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一載帝國——也先的可汗夢 三、土木大屠殺

第二章 一載帝國——也先的可汗夢

三、土木大屠殺

以也先的戰略,並不是要以此消滅明朝,他知道自己沒有這個實力,而是要「使其田不得耕,民不得息」,削弱明朝實力。只要明朝皇帝喪失干涉北元內政的能力便達到目的。
雖然遭受失敗,也先卻看出景泰帝對英宗不能回去的期望,於是「成人之美」,將之送回。埋下「正統還入,則與景泰必有猜疑,以成內亂。如此,徐觀其勢,欲施其策」的伏筆。
四路大軍中,脫脫不花汗最不願作戰,很不賣力,但也收穫頗豐。到達廣寧(今遼寧北鎮縣)附近時,明朝總兵官王翱閉門自守,不敢迎戰。脫脫不花汗於是將廣寧衛和遼東衛(今遼寧遼陽市)之間的站路破壞殆盡,擄掠人、畜數萬。
這場勝利,對也先來說,是無意間的樂透大獎,他如果在大明皇帝被俘,明朝京軍損失殆盡,北京城中一片混亂之際迅速推進至北京,以當時的情況,完全有可能將之攻陷。
8月14日,英宗大軍到達土木堡,這裏僅離懷來20里。諸文武奏請讓皇帝read•99csw.com先入懷來,但王振因為自己千余車輜重未到,下令就地駐紮。
幾十萬大軍在這樣胡亂的指揮下越來越混亂,士兵疲弊不堪。八月初十到達宣府時,也先兵馬追到,恭順侯吳克忠任殿軍抵禦,兵敗戰死。之後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4萬人出戰。結果又被包圍全殲。
1450年8月初三,也先將英宗皇帝送回,結束了與明朝的戰爭。日後,英宗和景泰帝兄弟二人果然同室操戈,演出了「奪門之變」的慘劇。然而,那時這出大劇的策劃也先,已經不在人世。
八月初一,英宗的親征軍抵達大同,蒙古軍佯退。這時,太監郭敬趕到,報告了明軍慘敗的消息,王振這才決定撤退,可在撤退途中,大太監又勃發了女人的虛榮,想讓英宗到自己的家鄉蔚州巡幸,讓自己光彩一番,於是向蔚州出發。可行進了40里后,王振發現軍隊沿途損毀莊稼,出於桑梓之情,又讓大軍掉頭東去。
將軍阿樂楚所部到達陝西鎮夷所(今甘肅高台縣北)后,與明朝總兵官任禮、都督劉永、鎮守肅州衛指揮胡麟激戰于臨水堡之西,大敗明軍,斬胡麟與左參將阮和、谷聰。接著,又敗右參將都指揮劉震等,斬殺指揮閻震。虜獲人、畜萬余。
同時,知院阿剌所部直抵宣府,圍困馬營(在今河北赤城縣西北),read•99csw.com斷絕明軍水源。馬營守備楊俊,不敢出戰,棄城而遁。知院阿剌繼而揮戈南下,連續攻破獨石(今河北赤城縣東北)、永寧(今北京延慶縣東),擊斃守備孫剛,直逼居庸關。
這著名的「土木之變」,實在是王振導演,也先主演的「土木屠殺」。
在聽說大明皇帝親征的消息時,也先原本想見好就收,撤回草原。哪想英宗的親征軍未戰先退,行軍路線又一再變動。便尾隨而來,一經接戰,發現明軍不堪一擊,膽氣頓壯,準備與之決戰。
而也先陣營中,脫脫不花汗在得知俘虜英宗后,迅速從遼東趕來與也先匯合,希望一鼓作氣拿下北京,「還於舊都」。但沒想到也先根本沒有進攻北京的意思,只是想把英宗送回,獲取更多利益。脫脫不花汗於是再次消極怠工,到古北口后頓兵不前。知院阿剌在此次南征中所部損失不小,而也先的繳獲最多卻不分與他,於是也磨洋工,在宣府停留。
當年東西汗廷對立,明朝忽而助彼攻此,忽而助此攻彼,坐收漁人之利。現在,「岱總汗」脫脫不花還有很強實力,受到很多正統派貴族支持,不把明朝搞定,這樣的情況還會發生。
次日,也先率軍趕到,為了爭取時間,他身邊只有先頭部隊2萬騎兵,但仍然迅速佔據桑乾河,將土木堡包圍。
如果說這是一https://read•99csw•com場決戰,實在有些抬高了也先,這是一場2萬人對數十萬人的大屠殺,雖然雙方都有武器,但根本沒有交戰,只有一方對另一方的砍瓜切菜。王振這回無論是做男人還是女人都沒了活路,與數百扈從文武一起死在亂軍之中。英宗皇帝無處可逃,被也先俘虜。
早在1447年,也先便召集朝會,決定南征明朝。聰慧過人的脫脫不花汗自然知道也先的目的決不會是「求大元一統天下」,而是為篡位做準備,於是堅決反對。其時,東北的戰事還未平息,也先便暫時作罷。
7月17日,英宗皇帝、王振與扈從的文武大臣率數十萬大軍從北京出發,兒戲般的地開始了親征。由於準備極不充分,一路之上,「士兵乏糧,殭屍滿路」,沒等作戰便開始嚴重減員,扈從文武紛紛上書勸止前行,均被王振呵斥。
明軍雖然無能,但畢竟人數眾多,也先知道強攻無法取勝,於是主動派遣使節談和,騙得英宗將營中所帶金銀珠寶交出,便偽裝撤退。
一直等待這一刻的也先立即集結騎兵四面突擊,蹂陣而入。
8月3日,大同總督軍務宋瑛、總兵官朱冕、都督石亨等,在太監郭敬的監督下與也先激戰于陽和(今山西陽高縣)。既然有太監監軍,明軍自然「師無紀律,全軍覆沒」,宋瑛、朱冕均棄屍戰場;石亨隻身逃回大同;郭敬躲藏於草叢中,倖免一死。九*九*藏*書
也先的長驅直入,不但他自己深感意外,北京城中的王振也沒有想到。這位大太監不懂軍事,卻在此時爆發出男人一面的豪情,慫恿年僅22歲的英宗皇帝親征。英宗皇帝年輕氣盛,又想到祖父輩們都曾經親征,很想尋個刺|激,於是倉促間下令準備二日,即行出發。朝廷上下頓時一片混亂,大臣們伏闕極諫,認為不可行,但王振和英宗根本不理。
但是,也先夢寐以求的,是建立自己的帝國,代替黃金家族成為蒙古的可汗。如果這個時候攻陷了北京,最為得益的,便是北元的「岱總汗」脫脫不花,自己若要篡位反而會增加困難。於是,他帶著英宗皇帝於24日出邊,到威寧海子、九十九泉、黑河等地「觀光旅遊」,在大青山兩側遊牧一個多月,才又進入明邊,決定將英宗皇帝送還北京,讓明朝皇帝感激自己,從而不干涉自己篡位。
也先所差的這一步,便是打擊明朝,使之不會成為自己篡位的障礙。
可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在太祖、成祖時代強九-九-藏-書悍無匹,差點使蒙古人亡國滅種的大明邊軍,會衰落得那麼徹底,自己的進兵順利得匪夷所思。
1449年7月11日,也先以四路大軍直逼明邊:自己率軍進攻大同;脫脫不花汗率軍進攻遼東;阿剌知院進攻宣府;將軍阿樂楚攻打陝西。
看到也先準備解圍,王振再次從女人變為男人,斷然下令全軍立即開拔。在這樣的命令下,明軍行列大亂,士兵爭先奔逃。
到了1449年,大漠南北盡數平定,也先再次把南征提上議事日程。脫脫不花汗、知院阿剌都表示反對,但懾于其威,又沒有拿得出手的理由,違心贊同。
公平的說,明軍的戰鬥力絕非如此之差,也並非沒有可戰之將,例如死在軍中的英國公張輔,便是曾經平定安南,威震遠邦的名將。可惜,王振將一切優勢變成了劣勢,數十萬大軍成了待宰羔羊。
而這個時候,大明朝中的兵部尚書于謙已經和朝臣們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下詔各地兵馬勤王,在北京集結了20餘萬軍隊,下定決心不會答應也先的任何條件。
也先失去了先機,又沒有了戰友的配合,單獨到北京后,明朝君臣拒不迎接英宗。雙方激戰五天,也先損失慘重,弟弟孛羅、大將卯那亥戰死,兵力損失數萬,無奈之下只得撤兵。
7月30日,也先率軍到達大同,首戰擊敗明朝參將吳浩所部,斬吳浩,攻陷大同邊外諸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