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者序

作者序

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市
我們要感謝許多對本項目慷慨相助的人,其中有四位特別值得一提。克諾夫出版社(Knopf)耐心超凡的編輯安德伍(George Andreou),他對本書的編撰所下的工夫比我們兩位作者願意承認的還多得多。在冷泉港實驗室,效率超高的助理哈斯琳格(Kiryn Haslinger),她是哄騙、威嚇、編輯、研究、挑剔、仲裁兼寫作的高手,沒有她,本書不可能有問世之日。同樣在冷泉港實驗室工作的韋特柯斯基(Jan九_九_藏_書 Witkowski),他以破紀錄的時間整理好第十章、十一章與十二章,成效卓越,在整個項目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位。沃森的助理貝瑞嘉(Maureen Berejka)跟往常一樣幹練,全世界只有她才看得懂沃森的筆跡。
接著,史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的韋伯(Doron Weber)取得種子基金,確保這些構想得以實現。貝瑞於2000年加入,為一系列的電視節目擬定詳細的大綱,其後更經常奔波往返於他在馬薩諸塞州劍橋的辦九九藏書公室,以及沃森在紐約長島北岸的冷泉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之間。
《DNA:生命的秘密》一書是1999年於一頓晚餐之間,構思出來的成果。當時大家在討論紀念雙螺旋發現50周年的最佳方法。同桌的出版商帕特森(Neil Patterson)和沃森共同規劃了大胆且多元的紀念方式,包括推動本書、一系列的電視節目,以及多個教育項目。帕特森的加入並非偶然,自1965年他出版了沃森的處|女作《基因分子生物學》(The Moleculahttps://read.99csw.comr Biology of the Gene)之後,他就成為沃森著書計劃的幕後推動者。
我們為本書設定的讀者群是一般大眾,企盼對生物學毫無知識的人也能了解書中的每一個字。所有的專業名詞在第一次出現時,均如以解說。我們在撰寫本書時,不得不省略許多技術細節,想深入了解的讀者可以瀏覽多媒體項目DNA Interactive的網站:http://www.dnai.org/index.htm。在這個專為高中及大學初級程度的學生所設置的網站中,有說明基本過程的動畫,九*九*藏*書以及大量相關科學家的訪談記錄。除此之外,本書的「延伸閱讀」中列有各章的參考書目。我們盡量避免列出專業文獻,但「延伸閱讀」的書目可以針對特定議題,提供比本書更深入的探討。
從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就不僅止於重述50年來的事件。起初,DNA只是少數專家感興趣的深奧分子,如今它搖身一變,成為改變我們眾多生活層面的核心科技。無論在實用、社會或倫理道德方面,這個改變所造成的影響,都引發了許多艱巨的問題。DNA發現50周年剛好讓我們有機會省思現狀,大胆提出我們個人對歷史與相關議題的看法。此外,由於本書採九-九-藏-書取沃森個人的觀點,因此以其第一人稱的方式撰文——畢竟,DNA還在對置身母親子宮內的「貝瑞胎兒」施展魔法時,雙螺旋已然問世10年了。
紐約冷泉港實驗室
Andrew Berry
安德魯·貝瑞
詹姆斯·沃森
James D. Wat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