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5、從少年到青年 農業大躍進

05、從少年到青年

農業大躍進

打飯的爺叔一次發話了:
「來碗茄子!」
我沒有去深翻,繼續干點輕活。還被派去「掃文盲」:去過一位社員阿姨的家教她識字,這是我下鄉唯一覺得有意義的事。
那時的浦東農村是原生態的江南水鄉:到處是小河池塘,到處是田埂泥路;村落民居旁必有樹叢和小竹林,青磚黑瓦的平房是民居主體,也有不少草房。女生和方老師住房東家的瓦房,男生擠在兩所大草房內,草房大概原本是倉庫或者柴間。早晨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望著四周綠油油的田野,遠處是晨霧,近處是大糞坑,呼吸著清新夾有一絲臭味的九九藏書空氣,這就是我第一次下鄉的最初感覺。由於我年齡和個子都小,被分配的農活都是輕活:摘收棉花、揀棉花之類。當時農活的主要工具是鋤頭、鐵搭和鐮刀,沒有什麼先進設備;也沒有化肥,全靠人畜糞便、河底淤泥和草木灰當肥料。總之,離農業機械化還十分遙遠,竟然宣稱快進入共產主義了。而之前的政治課一直講共產主義的前提是生產無比先進,蘇維埃加電氣化(列寧語)。
此時農業大躍進正在全國各地展開,報紙上天天報道各地的「高產衛星」:這裏糧食畝產8000斤,那裡糧食九九藏書畝產1.2萬斤。後來產量打起了擂台,你1.2萬是吧我1.4萬!端的是熱鬧非凡。又有紅色專家發文證明畝產萬斤甚至10萬斤都是有科學根據的。現在想來我們下鄉的公社領導肯定壓力極大,因為放不出「衛星」。整個川沙乃至全上海郊縣都是畝產「偏低」。因此公社要大鼓幹勁了,要從我們所在生產隊抽調勞動力去什麼地方「深翻」,弄高產田。當時有專家聲稱,高產的法寶一是深耕二是密植。深耕我們這裏叫深翻,就是掘地三尺,把深處的土翻上來。隊里男社員都得去,班上身子結實的男https://read.99csw.com同學也去了。深翻大隊離我們住處很遠,他們就暫時住到別的大隊,草屋內空了不少。也許有人會奇怪:農民怎麼不種自己住處附近自己生產隊的地而是忙別家生產隊的地呢?別忘了「一大二公」!在人民公社運動頭幾年,一切生產資料包括土地都歸公社所有,生產和分配都是公社管的,公社很大,相當於過去一個鄉。
我記得只要雞一叫,方老師就過來把男生們喊起,由於蚊子大家睡不好,清晨的雞鳴也聽不見。飯是在剛辦不久的大隊食堂吃的,到食堂得走一段路。對於下鄉學生並沒有「吃飯不要九九藏書錢」,但收費不多。菜是茄子毛豆之類的蔬菜,飯是大灶燒出來的,特別香。嚴慶宏和幾個同學你一句我一句編了有關食堂的打油詩:「人民公社真正好!兩分毛豆吃得飽。」真的,一大碗水煮毛豆才2分人民幣,食堂不錯呀。不料有同學彙報上去,嚴慶宏受到方老師嚴厲批評。說他講怪話,諷刺偉大的人民公社!我在小組會上也受到指責:規定下鄉不許帶零食,我卻帶了一點餅乾。可巧我吃餅乾時被一同學看見,他還向我討了塊餅乾解解饞。沒想到這位同學在小組會上把這件事抖了出來,對我進行了批評。諸如此類的事其他同九_九_藏_書學也有,所以會上團委副書記余志森作了總結:共產主義馬上要來臨了,然而許多人的思想離共產主義還很遠,所以大家要趕快把思想跟上去。
我們去的農村在浦東川沙,所以要坐輪渡過江,再坐小火車。那個火車站至今還記得,叫「慶寧寺」。在車上大家唱蘇聯歌曲《共青團員之歌》:「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彷彿我們去打仗似的。現在想起來,我們這一輩人的蘇俄情結實在太深。
「落蘇末落蘇,啥個『格阿子』,閑話阿講勿來。」
上海本地人是把茄子叫落蘇的。
有一件小事至今不忘,我到食堂打飯,總是大聲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