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論愛情之不可能 愛是

論愛情之不可能

愛是

「我以為你學到了更多的東西。」
在這個電影中,比「為什麼一個如此善感的女人可以如此殘酷」更難理解的,是為什麼一個無辜少年會這樣熱愛一個殘酷的女人。拋開她的納粹史不說,她對他也只有粗暴可言:她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辱罵他,扇他耳光,理所當然地使用他的身體,最後她一言不發地拋棄他,留下這個心碎的少年窮其一生也沒有恢復愛的能力。比為什麼納粹也會愛更難理解的,是為什麼納粹也會被愛。比一個納粹的愛更難理解的,是愛的納粹性。
坐在法庭里,邁克淚流滿面,他無法將「那個女人」和「這個納粹」拼貼到一起,「那個女人」在藝術面前如此九*九*藏*書敏感,而「這個納粹」則視生命為糞土。當他的同學指出冷靜思考納粹罪行之不可能時,邁克大喊一聲:讓我們試著理解!
又或者,真的存在所謂救贖嗎?
也許愛與人道不但沒什麼關係,它甚至是它的反面。愛的非理性、破壞力以及它將人引向毀滅、瘋狂、痛苦誘惑的引力,都與人道精神背道而馳。正如政治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愛情世界也是。正如政治不可能合理,愛也不可能。所謂愛,就是人被高高拋起然後又被重重砸下的那種暴力,就是被征服者,在自我的廢墟上,協助那個征服者殘殺自己。
「我學到了,我學會了閱讀。」
又或者,漢娜https://read.99csw.com並不反人道,她只是以納粹的方式重新定義人道秩序。
真的,有「合理」的愛嗎?
他試圖理解。他試圖理解為什麼一個如此善感的女人可以如此殘酷,一個對殺人沒有羞愧感的女人卻以不識字為恥。只要一個人還有羞恥心,他想,她就還有救。於是他開始了對她的救贖。他朗讀文學作品,錄音下來,然後寄給獄中的她。她根據這些磁帶,對照圖書,最終學會了閱讀。影片結束處,漢娜自殺了,並要求邁克將自己全部積蓄交給一個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如果必須總結這個電影的中心思想,它就是:在對一個納粹文盲的救贖過程中,新一代的德國青年read.99csw.com洗刷了自己的罪惡感,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
這是電影《朗讀者》里的一個鏡頭,也是該電影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鏡頭。多年以後,成為法律系大學生的邁克,在旁聽一場納粹審判時與這個女人重逢,得知這個為兒童歌聲而熱淚盈眶的女人,曾經是一個納粹,她曾經組織奧斯威辛里的囚犯來給她朗讀小說,然後再無動於衷地將他們送往毒氣室。
漢娜學會了閱讀,也僅僅是閱讀而已。
在所有對「愛」的定義中,有一個曾最深地打動我:「True love is love for humanity」。我想它的意思是,只有真正愛人類的人才可能愛上一個具體的人。read.99csw.com就是說當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這份愛是在表達這個人靠近真善美的決心,就是說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個遭遇,就是說真正的兩性之愛是對正義與美之愛的一個分支。但,如果「真愛是對人道精神的愛」,又如何理解一個人對一個納粹無怨無悔的愛呢?如果邁克不能寬容漢娜殘酷地對待猶太人,他又怎麼能寬容她那樣殘酷地對待自己?更可怕的是,如果他不僅僅是在「寬容」她,而是,他對她的愛就建立在這份殘酷之上呢?
在那個秩序中,美,文字的音樂的美,至高無上,而生命,那些密密麻麻的肉體,卻可有可無。對她來說,坐在教堂里被歌聲感動和把兒童送往地獄並不矛盾。別忘了,希https://read.99csw.com特勒也曾一邊坐在瓦格納的歌劇中熱淚盈眶,一邊把600萬猶太人送往集中營。從這一點來說,漢娜是整個納粹美學的化身。在這個美學中,生命並沒有什麼內在價值,它只是權力意志的容器。
1959年,15歲的少年邁克,站在一個鄉村教堂的門口,注視著36歲的女人漢娜,她獨自坐在聽眾席上,聽著兒童唱詩班的歌聲,為歌聲的美妙感動得熱淚盈眶。那一刻他覺得她太美了,那些兒童的歌聲太美了,那天下午的陽光太美了,那一刻他如此迷戀她,他此後的一生都成了那個片刻的囚徒。
影片最後,中年邁克問老年漢娜是否會想起那些猶太人,漢娜冷冷地答:「我怎麼想無關緊要,反正死的人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