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猛虎出山 三、大西軍與永曆帝合師北拒

第四章 猛虎出山

三、大西軍與永曆帝合師北拒

諸事辦完之後,四將心中才覺踏實,也有出身高貴之感,可以理直氣壯地面對清朝之中的親王將相。
原來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都是張獻忠的養子。張獻忠面色蠟黃、身材修長,臉形如虎,所以人們稱他為黃虎。張獻忠起義之後,進攻過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並於一六四四年在四川稱秦王。然而,一六四六年在四川鳳凰坡被清兵所困,最後逼死。
眾人一想,雖然有些牽強附會,卻也是道理,便議定尊稱張獻忠為老萬歲,建成一座雄偉壯觀的太廟祀張獻忠。同時約定,如果有大事要定,必須先在太廟之中焚香請示老萬歲之後,方可決定。
李定國說:「永曆帝是神宗之孫桂王之子,是大明朝的宗室。我們依附在他之下,比起現在更能號召民眾起來反清復明。這樣有助於我們的大業完成。」
一六五一年吳三桂因為擊斬朱森滏、消滅王永強有功而被順治皇帝召見,並賜給吳三桂金冊印以示獎賞。
大西軍佔領昆明之後,隨即分兵向滇西、滇南、滇中、滇東進擊。然後又分兵佔據四川,湖南,廣西的部分地區,形成以雲、貴兩省為中心的包括四川西南部https://read•99csw•com,湖南西部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勢力範圍。
大西軍的四王見永曆朝廷讓了步,便同意接受永曆的年號,奉永曆正朔,並把永曆帝從南寧接到了貴州的安隆。
吳三桂回到漢中,本想休整一段時間,以待後圖。誰知他還沒有回過神來,便得到劉文秀率領步、騎、象隊六萬多人,要由滇東出四川敘州,下重慶,取成都,直逼漢中而來的情報。吳三桂不知其虛實,立即派人去進一步探實。
經過四人的反覆商量一致認為對永曆朝廷實行聯合恢剿的策略。並於一六四九年五月派人帶著二十四兩金子,四塊琥珀,四匹馬去南寧與永曆朝廷談判。
張獻忠死後,大西軍的余部由他的養子即這四人率領。一六四七年二月,大西軍由綦江出發,進入貴州,破遵義,渡烏江,陷定番,在少數民族的幫助之下一舉攻佔貴陽。四月,大西軍揮師直驅雲南,五月佔領昆明,勢力由貴州擴大到雲南境內。
劉文秀提議:「與其這樣受氣,不如將永曆帝朝廷之中的反對派抓來殺了。看誰還敢反對我們的聯合恢剿,合師北拒?」
四王之中,劉文秀最九九藏書為機靈,他突然想出一妙法。他對眾人說:「我們雖然不是出身皇親宗室,但我們的養父先前已稱王,我們便是大王之後!」
大西軍四王心中的那種自卑感覺消失了,就像失散多年的孩子找到了親娘。於是,興緻勃勃決定北伐抗清,兵分兩路。一路由李定國率領,有步、騎、象隊共八萬多人,取道貴州,出湖廣,由武岡直趨桂林;一路由劉文秀率領,有步、騎、象隊共六萬人,由滇東出四川敘州,下重慶,取成都,直逼漢中。
孫可望與劉文秀都稱好,李定國卻覺得不行。李定國說:「永曆帝手裡雖然既無土地,又無諸侯,是個假皇帝,但他畢竟是大明朝的宗室,自視甚高,不一定會認可我們。」
孫可望說:「我倒覺得,經過多年的準備,我們不僅有廣闊的土地,還有豐富的物資,對於過著行蹤無定,漂泊無常的流亡生活的永曆帝來說是應該有吸引力的。」
艾奇能說:「我們承認永曆帝的皇帝之位,但要永曆帝保證我等王爵之尊!」
眾人都說:「說來聽聽。」
劉文秀知孫可望心中憂慮的除此之外,還怕自己的為尊地位因此動搖,便說:「我們既想投九*九*藏*書到永曆帝的名下,又想不受其節制,這事恐怕難辦!」
孫可望的一番話使眾人一致認可,覺得自己只要按照秦王張獻忠當年的政策去做就是的,不必理睬那鳥皇帝。
劉文秀的提議得到眾人的一致同意。在一六五一年五月,大西軍派些力量潛入南寧,將凡是反對與大西軍聯合的朝廷官員都抓起來殺了。
孫可望說:「我聽人說永曆帝平庸無能,只怕我們受他節制后,不僅不能得其相助,反而被其制約,那就適得其反了。」
永曆朝廷在看了書信之後,朝廷上下一片嘩然,且為此而引起了強烈的爭議。一派認為:大西軍名為投永曆帝而來,卻又要與永曆帝平等,其軍權不受永曆帝節制。天下哪有君主與大臣平等的道理?若如此,皇帝以何君臨天下?要聯合可以,大西軍的軍權必由朝廷掌握。而一派則認為:大西軍的軍權不管在誰手中,都是在抗清。既然大西軍在四王手中之時,也在奮力抗清,又何必一定要這軍權呢?再說自己的朝廷雖然是名正言順的,然而既無土地,又無諸侯。沒有人供奉還不說,連個立足之地也沒有。與其這樣,倒不如答應大西軍,大西軍得了名分,我們得九-九-藏-書了實惠,雙方都不吃虧。
恰在此時,永曆帝朱由榔移居南寧。四人得知消息之後,便有投到永曆帝名下的打算。
尤其是孫可望,覺得此氣難忍便氣憤地說:「秦王沒有依附朝廷,舉兵之時,一舉攻陷湖南、江西、廣東、廣西,於四川稱王。我等沒依附朝廷,卻建立了以雲貴為中心的勢力範圍。對於我們來說,有沒有皇帝,都是一個樣!倒是他永曆帝,雖然貴為皇帝,卻無立足之地,過著流亡生活,已與乞丐無異,反倒翹起了尾巴。」
然而,時間過了一年後,眾人那種雖然有奶可吃卻無親娘之感又襲上心來。眾人由怨生怒,覺得永曆帝朝廷不識好歹,非得給些顏色給他們看看。
歷來沉默寡言的艾能奇卻突然說:「我倒有一個想法,不知行不行?」
四人雖然稱王,但只覺出身低微,有根不深,苗不正之感。在這塊國土上,他們知道是否出身於皇親宗室,王侯將相之家是關係到自己的大業是否成功的大事。李自成就是一例,轟轟烈烈地打到北京,連皇帝老兒的御座也坐上了,但由於不是出身皇室宗親,所以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被人趕下來了。
然而好景不長。雖然他們能夠將自己的勢力範圍九*九*藏*書之內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生產也得到發展,但他們始終覺得自己底氣不足。就像雖然有奶吃,卻無一個名分上的娘一般,心裏鬧得慌。
然而,永曆朝廷中的反對派佔了上風,談判沒有成功,消息傳到大西軍之中后,四王均感憤憤不平。
不久,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將軍在雲貴同時稱王,並尊孫可望為首領。設六卿,以干支紀年,以興朝為年號,建立政權機構。嚴保甲,定丁賦,榷鹽稅,造兵器。
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堅持平等的地位與永曆帝談判,大西軍寫給永曆帝的書信是用方幅黃紙,不奉朔也不建朔,以示平等。信中明確表示:「今之奏請,為聯合恢剿之意,原非有意以求封爵也。」並指出:「先秦王蕩平中土,掃除污吏,王繩父爵,國繼先秦。」綜合起來,大西軍提出聯合抗清的條件有二:一是大西軍繼續保持「秦王」稱號;二是:大西軍的軍權必須仍然掌握在四王之手。
然而,他們苦思不得其計,因為自己的出身自己無法選擇。
而恰在此時,清兵已進攻廣西,永曆朝廷再無立足之地,便不得不答應與大西軍聯合,同意大西軍的「聯合恢剿,合師北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