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笑到最後的人 最後的較量

第八章 笑到最後的人

最後的較量

他拉著烏騅馬,對烏江亭長說:「這匹馬我已經騎了五年了,英勇無畏,曾經一天跑過一千里路,我不忍殺掉他。我知道你是個忠厚長者,就把它送給你吧。」
項羽殺出漢兵的包圍,帶著二十六個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烏江。烏江水滔滔,對面就是熟悉的土地,江面上風平浪靜甚至連一條渡船也沒有。前無進路後有追兵,項羽自知已經無力回天。項羽看著手下的殘兵,苦笑一聲:莫非我西楚霸王今天就要死在小人刀下?
此後,項羽一直陷入疲於奔命中,不停地被圍追堵截,雖然每次都能打敗漢軍,但兵力損失慘重,人數越來越少,整個部隊越來越疲憊,糧草供給成為他失敗的致命傷。
項梁起兵時,項羽才二十四歲,他當起義軍的副統帥,二十七歲當諸侯盟軍的統帥。他從沒有遭遇像垓下之圍這樣的恥辱,四面的楚歌讓他也有些害怕了。他實在是一個失敗不起的人,如果他的人生多經歷一些大風浪,或許他可以忍辱負重地回到江東,卧薪嘗膽,東山再起。
但是,項羽畢竟是一位傑出的戰術專家,他應用的戰術,還不是現在的漢軍可以立刻發動攻擊去攻打得了的。這垓下也真的太難攻克了。所以,在兵圍垓下三天後,他們就一直沒有什麼動靜。而項羽的部隊,在山上駐防,雖然水源不用犯愁,但是糧草漸漸地有些接濟不上了。
王翳,砍下了項羽的人頭,被封為杜衍侯;楊武,得到了項羽的右腳,被封為吳防侯;呂勝,砍下了項羽的左臂,被封為涅陽侯;最先被項羽獅子吼嚇得連退了幾里路的楊喜,得到了項羽的左腿,被封為赤泉侯;而那個被項羽主動親近,理應得到全屍的呂馬童因為手腳慢了點兒,最終得到了項羽的一些零碎殘骨,被封為中水侯。而一千兩黃金自然是五人平分了。
那是關乎秦末起義戰爭成敗與否的關鍵一役,巨鹿之戰的勝利也奠定了項羽的軍事地位,把他一下子推到了當時歷史舞台的最中央。
項羽這個時候已經進入戰爭狀態了,面對四面湧出的敵人,他一身絕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只見他指南打北,指上打下,指東打西,直打得周勃和灌嬰兩人手忙腳亂。不多時項羽率領楚軍就衝出了包圍圈,第一關順利闖過。在闖第二關之前,項羽先說了一句開場白:「都說韓信用兵如神,原來也不過如此啊!」
一場英雄美人柔腸寸斷的訣別流傳千古,這位二十六歲的虞姬面對死亡的突然降臨,面對生命悲壯的終結,她不想成為夫君的拖累,不想成為漢軍的獵物與飾品,而是大義凜然,平靜地走向人生的盡頭。
劉邦則相反,他在楚漢戰爭中首次創立了多戰場互相配合的指導藝術。他知道敵強己弱,單純地正面相撞只能失敗,要打敗項羽必須有各種力量、各種手段和各個戰場的配合,正面戰場的主要任務是防禦,南方戰場的主要任務是牽制,北方戰場的主要任務是進攻,敵後戰場的主要任務是干擾,還有一個由陳平指導的間諜謀略戰場,其主要任務是瓦解楚軍的領導集團。正是通過這多種戰場、多種手段、多種力量的配合,才取得了戰爭全局上的優勢和勝利。
與劉邦對峙中的項羽,他又在想辦法金蟬脫殼,想要乘漢軍的合圍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再回陽夏,奪取陽夏,退回楚國。但是,漢軍的追擊部隊就是遲遲沒有動靜。他們的人馬不運動,空隙也就形不成,那在運動中鑽空子的戰法就只好落空了,項羽萬分焦急。
劉邦的追兵已經把垓下給包圍了,而在通往楚國的一面,劉賈和黥布的兩路大軍也已經從楚國方向穿插到位,在垓下山東面設下層層包圍。看來,把項羽引入垓下,那可是劉邦集團苦心經營許久的事情。
項羽正愁沒抓住韓信,抽他的筋、剝他的皮來解恨呢,馬上實行了千里追蹤戰術,你逃到哪裡,我就奉陪到底,追到哪裡。就是這樣,你逃我追,我追你逃,不知不覺已進入了韓信布下的陣中。正在這時只聽得一聲炮響,十面埋伏中的第一隊人馬出場了。周勃和灌嬰帶著漢軍殺出來了。
而如今這垓下大決戰已不可避免,名義上可以看做劉邦和項羽的最後決戰,但實際上是韓信和項羽的對決。韓信是這樣對一場至關重要的大決戰進行部署的。垓下原本是個小地方,一夜之間聚集了四十萬人馬,頓時漫山遍野,人滿為患。劉邦雖然帶兵打仗多年了,但哪裡一下子統過這麼多兵。就在這時,他作出了一個極為明智的決定,那就是及時把這三十多萬兵馬的指揮權交給韓信。
劉邦隨後聽取張良的建議,把由陳以東至東海的地方封給韓信,把睢陽北部直至咨城封給彭越。果然,得到了分封,韓信和彭越馬上就帶兵出發了,與此同時,黥布、劉賈和新近背楚歸漢的大司馬九*九*藏*書周殷等率部也來會合了。面對敵人四面圍攻而來,項羽只得無奈地長嘆一聲,隨即下令撤軍。
於是,在項羽的帶領下,楚軍傾巢而出,鋪天蓋地的殺聲響徹雲霄。韓信哪裡敢和項羽硬碰硬,比手上功夫,他再去華山練上十年二十年也白搭。既然硬對硬不行,那麼他只得採取邊打邊逃的戰術。
公元前204年十二月,項羽率楚軍退到了垓下。項羽剛剛見到自己日夜牽挂的虞姬,兩人還來不及訴說衷腸,劉邦便率軍分成四路包抄過來了。直到這時,項羽第一次有了窮途末路之感,他此時唯一的願望就是帶著虞姬回到自己的老家彭城去。
劉邦垓下之戰大獲全勝,只有魯縣人還為項羽堅守,不肯降服,因為懷王當初封項羽為魯公。劉邦就率領諸侯軍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縣的父老們看,魯人這才投降。於是,劉邦按照魯公這一封號的禮儀,把項羽葬在穀城,然後回師定陶,驅馬馳入齊王韓信的軍營,奪了他的兵權。
在陽夏駐防的楚軍久等項羽不至,他們開始動搖了。每天逃散的士兵都在千人以上,剛開始,將領們還沒有動搖。後來,連一些將領也失心失德了,他們也在準備著逃回楚國去。因為他們聽說項羽在固陵西北被漢軍困住了,不能動彈。而又有謠傳說漢軍主力已經攻佔了楚國的幾處要地,現在的楚軍已經是背腹受敵,形勢危急,每天逃散的軍隊就接近萬人。
劉邦馬上召來張良,問道:「我早就派人叫韓信和彭越領兵來支援,怎麼不見他們的人影呢?」
樓煩帶領的這批人馬已經殺到楚軍的中間地帶了,他們此前還沒有遭遇到強大的對手,這時正在興頭上。項羽的大軍分三面朝他們涌過來,漢軍大敗。
項羽打退一批,又來一批,殺出一層,還有一層,這兒還沒殺出去,那兒的漢兵又圍了上來。他吩咐將士小心防守,準備瞅准機會再出戰。
項羽笑道:「上天既然要滅亡我,我為什麼還要渡江呢?況且我項羽當初帶領江東的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向西挺進,現在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還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難道不在心裏感到慚愧嗎?」
劉邦命韓信率三萬人向項羽挑戰,向楚營大喊:「人心已背楚,天下已歸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項羽的人馬少,糧食也快吃完了。他想帶領一支人馬衝殺出去。但是漢軍和諸侯的人馬把楚軍包圍得重重疊疊。項羽大為惱怒,率眾衝殺出去。韓信且戰且退,把項羽引進埋伏圈。伏兵四起,一擁而上,把項羽圍在中央,他左右衝擊,體力漸漸不支,項羽沒法突圍,只好仍回到垓下大營,所剩人馬不足三萬。正值隆冬,將士忍凍挨餓,軍心渙散。項羽眼看如此凄慘景象,卻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心中無限凄楚。
他是可以活下去的,就算是投降,憑他的聲望,他可以苟且地活著。但是這個人不是別人,他是曾經的西楚霸王,萬人之上,現在怎會對你劉邦俯首,你劉邦算什麼!於是他寧死不屈,於是他自刎了。他可以很好地活著,甚至可以捲土重來,甚至最終建立國家,但是他不肯過江東。他是項羽,當年的八千江東子弟和他一起渡江,最後只有他一人落魄地回去,豈不遭江東父老恥笑?
虞姬突然擦乾眼淚站起來,拉著項羽的手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也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
這個時候,統率駐軍的軍師武涉再也坐不住了,他只好帶領剩餘的人馬向項羽靠攏過去。而在外圍屯駐的齊魏兩王的漢軍,見楚軍十多萬步兵向項羽靠攏過來,並沒有掩殺過去,反而放開一條道路,讓這些楚軍過去了。
就上述問題而言,項羽能避免其中任何一個錯誤,都不會導致全局的失敗。相反,劉邦如有一個問題處理不當,都無法取得全局的勝利。可見項羽的失敗,教訓實為深刻;劉邦的勝利,確實來之不易。
這天夜裡,項羽進了營帳,愁眉不展。虞姬看見他悶悶不樂,於是陪伴他喝酒解悶。
在項羽烏江自刎后,當漢軍攻到項羽的大本營時,八萬江東子弟卻不肯投降,因為他們不肯也不願相信他們愛戴的將領已死去。即使在漢軍呈出了項羽的頭顱后,八萬江東子弟沉默著。是的,他們失去了他們值得敬佩的將領,似乎除了投降別無出路。但是沒有,他們明知道失去了將領,他們什麼都做不了,也做不到,但他們就是不願意屈于劉邦。八萬江東子弟,無一落逃,無一退縮,他們無畏地衝上去與漢軍廝殺。最終,楚軍全軍覆沒,八萬江東子弟無一生還。當然,漢軍也傷亡慘重。
項羽再也忍不住了,隨口唱起一曲悲涼的歌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九_九_藏_書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一連唱了幾遍,虞姬也跟著唱起來:「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項羽又往東南跑,一路上,隨從的兵士死的死,傷的傷。到了東城,再點了點人數,只有二十八個騎兵。但是漢軍的幾千名追兵卻密密麻麻地圍了上來。
單從以上分析,項羽已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令他的處境更為艱難的是,劉邦身邊多了一個韓信,用兵如神、料事如神的韓信。項羽之所以會有被圍困的這一天,全是拜這個韓信所賜。韓信憑藉個人的力量幾乎把天下的諸侯都搞定了,能說服的就招降,不能說服的就動武,總之哪裡「不平」哪裡就有他。
到了定更的時候,只聽得一陣陣西風吹得呼呼直響,風聲里還夾著唱歌的聲音。項羽仔細一聽,歌聲是由漢營里傳出來的,唱的儘是楚人的歌子,詠唱的人還真不少。
張良的話讓劉邦大喜,他馬上派出使者,向各地傳達命令去了。
然而,三天過去了,楚軍連個人影也沒有。韓信趕忙派出遠探、近探、流行探去各處打探。探聽的結果是項羽是朝西北而去,是衝著正在大步行軍的劉邦的主力而去的。想起在睢水的兩次慘敗,韓信和彭越感覺到有些焦慮,他們趕忙催動軍馬,向劉邦的方向靠攏過去。
項羽死得不值,但是他的失敗是註定的。項羽也是會玩兒陰謀的,但是只在巨鹿之戰玩兒過一次,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如果他能多玩兒幾次的話就不會有後來的漢朝。巨鹿之戰中,作為副帥的項羽冒以下犯上掉腦袋的危險,果斷地斬殺按兵不動的主帥,然後率兵迎敵。
爭霸中的項羽與劉邦都懷有統一江山的大志,項羽稟賦優於劉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動輒怒、大怒,遇事率性而為,毫無克制,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劉邦在起初表現平平,但他善於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以高標準來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優秀品質,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分。
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倒在了烏江邊,倒在了歷史的書脊上。烏騅馬察覺到自己的主人離去的徵兆,縱身跳進江中,要與主人一同死在今天。
「不答應!我們要殺過去,活捉劉邦!活捉呂雉!活捉劉邦!活捉呂雉!」士兵的吶喊如同七月的暴雷,在大地上滾動。
恰巧烏江亭長把船停靠在岸邊等候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土地千里,民眾數十萬,也足夠稱王的。希望大王急速過江。現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什麼辦法渡江。」
而這個時候的項羽帶領著自己的軍隊,沒有一點兒畏懼地向劉邦親自指揮的漢軍主力迎面而去。漢軍現在可是一支成熟和善於打遭遇戰的軍隊了,正在窮追猛殺的漢軍突然得到前面出現大批楚軍的消息,也並不驚慌,在劉邦的親自指揮下就地安營。
項羽料想沒法脫身,但是他仍舊不肯服輸,對跟隨他的兵士們說:「我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歷過七十多次戰鬥,從來沒打過一次敗仗,才當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這裏被圍,這是天叫我滅亡,並不是我打不過他們啊!」
項羽剛開始在軍事上的表現是極其優秀的,但是在政治上卻一直都走錯路,極端幼稚。先是坑殺長平一戰投降的俘虜四十萬,而後又在鴻門宴上優柔寡斷讓劉邦逃脫,鴻溝議和,劃界而治,主動放棄在望的勝利,這樣的一錯再錯,到最後把自己的命搭上了。
「不,現在我們不要去活捉劉邦,我們要回家,我們要出其不意地繞過陽夏,讓他劉邦的金湯見鬼去吧!來人,把伙夫營全部的羊給倒懸起來,把戰鼓塞在它們的蹄下,就讓這些羊代替我們把守我們的軍營吧!我們走了。」項羽大聲地命令。
話說項羽帶著他的三十萬大軍開始緩慢地向楚國撤退,他的打算是慢慢行軍,免得被劉邦乘機襲擊後路。因為他的將士全都已經歸心似箭,一刻也不想在前線多待了。他們加快步伐完全把隊列打散了。項羽的內心很是煩悶。這天,楚軍行至陽夏之南,天色已經很晚,項羽就指揮部下安營紮寨,在陽夏城外埋鍋造飯,準備歇息。
劉邦聽了趕緊命令追擊。同時派人命韓信和彭越火速集結,合擊項羽。
項羽來到一個三岔路口,瞧見一個庄稼人,就問他哪條道兒可以到彭城。那個庄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願給他指路,哄騙他說:「往左邊走。」
鎮定下來后,項羽儘力採取不至於兵敗如山倒的戰術。他們知道,越是靠近楚國一步,漢軍就越是氣虛一分。而楚軍要是想回楚國,最近的路線就是要偷偷取道陽夏。然而陽夏已經是深塹壁壘,被漢軍所防範了,楚軍這個時候反倒不慌張了。
劉邦命令追擊,到陽夏南面讓部隊駐紮下來,和齊王韓信、建九_九_藏_書成侯彭越約定日期會合,共同攻擊楚軍。
說罷,他把二十八人分成四隊,面向四方。這時,漢軍把他們重重包圍起來。項羽對他的騎士們說:「我為你們殺漢軍一名將領!」於是,叫四隊騎士向四方衝去,並約定在山的東面分別集合。一切安排就緒,項羽大喝一聲,縱馬沖向漢軍,漢軍紛紛潰散,四下逃命,項羽果然斬殺了一名漢將,這時漢將楊喜正在追逐項羽,項羽對著他瞪起眼睛,怒吼一聲,嚇得楊喜人馬俱驚,後退了好幾里。
秦朝悍將章邯在碰到項羽前,每戰必勝,陳勝的革命軍幾乎全都是他一個人消滅的。但在項羽面前彷彿碰到了剋星一樣,每一次交手都敗得一塌糊塗。在巨鹿大戰中,眼看他就要攻下圍了數月之久的巨鹿了,然而,正是項羽的攪和使得他前功盡棄。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還不得不向項羽低下驕傲的頭。
主動提出媾和的劉邦,趁著項羽帶著疲兵,鬆懈回鄉之際,又親率三十萬大軍,正悄悄地從後面掩殺過來。漢軍的一路已經在陽夏屯駐,據守住了楚軍東去的道路。原來,就在劉邦準備班師回朝時,張良和陳平一起出現在他面前:「我們這次請求大王和項羽議和,目的只是為了救出太公和呂后。」張良和陳平極力勸說劉邦趁機滅掉項羽,因為這時項羽兵不精、糧不足,萬一他回到彭城,等於是縱虎歸山。
消息很快就讓項羽知道了,項羽當時一定恨得咬牙:自己為什麼不在鴻門宴上也耍點兒小人手段把劉邦給宰了?
漢軍爭相去搶霸王的屍體,獲勝的不是一人,而是五個人,他們每個人都得到了項羽身體的一部分,這五個人是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和王翳。本來劉邦定下懸賞的人只有一個,但後來劉邦見他的大冤家、大對頭被除去了,高興之下都給了他們重賞。
戰爭是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智力等各個方面實力的全面競賽,每一個方面都會在不同情況下給戰爭的勝負帶來巨大的影響。毫無疑問,優勢一方總是有較多的勝利希望,而劣勢一方總是面臨更大的困難和危險。
但現在是在垓下,項羽對此地其實根本就不熟悉。
「韓信雖然被封為齊王,但不是大王主動分封的,是他自己請求所得。而彭越攻下樑地許多城邑,他難道就不想為王嗎?」張良的話一下子讓劉邦如夢初醒。
為什麼沒有勇氣繼續和劉邦斗下去?垓下之圍,是項羽軍事上最大的失敗,烏江自刎是項羽最悲壯的戰鬥。面對滔滔烏江水,項羽難道怯懦了嗎?在烏江邊項羽也是在斬殺漢軍首級百余,自己也身受數十創之後才引劍自刎的,他連死都不怕為什麼怕和小人劉邦再打一仗?可他是曾經戰無不勝的項羽,所以只有選擇自刎才能保住自己的輝煌,才能不讓後人恥笑!項羽也是那麼的脆弱,刀過後那個力拔山河氣蓋世的霸王從此灰飛煙滅,留下了因為他而滿目瘡痍的天下,還有他的千古遺恨。
劉邦見到這個情景,趕忙指揮自己的軍隊避讓到剛剛修建的壁壘里去了。項羽率領的人馬是輕騎兵,沒有攻堅的能力,也只好作罷,在原地和漢軍對峙著。
項羽為了迎戰劉邦,也是採取了和過去幾乎相同的戰術,把他的精銳騎兵排在軍隊的最前頭。漢軍遭遇了楚軍的硬骨頭,打頭陣的漢軍像是碰到堅硬石頭的潮水一樣,很快就退了回來。第二批的漢軍在樓煩的帶領下,吶喊著又沖向楚軍,楚軍的騎兵在樓煩的連珠弓弩的攢射下,紛紛從戰馬上跌落。
事實證明,劉邦這是一錘定音的舉動,使得韓信的才華在這一戰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大決戰前韓信首先選了十個出色的將領,這些將領中當然包括樊噲、呂布、彭越、周勃、曹參、灌嬰等勇冠三軍的人物了。然後把士兵分成十隊,每個人負責一隊。以十面埋伏布陣,陣與陣之間層層相圍,層層接應,緊密而有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等陣布好后,韓信親自帶了三萬精兵去挑戰項羽,大決戰的序幕正式拉開。韓信帶的人馬的數量是三萬,不知是巧合,還是韓信有意所為,這正是項羽當年回救彭城所帶的人數。
正這時,漢兵又追上來了,項羽見亭長始終不肯離開,用力一把推開了船。亭長的淚水流個不停,對項羽最後抱了抱拳:「珍重。」說著掉轉臉划著船向前使去了。此時,烏騅寶馬被亭長帶走後,項羽再無牽挂了,他開始了最後的拚命。
《史記》記載:「起兵八年,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他是一個軍事天才,戰場上的常勝將軍。或許是他的人生太順利了,經受不了大的打擊。
漢軍這邊大營安好,楚軍在項羽的率領下已經殺到了。劉邦命令他的軍隊乘著項羽的軍隊遠道而來還沒來得及休整,用他們的騎兵分read.99csw.com三批輪番衝擊項羽的楚軍。大隊人馬終於相遇了。
項羽忽視側面戰場同正面戰場的配合。在戰爭規模空前擴大、客觀上存在著正面、兩翼、敵後等各個戰場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戰爭經驗,把全部力量投入正面戰場,不認真組織和指揮其他戰場的配合,雖然在正面戰場打了許多勝仗,但是最後兩翼和後方全部丟失,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現在的楚軍已經人心思歸,缺乏團結力和戰鬥的決心和勇氣。韓信和彭越在固陵會師了。他們倆在固陵修建了很堅固的臨時性的堡壘,要用鐵壁合圍的戰法,把善於野戰的項羽困死在固陵城下。
項羽說:「你這樣的弱勢女子,怎能出圍?你可自尋生路,我大概要當與你長別了。」
項羽按事先約定跟他的部下在三處會合,漢兵不知項羽去向,也只好兵分三路,分別把楚軍包圍起來。項羽縱馬衝殺,斬了漢軍的一名都尉和幾十名士兵,再次聚集他的部下,只損失了兩人。於是項羽得意地對他們說:「我打仗的能力如何?」騎士們說:「正如大王所說的那樣!」
項羽和一百多部下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對頭,跑到後來,只見前面是一片沼澤地帶,連路都沒有了。項羽這才知道是受了騙,趕快拉轉馬頭,再繞出這個沼澤地,漢兵已經追上了。
漢軍第三批次的攻擊部隊見前面的批次已經得手,他們是連忙催動戰馬,也加入到了戰團。現在被敗退的漢軍一衝擊,自己也稀里糊塗地往回逃跑,結果,三支漢軍都大敗而歸。回來的人馬只有出去時的三停中的一停而已。
大家吃過飯後,項羽拔出寶劍,斬釘截鐵地說:「諸公跟隨我,經歷了大小無數的戰陣,我們楚軍害怕過誰?但是,我們現在是要回家,劉邦這個小人居然背信棄義,從後面想對我們來一個偷襲,我們答應不答應?」
項羽的軍隊向著反向的西北而去。那裡正好是劉邦親自帶領的追擊部隊迎面的方向。項羽現在要以攻擊代替防禦,要給正在勢頭上的漢軍一個猝不及防的攻擊。而按照戰前的部署,齊王韓信和彭越的軍隊已經追趕到固陵這個地方。他們算好在陽夏這個口子被堵住后,在西北線路上正好有劉邦強勁大軍的攻擊,項羽是一定會走固陵這條線的。這條線是除了取道陽夏外最快捷的路了。
項羽讓將士們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漢軍接戰。在此期間,光項羽一人就殺死殺傷漢兵成百人,他自己也受傷十幾處。他就算再勇猛,終究是人,不是鐵打的,逃了這麼久了,又打了這麼多惡戰,已是到了極限。在混戰中,他身上也受了十幾處重傷。血一點一滴從他身上流下來,生命也正一點一滴走向盡頭。
虞姬說:「妾蒙大王厚恩,追隨至今,今亦當隨去,生死相依;倘得歸葬故土,死也甘心!」
說到這兒,就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頸中一橫,頓時血濺珠喉,一道香魂歸於渺渺天際。項羽來救已經來不及,只有撫屍痛哭,命左右掘地為墓,將虞姬屍體埋葬。
項羽知道自己就要堅持不住了。這時他回頭看見漢軍騎兵中的司馬呂馬童(原是項羽部將,這時已背楚歸漢),呂馬童把項羽指給漢將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羽說:「我聽說誰要能得到我的頭,漢王就賞千金、封萬戶侯,我就成全你吧!」他覺得自己氣數已盡,上天從未讓他經歷這樣慘重的失敗,這一次他覺得是上天在懲罰自己。天命難違,失敗是必然了,那麼死也是必然的了。他不願意苟且地活著,他要有尊嚴地死去,他仰天長嘯,刀過之處鮮血飛濺。
他們為什麼要那樣做?他們明知道那樣做是願意白搭上自己的命,因為他們是忠於項羽的,為了項羽,他們不能投降漢軍,他們要為項羽最後戰上一次。他們選擇用生命來祭奠他們已死去的將領!他們死也要追隨他們可愛可敬的將領。試問,是什麼樣的將領,多優秀的將領,才可以讓八萬人心甘情願地為他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項羽走了,這一年他三十一歲。
拋開英雄氣概不說,從客觀上來分析,此時的項羽又的確是身處絕境,因為彭城之戰和這完全不同。劉邦他們當時因為輕而易舉就奪得項羽的老窩彭城而沾沾自喜,存在夜郎自大麻痹大意之心。項羽當時作出果斷的決定,只精挑細選了三萬精兵從齊地出發,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他們行動迅速,作風勇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了劉邦聯軍一個落花流水。
這就是項羽的根本錯誤,即單純迷信武力,認為只要在戰場上打勝仗就會取勝,這是完全錯誤的。
然而,面對劉邦幾路大軍的合圍之勢,彭城竟也成了項羽心中遙不可及的夢想了。即便如此,危難中的他表現出了一個優秀將才應具有的素質。九九藏書他把所有的將領都聚集在一起,清點了一下,還有十幾萬人。十幾萬相對於劉邦三四十萬聯軍來說是有點兒少。項羽當年只帶三萬精兵就殺得劉邦四五十萬聯軍丟盔棄甲,甚至連劉邦本人也九死一生才得以保全性命,人數對項羽來說,不是取勝的必要條件,論勇猛他如果說是第二,誰也不敢說是第一。
項羽心裏正在感嘆著被圍著的滋味不好受時,見韓信主動來挑戰,二話不說就殺了出去。楚軍現在已經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謀士來為項羽排憂解難、出謀劃策了。雖然有個別的將領覺得韓信獨自前來挑戰必定有陰謀,但他們只是感覺而已,他們誰也想不出除了和敵人硬碰硬的大決戰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
項羽聽到四面到處是楚歌聲,不覺愣住了。他失神似的說:「難道劉邦已經打下西楚了嗎?怎麼漢營里有這麼多的楚人呢?」就這樣,歌在繼續,楚軍的逃離也在繼續。逃離的楚軍中還包括項羽現在的左膀右臂鍾離昧和季布。鍾離昧是項羽手下最得力的部將,而季布在龍且死後,頂替了他的位置,他同樣是項羽手下最為得力的部將。他們兩個本來是誓死也要跟隨項羽拚命到底的,但十面埋伏這一戰令他們太震驚了,項羽雖然憑著勇猛和強悍,成功突圍,但他們心裏第一次產生了恐懼,韓信的計謀徹底征服了他們。本來他是不怕死的,但在親信部下的勸說下,只好夾在楚軍中逃了。
綜觀戰爭全過程,項羽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以力取勝,即司馬遷所說:「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當夜,項羽跨上烏騅馬,帶了八百個子弟兵衝過漢營,決定乘夜突圍。天蒙蒙亮時,漢軍才發現項羽已經突圍,連忙派了五千騎兵緊緊追趕。項羽一路奔跑,趕到他渡過淮河,跟著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迷了路。
歌未吟罷,虞姬已是潸然淚下,項羽聽虞姬歌聲,聲情凄咽,不覺心傷,也流下許多眼淚。左右侍臣,皆情不自禁,悲泣失聲而不忍抬頭。忽然聽到營中更鼓已擊五下,項羽回頭對虞姬說:「天快亮了,我當冒死出圍,你怎麼辦?」
在選擇逃跑路線上,項羽此時面臨兩難境地。如果乘韓信和彭越等人還沒有趕來之際,帶兵火速向自己的老窩彭城撤軍,那樣一來,自己就可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了;如果先到垓下,然後再繞道靈壁回彭城,這樣要走好多的彎路,時間上就要耽擱較長。當時已火燒眉毛,容不得再多耽擱了,按理說項羽肯定會選擇直接火速向彭城撤軍。但項羽卻在這個生死攸關的重要時刻,選擇了第二種逃跑路線,先到垓下,再繞道靈壁回彭城。
漢軍在楚軍全部會合后並沒有立即開展什麼動作,而是三軍形成了一個品字形,把楚軍圍困在了核心的位置。項羽現在是殺氣大起,他決心從彭越的方向突圍出去。就在項羽下決心突圍的時候,彭越的部隊主動讓出了一條道路,他們和韓信的人馬合兵一處了。這條路乃是直通到楚地的捷徑——垓下的道路。項羽心中大喜,只是他也明白,從這裏前往垓下的道路很是崎嶇,很不好走。但是,現在的項羽和楚軍還有得選擇嗎?他們只好取道垓下,準備越過垓下回到楚國。他們哪裡知道,在垓下,正有一場劫難等待著項羽和他的十萬楚軍。
張良給劉邦提議:「大王,我們現在和楚軍對峙,楚軍一定是不會和我們打持久戰的,我們自己也不能打持久戰,因為我們的糧草攜帶得不多啊!現在,齊王韓信和魏王彭越的大軍彼此間距離拉得比較開,他們要是這個時候過來支援劉邦您,那就會給項羽留下可乘之機。他來追擊我們,可只帶了少量的騎兵,輜重和大隊都是保留在了陽夏附近的山區。我們不能給他這個機會,他們要截斷項羽和他的大隊的聯繫。大王,請您下令,要韓信和彭越他們在項羽楚軍的外圍成掎角之勢屯紮,不要讓項羽通過。同時,下令大將劉賈進入楚地,再命令大司馬周殷率領九江兵馬也入楚攻擊楚國腹地。大王您還可以利用一個人,只需要冊立他一個淮南王的頭銜,這個人就會成為項羽斷路人。這個人就是過去的九江王黥布,他和大王您可是老朋友了啊!他一定會幫助您的。」
項羽雖然擁有十萬之眾,但這個疲憊之師由於糧草的短缺,現在連飯都吃不上,試想,吃飯穿衣這是人最起碼的生存條件,如果連這個都沒有的話,還談什麼打仗。劉邦的聯軍從四面八方圍來,他們都是有備而來,而且士氣高昂,他們的最終目標就是徹底擊敗項羽。這和他們在彭城的驕傲輕敵思想已形成鮮明對比。
原因是他最為心愛的女人虞姬,此時正被漢軍圍困在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