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序 遲了13年的葬禮,留下多少悲傷與深思

序 遲了13年的葬禮,留下多少悲傷與深思

「她是同意了,但真要把棺材埋下土還難著呢!」梁雨潤在手機里長嘆了一聲。
「不,梁書記,我要謝謝你,謝謝政府和黨啊!」
那天正值上班時分,紀委有人匆匆地跑過來告訴梁雨潤,說有位農婦舉著「冤冤冤」三個大字的牌子在信訪室要求見你梁書記。
這是一個當地從未有過的特殊葬禮。它等了太久,它不該等這麼久!然而它畢竟來了。
「是,大娘,我是梁雨潤。」當看清對方容貌時,梁雨潤的心猛然一顫:又是位墜入苦難深淵的老太太!憑著職業的敏感,梁雨潤知道,這位臉上布滿滄桑和遲鈍表情,滿頭凌亂白髮的老太太,心裏一定有訴不完的冤情。
「你就是梁……梁書記?」
「沒人去過,她家放了兩口棺材裏面都裝著死人……」
「你是小梁鄉黨委嗎?你就是書記?!那好,請你帶上民政幹事,我們一起上胡家堡村,就是上那個暢春英家。對對,就是那個家裡放著兩口棺材的人家。什麼?問我知不知道那棺材里有死人?當然知道。我今天就是為這事而去的。請你也儘快到胡家堡村,我們見面再商議具體解決方案。好,就這樣。胡家堡村見!」梁雨潤說話間,已經登上了去暢春英家的麵包車。
梁雨潤謝過胡文成后,3號又到小梁鄉政府,召開了市鄉村三級幹部會議,商定成立了由鄉村主要領導、鄉紀檢書記、司法民政助理員、村民代表和暢春英親屬等代表組成的暢春英家「喪事處理小組」,一一安排整個埋葬兩具棺材的具體事宜。
此時,葬禮正式確定在8號舉行。
我忙安慰:不是你知道得太晚,而是我們那些早知道此事的幹部沒有像你這樣誠心誠意來解決問題。要不,不會弄得人家這麼慘啊!
梁雨潤:「做工作唄!另外我向河津市法院打聽了一下,主要是運城市中院的終審下來后,暢春英本人沒有主動向河津市法院提出執行申請,這是她不太清楚法律程序,所以事情耽誤了……」
3號一天梁雨潤沒有來電話,我也不敢打擾他。
「人家受了那麼多年的苦,心頭的悲痛太深了。她不求別的,最主要是想法律上有個讓她心服口服的說法。」
「梁書記問你多大年齡。」有人對她說。
8號清晨,梁雨潤帶運城市委、市紀委同志和河津市鄉村三級幹部前往暢春英家參加埋棺入土的葬禮。臨行前,多次過問和關心「暢春英事件」的運城市政府王守禎市長、市紀委周書記也特意向梁雨潤下達兩條指示:一是帶去他們對暢春英一家的慰問,二是一定要圓滿完成好死者姚成孝及姚志忠的靈柩入土工作,並希望河津市鄉村幹部今後繼續關心暢春英的生活。
梁雨潤笑笑:「我的病好了!明天還要上小梁鄉去……」
「大娘,您坐到我這邊來,慢慢跟我說說您的事,啊,慢慢說,我們會想法幫您解決的。」梁雨潤起身將暢春英扶到自己的座位旁邊,然後輕聲詢問:「大娘您今年高壽?」
梁雨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江總書記向全黨提出要切實改變黨的作風,絕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做實際工作的黨員幹部同志,真該深深反思反思了!
放在姚家分別已有13年和7年的兩具棺材緩緩起動。梁雨潤和市鄉村幹部們爭著上前抬起死者的靈柩,並隨著此起彼伏、凄惋悲慟的哀樂,一步一步地走出姚家那座破落的院庭,走出小村那條彎曲的小道,踏上送葬之途。
當日11時,梁雨潤一行和河津市鄉村三級主要領導,到達暢春英家。一切準備就緒的葬禮開始——
「所以她還是不想把兩具棺材埋了?」我最為梁雨潤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於是很著急地問:「那你現在有什麼辦法呢?」
「大媽,你不用再說啥了,我一定想法為你死去的親人討個說法,讓他們能入土安息,在九泉之下合上眼……」梁雨潤聽完暢春英一番難以置信的哭訴,心頭早已陣陣痛楚,「什麼事都可以放一放,但這件事再不能拖一天了!」,梁雨潤感慨萬千,不由對天長嘆。當他撫摸著暢春英老人那雙粗糙乾裂的手時,默默地從口袋中掏出50元錢。
「並不全是怕死人的晦氣沾到自己身上,而是怕自己沒那個能耐幫姚家了結冤情。唉,說來愧疚啊!」村幹部、鄉領導談起此事,誰都搖頭。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當城市裡的人們背著大包小包,帶著歡笑,忙碌著去那些風光名勝之地旅遊的時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運城市紀檢委副書記梁雨潤告訴我,他必須去處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發揪。」他用這詞形容內心的急切與憤慨。
法律給了一位農家婦女一個明白的說法。只是這個「明白的說法」來得太晚了,然而它畢竟來了!
我向棺柩內的死者默默致哀時,心頭湧起萬千痛楚:年輕人,你這樣默默地躺下了,卻讓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受了多少罪啊?!
「大娘,根據你家庭的經濟狀況,政府決定給2萬元經濟補助,好讓你兒和丈夫的靈柩早日入土。」
在我與梁雨潤的接觸中,我知道他是位說話錚錚有聲,踩足實實有印的人。
暢春英該讓自己的兩位親人棺柩入土了——我從心底里這樣期望。
5月2日,當我吃過早餐后,有些迫不及待地拿起了電話。
「暢春英夫婦上訪多年,你們知道嗎?」
走投無路的暢春英將信將疑地擦著眼淚,然後朝大夥作作揖,隨即拎起身邊的那隻麻袋(這是幾年來支撐她上訪和度日的惟一「財富」,用它撿酒瓶和破爛賣錢換飯吃),便來到運城,找到了市紀委梁雨潤……
「那法院方面能不能重新判決呢?」
已是滿頭白髮,眼睛都哭得半瞎的暢春英,此刻一步一躬,既像是對死者疚意的哀悼,又像是對梁雨潤等幹部們參加葬禮而表示的一種乏力的謝意。然而誰也不會真正知道這位過早失去兩個親人,飽受悲痛與生活滄桑的農家婦人此刻心頭的世界。只有她撕心裂肺的嚎喊聲(她已經無法哭了)回蕩著田野,回蕩著山谷,鄉親們聽著她的嚎喊聲紛紛走出家門,拂動著淚水,一起加入了葬禮的隊伍,長長的送葬隊伍因此延伸至一二里……
「這很難說。」
「喂,是何作家嗎?我現在正在暢春英家呀!昨天?喔,對不起,昨天本來我要來暢春英家的,可一早起床后感到胸悶,渾身乏力九*九*藏*書,家人急得把我送到了醫院,結果沒有來成。今天醫生還是不讓我動,可不行啊,我必須爭取利用這個『五一』假期把暢春英家的事處理了,否則節后一忙又不知拖多少日子呀!」是梁雨潤書記的聲音。
不用說,與暢春英同村的人更是有氣無處出,人家已經慘到這份上了,你還能說啥不是?可政府和幹部們吃什麼飯的?咋就沒個人來姚家瞅一瞅?開始是暢春英獨自上訪,後來村上的人也受不了了。特別是那些男娃兒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就因為這村上躺著死人,夏天「死人味」衝天,那外村的女孩子說啥也不願嫁這胡家堡村來呀!十幾年來,村上的年輕人只出不進,這可愁壞了爺們娘們,於是有人告訴暢春英說,運城市紀委有個「梁青天」,他是市紀委副書記,人稱「百姓書記」。你去找他,准沒錯。
這件事處理起來實在太難,因為難在我們常人無法想像得出世上竟然還會發生這樣的事——一對農民夫婦,當活生生的兒子被殺害后,為了尋求法律的公正判決而將死去的兒子裝入棺材放在家裡整整13年,家貧的夫婦兩人到處上訪告狀。期間,丈夫不堪悲哀與經濟負擔,重病纏身,終因積勞成疾,卒于中年。身為母親和妻子的一位農家婦女,身懷海一樣深的悲憤,又將丈夫裝入棺材,放在自己的床頭,然後傾家蕩產,揮淚出門,再度走上上訪遙途……
在另一間的灰暗小屋內,放置著的是另一具棺材,裏面躺著的是1995年逝去的暢春英的丈夫,死者姚成孝可敬的父親姚志忠。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斷定誰也無法想像暢春英家的「一貧如洗」:在那間十來平米的小屋裡,一邊放著姚志忠的那具棺材,一邊是具土炕,在這個不足兩米的土炕上,暢春英和現年已是37歲的光棍二兒子同枕了十幾個春秋。而在這樣一個硬棒棒的冷炕上,我只看到一塊補了幾處大補丁的薄薄小床單……在這樣一個破落的家庭里,即使縱有千金萬銀堆著,也不可能有哪家的閨女願嫁進來。當我心存餘悸急急地從暢春英家的屋子裡退出的那一刻,悄悄沖梁雨潤說了句耳語:罪過,我們欠這樣的百姓太多了!
靜聲數分鐘后,我說:自責的不是你。如果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心頭能真正想著老百姓的事,並且實實在在地去工作,八千多萬人的先鋒隊伍一定會讓我們的人民感到滿意,我們的國家也會是另一個樣子。
「可不管怎麼說,我們的工作再難也難不過人家暢春英心懷巨大悲痛,跑了十幾年的上訪路,伴著兩個親人的屍體生活了這麼久的日子!放心何作家,只要我在紀委崗位上工作一天,就一定要把暢春英家的事處理好……」
「我?高壽?」老太太自言自語地看著梁雨潤,又看看屋裡的其他人。
「咋一定要見我嘛?」梁雨潤順口問了一聲。
「嘟,嘟,嘟……」電話斷了。我的心也跟著又懸在半空。
常年的上訪和悲傷,使暢春英夫婦身無分文,疾病滿身。1996年,暢春英丈夫又在上訪的回程路上猝死。老伴在臨死時拉著同是病魔纏身的暢春英叮嚀道:「家裡借不到錢,就不用為我備棺材,也可以扔在野地里不埋我,但兒子的事你一定要上訪下去,直到有好乾部來管我們。」
「喂喂,何作家嗎?告訴你,事情進展已經差不多了,定在8號棺材入土,現在我還在小梁鄉,你放心好了!我這兒正忙著給市鄉村三級幹部商量暢春英家的喪事怎麼個安排,到時再跟你說具體情況啊……」聽得出,梁雨潤正在給幹部們開會。
「梁書記——我替死去的兒子和他爸,謝謝黨,謝謝政府,謝謝你這樣的好乾部啊……」暢春英接過錢時,抖動著雙手,哽咽得就是說不出第二句話。
「對方自然不服,說事情已經過了十幾年,該吃的官司也吃了,當時刑法既然沒有規定附帶民事賠償,為什麼現在要重新提及民事賠償?他們認為時效也已經過了,所以向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訴……」
好端端的兒子,全家的頂樑柱在傾刻間悲慘離去,身為母親的暢春英和姚成孝的父親姚志忠悲痛欲絕。更令他們難解心頭之憤的是犯有故意殺人罪的村支部書記的兩個兒子,只被法院判了故意傷害致死人命罪,主犯只判12年,從犯3年。
「不管怎麼說,再難也難不過人家暢春英老太太為了要個說法,活脫脫地陪著兩個死人朝朝夕夕了幾年十幾年呀!」我感到巨大不平,說這話的聲音幾乎是在喊。
暢春英為兒子和丈夫的葬禮安排在「五一」長假期間,她有兩個理由,一是平時大夥都忙,找不到人手。二是她最終期待法院的新判決能夠順利「執行」。
「事情進展怎麼樣啦?」我問。
後來我知道,雖然梁雨潤在電話里跟我說的很簡單,其實工作的難度一直非常大。2號下午,他在放下跟我的通話后,就直奔河津市,找到暢春英家的一個親戚,是現在河津市公安局當副局長的胡文成。老胡今年56歲,因機構改革,「五一」結束后他就要從副局長的位子上下來了,趁這個假期原準備在3號帶著全家動身到西安旅行去。梁雨潤的到來,使老胡感慨萬千,說:梁書記啊,我在河津工作了幾十年,什麼案子都執行了,惟獨我表嫂暢春英這事難辦。你是上級領導,「五一」長假都不休息,跑來為老百姓辦這麼難的事。我全家明天也不去西安玩了,老吳我一定配合你做好我表嫂家的工作。
……
「你覺得運城『中院』最終判決的結果會是什麼?」我不由又著急起來。
這一夜令我轉輾難眠。
「要謝也得謝你梁書記呀!要不是你,我們是不可能解決得了暢春英家的事的。」小梁鄉書記、鄉長掏著心窩話。
我在北京知道了這件事後,立即用電話撥通了梁雨潤書記的手機。希望能聽到他對此事的激動人心的描述,然而手機里的他,卻異常平靜地說:我做的事算什麼?就說我去暢春英家的事,其實根本不值一提。人家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覺得當年自己的兒子死時法院判得不公,希望政府給個糾正機會,就為這,吃盡了千辛萬苦,搞得家破人亡。當農民的有啥本事?沒呀,所以他們用不埋死人把棺材放在家裡作為惟一的籌碼來爭取自己那一點點權利。可是我們的幹部和領導們十幾年來居九_九_藏_書然可以對此不聞不問,就算是嚇得不知如何辦好,至少人家上訪了多少年,你也應該到受害者家裡訪貧問苦,問寒問暖一回吧!你一直不來,十幾年不來一次,人家心能不冷嗎?暢春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病魔纏身的農婦,她能做的出格舉動僅僅是去跪倒在政府大門口。要是換了年輕力壯,血氣方剛的人,你能料他不會幹出什麼過激的事?這種教訓太多了。我聽說她的事後就著急,不是著急暢春英家的兩口棺材已經停放的時間有多長,而是著急我們這些身為百姓父母官的幹部們為啥在這麼長時間里不上人家家裡看一看,關心關心呢?人心都是肉長的,更何況人家受了那麼多的難!你當幹部的,當共產黨員的,為啥不想一想他們的疾苦呀!跟你說實話,我到暢春英家那天對她說政府看她困難,準備補助她兩萬元,那是我提著膽說的,因為我紀委沒有政府職能,也沒處拿這筆錢的呀!可我看到暢春英家這麼個景況,尤其是她四鄰八鄉的村民們這十幾年因為她家的那兩口放著死人的棺材,實在受了不少難以想象的苦惱,再不解決拖到什麼時候?拖到姚家家裡放三口棺材?想想這些,我們當共產黨幹部的能安得了心嗎?所以我當場自作主張給暢春英大娘許了這麼個諾。人家一聽我這話,立馬好像十幾年的冤屈就頓時煙消雲散了,還特意買了一條「紅河」煙要請我們抽。你知道她暢春英這些年都是怎麼過的嗎?她為了上訪,常年住在街頭,沒有錢,她就靠撿啤酒瓶拾破爛。聽說有一次因為睡在信訪室的水泥地上八天八夜,得了重感冒,差點沒有搶救過來。像這樣的人,要是再出個三長兩短,你說她一家的冤還有誰出來向政府說一說呢?那天離開暢春英家后,我立即給河津市委書記打了個電話,當時我心裏也在發毛,到暢春英家雖然把事情解決得那麼痛快,可要是我許下的兩萬塊錢見不著影子,那我不是在暢春英老人那顆已經流干血的心上又捅了一把刀子嗎?河津市委書記一聽我說的事,連聲說道,梁書記啊梁書記,你今天幫助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別說兩萬塊,就是十萬塊,我也會讓政府給。這我才放下心……
可這漫漫十幾年裡,我們是不是欠這樣的鄉村老人太多太多東西了呀?!梁雨潤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梁書記,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我一定會儘快把兒和老伴的棺材埋了。過去即使有海一樣深的冤,有你這麼大的幹部今天上我家來這一趟,看咱屈死的兒和苦命的老伴一眼,我從今再不上訪了!我謝謝你,謝謝黨……」
「事情不那麼簡單。」梁雨潤說,「實際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事,你明知是有些問題的,特別是對案子,已經判了再翻過來,實在不是那麼容易,涉及的情況有時你想象不出來。」
「好,明天我們一起到暢春英家去!」梁雨潤一激動,順手將手臂上的針頭拔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梁雨潤就帶我一起來到一百多裡外的河津市小梁鄉暢春英的家。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暢春英。我無法相信站在我面前的這位滿頭白髮,臉上布滿刀形紋的「大娘」才大我十來歲!她一看梁雨潤便哭得直不起雙腿,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救命恩人」四個字。這使我有時間粗粗地看了一下她家的房子,那正是一個殘垣斷壁的破宅基,三間正房儘是用黃土壘起的泥房,那所謂的牆壁多處脫露出可以過人的洞穴。走進暢春英的家時,我感到陣陣膽怯(向毛主席保證:如果沒有很多旁人跟著,我是沒有膽量獨自進這房的)——三間土房,有兩扇門,而兩具裝有死人的棺材對門而放,一看便可見得。置放了十三年的暢春英大兒子姚成孝的那口棺材,在左邊的房間內,是死者生前住的地方。在這裏,死者曾經與同村的一位姑娘成婚並生有一女,後來姚成孝被害后,他的媳婦帶著姑娘離開了這間房子,獨剩下死者冷冰冰地躺在這兒十三年有餘……暢春英聽說我也當過兵,更是老淚縱橫地拿起原本放在棺材前的兒子遺像,一個勁地哭訴起她兒子在世時是如何地「有出息」。我拿起姚成孝的遺像,覺得小夥子真的長得很英俊,而他死得又多可惜!
「快快……」信訪室內的人頓時亂成一團。還好,正當大家手忙腳亂時,暢春英大娘蘇醒了過來。而她做出的第一個動作,便是緊緊拉住梁雨潤的手,不再放開。那抖動著的嘴唇,竟一句話也吐不出來,只是一個勁地流淚,大滴大滴的淚水,落在梁雨潤的手上,令他感覺透心的寒冷……
我們的通話就這樣結束了。然而對梁雨潤處理「特殊事件」的每一個進展,我幾乎每天都在關注。那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想著一個農家婦女怎樣地背靠兩具親人的棺材,一天天苦度人間滄桑?雖然一次次在午休和深夜的惡夢中我被各種奇形怪狀的想象所驚醒,但一旦回到現實時仍無法想象世上還有像暢春英這樣的事以及她在這過程中所承受的那種生者與死者共枕數千個日日夜夜的歲月!
「我知道,其實我除了苦口婆心地動員暢春英把家裡的兩口棺材埋了,更想在法律上幫她弄個明白,這樣不至於死人埋了活人心裏還咽不下這口積壓了十幾年的冤氣嘛!」
「別給我戴高帽子啊!」梁雨潤與單位的同事開了一句玩笑,立即從原本上辦公大樓的方向轉了個彎。
我的心一直揪著,為苦難的暢春英,也為一心想妥善處理此事的梁雨潤。
聽完上面的消息,我不由心頭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這口氣既為梁雨潤,更為總算有個明白說法的暢春英及其她的一家。
至此,暢春英等了13年的一宗懸案終於在梁雨潤和河津市法院、運城市中級法院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法院那邊這時也有了話。河津市法院院長向梁雨潤保證道: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我們一定想辦法,在明天前把暢春英申請執行的3萬多元錢送到她手裡。
7號。運城市委書記黃有泉找來梁雨潤,聽取他彙報處理暢春英家一事的過程。期間,黃書記兩度感懷落淚,他對梁雨潤說:我們黨的幹部,就應該像你這樣,切實轉變作風,要以辦實事,干真事,不把事情辦好不撒手的勁頭,去為老百姓服務,去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去解決他們的難題,這才是真正身體力行江總書記的九*九*藏*書「三個代表」。黃書記並對梁雨潤在處理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作了具體指示。
到運城,梁雨潤給我看了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不久作出的對胡氏兄弟「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中院」的終審判決這樣說:
「是的。我正在找律師幫她做。不過不巧,這幾天法院不是也在放假嘛。」
村上的成人和孩童誰也不敢再接近暢春英,雖然他們非常同情她,但畢竟那兩具停放在屋子裡的棺材,讓所有的人無不感到恐懼和晦氣。村上的幹部,鄉里的領導,一屆又一屆,屆屆都知道胡家堡有這麼一戶家裡停放著兩具裝著死人棺材的「上訪專業戶」,但誰都沒膽子進過暢春英家一步。
「等著吧。是冤情的,人民法院總會給一個公正的結論。」梁雨潤充滿信心,並對我說:「你再來運城時,會有結果的。」
暢春英家共有三間陋房,隔成兩半,中間一道牆壁。老伴死後,她家隔開的兩半房子內各放一具棺材,兒子和丈夫默默地躺在棺內伴她日起日落。打那以後,村上的人再也聽不到深夜那一男一女此起彼伏的凄涼悲切的慟哭聲了。喪子失夫的暢春英早已哭幹了眼淚,只有每天夜深人靜時,她才像全身癱了似的伏在兒子和丈夫的棺材上用蒼老的雙手一下又一下地拍打著棺木,藉以傾訴心中的無盡悲憤與思念,那拍打棺木的聲響,在靜寂的黑夜裡,顯得很響,傳得很遠,會驚醒三里五村,會引得鬼泣犬哭……
「您才59歲呀?!」梁雨潤驚愕不已。他轉頭用目光詢問信訪室的同志。
「這個結果應該說對暢春英一家是個比較圓滿的『說法』!」我說。但我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便忙問梁雨潤:「被告方胡氏兄弟那邊怎麼樣?」
「梁、梁書記啊,我和我躺在棺材中的兒子、老伴,一起在家等著,你可一定得來……」暢春英話未說完,已是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了。
「當然。」我告訴他,其實這話我是想告訴讀者的。
這不,第一次上北京的暢春英和老伴不知怎麼個向政府申訴自己的冤情,便走到新華門那兒,見解放軍戰士在那兒站著崗不讓進中南海,就掏出孝服穿上,然後披麻戴紗地在新華門口長跪不起。老兩口還沒有來得及哭喊幾聲,便被便衣警察送到了天安門派出所。警察同志了解實情后,並沒有難為這對山西農民,但告訴他們北京是國家的首都,特別是中南海是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辦公地方,要想解決問題還得一級一級的來處理。後來山西方面來人將他們接回了原籍。
「兒啊,他爹啊——你們睜眼看看哪,梁書記他到我們家來啦!他代表政府來看你們啦——十幾年啦,你們盼啊盼,連魂絲兒都盼幹了,今兒個你們該知足了呀啊嗚,我的兒啊,你和你爹該瞑目了呀——啊嗚嗚……」就在梁雨潤鞠躬默哀的那一刻,吃盡人間苦楚的暢春英大娘再也無法克制地一頭伏倒在棺材蓋上,嚎啕慟哭起來。那斷腸裂肺的慟哭,像決堤的山洪,衝擊著在場的每一個村民和幹部的胸膛,人們無不落下同情的淚水……
「為啥?」
「沒錯,她比我小兩歲,1942年1月生的。」有位老漢長嘆一聲,道:「她可是個苦命人,都是愁老的啊……」
明天——就是5號。這一天上午,梁雨潤和河津市法院院長、小梁鄉黨委書記、鄉長等人,再次來到暢春英家,他親手把剩餘的15000元政府困難補助交給了暢春英,法院院長也把暢春英兒子姚成孝一案當年應該判給暢春英一家民事賠償的31196.5元,如數交到了暢春英手上。
「梁書記,你真的來了呀!」暢春英顫顫巍巍地從裡屋走出,淚流滿面地拉著梁雨潤的手,久久不能言語。老人凝視著眼前的梁雨潤,彷彿是在做夢。
結束葬禮后,我見到了梁雨潤。他的臉幾日不見一絲笑容,一向話語不斷的他,在我面前沉默又沉默。終於有一天,他對天長嘆一聲后,對我說:我要是能分出身子多好,還有許多老百姓需要我們去幫助他們解決難處和困難啊!
「大娘,你先上街吃頓飽飯,改日我一定上你家去。啊,千萬別再受上訪這份罪了!」
經審理查明:原告暢春英系姚成孝母親,1989年3月15日,被告胡玉信與胡玉華在同姚成孝撕打時,用匕首將姚成孝傷害致死。1990年4月12日,運城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胡玉信有期徒刑12年,判處胡玉華有期徒刑3年。同年7月3日,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姚成孝死後,其父姚志忠為兒子遇害一事多次上訪上告,於1995年去世之後,原告暢春英繼續向有關部門上訪上告,並多次到中院申訴民事賠償部分。本院認為:二被告對姚成孝的傷害行為雖然發生於1989年,但原告方多年來一直為此事向有關機關和法院上訪上告,訴訟時效因而未中斷,所以原告的訴訟請求並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二被告應當根據各自的責任大小對其傷害行為給原告造成的經濟、精神損失進行賠償。原告的其它之訴,因無舉證,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法通則》第119條、第140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大娘,這些年您受苦啦,我們早該來您家看您和您沒有入土的兒子及老伯……」梁雨潤向暢春英大娘說完此話,便獨自大步朝放著棺材的兩間破屋走去,並且站在那兩口棺材前凝視許久,然後畢恭畢敬地鞠躬默哀。
梁雨潤與這位名叫暢春英的農家婦女的相遇是在市紀委信訪室。
「那你們有人去過她家了解過情況嗎?」
十幾年來從未有人圍聚過的暢春英院子外,此刻卻人頭攢動,熱鬧異常。自打1989年暢春英的兒子姚成孝死後裝入棺材的那天起,整整13年間,她暢春英家幾乎與世隔絕,沒有人到她家來往過。這一天,梁雨潤是作為十幾年來市縣鄉三級黨組織和政府官員中第一位踏進她暢春英家的領導幹部。
「梁書記——」突然,暢春英「撲通」跪倒在梁雨潤的面前,一聲撕人心肺的慘烈呼喊之後,便不省人事……
這可是有點「天不助梁雨潤」呀!但我馬上聽到他說:「這事我正在與河津市的法院院長聯繫,爭取他配合……喂何作家,對不起,手機快沒電了,先說到這兒吧,我馬上要到暢春英的一個親戚家,希望他一起做做暢春九_九_藏_書英的工作……」
「因為當時暢春英沒有向法院提出在刑事判決的同時附帶民事賠償這一條,所以作為受害家屬的暢春英一家自然沒有得到一分錢的經濟賠償,這是其一。其二,雖然她後來多次上訪,也曾提出當時沒有進行民事賠償這一條,可我們這兒的法院已經換了好幾茬人,陳年舊案不好再翻過來。」法院的人說。
「說不上來。現在的問題,首先是要讓法院能真正從為老百姓的利益出發,不是為掩飾自己而動起來。難就難在這地方。因為時間已經過了十幾年,陳年老賬不好翻……」聽得出,梁雨潤想糾正法律上對暢春英家的判決所面臨的難處遠比動員受害者家屬埋掉家裡兩口棺材還要艱難得多。
不知暢春英家又有什麼新的麻煩?
「我的事對你寫作還有用嗎?」他聽后終於露出了笑容,並問。
「又為什麼?既然是明擺著當時判得不完全,就該知錯改錯嘛!」我說。
為這事,我們曾經為「還能不能」使寫他的這篇作品問世而爭執過。
人死了不埋會很快腐爛發臭的,再說雖然沒有「鬼」一說,可畢竟死人不入土,鄰居和周圍的人受不了呀!特別是一到夏天,那從棺材里發出的臭氣,直熏得方圓十幾里路都能聞得見。姚家從此成了誰也不待見的「死人戶」,白天村上的小孩子們繞過姚家上學,晚上連成人們都不敢出門串親訪友,怕姚家的棺材里鑽出一個「鬼」來喊冤。失兒離眾的暢春英和老伴越發感到悲哀,每當夜深人靜時,他們只有在兒子的棺材面前向鬼魂哭訴人間冤情。那凄涼悲切的慟哭,伴著陣陣夜風,飄蕩在四周的村野上空,更令鄉里鄉外的村民們毛骨悚然,長噓短嘆。
「知道。樣子也挺可憐的。」
「起靈——」葬禮的主持一聲令下。頓時,哀樂齊鳴。白色的紙錢在空中飛飛揚揚……
4號午飯前,我又忍不住拿起電話。
梁雨潤默默看了我一眼,臉色鐵青,好久沒有吱聲。片刻,他頗有自責地說:我悔恨自己為什麼這麼晚才知道她家的事!
難道不是嗎?
「五一」那一天我正在北京的家中修改稿子,其實心頭一直在挂念著山西梁雨潤如何使暢春英家的兩具棺材安然入土的事。上午下午曾經幾次拿起電話想給梁雨潤書記的手機打,可還是放下了,我不想再給他下壓力了——他在那兒已經壓力夠大了。另則我想如果順利的話,他一定會給我打電話的。然而這一天沒有他的電話來,晚上十點時,我終於忍不住地拿起電話,可對方的手機關著,這更讓我吃驚和擔憂起來,因為在與梁雨潤的接觸中,白天他由於會多而往往手機關著,但到了晚上十點以後至第二天清晨,他的手機是從不關的呀!我心頭懸著。
關於他說的「特殊事件」,我在第一次到山西運城時他就說過,當時我覺得這事是橫在這位先進紀檢幹部面前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出於「宣傳」需要,我曾暗示他:你即使不用處理這樣的事照樣是個響噹噹的先進人物,如果這事處理不好或者處理成「夾生飯」,你不是把自己弄到很被動的地步嘛?但梁雨潤搖搖頭,他異常沉重地對我說:如果不能把這樣的事處理好,我以前縱然有中條山(當地的名山)一樣高大的「先進」牌牌,也等於零。
還用說,這是求之不得的。
「大娘,我要代表黨組織和政府向您表示歉意,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好,讓您一家受那麼大的冤和苦,真對不住您老人家呀!」
「謝謝你們了!」梁雨潤躺在病榻上,非常感動。
「大娘,你說說吧,我會儘力關照您的事。」梁雨潤的心頭頓時堵得慌。
這回暢春英明白了。她向梁雨潤伸了伸右手,再伸了伸右手,又舉起左手的四個指頭。
被告胡玉信和胡玉華賠償原告姚成孝死亡補償費48765元,喪葬費500元,誤工費70元,被撫養人安置費22750元,精神撫慰費3000元,共計311965元,其中由被告胡玉信承擔80%,計249572元,由被告胡玉華承擔20%,計62393元。
「相比暢春英一家十幾年來經受的打擊和遭遇,我們作為共產黨的幹部,是否宣傳自己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和沒有多少可比性了。真的,不瞞你何作家,我曾暗想過,如果像暢春英家出的那種事,已經到了我的手上再解決不了,我寧願舍官回家跟著老父親管蘋果園去,因為我覺得比起暢春英這樣的老百姓他們受的冤屈,我們當不當官,能不能升職,似乎顯得一點也不重要了。如果說當官還能解決好像暢春英家這樣的老大難問題,那我覺得自己的這個官沒有白當……」梁雨潤說上面這段話時顯得很激動。
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指河津市法院2001年10月26日之判決——筆者注)認定沒有出入。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01年8月10日給河津市人民法院的公函載明:暢春英是受害人姚成孝的母親,多次到中院申訴民事賠償。市政法委、中院領導都十分重視。經中院審判委員會研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九條之規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的案件立案以後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沒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本院認為:原審判決根原審原告暢春英等多年來一直在向有關機關上訪上告的事實,並依照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公函,認定原審原告暢春英的訴訟請求,並未超過法定訴訟時效,且判令原審被告各自的責任大小對其傷害所為給原審原告方造成的經濟、精神損失進行賠償,符合法律規定。上訴人胡玉信、胡玉華訴稱暢春英有訴訟請求已超法定訴訟時效,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3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個問題應該好辦,讓她馬上寫份東西向法院提出嘛!」我說。
怎麼個不好辦?梁雨潤要問個究竟出來。
第二天,他來到暢春英所在的河津市調查了解情況。當地法院領導一聽這事,朝梁雨潤直搖頭:她的事全法院的人上上下下都知道,可就是不好辦呀!
我為前途無https://read.99csw.com量的他捏了一把冷汗。從第一次接受中紀委有關部門的邀請採訪梁雨潤后的幾個月時間里,我一直擔心著他處理暢春英事件的整個發展進程。
梁雨潤知道其心思后,便有了主意。「五一」假期一到,機關的同事或回家休息或者攜妻帶女奔名勝旅遊去了,他卻同妻子和女兒打了個招呼后,直往暢春英的小梁鄉「奔喪」。「什麼事都可以不辦,但暢春英家兩具置放了多年的棺材無論如何也該圓圓滿滿的入地安葬,這是咱當幹部欠人家的一份情啊!」梁雨潤這麼對我說。
「五一」前夕,梁雨潤在電話中告訴我,「事情快有個圓滿結果了」,如有機會希望我再去一趟運城。「當然」,我很快作出了決定,於是在人們歡慶「五一」長假時,我的行程目的地則是黃河邊的那塊晉南大地。
5號6號,很少下雨的晉南大地,突然大雨飄飄,彷彿天公也在為人間發生的這一幕落淚。由梁雨潤親自組織指揮的幾十人挖掘墳塋的隊伍,正在冒雨戰鬥……
不是嗎,如果他們都能像梁雨潤一樣早一點來真正關心和看望一下暢春英一家,已是悲哀萬分的姚家怎麼可能還會雪上加霜,走上了漫漫幾百次的上訪路?怎麼可能父子同赴黃泉路?怎麼可能兩具裝屍棺材露放幾年十幾年?怎麼可能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出現如此不可想象的人間悲劇?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梁雨潤從運城給我打電話過來,向我報告了喜訊:當年判決殺害暢春英大兒子姚成孝一案的河津市人民法院經過幾個月的重新尋找案宗和調查審核,終於作出了「(2001)河民初字第466號」新的「民事判決」,該判決如下:
「我現在正在進一步做暢春英的工作,她還是擔心法院的判決能否執行,所以……」
「咱運城這一帶誰不知道你是專為群眾辦事的『百姓書記』嘛!」
暢春英是運城河津市小梁鄉胡家堡村的農民,她的兒子姚成孝是個退伍軍人。1989年的一天,姚成孝騎自行車回家,在村口的路上,碰上了迎面過來的村支部書記的兩個兒子。因為路不寬,村支書的兒子說姚成孝的自行車撞了他們,於是三人就發生口角。這本來是小事一樁,可由於這個村打文革起就派性嚴重,村裡的家族勢力十分猖獗,不同道不同族的村民之間,要麼老死不相往來,要麼遇事互不相讓。暢春英的兒子姚成孝這回撞的是村支部書記的兩位大公子,對方當然就不幹了,又仗著平日老子在村上當「一把手」的威勢,便沖孤身一人的姚成孝動起手來。姚成孝覺得自己連車子都沒掛一下對方的衣衫,怎麼說動手就動手呀?這一方非要贏回威風,另一方又不甘吃虧,你打我回,幾招過後,村書記的兩個兒子一前一後,一上一下,趁姚成孝不備之時,拿起刀子連捅姚成孝兩刀,姚成孝當時便倒在了血泊之中。后被村上路過的人看到,急送醫院,可由於流血過多,途中便停止了呼吸……
梁雨潤看在眼裡,心頭陣陣作痛:這就是中國的農民!一個為了能聽到一句公道的話而在家中放兩口棺材整整十幾年生不如死景況凄慘的鄉村老婦人——除了黨和政府能救她,還會有誰能給予她一絲希望呢!
暢春英的老伴姚志忠是個農村教師,他知情知理,可同樣咽不下這口氣,所以老兩口你攜我扶著又一次次地往縣上、市裡、省城甚至北京城裡跑,成了天安門派出所的常客。他們手中拿到的領導「批示」有厚厚的一疊,但「批示」後面的下文就沒有了。暢春英和老伴不相信天下無說理之處,他們年復一年地跑啊跑,而長眠在棺材內的兒子的屍體,也由腐爛變乾巴了,直到最後像被神靈抽走了雲絲似的只剩下一具骨架……只有半夜裡他的親生父母那凄涼悲切的慟哭依舊飄蕩著。
殺人償命的道理,暢春英和丈夫這對農民夫婦還懂,他們覺得自己的兒子死得慘,死得冤,法院判殺人犯判得太輕,所以不服。為了使慘遭殺害的兒子能在九泉之下合上眼,暢春英和丈夫將死去的兒子一直沒有下葬,棺材放在兒子活著的時候住的那間房子里。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法院能還他們一個心服口服的判決。為這事,老兩口便開始上縣城,跑運城,奔太原上訪申冤。光北京就去過4次,連天安門派出所的民警都熟悉暢春英夫婦了。
進了信訪室,他一眼就看到有個上了年紀的農婦坐在長椅上。
「那對法院重新審理你有多少把握?」
我知道此刻不便再打擾他。
那年暢春英五十剛出頭,可她的模樣已像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她把家裡所有能換成錢的東西都拿出去賣了,總算給老伴備了口薄皮棺材,只是既沒有辦喪事也沒有給他入土。她把裝著老伴的棺材放在自己的房間,像過去幾十年一樣,天天依偎著棺中的老伴,權當他還活著……
但就在這時,暢春英由於沒有見到政府的困難救濟和法院的執行,始終對什麼時候同意安葬棺材一事遲遲不吐口。抱病下鄉的梁雨潤左右工作,疲憊不堪,3號晚上病情加重,住進醫院。可他顧不得自己的身體,在病榻頭打電話給小梁鄉黨委書記和鄉長。小梁鄉書記李明和鄉長呂印發當即表示:「梁書記你放心,暢春英家安葬費用民政部門因為放假一時拿不出錢,我們自己掏腰包先籌5000元,現在就給暢春英送去!」
「大娘,你要見的梁書記來啦,有話你可以跟他說。」信訪室的工作人員對這位農婦說。這位名叫暢春英的大娘一聽這話,全身立即像觸電似的一陣顫動,隨後她抬起頭,那雙目光獃滯的眼睛望著站在跟前的梁雨潤,眼淚頓時如雨而下……
「這麼說,暢春英同意把家裡的兩口棺材入土了?!」我聽后不由為梁雨潤鬆了口氣。
妻子急了:「你不要命了?還有兩瓶藥水還沒掛呢!」
「你想到暢春英家看一看嗎?趁現在她家的兩具棺材還沒有入土……」到達運城的當晚,梁雨潤就問我。
梁雨潤見法院領導的臉部表情僵僵的,便什麼話都沒有說了。
梁雨潤和暢春英就這樣長時間地邊流淚,邊訴說著,那情景讓在場的人無不感動。當然,最受震動的是那些聞訊趕來的縣鄉村幾級幹部,他們面對這一場景,都忍不住愧疚地低下了頭。
「快快,快把老大娘扶起來!」梁雨潤大驚,立即命令紀委信訪室的同事:「馬上叫醫生過來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