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風第八

英風第八

1912年1月,清帝退位的消息傳出以後,親貴良弼、鐵良、毓朗等人極力反對,他們成立宗社黨,要求維持君主立憲。擔任軍諮使的良弼,自請督師南下,與革命軍決一死戰。彭家珍對人說:「有此軍事知識,且極陰狠者為良弼,此人不除,共和必難成立,則此後生民塗炭,何堪設想乎!」他表示要挺身而出,以暗殺良弼為己任。
康有為多次上清帝書,曾專折請開制度局議行新政,請預定開國會期。及至變法六月,代折請定立憲開國會,援春秋改制之意,直接道破「吾國行專制政體,一君與大臣數人共治其國,國安得不弱」之意。據稱當時廷議不以為然,而光緒決欲行之。大學士孫家鼐諫說:「若開議院,民有權而君無權矣。」光緒答稱:「朕但欲救中國耳,若能救民,則朕無權何礙?」
張靜江初遇落魄的孫中山,表示願意為革命捐資,他把名片給孫說:「這上面有我在巴黎的地址,我必當盡其所能。孫先生需要多少,我就付多少!」兩人約定,孫需要經費時,即給張發去「ABCDE」五個英文字母中任何一個字母的電文。這些字母分別代表1、2、3、4、5萬法郎。1907年,孫中山為起義四處籌款無著,一籌莫展之時,突然想起了在法國輪船上邂逅的張靜江,就跟黃興說起此事,黃興不信,最後病急亂投醫,叫胡漢民按地址向巴黎發了一個只有「C」字母的電報。同盟會人聽說此事,或笑孫幼稚可笑,或說孫滑稽荒唐,或跟孫打賭:「就憑一個C,能討來三萬法郎,豈非太陽從西邊出?」不到二十天,一紙三萬法郎的匯票,從巴黎匯到東京的同盟會總部,令孫黃大喜過望。
1923年,年僅20歲的吳國楨轉往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面試時,教務長看到面孔孩子氣的吳國楨說:「年輕人,你還沒有成熟。」年輕而才氣橫溢的吳回答說:「先生,依照年齡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教務長聽罷立即錄取了吳國楨。
康有為在海外亡命的時候,其女康同璧曾隻身到印度探問父親。其時中國女子很少出門,休說到外國去。故康同璧自豪於此,寫詩說:「若論女子西來者,我是支那第一人。」中共開國,毛澤東接見康同璧,就吟此詩向康致意。
吳樾為安徽桐城人,性格豪爽,讀書通大意,好談時事,出鄉訪天下士。其鄉前輩吳摯甫有重名,為蓮池書院院長,他欣賞吳樾,就幫助吳求學。而樾志不在此,學習無成就,只是作文有桐城風味,為同時少年所不及。當趙聲遊歷到保陽時,與吳于酒樓相遇,談話極為投機。趙論革命大勢,擘分兩部,一暴動,一狙擊。吳樾慨然說:兵革之事,請君任之,君為其難,吾為其易,吾志已經決,願君自重。趙聲說:你不找個副手嗎?吳答說:秦舞陽之前例在,人多轉心棼,不如一個人做事專註。聲壯其語,一拊手而計定。
1927年李大釗就義,報紙上發表消息有謂李在北平「就刑」。傅斯年反駁說,不是「就刑」,是「被害」。1932年陳獨秀被捕,他為之辯誣,說陳是「中國革命史上光焰萬丈的大彗星」。
1908年,清廷欽差、農工商部侍郎楊士琦巡視南洋,馬來亞華僑陳文襄當面斥罵楊:「滿奴來何為?豈吸四萬萬內地國九*九*藏*書民之脂膏猶不足,而必及此別鄉離井骨肉,艱難困苦之華僑耶?若雲撫慰,內地國民,日加殘害,何有華僑?華僑回國,日在刀俎,何有外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陳後來在廣州參加革命犧牲。
1919年春,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從德國手中收回青島的要求遭到拒絕,「二十一條」不但沒有取消,竟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北京學生決定於5月7日舉行全國示威遊行,表示誓死抗爭的民意。匡互生徹夜難眠,熱血沸騰,與相知好友月下密談,決計為國犧牲,寫好遺書,將後事托囑友人,說:「我死後,要家人知道。我為救國而生,為抗敵而死,雖死無怨。」
瞿秋白剛被捕時沒有暴露身份,他自稱是一名醫生,在獄中讀書寫字,連監獄長也求他開方看病。當時上海的魯迅等人正在設法營救他。但是一個聽過他講課的叛徒終於認出了他。特務乘其不備突然大喊一聲:「瞿秋白!」他木然無應。敵人無法,只好把叛徒拉出當面對質。這時他就說:「既然你們已認出了我,我就是瞿秋白。過去我寫的那份供詞就權當小說去讀吧。」蔣介石聽說抓到了瞿秋白,急電宋希濂去處理此事,宋在黃埔時聽過他的課,執學生禮,想以師生之情勸其降,並派軍醫為之治病。他死意已決,說:「減輕一點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
蔣廷黻非為純粹學者,故交李濟問他:「廷黻,照你看是創造歷史給你精神上的快樂多,還是寫歷史給你精神上的快樂多?」蔣沒有正面作答,他以慣熟的外交辭令回答:「濟之,現在是到底知道司馬遷的人多,還是知道張騫的人多?」李是研究上古史的專家,蔣不好當面貶低「寫歷史」的貢獻,況且自己也曾寫過十多年的歷史,但他顯然對「創造歷史」更有興趣並引以「自豪」。
江小燕獲悉傅雷夫婦憤然棄世的消息后,瞞過父母,冒險來到了寄存骨灰的萬國殯儀館。那裡的工作人員被她打動,答應把骨灰交給她。等到一堆鱗片樣的屍骨端到她面前時,她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錢為傅雷夫婦買一個骨灰盒。從殯儀館的登記簿上,她查到了朱人秀的地址,在朱的幫助下,她買了一個大塑料袋,將傅、朱的骨灰裝好,並以「怒安」為名,寄存於上海永安公墓。回到家中,她提筆給中央領導寫了一封信,報告了傅雷夫婦負屈身亡的經過,希望能昭雪英魂。信一寄出,她就因替「老右派」鳴冤叫屈被打成「反革命」,十幾年來,一直過著一種含辛茹苦、宵衣旰食的悲慘生活。1979年4月,傅雷夫婦的骨灰盒移入上海革命烈士公墓。一別二十多年的傅聰,第一次回國就趕上了父親的追悼會,百感交集之餘,得知父母的遺骨能奇迹般地保存下來,全仰仗於一個素不相識的無名女子,就和胞弟傅敏四處打聽。見到江后,他們一再表示要「有所謝意」,江小燕只是淡然一笑。出於禮貌,她接受了傅聰音樂會的一張入場券,一俟音樂會結束,她就默默地離去,從此再也沒有找過傅氏兄弟。
王芸生從1941年到1949年主持《大公報》筆政。這八年,他為了堅持言論獨立,多次碰蔣,蔣介石請他兼軍委會參議,送來聘書和https://read.99csw.com薪水,被他退回,頗不給面子。1947年,中統特務抓了《大公報》記者唐振常,他便給上海市長吳國禎去電話:今天不放人,明天就登報!
居正為老同盟會員,曾在上海策動反蔣,被當時上海警備司令熊式輝出賣,把居正騙到司令部扣留。后押到南京,居的夫人見蔣介石,蔣要居寫悔過書才能考慮釋放。居夫人對蔣說:「居有人格,你不配如此逼他。」
一戰時,不少人願振興民族工業。范旭東等人辦鹼廠,勸陳調甫擔起制鹼的技術責任,共同奮鬥。陳說:「我能力薄弱,要我擔負此重大責任,等於要孩子當家。」范說:「誰都是孩子,只要有決心,就能成功。」又說:「為了這件大事業,雖粉身碎骨,我亦要硬幹出來。」陳大為感動,即相約共同為鹼業奮鬥。他們到廠外散步,看見一堆一堆的鹽坨,形如小山,數之不盡。范對陳說:「一個化學家,看見這樣的豐富資源而不起雄心者,非丈夫也。我死後還願意葬在這個地方。」
當中華革命軍在山東發動反袁之前,吳大洲、薄子明到東京向孫中山報告,說:「山東組織起義,現在已有二三千人有把握,只要給我們一筆經費,馬上就可發動。」孫問:「要多少錢呢?」吳說:「至少要1000元。」孫說:「好吧,昨天南洋華僑才匯來1200元,你們就拿1000元去吧。」過了兩天有人向孫說:「吳大洲等說的話靠不住,他們將錢拿到手在外面亂花。而我們在此生活都很困難,先生為什麼輕易信他們的話受他們的騙呢?」孫說:「革命不怕受騙,也不怕失敗。那怕一百件革命事業有九十九件失敗,而只有一件成功,革命就可勝利。」言者為之語塞。
鄧稼先跟楊振寧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美國留學,一直是好朋友。鄧稼先回國后「把自己與『文明世界』有關的一切全部埋葬」。1972年,楊振寧到北京到處找鄧稼先,有關部門只得給鄧稼先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安排了一個「家」。楊振寧一看書櫃里的書都帶著圖書館的標籤,知道這不是鄧稼先的真家。最後,為楊振寧送別的時候,鄧稼先忍不住請示周恩來,能不能告訴楊振寧,因為他就問一個問題:中國的核試驗、原子彈,是不是靠中國人自己搞的?在飛機場,鄧稼先對楊振寧說:「我可以告訴你一句真話,我就在做這件事。中國這個原子彈,全是自己製造的。」楊振寧當時就衝進洗手間大哭。
譚嗣同還在牢房牆壁上的題詩道:「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臨刑前,他仰天浩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938年5月,張自忠寫好最後的信后即揮軍渡河,在南瓜店與敵人遭遇,雙方兵力既懸殊,武器更不如,張將軍指揮部隊奮勇進攻,激戰九晝夜,日軍傷亡慘重,不知道這支中國部隊何以這樣能打。後來聽說其中有張自忠將軍在,乃增援反撲,務期要消滅張將軍所部,以絕後患。最後張被圍于南瓜店之十里長山,敵人以飛機大炮配合轟擊,彈如雨下。到16日,一天之內,從早晨戰鬥到晚上,張所部傷亡殆盡,將軍身中六彈,屢次倒地,屢次爬起衝殺,左右請遷移指揮所暫避,張堅持不許。到了最後彌留時,告左右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九九藏書家民族對領袖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
劉銘傳年十八,土豪假團練虐其父。豪去,銘傳自書塾歸,怒謂諸兄曰:「丈夫當自立,安能耐此辱哉?」徒手追豪,請決戰,豪于馬上回頭狂笑曰:「孺子!敢當我哉?我把刀給你,你能殺我,就是一條好漢!」銘傳手舉豪刀斬殺之,乘其馬,舉其頭,登高大呼曰:「某豪虐鄉里,吾斬之,能從吾者當保吾里。」眾人大喜,歸者數百人,遂築堡寨為其長。
唐才常、譚嗣同兩人曾自命一個是「橫人」,一個是「縱人」。均以變法維新縱橫天下為志,譚既前赴臨難,唐誓為「後繼」。然唐才常組織自立會起義準備不足,很快流產,事泄后,唐在漢口被張之洞捕獲,旋即被殺。審訊時,唐說:「我們的舉動,張之洞以為是造反,實際我們是討賊。討的那一個?就是那拉氏,她非但是我們中國的罪人,並且是清朝列祖列宗的罪人。戊戍年造許多罪惡還不夠,現在指使義和團,殺人放火,盲目排外,攻擊使館,危害國家,難道張之洞還不明白嗎?」據說,滿堂的胥吏鴉雀無聲,好像都被麻醉了。
陳璧君有俄國十二月黨人之風,她與汪精衛並不認識,當汪精衛決定去刺殺攝政王時,她作為革命黨人鼓勵汪說:你去干吧,你明天就要去死,我沒有旁的送給你。就這樣,她跟汪精衛睡了一晚。
變法失敗,譚嗣同從容對梁啟超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吾與足下分任之。」有日本志士苦勸他東遊,譚不聽,再四強之,則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故及於難。
1923年,京漢鐵路大罷工。軍閥抓住了工會主席林祥謙,逼令他下令復工,林拒絕。當劊子手砍斷林的左臂,再度威逼時,林祥謙說:「頭可斷,工不可復!」
1933年初,日軍侵佔山海關,北平吃緊。劉戡率部奉調北上抗日,在古北口曾因慘遭損失,被迫撤離陣地悲憤自殺,因被手下及時搶奪了手槍,自殺未遂;后調北平擔任城防。劉派參謀處長符昭騫負責指導構築工事任務。日本的一個憲兵連要來看中國軍隊新構築的防禦工事,劉戡堅決反對,並且表示如果日軍一定要看,他就下命令對日本人開槍。為此事他和符昭騫一道去見何應欽。何對劉說:「工事一定要構築,日本軍人要看就讓他們看,絕對不許打。」劉說:「我決不讓日本人看我們的工事,倘若他們一定要看,那我只有以死來拼。」何說:「你為什麼不在古北口死,要到北平來死?」劉憤怒地拍桌子說:「我到北平來是奉你的命令來的,我並不是怕死,我堅決反對這種漢奸的作法!」
唐紹儀辭職后,蔡元培亦呈請辭職:「敬乞大總統速任教育總長,俾元培得早一日去職,即屍位之咎早一日解免。」當他到總統府向袁世凱當面辭職時,袁對他說:「我代表四萬萬人留君。」蔡元培說:「元培亦對四萬萬人之代表而辭職。」
1935年,何香凝把自己的一條裙子寄給蔣介石,附上一詩《為中日戰爭贈蔣介石及中國軍人的女服有感而詠》:「枉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吾儕婦女們,願往九-九-藏-書沙場死,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被捕后,審問者說:「明日當剖爾心肝矣!」徐大笑語:「區區心肝,何屑顧及!」他在供詞中自稱「專為排滿而來」,斥責清廷以立憲為名,行集權專制之實。指稱:「殺盡滿人,自然漢人強盛,再圖立憲不遲!」恩銘搶救無效死亡,徐被處極刑,臨刑時視死如歸。清廷對其剖腹剜心,祭奠恩銘,肝為恩銘衛隊分食。
寇連材以太監之身哭諫慈禧,在家寫《上太后書》,書與太后,慈禧大怒,聲色俱厲地問寇是否受人指使,寇以複述明其無人指使,慈禧搬出家規威脅說:「本朝成例,『內監言國事者斬』,你知道不知道?」寇說:「家規早已被你破壞得不成樣子了,國家的大好河山被你破壞得不成樣子了,而今我參加變法維新,就是以身許國,不怕拋頭顱,灑熱血!」慈禧即命內務府把寇連材關押起來,半月後移交刑部處斬。臨刑時,寇神色不變,從容就義,年僅28歲。光緒聽到噩耗,痛哭流涕,幾日不思飲食。京西百花山寇公祠即民間祭祀寇連材而立。
丁寶楨做山東巡撫時,大太監安德海以給太後置辦龍衣為名,出京沿運河南下,丁命人將其捉拿押解到濟南,親自審訊。安德海破口大罵,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奉太后之命南下,你們抓我是自尋死路。丁寶楨當即反駁:太監出宮違反祖制,我作為封疆大臣也沒有接到朝廷的聖旨,你這一定是欺詐無疑。於是決定先斬後奏,連夜將安德海正法。消息傳來,朝野上下一片歡騰,曾國藩由衷稱讚:「稚璜(丁寶楨字),豪傑之士矣。」李鴻章說:「稚璜成名矣!」
林覺民在黃花崗起義前給妻子遺書:「……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之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天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光緒雖久知道韜晦,而英銳之氣往往不能自抑。王士珍之補副都統也,光緒對他說:「你這要與旗人共事了,他們都糊塗哇!」袁世凱之留京議訂憲法時,光緒冷語曰:「你的心事,我全知道。」袁不敢對。
陳獨秀20歲時,與革命黨人吳樾相爭刺殺滿清五大臣,竟至於扭作一團、滿地打滾。疲甚,吳問:「舍一生拼與艱難締造,孰為易?」陳答:「自然是前者易後者難。」吳對曰:「然則,我為易,留其難以待君。」遂作易水之別。后吳引彈于專列,就義,重傷清二臣,時年26歲。
張之洞對康有為宣揚孔子改制學說不以為然,委梁鼎芬面康轉達,並許以負擔康的費用。康有為冷言以對:「孔子改制,大道也,豈以一兩江總督供養而易之?」張康由此生隙。
1925年12月7日,邵飄萍出了一大張二整版的《京報特刊》,以厚紙銅版精印,全是最近時局重要人物的照片,非常醒目。每個人物後面都有他親自寫的評語,如:馮玉祥將軍、孫岳將軍、岳維峻將軍、「保護京畿治安京畿警衛總司令兼京畿警察總監」鹿鍾鱗將軍、「時勢造英雄首先倒奉」之孫傳芳、「通電外無所成自岳州赴漢口」之吳佩孚將軍、「東北國民軍之崛起倒戈擊奉」之郭松齡、「忠孝兩難」之張學良、https://read•99csw•com「一世之梟親離眾叛」之張作霖、「魯民公敵」張宗昌、「直民公敵」李景林、「甘心助逆」之張作相等。他不斷地發表報道、時評讚頌郭松齡,力數張作霖的罪狀,甚至撰文鼓勵張學良「父讓子繼」,連只相信暴力的「馬賊」張作霖也慌了手腳,馬上匯款30萬元贈給邵飄萍,企圖堵他的嘴。他收到后立即退回,並繼續在報上揭露張作霖。他曾和家人說:「張作霖出30萬元買我,這種錢我不要,槍斃我也不要!」他真的不幸而言中!
李鴻章搭乘美輪迴國,到達日本橫濱港需要換船。李鴻章當年離開馬關的時候曾表示「終生不履日地」,現在又有了《中俄密約》,讓他痛恨起日本人更有底氣了。換船必須先上碼頭,但是為了不讓自己的肉體與日本國土發生一絲關係,李鴻章無論如何也不上岸。侍從們只好在美輪和招商局的輪船之間搭起一塊跳板,冒著掉到海里的危險將他扶上船。
遇羅克有詩,贈友人:攻讀健泳手足情,遺業艱難賴眾英。未必清明牲壯鬼,乾坤特重我頭輕。
二次革命失敗后,革命黨人如亡命客一樣在東京過苦難日子,袁世凱仍不放心,派蔣自立到東京去刺殺並收買國民黨人。湘支部長覃振認為蔣是一個大威脅,召集同鄉開會商議對策,許多人主張行刺,但問何人願去,卻又無人答話。座中有人指著林修梅說:他是軍人,應該可以去干。林推說無手槍,荊嗣佑說他家正有一個朋友寄了一支手槍,可以借給林用。林又說還要一個人同去,替他巡風。座中無人答應,忽然窗外有人哈哈大笑,驚動了會眾。原來是新到的桃源留學生吳雪梅,其人年齡不過十八九歲,大家問他為何發笑,他神氣地說:「我是笑你們這些飯桶,連一個姓蔣的都無人敢去殺他,還想打倒袁世凱嗎!」覃振奇其言,忙問他:「看來你倒是一個好漢,有勇氣敢去行刺么?」吳答說:「怎麼不敢,只可惜我不是你們的黨員。」大眾歡呼道:「如此我們今天就歡迎你入黨。」登時要他填了入黨誓約並置酒歡迎。晚餐過後,吳頭都不回地去把蔣自立刺殺了。
1905年,同盟會成立后,許多留學生踴躍入盟。谷思慎擔任山西分會負責人,閻錫山是同盟會爭取的對象。閻入盟前曾問谷:「你是官宦子弟,何患得不到一官半職,為什麼要參加同盟會,另謀出路呢?」谷思慎回答說:「我不是為個人謀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謀出路。」
1945年5月4日,昆明大中學生舉行大遊行時,忽見下起雨來,有些學生正要散開。聞一多卻走上高台,大聲說道:「武王伐紂誓師時也下了大雨,武王說這是『天洗兵』,是上天給我們洗兵器,今天,我們也是『天洗兵』。」於是遊行照常舉行。
民初,革命告成,革命志士多有以「手造共和」自居,要求論功行賞。柳亞子則說陳范:「時南都興建,昔之亡人逋客,方濟濟慶彈冠,而先生布袍幅巾,蕭然物外,絕口不道前事。」蔡元培等念及陳范功績,多次要求政府發還清廷沒收陳的財產,並對陳有所撫恤。陳說:「謝諸君,勿以我為念,養老之資現猶勉能筆耕硯耨,聊免饑寒……吾輩正誼明道,非以計功利,豈容貪天之功為己為。」他晚境凄涼,孤身一人,貧病交加。章士釗說他,《蘇報》案后,「亡命十年,困躓以終,不聞有何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