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前言

20世紀60年代,日本學者在北海道釧路市的市川良一家中發現了一份歷史文件,即著名的《市川文書》,文件中提及市川家族曾在戰國時代臣服於武田氏,某次武田信玄派遣一位名叫山本管助的武將前來傳達指令。學者們認為,這位山本管助,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山本勘助的原型。
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大多以城砦為依託,僅善於築城這一條,就足以說明山本勘助是武田軍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了。難道這一切全都是假的嗎?
至於小說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由布姬,歷史中本也存在著原型,被稱為「諏訪御料人」,即從諏訪家族納入的妾侍之意。初出場的時候,由布姬給讀者的感覺是軟弱、無助,充滿了求生的慾望,但隨著情節的展開,她的性格卻變得既多層化而又各層次渾然如一。外在的柔弱包裹著的是頑強不屈的感情和意念,而因為身份地位所限,這種頑強又迫使其人最終走向滅亡。從最初的求生到最終的求死,給這個亂世女性身上塗抹了太多的悲劇色彩,而這種悲劇色彩反照到勘助身上,又激發出了勘助茫然和無措的另一層面。
赤軍(著名作家,日本歷史研究者)
井上老小說的很大一個特色,就是小說中人物往往是憑藉感情和本能在活動,理性在他們身上忽隱忽現,並不構成成長和發展的主軸。這種感情和本能是無法言表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發出「他為什麼這樣做」的疑問,但因為作者對細節的鋪排、對環境的構設、對人物的塑造之合理性,讀者同時也有著「本該如此」的喟嘆。
這位山本勘助在日本歷史上是個傳奇人物,他是最受民間推崇的戰國時代三大軍師之一。然而,三軍師中的竹中半兵衛確有其人,宇佐美定https://read.99csw•com行有其原型(宇佐美定滿),只有山本勘助的身影始終籠罩在重重迷霧中,使人目眩五色,難辯真偽。
井上老正是這樣塑造小說主人公山本勘助的,如此則極大地完善了這一歷史神秘人物的存在感。同時,對於其他主要人物的塑造,也無疑是相當成功的。
2008年6月2日
然而,在政、戰兩道都能夠直指人心的勘助,在感情問題上卻幼稚得彷彿孩童一般。他從來也沒有愛過什麼女人,在遇見由布姬之前,可以說生命中根本就沒有女性的絲毫影子。然而突然之間,由布姬出現了,勘助的忠誠似乎瞬間就從信玄身上轉移到了由布姬的身上。雖然他並不清楚由布姬真正需要什麼,不清楚如何才能使這位美麗而高貴的公主快樂,他只能套用自己政、戰兩道的天才直覺,從政治觀點上為由布姬謀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井上老筆下的山本勘助是一個天才,但並非英雄,更不是完人,他是一個充滿悲劇性的、在時代大潮中無法保護自己心愛之人的可憫的小角色。
最後說一下許寧先生的翻譯,能夠在文通字順的前提下盡量保留原作的風采,接近「信、達,雅」的譯文最高要求,實在難能可貴。翻譯日本古代文學和歷史小說有一個很大難點,即如何解釋日文中來源於漢字而又與漢字本意截然不同的那些專有詞彙。如果翻譯不到位,或者難以找到對應的中文卻又強要翻譯,不但可能破壞原文的風味,甚至還可能鬧出笑話。這種問題在很多譯文中全都存在。
根據《甲陽軍鑒》的說法,山本勘助出身三河牛窪,中年以後來到甲斐,出仕于武田信玄,累功成為大將。信玄對勘助言read.99csw.com聽計從自不必說,他在吞併信濃國的過程中修築了許多城砦,基本上全都是山本勘助的功勞,被稱為「勘助流」,《甲陽軍鑒》中說:「我家(武田家)之城,多為勘助流。」包括著名的高遠城、小諸城、海津城,等等。而「武田四名臣」中的兩位——馬場信房和高坂昌信——也全都向山本勘助學習過築城之術,是勘助的弟子。
井上靖先生是日本著名的小說家,他所創作的多部中國題材歷史小說陸續被翻譯引進,已經廣為我國讀者所知了,比如《敦煌》《蒼狼》《孔子》、《楊貴妃傳》,等等。然而井上老的日本題材歷史小說,就我印象中只引進過一部《戰國城砦群》,此次重慶出版集團能夠把《風林火山》介紹給我國讀者,實在是一大盛舉。
有人認為《甲陽軍鑒》的作者並非高坂叔侄,而是山本勘助之子鐵以和尚,因此對於原本身份和作用都很低微的其父山本勘助,濃墨重彩,並且把很多他人的功績也都安在了勘助身上,使其從一個籍籍無名之輩,一躍而成為武田信玄最為信用的天才軍師。還有人認為《甲陽軍鑒》的作者是武田氏遺臣小幡景憲,景憲生於1572年,第二年武田信玄就去世了,而他10歲的時候,武田家族就已經滅亡,因此他根據民間傳聞,假託高坂叔侄之名創作了此書,史料價值很低,塞滿了各種無心的錯誤和有意的偽造。
井上老的小說《風林火山》首次發表於1955年,他在創作過程中還沒有見過《市川文書》,在那個時候,山本勘助其人並不存在的說法還非常盛行吧。
在井上老的筆下,山本勘助確實是不世出的天才,無論與人格鬥,還是對故作戰,他都能夠憑藉本能的直覺取得勝利。雖然在出仕武田信玄之前一直蝸居在駿府城中,足https://read.99csw.com跡不出今川氏統治的駿、遠、三這三國,從來也沒有和人真刀真槍比試過,更從來沒有上過陣,但他第一次揮劍就砍翻了以劍術見長的青木大膳,第一次與武田信玄交談便獲得了兩百貫的俸祿,第一次出謀劃策就基本解決了諏訪郡的問題。
日本人使用漢字並不如我國那麼嚴謹,一個發音往往對應了好幾個含義也頗相近的漢字,所以同音異寫甚至完全的錯別字就俯拾皆是——比如市川也可寫作市河。再如,《風林火山》小說中出現過的坂垣信方也寫作坂垣信形,飯富虎昌也寫作飫富虎昌,諏訪郡也寫作諏方郡,等等,而勘助本人,也同時可以寫作勘介。在這種情況下,山本勘助誤寫作山本管助,或者山本管助本是山本勘助的正寫,也都在情理之中了。
上述兩種說法都等於否定山本勘助其人,或者此人並不存在,或者此人只是個小角色。就像中國家喻戶曉的《楊家將》故事,在真實歷史中楊業留下名字來的兒子只有楊延朗(延昭)一個,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楊六郎,其他幾個兒子要麼壓根不存在,要麼從來不曾領兵打過大使,根本不足以在史書中留下姓名。
武田信玄長於內政和謀略,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戰術指揮官,他以「風林火山」為旗幟,不斷發動兼并戰爭,被譽為「戰國第一軍學家」「甲斐之虎」,傳說山本勘助就是信玄中青年時代最為倚重的天才軍師。
作為一部歷史小說,當然允許虛構,井上老的《風林火山》為山本勘助塗抹濃重色彩,比起《甲陽軍鑒》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創作的需要,更為了突出主角山本勘助的作用,小說重塑了多個歷史事件。比如把1550年的「戶石之崩」放在1548年的「上田原合戰」之前,同時讓在「上田原合戰」中與坂垣信方一同戰死的甘利虎九*九*藏*書泰早死了兩年,去「戶石之崩」陪伴橫田高鬆了,諸如此類。
勘助此後的人生歷程,甚至於武田家的發展方向,就此被註定了。為了保護由布姬,他頑強地支持信玄和村上義清的戰鬥,同時為了抬高由布姬之子勝賴的地位,他又似乎是刻意地拖延與上杉謙信的最後決戰。這種拖延造成了勘助生命中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失策,造成了他最終戰死沙場。
比如「一之丸」「二之丸」之類的名詞,以前有人將其翻譯為「一堡」「二堡」。但日本戰國時代的城砦類型在中國古代很難見到,即便有,也沒有那麼多專有名詞。「堡」的含義是有頂的高防禦性的建築,但所謂「丸」卻更接近於高防禦性的院子,中文中很難找到對應詞彙。對於類似問題,許寧先生選擇了保留原詞,外加註解的方式,是很恰當的,也很科學的。
武田信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乃是勘助的影子,或者不如說勘助是信玄的影子。在商討政、戰兩道之時,信玄和勘助思路相同,反應相同,互為表裡,如果僅僅這樣,信玄本身的存在感就會相當薄弱。但精彩的是,在涉及感情領域的時候,信玄卻與勘助截然不同,對比勘助的純真到近乎無知,信玄卻是老辣到令人膽寒,他能夠完全不動聲色地假造自己的外部形象,假裝與勘助靠攏。梟雄本色,躍然紙上。
日本的戰國時代相當於我國明朝中期,大約從十五世紀中葉直到十六世紀中葉,延續了整整一百年。在這一百年內,諸侯割據、群雄混戰,日本列島陷入了空前絕後的大動亂,亂世出雄傑,其中最著名的一人便是甲斐國領主武田信玄。
「他自己也不明白該用什麼樣的招數來對付青木大膳才好,只是想要揮刀斬去,於是便揮刀斬去……」正如揮舞刀劍一般,勘助似乎能夠看透武田信玄之心似的,對於信玄憧憬何物、需要何物read.99csw.com,應該如何才能得到,他全都瞭然于胸。也正因為如此,信玄和他主從相得,甚至不顧老臣甘利虎泰的反對破格加以提拔。而勘助也將其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都貢獻給信玄,為了信玄的霸業不遺餘力地去謀划,去戰鬥。
然而當時代的各種歷史文獻中偏偏找不到山本勘助這個名字,此人所以在日本國內婦孺皆知,全靠了一部完成於十七世紀初期的歷史著作《甲陽軍鑒》。這部書自稱是武田信玄的重臣高坂昌信(春日虎綱)和其侄春日總次郎所作,然而行文中的錯訛比比皆是,很多內容跟其它史料全都對不上號,因此數百年來,始終有人懷疑它是一部偽書。
對於一篇好的譯文來說,不僅僅要通曉兩國語言文字,還必須熟悉作者的筆法和文章所描繪的時代背景。相對這篇《風林火山》來說,不了解井上老的行文風格,不了解日本歷史尤其是戰國時代的歷史,是很難做到「信、達、雅」的。就我對許寧先生的了解,他具備這些素質,他是翻譯《風林火山》的最佳人選,並且在詳讀他的譯文以後,我也更加確定了這一點。
參照《市川文書》的記載,可知武田軍中確實存在著姓山本之人,或者姓山本的一個家族,而作為家族一員的山本管助既然能夠被委派為使者,身份應該不低。與此同時,又有語言學家指出,《甲陽軍鑒》確有戰國時代的文體表現,雖然很可能最終完稿的是小幡景憲或鐵以和尚,但其原稿確為武田軍核心將領所作——當然,未必是高坂叔侄。
《風林火山》可以說是井上老歷史小說的巔峰之作,在日本國內婦孺皆知,多次被改編為影視劇。我看過其中三部,即1969年東寶公司出品的電影、2006年NHK「日曜洋畫劇場」單本電視劇,還有2007年NHK的大河劇,分別由三船敏郎、北大路欣也和內野聖陽飾演主角山本勘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