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 我們可以稱他為偉人 第九章

第一部 我們可以稱他為偉人

第九章

「好,過些日子,你們都將是華西人了!讓我們一起共同富裕奔小康、迎中康吧!」吳仁寶那天也很激動。當下他請來華明、涇浜、前進和三餘巷四村的幹部,然後又將自己的「一分五統」的設想廣泛徵求意見。
吳仁寶笑:「是這意思。你領會得蠻快。」
「願意!我們做夢都想做華西人吶!」鄰村眾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圍著吳仁寶久久不願離開。
啊,當華西人,這對周邊的農民來說,是一種夢想!農民們最講求實惠,現在吳仁寶把已經聞得到香味的「肥肉」送來了,誰還不願意?不願意的是傻子,種地人才不是傻子呢!
「了不起!華西了不起!吳仁寶了不起!」國務院扶貧辦的領導在敬佩吳仁寶的同時,又稱他的培訓和扶貧構思是「中國扶貧工程中的偉大創舉」。
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間,華西村在吳仁寶的倡導下,始終信守「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是富」的理念,盡其所能地為「邊少窮」地區幫困扶貧,功績卓著。而在這其中,吳仁寶更是老驥伏櫪,一馬當先。
吳仁寶推出的「一分五統」,第一年就吸引了華明、涇浜、前進和三餘巷四個村。第二年,西巷、北繆家、水池巷、陳塘、朱蔣巷等村又幾乎以百姓百分之百的簽字率(吳仁寶要求,凡想加入大華西的周邊村子,村幹部必須徵求村民的自願簽字)請求「併入華西」。
在請吳仁寶描繪「一分五統」后大華西前景時,老人舉目窗外,然後深情地告訴我:「到我八十歲時,所有大華西的村民都要九*九*藏*書搬進別墅、新房,讓他們人人都能享受到中康的幸福生活……」
1988年,華西主動伸手出資為周邊幾個村辦廠幫扶,雖然也使這些村的生活得以改善,但由於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周邊幾個村的好日子並沒有節節上升,有的甚至在下滑。這讓吳仁寶對幫扶問題有了重新思考:過去總講「船小好調頭」,其實在全球化經濟越來越形成的市場條件下,只有「大船才好抗風浪」。華西村之所以能夠乘風破浪、效益越來越好,正是因為它的企業集團有著較強的競爭能力。於是一個打破中國五十余年農村行政格局的大胆設想在他腦海里形成,隨即吳仁寶把自己的想法專門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向上級部門作了彙報。
「一分,就是村與企業分開,我們與華西全拼后的原村委會還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選舉;五統,即聯合起來的五個村統一由華西集團實行經濟上的統一管理、幹部使用上的統一、人員使用統一、村民的福利也統一、五個村的村建也統一規劃是不是?」鄰村幹部問吳仁寶。
我們祝願這位老人永葆革命青春,也祝願他親手舉起的華西旗幟永遠地高高飄揚……
1994年,國務院作出了力爭用七年時間、解決中國農村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的「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已經走向西部扶貧征程上的吳仁寶在返程途中,專門上北京向國務院扶貧辦的領導表示:華西村願意投巨資,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培訓幹部,採取一帶十、百帶千的方式,九-九-藏-書並且在2000年前幫助西部地區10萬人脫貧、1萬人奔小康!
「華西村這幾十年發展的是集體經濟,走的是共同富裕。你們加入大華西后,就是華西的人了。華西人不講誰虧誰賺,只講貢獻和能力。再說,華西還要向前大發展,你們加入進來后,在人力和自然資源上也給華西發展提供了空間和前景,我們彼此誰都不吃虧嘛!」
「我們也願意!」
從那一年開始,華西村在吳仁寶的主持下,每年接納來自全國各地的幹部培訓任務,多則一次幾百人,少則幾十人,時間有的兩三個月,也有一年、兩年的。所有到這裏培訓的幹部全部由華西提供生活和學習的全套優質的免費服務。吳仁寶不僅擔任培訓的領導小組組長,而且每期必親自要上幾堂課。來自窮困地區的學員,在華西和吳仁寶那裡,既學到了小康的致富經驗,也深深地被吳仁寶這位基層老書記那份對百姓、對集體、對國家和對黨的濃厚感情所感染。而吳仁寶則說:「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知道窮苦地方的老百姓最關心兩件事:能不能吃飽穿暖,能不能讓孩子上學。可每當我到西部那些窮地方走一走時,心裏就特別的沉重,就特別想幫他們一把。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華西今天能夠富甲天下,靠的就是社會主義,所以我們華西幫一把窮兄弟也是自己堅定走共同富裕的信仰的一種體現、一份感情。」
「好啊!吳仁寶同志的設想和思考符合鄧小平的理論,也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廣大九九藏書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一點嘛!我們認為這『一分五統』行!有創新,也有可操作性!這也說明吳仁寶一生追求的共同富裕理想,已經開始從華西走向社會,我們全力支持!」上級部門的態度,給了吳仁寶極大鼓舞。
華西在「一分五統」的引領下,短短几年時間里,一下「擴容」到了今天方圓3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下轄16個村級單位,人口也增至30000多人……當我們今天走進到處欣欣向榮、和和美美的大華西,你所能看到的那些有條有序的「工業區」、「生活區」、「休閑娛樂區」、「生態農業區」、「旅遊風景區」等規模和氣勢都十分壯觀與美麗的現代化景象時,彷彿有種置身於一個別樣的都市之中,而這在「一分五統」之前的華西村是不易做到的。
「好,就這麼說定了!我們心甘情願當華西人!」
吳仁寶對我說,在他的內心世界里還有一個更大的心愿:華西村民們的生活越接近中康、大康,他越想為那些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國窮困地區的農民兄弟實現脫貧和奔小康助把力……一個多麼崇高的老共產黨人的胸懷!
2005年5月至6月于華西——北京
十多年來,在吳仁寶的傾心努力下,華西在外域建立的「華西村」已經不下十個,幫助西部10萬人脫貧和1萬人奔小康的目標也早已實現。然而吳仁寶和華西人幫扶的腳步從未停止,一個個具有「吳仁寶模式」的「華西村」在寧夏、黑龍江、read.99csw.com江西等地遍地開花,而吳仁寶在幫助這些兄弟省區建設「華西村」時,掏的不僅是錢口袋,更多的是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觀念和意識。他甚至每一次關鍵時刻除了自己親自蹲點扶植外,總要派出華西村最好的技術骨幹和管理能手到那些地方紮根,而這些骨幹和能手中必有他的親生兒子在內。1995年,村黨委決定為黑龍江肇東的一個山村建「東北華西村」,那兒條件十分艱苦,社情也複雜。吳仁寶挑了自己最心疼、也是最小的兒子「老四」,臨別時他對「老四」說:你上那兒一定要像孝敬我和你母親一樣孝敬那兒的百姓,也一定要像建設華西一樣建設好「東北華西村」。「老四」不負父望,帶領當地村民,苦幹一個秋冬春夏,既平地,又辦廠,一年就使這個原來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貧困小村莊,一躍成為人均收入4000元的當地富裕村。
早在1991年,吳仁寶與陝西省領導簽訂扶貧合作協議后,他就親自帶領本村的骨幹專程到千里之外的黃土高原——陝西漢中的高潮村考察落實扶貧與建廠事宜,並且從那時開始,每在外省建一個「華西村」,吳仁寶都要親自前往考察落實具體項目,有的地方還要一年去幾次。那一年,華西村的幫扶技術考察隊在前往山西途中,車子發生意外事故,年近六十七歲的吳仁寶不顧流血傷痛,堅持要到目的地,當他帶傷下車到大寨看望幫扶項目時,大寨的郭鳳蓮握著老人的手感動得熱淚紛飛:「華西有您這樣的老書記是福氣,我們大寨有您九-九-藏-書這樣的好親人感到光榮啊!」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華西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民們吃的、用的、穿的,還有銀行里存的,都比別的村好一大截!可我要說的是,華西村富了,我吳仁寶高興。可如果你們——你們這些鄉里鄉親的鄰居們都好了,我吳仁寶就更高興啦!現在,我想問問大家:你們願不願意跟著華西一起上路、一起走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金光大道?」那是一個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日子,吳仁寶來到華明、涇浜、三餘巷和前進村的村頭田間,他一邊挽著褲腿幫人家幹活,一邊這樣問大伙兒。
中康是什麼概念?中康應是人均收入在6000美元以上的水平吧!事實上我知道華西村在2004年,就已經超過了這個水平。但在吳仁寶的心目中,中康何止是一個人均收入6000美元的概念,它還包括物質生活的質量、精神生活的質量,以及對未來的信心等等。
「吳仁寶,國之寶。」有位中央領導這樣評價他。
「願意——」
「我還是那句老話:社會主義是什麼?就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今天我們的共產黨要幹什麼?就是要讓沒有過上好日子的人民儘快過上好日子,讓已經過上好日子的百姓,更加幸福富裕、健康長壽……」50餘年黨齡、78歲年齡的吳仁寶,今天依然聲音響亮、步子匆匆、幹勁不減,他把華西的大權交給繼任后,說自己現在的任務是:爭取活到100歲,再為黨和人民做點事。
「華西效益與我們天壤之別,這一統你們不是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