他們為奧援,惠宗九*九*藏*書派與勃羅帖木兒結盟,太子派則聯絡擴闊帖木兒。朝中的黨爭與軍閥的火併遙相呼應,真是亂可亂,非常亂。
朝政必須是要有人管的,既然皇帝耽於淫樂,太子愛猷識理答臘便想出面提前掌權。可惠宗雖然不願意管事,但更不願意放權,父子二人的政爭隨之展開。
待到叔父文宗駕崩,弟弟寧宗懿璘質班即位僅一個月便夭折,13歲的妥歡貼木兒終於結束了流放生涯,回到大都即位為帝。
「三帝更位」時,文宗重新接位。登基不久,便宣布明宗的太子妥歡貼木兒不是其親生兒子,將之流放高麗大青島,后又流放廣西靜江(今桂林)。此時的妥歡貼木兒只有九歲,父親暴死,生母早逝,又無緣無故流放邊疆,可說大為悲慘。可就在流放地的大園寺中,年幼的妥歡貼木兒受到主持秋江長老的教育,系統的學習了儒家經典,竟成為元朝諸帝中read.99csw.com侵淫漢文化最深的一個。
他是元明宗「和西拉古圖土汗」和世剌的長子,一個雖然出身貴胄,但幼年甚為坎坷的苦命天子。
在這一年,帝國將迎來第二次崩潰。
1344年,黃河決口,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等省很多地區成為一片澤國。朝廷命宰相脫脫總治河防,徵發河南北兵民十七萬治水。同時,為了挽救財政危機,下令發行「至正交鈔」,並同時鑄造新錢一併發行。
鈔法初行時,印數每年不過10萬錠,各鈔庫銀本充實,幣值穩定,信用很高。然而隨著流通的需要和國家經費開支的增加,印鈔數開始翻倍增加,發行動輒以百萬計,而皇帝因為濫賞,又經常動用鈔庫銀本,於是,「鈔價賤,物價踴,昔值一錢,今值一兩」的情況屢屢出現。
南北雙方在內耗中對峙。所不同的是,南方逐漸在整合,而北方則日趨分化。
此消彼長中,歷史https://read.99csw.com的車輪走向了公元1368年。
亂世英雄起四方,劉福通、徐壽輝、郭子興、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個個都希望自己能夠有朝一日攻入大都,奪取天下。
可惜,「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少年登基的他,很快便被宮廷糜爛的氣氛所感染,沉溺於聲色淫逸之中。與西域番僧學習「房中運氣之術」,以至於「醜聲穢行,著聞于外」。閑暇時還進行「科學研究」——製造的龍船、宮漏、五雲車等「其精巧絕出,人謂前代所罕有」。
朝中大臣也分為兩派,御史大夫老的沙、知樞密院事圖堅帖木兒為一派支持惠宗,皇后奇氏、丞相搠思監、朴布華為一派支持太子。兩派明爭暗鬥,朝政更加混亂。
這「至正交鈔」定為每貫當銅錢100文,兌換當年世祖忽必烈時的「至元交鈔」二貫,高出一倍有餘。而印數首批就達200萬錠,這對於民間財富可說是「豪奪」。九_九_藏_書因而行用不久,物價騰貴10倍。可朝廷不但不採取措施,竟又命戶部印造次年新鈔600萬錠。鈔票多到「舟車裝運,舢艫相接」的程度。在帝國首善之區的大都,新鈔10錠還買不到1斗粟。老百姓對交鈔捨棄不用,只用銀錢交易,甚至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狀態,交鈔成為購買力極低的廢紙。
此時在大都城中統治帝國的,是元惠宗「烏哈噶圖汗」——妥歡帖木兒。
幼年的不幸,使得惠宗早年也曾銳意進取,先後剷除燕帖木兒、伯顏兩大權臣集團,重用儒臣脫脫,實行「更化改制」——恢復科舉、設宣文閣、開經筵、行太廟四時祭、修遼金宋三史、翻譯經史書籍、編纂《后妃功臣傳》等史書、修訂《至正條格》與《六條政類》等典章。可說全面重開漢化之路,這不但讓脫脫「中外翕然稱為賢相」,後人甚至認為如果惠宗能夠「持其心,常如至正之初,則終保大位,何至於遠遁而為之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