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神州激蕩 三、大明朝廷出現的兩個皇帝

第三章 神州激蕩

三、大明朝廷出現的兩個皇帝

聿粵說:「國君新亡,我等如無頭之雁,無法報君之仇,興反清復明之大業,我如何能安心?」
恰在此時,聿粵心腹來到蘇觀生處,一見蘇觀生悲痛慾望的樣子,便也假哭起來。
兩個皇帝誰也不肯相讓,尤其是紹武帝,根本就無心抗清,弄得眾大臣離心離德。然而,紹武帝雖然不想抗清,而清廷卻並不想放過他。
清兵見矍式耜與眾士卒立在城牆之上,雖面無人色,卻不見畏縮恐懼之態,有如天神降臨,心裏反生懼意,悄然而退。
隆武帝在福州被害的消息傳到肇慶之時,兩廣總督西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也有感於國不可一日無君,要想舉起反清復明之大旗,必須擁立新君!於是,他們二人牽頭,率領兩廣的明廷故官擁立永明王朱由榔稱帝。此時是一六四六年十一月,第二年稱為永曆元年。
於是永曆帝率眾臣從肇慶奔向梧州。梧州不久又失陷,永曆帝又率眾臣從梧州奔到廣西桂林。
蘇觀生說:「你安心養病吧!」
接到清朝騎兵突入文昌門的消息,瞿式耜心裏急得渾無九_九_藏_書主見。后見援將焦璉來了,立即命令他拒敵。
瞿式耜之所以不假思索地命焦璉拒敵,是焦璉有著一段輝煌的歷史。有一次,永明王被清兵所擒,焦璉率眾,衝破清兵的刀山箭陣去救永明王。永明王當時身負重傷,不能行走。焦璉不由分說,背起永明王就沖,終於將永明王救出。從此,焦璉英勇善戰之精神,效忠明室之大義令人讚嘆不已。永明王因此而感動,並封他為參將。
聿粵心腹找個借口辭了蘇觀生,將此事告知聿粵,並囑咐聿粵到時候該如何應付蘇觀生。
蘇觀生說:「擁立唐王弟聿粵。」
蘇觀生為之心動:「我等若擁你為新君,不知你能否做反清復明之頭雁?」
永曆帝使者姓陳,陳使者對聿粵說:「天無二日,廷無二君!你若不歸順永曆帝,大明臣民聽誰的?」
他說:「我悲我等如無頭之鳥,已迷路徑,再無出頭之日。」
蘇觀生說:「反清復明大業未竟,我們只有繼之,怎麼會迷失路徑呢?」
這話觸到聿粵之痛處,怒道:「九_九_藏_書你不可再說!否則,我即取你的性命!」
陳使者說:「你雖為朱家之後,卻並沒有封王,而永明王已具王爵之身,自然優先於你!」
蘇觀生嘆息道:「越想自保者,越不能保護自己!」
清將李成棟率兵由潮州向惠州進發,再攻擊廣州。一六四七年一月,李成棟攻陷廣州時,紹武政權便如同兒戲般的散夥了。紹武帝也從此失蹤了。
蘇觀生來探視聿粵,聿粵卻裝病在床。蘇觀生問他為何病了?聿粵說是因哥新亡悲痛所致。蘇觀生見他也因此悲傷,心中已有幾分好感,他卻沒有想到,聿粵即便悲傷,也是兄弟之情所牽,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說:「立誰呢?」
陳使者說:「永曆帝是桂王之子,神宗之孫也,自然可為皇帝!」
焦璉帶來的援兵因見久無軍餉,便聚眾鬧事。而矍式耜的庫銀不足,無法發餉。瞿式耜的妻子見了,將自己的金銀首飾全部捐出來,湊給丈夫發餉。眾將士見之,無不激動。
然而,永曆帝在桂林之足尚未立穩,清兵又氣勢洶洶追隨而來,九_九_藏_書形勢非常危急。永曆帝束手無策,眾大臣心慌意亂。瞿式耜請求永曆帝在桂林停留下來,永曆帝不同意。瞿式耜無法,便請求讓自己留下來,為永曆帝斷後,永曆帝同意了。
蘇觀生想在擁立聿粵之前,再試探他一次。按照蘇觀生所想,聿粵絕非能夠擁立之人。只是因為他是隆武帝之弟,且周圍再無別的朱家之人可立,所以不得不考慮他。
然而,聿粵在稱帝之後,並不積極籌措反清復明之事。他考慮的是如何盡量使自己政權保持下來,根本不想去與清兵作戰,這讓蘇觀生等人大失所望。
永明王稱帝之時,勢單力薄。廣州已擁立聿粵稱帝,自然不肯受永曆帝的制約。永曆帝派使者去與聿粵周旋:聿粵死也不肯歸順永曆。
蘇觀生衝口而出:「難道我們不能另立新君么?」
聿粵說:「我也知天無二日的道理,只是不懂為何要我歸順永明王,而永明王卻不能歸順於我的道理。」
戰爭相持三個多月,清兵雖然持續不斷地進攻,然而無法攻下城池。
他說:「人無頭不聚,鳥無頭九九藏書不飛!隆武帝已亡,我們成了無頭之鳥群,怎麼去完成大業?」
於是,瞿式耜將妻子兒女全留在桂林城內,表示誓與桂林共存亡之決心。然後,命令士兵加強修築防禦工事。但是,他們尚未準備完畢,清兵已接近桂林。清將領命令清騎兵前往城內打探消息,幾十個清朝騎兵突然進入文昌門,登上城樓遙望著瞿式耜的公署,並且肆無忌憚地仰天大笑。
蘇觀生大為感動,便說服其他眾臣,於一六四六年十二月擁立聿粵,在廣州稱帝,年號為紹武。
隆武帝被害的消息傳到廣州之時,蘇觀生等人自是悲痛欲絕。聿粵卻因此打起稱帝的主意來,他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過了這個村,便沒了那個店。然而,隆武帝的屍骨未寒,自己也不好意思啟這個口。同時,他也不知蘇觀生等大臣心裏是如何想的,他便因此而苦惱,便派一心腹前往蘇觀生處打探。
蘇觀生見之,覺得奇怪,便問道:「我悲皇帝新亡,你哭什麼?」
焦璉受命之後,率兵力拒敵軍,死守城池。
清兵攻陷廣州,紹武政權不歡而散https://read.99csw.com之消息傳到肇慶,永曆朝廷為之震動。永曆帝召集眾臣來商量。瞿式耜認為,廣東已成危地,離開廣東為上策。永曆帝問到哪裡去?瞿式耜說到偏僻之處去,只有偏僻之處,清兵才鞭長莫及。
聿粵從床上一躍而起,拉著蘇觀生的手說:「我若被立新君,縱為反清復明之大業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
瞿式耜得此援手,親自登上城牆與眾士卒一同抗敵。
恰在此時,連下大雨,桂林城牆被損壞。瞿式耜見勢危急,又親自與士卒一同守城,並立身於敵人的矢石之中,而無懼色。眾將士見他視死如歸,心為所感,都誓死拒敵。
而蘇觀生在悲痛之餘,也在想著這個問題。在他看來,國不可一日無君,要想替隆武帝報仇,重新舉起反清復明的大旗,必須擁立新君,因此,他想到了聿粵。
聿粵說:「永明王是神宗之孫,我也並非不是朱家之後!都是太祖之後,誰可以做皇帝?誰不可以做皇帝?」
一六四六年秋,隆武帝被清兵所執之時,蘇觀生等大臣護著唐王的弟弟聿粵從福建逃出,一路馬不停蹄地奔到了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