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部 慕容鮮卑 十七、慕容恪擺連環馬陣

第二部 慕容鮮卑

十七、慕容恪擺連環馬陣

冉閔把嘴一撇,怒道:「我靠著手中這支軍隊就能蕩平幽州,將慕容俊斬首。要是現在碰上一個小小的慕容恪就避讓,天下人還不把我看輕,我還怎麼做中原皇帝?」隨即揮師迎敵。
慕容俊大怒,下令將冉閔鞭打三百下,押到龍城處斬,短命的冉魏立國僅三年,就滅亡了。
亂軍中唯有石祗的兄弟石琨帶著一家妻小逃往東晉,本想謀條生路,但東晉與羯人胡人之仇不共戴天,給他來了個落井下石,石琨在建康城中被斬首,後趙宗室全部滅絕,而司馬氏的後代也藉此自我安慰一把,算給祖宗報過仇了。
他把燕軍分為三部,對將領們說:「敵人以少對多,必然死戰,現在我把優勢兵力集中到中軍,由我率領前去迎敵,等到交戰之後,你們就率領左右軍從兩旁側擊,必能獲勝!」
九*九*藏*書兩軍在廉台(今河北無極)遭遇,雙方主帥展開了鬥智斗勇的精彩一幕。魏軍的主要成員是中原漢人,以步兵為主,適合叢林山地作戰,而燕軍則多由鮮卑人組成,以騎兵為主,擅長在平地上作戰。冉閔將士兵安置在樹林一帶,以限制燕軍騎兵的衝擊,慕容恪的參軍高開馬上指出對手的用意,深有同感的慕容恪以輕騎引誘魏軍出擊,把他們引到平地上,以利騎兵作戰。冉閔也是個頗通戰法之人,魏軍在人數上比燕軍處於劣勢,他決定將計就計,採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率軍跟隨燕軍來到平地上。雙方連續交戰十次,燕軍都不能取勝,冉閔頗為得意。
(東晉政治之腐敗不下於南宋,但對外卻是同仇敵愾,主張與北方議和的在當時幾乎沒有市場,權九-九-藏-書臣們確立地位的手段也多是通過對外的戰爭,這比之南宋的或戰或和,舉棋不定的態度,確要高明許多,南朝統治維持了近兩個半世紀,與這種政策的影響關係很大。)
慕容恪果然不是等閑之輩,他在仔細觀察了魏軍的戰術后,終於看出了對方取勝的「奧秘」,即「合兵一處,死戰破敵」。
這一年的四月,剛消滅劉顯的冉閔勢頭正盛,領軍在常山一帶耀武揚威,離鮮卑人剛剛佔領的中山城已經很近。慕容俊派慕容恪率前燕軍進攻冉閔,冉閔決計藉著東風,把前燕也給一塊搞定。
冉閔手下的大將軍董閏與車騎將軍張溫覺得敵眾我寡,都勸道:「鮮卑人連戰連勝,勢頭強勁,一時難以抵擋;我軍還是先避其銳氣,待其倦怠,再全軍挺進,一舉擊破,可以取得大捷。九_九_藏_書
冉閔取得襄國,從而佔據了冀州南部,但他四面樹敵,連年征討,漸失人心,叛離冉魏的城池越來越多。
冉閔的坐騎是一匹名叫「朱龍」的寶馬,可以日行千里。開戰後,他左手操雙刃矛,右手持鉤戟,勇不可擋,連斬燕兵三百餘人。
這場燕魏大戰是一次典型的戰陣起主要作用的戰例,慕容恪不愧是軍事天才,他的連環馬陣富於創意,且在實戰中得到充分的發揮。連環馬陣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這不僅體現在戰陣學上(金兀朮曾借鑒它設計了拐子馬,後來的評書演義里更是常常出現連環馬的身影),也體現在戰略戰術思想上(即圍而殲之的思想)。
冉閔反駁說:「當今天下大亂,你們這些夷狄禽獸,尚且自稱帝號,何況我這樣的中原英雄,為什麼不能稱帝呢?」
這時read.99csw.com燕軍大部騎兵殺到,冉閔抬頭望見敵軍的中軍大旗,便領兵直撲過去,不料兩旁又出現了燕軍,三軍夾擊,萬箭齊發,魏軍被鐵鎖相連的連環馬陣重重圍困,想要死戰都不可能,於是大敗。冉閔浴血奮戰,拚死突圍,單騎向東跑出二十多里,胯|下朱龍馬忽然累死,終於被燕兵俘獲。
他專門挑選五千名善射的鮮卑騎兵,將馬匹用鐵鎖連接,排成方陣,意在從三面對對手的步兵進行包圍,讓魏兵死戰也沖不破燕軍。
燕王慕容俊在薊城扎穩腳跟后,繼續揮師南下,冀州北部諸城先後落入鮮卑人的手中,冉閔派來的幽州刺史劉准率部歸降,還有胡人對鮮卑慕容仰慕不已,羌人的一支——丁零部的翟鼠也率部投奔前燕。慕容恪軍隊對百姓的秋毫不犯在這亂世之中的確讓人耳目一新,慕容氏的威名頓read.99csw.com時響徹大河南北,自以為大勢已定的冉閔也開始重新認識這個「不期而至」的敵人了。
冉閔雖然滅掉了後趙,但沒有馬上佔領襄國。朝三暮四的劉顯得了冉閔給他的大將軍、冀州牧的封號,或許感覺榮華富貴來得太輕鬆,很快就調轉槍頭,回來攻打鄴城。在打仗這一點上劉顯並沒什麼長進,再次被冉閔擊敗,劉顯退兵后,乾脆就在襄國做起了皇帝。
冉閔被解送到薊城。慕容俊斥責他說:「你不過是個奴僕庸才,怎麼能妄自稱帝?」
到了第二年(公元352年)正月,冉閔得到劉顯攻打常山(今河北正定)的消息,留下太子冉智鎮守鄴城,自己親率八千精銳騎兵救援常山,一舉擊敗劉顯,並尾隨追擊到襄國。劉顯部將曹伏駒開城門迎入冉閔,劉顯及其部下數百人被殺。冉閔焚毀了襄國的宮室,把百姓遷回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