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書法名家 張瑞圖

書法名家

張瑞圖

他的傳世書跡有《草書千字文》《自書詩軸》《后赤壁賦》等。
晚明時期的書法變革,張瑞圖是走得最遠的。徐渭、祝枝山、黃道周、倪元璐、米萬鍾,甚至王鐸,都沒有脫離二王及唐、宋諸家和趙孟頫的藩籬。中鋒行筆、蠶頭燕尾、折釵股、屋漏痕,仍為書家的金科玉律,而且,似乎都九-九-藏-書還沒有重視對北碑的研究。
張瑞圖的書法,雖然也出自魏、晉、唐、宋諸人,但追摹的是狂草和蘇軾的厚重。清梁巘《評書帖》說:「張瑞圖得執筆法,用力勁健,然一意橫撐,少含蓄靜穆之意,其品不貴。瑞圖行書初學孫過庭《書譜》,後學東坡草書《醉翁https://read.99csw.com亭》,明季書學競尚柔媚,王(王鐸)、張(張瑞圖)二家力矯積習,獨標氣骨,雖未入神,自是不朽。」他的用筆,參以北碑筆法,純用方筆,鋒芒外露;他的結體,梁巘《承晉齋積聞錄》說是「圓處悉作方勢,有折無轉,于古法為一變」。他的結體,支離欹九_九_藏_書側,各極其態;他的章法,散亂|交錯,鉤心鬥角。整體形成一種前無古人的形式張力。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說:「瑞圖書法奇逸,鍾、王之外,另闢蹊徑。」
張瑞圖(1570—1641年),字長公,又字無畫,號二水,別號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晉江(今福九_九_藏_書建晉江)人。進士及第后,累官少詹事、禮部侍郎,並以禮部尚書進入內閣。他進入仕途的時候,也正是魏忠賢當權的時期,他依附魏忠賢,魏忠賢的生祠碑文,大多出自他手。雖然據史載他時時表現出與「閹黨」意見不同,並做了些好事,但畢竟大節有虧,崇禎即位后不久被廢為庶民,回到晉江老家,忘情山水九*九*藏*書,以詩文書畫自娛。
在福建晉江青陽下行村,有一個小孩,因為家貧,晚上供不起燈火,每天晚上,他就到村邊的一個小小的庵堂白毫庵,在佛座前昏暗的長明燈前苦讀。多年的刻苦用功沒有白費,他終於在萬曆三十五年(1570)二十三歲時以殿試第三名(探花)進士及第。他就是後來名震明末書壇的著名書法家張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