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篇 東莞:30年超越西方300年 第四章 轉型.肇新

第四篇 東莞:30年超越西方300年

第四章 轉型.肇新

我們可以抒情地說,東莞的命運就是他們的命運,他們像一隻只麻雀停靠在她肩頭,從她身上汲取了力量,因而成就了各自的夢想;其實,我們也可以抒情說,他們的命運也就是東莞的命運,正是這些成群成群的麻雀用生命燃燒釋放出來的能量,凝聚成了一把涅槃之火。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他們涅槃了,東莞也涅槃了。
2008年5月28日,東莞市政府下發文件,決定對東莞市戶籍困難人員即低保對象、優撫對象、五保戶等7類和低保邊緣戶共8類人群發放一次性臨時生活補貼,每個人發放一個1000元的紅包。政府發紅包,這在內地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2008年初夏,當筆者採訪劉志庚時,這位從田野間走出的平民書記向筆者談起這一切時,臉色動容:「中央領導每次過來,大家都習慣帶他們去東莞最富的鎮去參觀,結論是,東莞富得流油。實際上,我們還有幾部分人群生活得非常艱難。我看到香港、新加坡等國家這方面有一些做法不錯時,所以我們也決定給這些弱勢群體發放一些補貼。」
淡淡幾句話,劉志庚說得很平靜、很隨便,但筆者聽后細細品味卻極感深刻,更從中感覺出這位平民領導內心深處那永遠也不會褪色的善良。
遙想1434年,明朝的皇帝解散了鄭和率領的船隊,結束了海上貿易和探險,開始了閉門鎖國的歷史。這也是天朝大國走向衰落的開始。此時的中國,技術在全球仍居於領先地位,直至17世紀工業革命使西方世界崛起。中國錯過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當第三次工業革命在美國興起時,中國打開了改革開放的大門,在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期的全球化浪潮中獲益巨大,成為這個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這件事對劉志庚觸動很大,當時他便暗下決心,一定要抓好治安。「我覺得我們東莞現在的經濟發展不發愁,關鍵是要給老百姓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現在東莞的老百姓慢慢富裕了,但社會治安差,假如你連命都保不住,你這個富裕又有什麼意義?」
沿著劉志庚的世界眼光,我們可以發現,按照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這就要求未來的中國要擁有世界級的城市。
這不是神話又是什麼?

「麻雀變鳳凰」

這件事要比治摩動靜大多了,筆者在網站的BBS一看,那可是議論紛紛。劉志庚何必沒事找事,給自己攬上一樁既招非議、又得罪人的麻煩事?
無論如何,東莞將永遠銘記和感謝這些曾為東莞付出過努力的每一位外來工。事實上,東莞也早已張開雙臂熱情地擁抱著他們,並賦予他們一個新的身份——新莞人。這些新莞人也早已愛上東莞,和這座城市深深地融為一體。他們在這裏不僅可以圓夢,還能得到充滿人情味的關心和愛護。
2006年東莞各鎮換屆時,劉志庚就碰到了一件麻煩事。按國家的新規定,各鎮必須將鎮委副書記的人數減至兩名。當時各鎮的鎮委副書記大多為4名,有的為5名。
柳東嫵主編的《南飛雁》雜誌就是專門辦給東莞打工者看的,因此他平時接觸過太多太多「麻雀變鳳凰」的事例,他給筆者隨便講了一例:在東莞企石鎮,有個來自福建山村的小夥子。小夥子念到初一因家貧便早早輟學,16歲出外打工,不久和一女孩相愛。女方家嫌他是個窮光蛋,不同意他們交往,為此小夥子只好帶著女友私奔到了東莞企石鎮,那是1992年的事。來到企石后,小夥子找了一份打工活,幫一家正在施工的自來水廠批牆,一平方米兩塊錢。批牆的時候,機靈的小夥子多了一個心眼,自學了一門油漆手藝,而且自己搞發明創造。通過實驗,他發現漆料里摻入玻璃膠和防潮膠後效果更好,以此方式粉刷牆面,不但造價便宜、質量好,還能防潮。憑著這獨門秘技,在批完這些牆面后,小夥子沒有失業,又攬了些刷牆的活,硬是在企石鎮生存了下來。後來小夥子接了某個大企業造價一萬元的一個急活,他沒日沒夜加班加點,最後按時交付。這令老闆很滿意,又給了他一個造價5萬元的工程,接著陸陸續續又給他一些工程。3年後,小夥子賺下了幾十萬。他便拿著這筆啟動資金開始辦公司,五六年下來,他的億鑫鋼業公司已發展成一個年產值過億的大型企業,成了企石鎮的納稅大戶。現在,這個叫邱啟光的小夥子非常感激企石鎮政府對他企業的支持,也將戶口從老家遷到了企石,說企石是一個好地方,這裏天時地利人和,給他帶來了一生中的好運氣好機會。
劉志庚笑笑,向筆者講述起他印象至深的一件事來:「那次是全國的檢察官檢察長在東莞會展中心召開的年會,快散會的時候,東莞的檢察長好心地提醒大家:東莞社會治安不好,你們上街一定要小心,最好不要帶包,不要一個人出去,最好是兩個人一起上街。當時我也坐在主席台上,感到十分難堪。」
有些並不抒情的數據似乎能佐證上面的抒情描述:據1978年的「東莞勞動服務公司」統計,當年東莞外來勞動力僅有5000人,而從1985年到2005年,東莞外來工從15.62萬暴漲至584.98萬,在20年的時間里增長了36.45倍;而在東莞外來工暴漲的同時,東莞的GDP亦從1985年的22.6億元增長至2005年的2181.6億元,20年時間增長了95.5倍。
2006年4月,劉志庚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莊重承諾:東莞的社會治安一定要在今年年底得到明顯好轉,如果不能實現,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公開檢討。
通過東莞改革開放30年,我們可以發現,解放思想的力度有多大,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東莞改革開放30年,每一次的改革,都是以解放思想作為先導。
剛來寶石大酒店,熊素瓊乾的是清潔工的活。別人一天工作8小時,熊素瓊經常一https://read.99csw.com干就是12小時。那幾年,熊素瓊整理了7987個房間,做的工作日誌有174本之多。1996年,熊素瓊因為工作出色被破格升為客房部主管,第二年升為前廳主管,再一年後又升為副經理。到2001年,她已經成為這家三星級酒店的房務總監。這年熊素瓊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轉折,她應邀加盟了剛剛開業不久的一家五星級酒店——華通城大酒店。「我進來時是第六任總經理,也就是說前面的五任總經理都做了很短時間。我來的時候,酒店效益特別差,老闆跟我說,我不需要你賺多少錢,你只需要把人氣做起來就行。當時我跟老闆講,既然你講了這樣的話,那就表示我有很大的空間去操作,我相信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行事縝密的劉志庚心裏清楚一點,當你堵死一條路時,作為出台改革措施的政府應該開闢出另一條路,否則將產生難以想象的社會問題,譬如治摩,當你堵死摩托車載客這條路時,那你必須得引導出另外兩條路:一是摩的司機的生存之路,二是老百姓的出行之路,因此,只要解決好摩的司機的再就業問題和大公交問題,那治摩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但這次問題可複雜多了,東莞這次的大轉型,受影響的群體眾多,其廣度和深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也就是說,你必須替這四個群體都引導出相應的一條條路來,這巨大的漩渦才有可能變得風平浪靜,充滿和諧之美。
這可是一場實實在在的革命啊!其衝擊力和引發出的爭議絕不亞於改革開放后東莞所發生的任何一場重大的改革。更為重要的是,過去的改革都是從極「左」的路線中跳出來,革的是舊體制的命,然而這次革命卻是革到了自己頭上——不僅要從過去的經驗、觀念和路徑依賴中跳出來,還將對既得利益「山頭」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劉志庚向筆者坦言道:「東莞當初靠『三來一補』起家,『三來一補』對東莞的原始積累有很大的貢獻,它的歷史作用功不可沒。但這種特殊的產業結構到了現在必須得進行調整。汪洋書記看得很准,他對我們提出調整產業結構、進行產業升級的要求,這和我們提出的『雙轉型』是一致的。這是東莞改革開放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這個調整的過程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我們必須要忍住暫時的陣痛,因為要調整肯定會觸及一些人的利益,我們還必須要忍得住經濟速度的放緩,要忍得住暫時收入的減少,忍痛割愛。另外,我們還必須要忍得住社會的種種非議……」
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
2006年4月,劉志庚帶領考察團,浩浩蕩蕩出發去了珠三角和長三角,對廣州、深圳、蘇州等八個城市逐一進行實地考察。從長三角考察回來不久,劉志庚便在會上拋出了「雙轉型」(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這個思路。他向大家闡明一點:「我們進行雙轉型至少需要十年時間。當然,我也知道高新技術的發展是有一段過程的,有一定難度,但我們必須要起步就有一個目標,否則怎麼往前走?」
然而,這艘經濟巨輪一旦轉航,立馬陷入到一個巨大的漩渦之中。細聽,波濤聲中,似有悲壯的楚歌聲在四面唱響。確實,這楚歌聲分別來自企業、外來打工者、村集體、老百姓這四個群體。
然而,這對企石農民來講,他們遠遠趕來的目的並不滿足只是看一下「西洋景」。典禮結束,他們的狂歡卻並未結束,甚至意味著真正的開始。這些已經富足起來的農民們口袋裡裝有足夠的鈔票,他們要進到12項大工程之一的寶石大酒店去參觀,去消費,去享受。
這一天對三星級的寶石大酒店的所有員工來講也過得分外特殊,也許這一天的記憶將永遠留在他們的腦海,成為某一個年代的特殊印記。多少年之後,當年的酒店服務員熊素瓊回憶說:「那天典禮一結束,我們酒店正式開業了。我們酒店所有的餐廳全都坐滿了農民,餐廳門外也擠滿了人,等著吃飯。那場面現在回想起來真覺得恍如隔世。記得當年他們進酒店時,大多穿著拖鞋,有的乾脆就光著腳進來……」
熊素瓊覺得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孩子。「我兒子今年12歲了,一直在重慶,請他姑姑帶,因為我們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照顧他。我每天早上7點上班,晚上10點才回家,每天都這樣,沒有周末,做酒店就是這樣的。」
這也是一個富有意味的跨越。
按理說,摩的司機這部分人群算是弱勢人群,風吹日晒不說,安全隱患不說,每個月能掙的錢也實在有限。那麼,心地善良、一心牽挂著弱勢群體的劉志庚為何偏偏要端去這些弱勢人群的飯碗?
在成績面前,具有超前思維的東莞人並沒有被輝煌所迷惑,他們又開始了探索——2008年的東莞將承載著先行試點、先出成績、先出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做好解放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這個探路榜樣的重任。
「我不能光考慮眼下的,我必須以長遠的眼光替東莞的未來考慮。如果我們現在不邁出這一步,不採取措施,那將來萬一國家政策一調整,再加上某些因素,很有可能會造成東莞的產業空心化,到那時候你再想辦法就來不及了。那麼多酒店誰去住啊?那麼多房子誰去租呀?所以,我們當領導的一定要清醒,千萬不能捨不得眼前的小利,一定要有戰略眼光,千萬不能追求一時的政績呀。哪怕得罪人也要干!」劉志庚說。
排在東莞身後的,無論是瀋陽、大連、武漢,還是濟南、哈爾濱、石家莊,在20多年前,默默無聞的東莞,怎麼可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趕超這些實力雄厚的大城市呢?
如今,這座城市是新生的,從內到外,她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這個「新生兒」通體所散發出的金色光芒讓人迷戀。在這金色光芒里,我們似乎看見了林則徐的身影。也許,正是他的英雄氣概永遠留了下來,使這read.99csw.com片土地上的人們在改革大潮中,用他們開拓者的身軀為東莞的未來開闢出一條輝煌之路,把中國人幾千年來強國富民的願望變成了現實。他們的痛苦和歡樂,他們的幸福和悲傷,他們的成功和教訓,他們曾經的血汗、眼淚、希望、焦灼、智慧、渴望,不僅僅是東莞自己的,更應是社會的共同財富!
再看外來務工者。如何引導他們從低技能工人成為高素質的工人?筆者了解到東莞的做法是:東莞市財政每年拿出6000萬對新莞人進行培訓,希望通過對他們的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更高的技能,適應產業升級的要求,能夠跟城市一起來提升,跟城市一起進步。
自1993年來到東莞打工,從一個打工仔成長為作家、主編,柳冬嫵說他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伴隨著東莞城市的成長而成長的。
顯然,東莞這艘經濟巨輪經過多年的航行,已是負荷過重,四周又是遍藏暗礁,如果還沿著原來的航向前行,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只有完成轉舵這個高難度動作,東莞才算創造了真正的奇迹。
所有的企石人都驚呼起來!
這個日子對所有的企石人來講,是一個非凡的日子。這一天,企石鎮萬人空巷,所有的村落人家一大早便早早起身,傾巢而出,從各個方向蜂擁到鎮里,像參加狂歡節一樣去觀看企石鎮12項大工程的奠基和竣工典禮。確實,這個隆重的奠基典禮非同尋常,在企石歷史上絕對是亘古未見。其中,最激動人心的壓軸節目是極富創意性的跳傘表演——隨著直升機的轟鳴聲,5個飛行員穿雲破霧,從空中悠然而下,徐徐降落到一大片空蕩蕩的農田裡……
涅槃給了東莞一個全新的生命!
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東莞新一輪的思想解放開始了。
劉志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砸了摩的司機的飯碗。
萬事其宗,有關涉及「人」的利益的事情最難做。
這份答卷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東莞從改革開放之初中國2000多個農業縣中脫穎而出,邁入了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這樣的大城市行列,而這樣的大城市在中國還只有十幾個!
這確實是神話!據說,國外一位研究遙感技術的科學家曾經發出這樣的驚嘆:10多年前從衛星地圖上看,廣州和深圳之間還是一片空白,幾年間在這片空白處冒出了一座城市。
事實上,勝利的前奏曲已經響起。而真正輝煌歷史的創造者總是人民群眾。說個具體的例子:鳳崗鎮原有企業1200家,經過轉型之後,已減至800家,然而,其經濟總量反而上升了20%以上,出口創匯也上升了20%。這不能說不神奇!
這真是一件頭疼事。
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東莞交出了一份氣勢非凡的完美答卷——2007年,東莞全市生產總值3151億元,比1978年增長120倍,年均增長18%;2007年來源於東莞的財政收入540億元,比1978年增長440餘倍,年均增長22.5%。2007年東莞市村組集體凈資產超800億元。全市32個鎮街地方財政可支配收入總額159億元,平均每個鎮4.97億元,其中超10億元的鎮街3個……
無疑,這種世界性的戰略眼光更遠、更深刻。
可千萬別小看這治摩。東莞治摩成功后,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曾向曾培炎副總理自豪地介紹說:「全國36個城市治摩都是失敗的,東莞是惟一成功的城市。」
當然,同樣也有另一組數據可以作為對照:東莞外來工通過郵局匯錢回鄉的金額,1999年為119億元,2001年為137.6億元,2002年為142億元;近10年來經東莞郵局匯款金額累計高達1400億元,東莞為全國約千萬外來務工人員創造了就業機會。值得注意的是,無數的外來務工者在東莞學到了技術,學到了管理,他們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也在這所「黃埔軍校」內得到了提升。
這道國門的打開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命運和局勢,使歷史向著勝利的方向行駛,並以詩意的手法創造了令世人震驚的奇迹——世界的重心東移了!中國在崛起!
2004年的春節,對時任清遠市市長的劉志庚來說,過得異常特別,兩天前的臘月二十九,廣東省委組織部長劉玉浦突然找他談話,告訴他:「省委常委會已研究決定,任命你為東莞的代理市長。」
而東莞的涅槃,則向世界解開了中國崛起的謎團!
東莞這片熱土給了柳冬嫵啼血的回憶,更給了他無限的天地與機遇。很難想象,如果不是十多年前那次艱難的漂泊,如果不是終於移植到東莞這片廣袤而豐厚的土地上,他怎樣才能奏響人生的強音?這隻麻雀何時才能變成鳳凰?
東莞終於迎來了涅槃。
這人便是東莞市現任市委書記劉志庚。
「你們說說,這點錢在東莞怎麼生活?」劉志庚在大會上一次次向大家發問,「同志們啊,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還有不少窮人,還有人沒有房子住啊!」

永不褪色的善良

柳冬嫵點頭稱是。其實,柳冬嫵自己也是「麻雀變鳳凰」的典型。前不久他剛出了一本書,叫《從鄉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記》,這可是全國第一本「打工詩歌」的理論研究專著,非常了不起。這個沒念過大學的「打工詩人」寫出的文章常刊登在《讀書》、《天涯》、《文藝爭鳴》等期刊上,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前幾年他剛剛將自己的戶口從老家農村遷來,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東莞人。
這次的轉型意味著舊有的利益格局將被打破,難怪村幹部的反對聲不絕於耳了。最大的理由便是:「產業結構調整應該按經濟規律辦事,政府不應該干預,那些老闆願意走就走。」
東莞的發展史絕不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城市發展史,也絕不僅僅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上一個成功典範那麼簡單,她的意義更在於,這是一首中華兒女奮發圖強改變命運的英雄交響曲,更是一首解放思想、落九*九*藏*書實科學發展觀的輝煌交響樂。
從一個清潔工變成五星級酒店的總經理,她的蛻變歷程似乎演繹著「麻雀變鳳凰」的神話。
一個處在引領著中國經濟發展潮頭的市委書記如此謙和與親民,這不是這個萬馬奔騰的城市的福祉嗎?東莞人,你們真的太幸福了!
在解放思想下,東莞贏得了財富:1978年,東莞的地方預算財政收入總額只有0.66億元,1985年開始突破1億元,1994年突破10億元,2000年突破100億元,2007年則為186.45億元。
有人說,「經濟晴雨表」通常來自富豪,「社會晴雨表」則通常來自窮人。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富豪故事給予了太多的關注,卻很少有人去關注豐裕社會中的窮人。其實,豐裕社會如何有利於窮人,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所在。在劉志庚腦海里,社會主義的真正富裕必定是共同的富裕,共產黨人要實現執政為民的最終目標就必須讓所有的人民都富裕起來。這是一位農民兒子成長起來的市委書記的執政理念,它折射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種理想與追求。
劉志庚長相謙和,處事也謙和。老百姓給他寫的信,他都會一一閱讀,並作批示。百姓們知道他們的書記不但看信,還真能解決問題,於是乎,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煩心事,甚至那些積壓了多少年的陳年舊事,全都一古腦兒跑了出來,跑進一封封收信人為「劉志庚」的信中……
東莞真的是一個讓人日久生情、欲離難捨的城市。
關於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發起的新一輪解放思想,我們不難發現,「解放思想」這個詞在中共十七大被反覆提及並被著重強調。在2008年的「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解放思想「將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國現代化的成功」。
夠了,關於東莞30年所創造的神話,我們已經聽得太多太多了。對於東莞神話,我們無論用什麼樣的詞彙用什麼樣的事例描述都顯得蒼白無力,因為東莞的神話就如同上帝的傑作,完美無缺。比較中國各城市的改革開放史,我們不難發現創造東莞神話的一個法寶是:超前思維!在每一個發展的關鍵時期,東莞人都用這一法寶及時提升自己。
有目共睹,這些年來東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東莞,還是東莞人,還是像熊素瓊這樣的外地人,都經歷了一個從內到外的脫胎換骨。
確實,隨著東莞的富裕,其社會治安也顯示出令人擔憂的一面來。據說,在搶匪中流行著一種說法:在內地搶一年,不如東莞搶一次。巨大的利益誘惑使得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另外,東莞有著特殊的人口結構:東莞戶籍人口為171萬,常住人口697萬,再加上流動人口,總人口達到1200萬,在廣東省排第三,這決定了東莞承載著巨大的治安壓力。
改革本身就是一場利益的改革,勢必會涉及一些人的利益。這四個群體便是這次轉型中的利益受損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東莞曾經如同浩瀚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無人知曉,正如閉門后的中國在世人眼裡微不足道。然而憑藉著中國偉大的改革東風,東莞迅速崛起,以她那耀眼的光芒為世界解開了謎底:中國之所以崛起,是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堅不可摧的民族,這個民族有著非凡的聰明才智,有著超人的膽識魄力,有著頑強的拼搏精神,有著鋼鐵般的堅強意志……
劉志庚在任市委書記不到一年時間內,做了兩件和他的善良性格似乎不太相符的事來——都是容易得罪人的事情!
筆者詢問他。
事實確實如此。不談遠的,就談廣州和深圳,這兩家城市都曾採取過治摩措施,可最後因為壓力大而以失敗告終。許多深圳人還能記起當年治摩時的壯觀場面,廣場上聚集著幾千輛摩托車,黑壓壓亂鬨哄的一片,幾千摩的司機們奮臂高呼著口號……即使東莞本身,前些年也曾有過兩次大規模的治摩行動,結果也是被幾千摩托車圍住了政府大樓。
2006年3月,劉志庚正式出任東莞市委書記一職。

轉型陣痛

熊素瓊說她自己早就變成一個東莞人了:「因為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基本和這裏合拍了,畢竟在這裏生活十多年了。現在東莞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錯,所以我們3年前就有了想法,把家落到這裏來。現在我們酒店的員工有98%都是外地的。說句老實話,一個外地人到東莞,一兩年之內他不會愛上東莞的,很多人過來是來找機會的,有發展就呆下去,沒發展就回去,但當他在這裏呆上三四年後,開始習慣和接受這裏的一切后,就會對這裏產生感情了,也就是日久生情。」
然而,劉志庚不得不硬起頭皮來處理這件頭疼事。
先談企業,這是經濟轉型的主體。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企業對轉型一事都有抵觸情緒。面對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下降等不利因素,就企業自身而言,他們也有提升自己競爭力的內在願望。在這個願望上,政府需做的便是引導和推動,力所能及地幫助企業尋求突圍之道:東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些有利於產業提升的政策,比如將連續五年每年拿出10個億成立科技東莞基金,用於推動產業提升和企業的升級轉型。
往上提拔,皆大歡喜,但讓幹部從現有位置下來,那可不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早已習慣了能上不能下的事實,除非你犯了錯,否則哪有好端端下來的道理?
從企石返回東莞的路上,採訪熊素瓊給我們內心帶來的震動還餘波盪漾。那天,陪同筆者採訪的是《南飛雁》雜誌的主編柳冬嫵,他感慨東莞是一個產生奇迹的地方:「東莞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奇迹,這個大奇迹也是由許多個體的小奇迹來組成。可以說,每個人在東莞都可以創造一個奇迹。我有好幾個老鄉,來東莞這邊打了幾年工之後,慢慢地開始自己創業,現在都成了老闆,都在這裏買下房子安居樂業了。」
1read•99csw•com992年12月31日。雲淡風輕。
聽了這則故事,筆者感嘆,東莞確實是個充滿機遇的大舞台,她不僅每天都在自己創造奇迹,也為成千上萬的外鄉人創造了一個實現人生價值的可能性——在這裏,你可以沒有學歷,沒有背景,只要你勤勞、肯干、有毅力,在東莞這座富礦山上,就一定能掘到寶藏。這裏的陽光普照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熊素瓊不但沒有讓老闆失望,而且讓老闆感到非常幸運——他終於找到一個最好的管理人才。然而,熊素瓊所付出的心血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自從接任這個總經理的重擔,她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5個小時。在她的精心打理下,華通城酒店的效益很快便有了起色,而發展也是一步一個台階。2003年,建娛樂大廈,2004年建桑拿大樓,2005年建商務大廈,一直到2007年,華通城營業額每年都以20%的速度遞增,華通城酒店變了華通城大酒店。
在解放思想下,東莞人走上了富裕之路:1980年,東莞的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首次突破1億元,1986年突破10億元,1993年突破100億元。據報道,2006年底東莞市銀行存款總額為3400億元,其中至少1000億是個人存款。如果加上東莞居民投資在房地產、股票上的資產,東莞民間財富的總量有數千億之巨。
在東莞打工的湖南華容縣農民張奇平,為挽救得「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17歲女兒張夢玲的生命,抱著一線希望給劉志庚寫了一封求助信,劉志庚看信之後,連續兩次批示,希望媒體呼籲社會給予幫助;梁絳菱在東莞買房,但沒東莞戶口,女兒難上滿意中學,於是寫信給劉志庚,在全市幹部會議上,劉志庚宣讀了她的來信;因跨欄橫過莞長線而遭車撞,傷倒在床的外來工楊聖德寫信給劉志庚,呼籲增建天橋,得到了劉志庚的批示……
這件事後來處理得非常完滿,可劉志庚當初卻不知頭疼了多少次。當時東莞32個鎮區的正副書記,一共有100多人,劉志庚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全都找他們分別談了一遍,尤為重要的是,劉志庚可不是約他們來辦公室,而是親自去到鎮里,一一登門。那些幹部們縱有再大的不情願,但一看到親自造訪的滿臉謙和的書記,內心的委屈便也煙消雲散,於是換屆工作也就順利進行。
外資以往對東莞都有一種印象:經濟發展速度快,但隨之出現的問題也多,因為像摩的這樣的一些現象,總在使東莞的發展和形象大打折扣。劉志庚和東莞市領導抓住這種現象大舉採取整治措施,其實是通過治表而整治了東莞市發展經濟和城市現代建設過程中暴露的本質問題,即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與提高市民素質、強化城市科學管理之間的關係必須並駕齊驅,缺一不可。
我們期盼著楚歌聲能早一日化為勝利的歡樂頌!
如今的東莞給人的感覺是和諧,天與地的和諧,山與水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老莞人和新莞人的和諧……在這些和諧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政通人和的一種和諧。
劉志庚所說的這個決定,就是後來被媒體炒得很熱火的東莞發紅包一事。
自古為政者都有治理天下的一番經典宏論。劉志庚到東莞市政府報到的那天,說了五句話讓所有的東莞人至今還回味無窮:為政之要在於興業;從政主策在於創新;治政之道在於安民;施政之本在於廉政;繁榮東莞在於團結。
隨著這個絕對的「軍令狀」,一場聲勢浩大的「治安運動」在東莞拉開了序幕。其中,最大的行動便是治摩(摩托車)。
這位收信人因此忙得沒日沒夜,連坐車的工夫都被充分利用,有時一天能接到100多封來信,看不完,拿回家接著看。他給自己立下規矩,無論多晚,也必須當天把信看完。劉志庚認為,這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感情。「如果你對群眾沒有基本的感情,你就不會覺得別人的事有那麼重要。百姓利益無小事,寫信給我的人肯定是真的遇到了難處。」
透過劉志庚這樣的市領導的清醒,筆者發現:改革開放以來,東莞一直乘風破浪,揚帆進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不料到了眼下,形勢發生劇變。可以說,這艘經濟巨輪從沒像今天這樣身處風急浪高、險象環生之境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進入80年代的中期,中國年輕一代的農民們紛紛離開家鄉,在他們的人生生涯中開始了不斷轉換和變動,無論怎麼變,都會應著一句老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這種變換中,無數的打工者像麻雀一樣紛紛飛到東莞這片土地尋找自己的夢想。
說起東莞的未來,劉志庚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說:「我們調整產業結構后,速度肯定會放緩,但是遲早會上去。我相信,東莞未來經濟應該是高速發展的,環境會更加優美,社會會更加和諧。東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樹立世界眼光,站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高度謀划發展,把解放思想作為推動發展的動力源泉,以思想解放促進發展的新跨越……」
不顯山不露水,突然崛起。從一個農業縣到一個世人矚目的現代化大城市,這樣的橫空出世實在令人驚嘆!
改革開放后,中國成千上萬的農民紛紛南下,像麻雀一樣從原本獃著的農田飛落到城市,他們最大的夢想就是改變自己天生下來麻雀一樣卑微的命運,變成他們眼裡鳳凰似的城裡人。
這一天,劉志庚跑去了虎門的漁民村。令劉志庚頗為震撼的是,中國人印象中的這塊富得流油之地居然還生活著一群窮困潦倒的漁民。這些漁民祖祖輩輩靠海生活,而今,內河受到污染,他們因設備不齊又出不了海,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謀生手段。由於長年生活在船上,他們也難以適應岸上的生活,只能守在破舊的船里,望海興嘆,過著窘迫的日子。劉志庚進到那些人家的家裡,船上到處是垃圾,甚至還有死老鼠。這哪裡是人能住的地方?!眼前的這一幕使劉志庚一下子感https://read.99csw.com受到了久違的苦情,這種苦情一直蔓延至他內心深處最柔弱處,令他感到一陣揪心的酸痛,他壓根兒就沒想到進入21世紀,在東莞這個富裕天堂里居然還生活著這樣的人,顯然,他們被快速發展的時代列車給拋棄了、遺忘了……劉志庚還去過革命老區大嶺山鎮的一個落後村,在貧困戶的家裡,劉志庚再一次心酸得落淚,那些人靠著政府的最低生活標準補助生活著,一個月才380元。
劉志庚當書記后做的第二件得罪人的事便是東莞人人人皆知的「雙轉型」。
不得不承認,1978年的改革開放便是臨到中國和中國人的一個重大機遇。
當東莞正在這千載難逢的機遇下奮力改變自己農業縣命運的時候,在廣東梅州的興寧,有一位農村青年也在為了改變自己的農民命運而奮鬥。這位22歲的年輕人做夢也沒料到,自己的人生軌跡將會轉向一個新的航程。更沒料到,在經過26年的航行后,自己的人生航船會駛到一個叫東莞的城市,從此同舟共濟……
初到東莞時的劉志庚做得最多的一件事便是撒開腿來往基層跑。這一跑,居然跑出劉志庚的許多感慨來,使他對這塊富裕之地又多了一番新的認識。
2008年,對東莞來說,意味著一個新的歷史轉折點。
看著她,筆者內心深受感動,其實,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熊素瓊的辛苦付出,東莞才擁有了如此輝煌的今天……
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科學發展,正是新一代東莞領導者內心和實際工作中所追求的。東莞由此開始走向了荊棘叢生的未來之路。這是一條布滿坎坷的崎嶇之路,也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輝煌之路。
在解放思想下,東莞的集體經濟、民營企業、第三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全市大小工商企業發展到十幾萬戶。東莞的村經濟占整個廣東省村經濟的三分之一……
一切圍繞「人」字做文章,換位思考,先將自己謙卑的心點燃,作為火把,這樣,再艱難的局面也不會迷失方向。泰戈爾有句話說得好:當我們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一個新城市的史詩

其實,治摩看起來是件具體的事,實際上是在考驗一個高速發展的城市到達一定階段的一種執政能力和執政理念。
惟一?治摩難道有那麼難?
會議室里,新一屆領導班子又一次把東莞的前途和命運掂過來掂過去,尋找著最為穩妥最為準確的前進航向……
《聖經》載:我看到陽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因為「時間」與「機遇」。
2007年1月9日,在東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劉志庚代表東莞市委作了題為《推進經濟社會雙轉型,建設富強和諧新東莞》的報告。這是東莞改革開放史上富有重大意義的一幕。從這天起,東莞這艘經濟巨輪開始調轉船頭,駛離了原有的航向。
在解放思想下,東莞孕育出了一大批自己的民營企業家:東莞初期引進的3000多家毛織廠,已基本由當時「洗腳上田」進廠的農民變成老闆,如今成了民營企業家。服裝、傢具、電子、電腦、信息等產業也在「雙轉型」中逐步把核心掌控在自己手中。
相對來說,企業和外來打工者的問題還好化解,但是,來自村幹部和村民的兩面楚歌可就不怎麼好聽了,因為這次轉型涉及到村集體和村民們的利益,那可是自己人了。一句話,革命革到了自己頭上!
眾所周知,東莞幾萬家企業大多都在村裡面,工業區大多在村裡。對於眼下的產業轉型,村級顯然不太情願,為了解決就業、收租費及發展服務業,他們更樂意留住勞動密集型企業,實際情況是,租賃經濟是村組兩級收入的重要渠道,村民們的收入也大多靠的是集體經濟。
東莞治摩成功后,廣州、深圳等城市紛紛過來取經。他們取到了最核心一點:人性化工作,是治摩成功的法寶。
笑談當年,往事如過眼雲煙。在企石的十幾年,熊素瓊目睹了這裏的一切變化,親眼看著這裏的柏油馬路一條條建起來,高樓大廈一個個豎起來。而熊素瓊自己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其實,一個城市讓外鄉人真正愛上,絕不僅僅在於她的美麗、她的富饒、她的文化、她的品位,更在於這座城市能給他們提供什麼樣的機遇、什麼樣的平台和什麼樣的未來。
如今,在進一步解放思想下,在「雙轉型」精神的指引下,東莞人更加信心十足,東莞必將贏得更輝煌的明天。
2007年11月,在華通城大酒店總經理辦公室里,落落大方、美麗而能幹的熊素瓊回憶著當年的情景時,臉上一直含著笑容,她說:「短短十多年時間,完全不一樣了。我親眼看著他們的素質一年一年在提高。他們慢慢知道注意穿著,開始西裝革履,他們進酒店像個紳士一樣,所以你現在根本就認不出他們曾是當年的那些農民了。而且那些農民很多人後來又開始做生意,十幾年下來,他們完全不一樣了,氣質也變了,整個人都換了個樣。這點給我的感受太強烈了!」
首先,烏雲密布的大氣候不容樂觀。我們日益縮小的世界已經走到了一道受到競爭威脅的「門檻」面前。更為重要的是,東莞這艘經濟巨輪經過這麼多年的疾駛后,自身問題也開始顯露。亮麗的成就背後積攢著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比如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對於這些問題,劉志庚曾向筆者簡單舉了一例:比如說電,東莞2007年用電量為508億度,超過廣州和深圳,位居廣東第一。東莞在2007年的產值為3000多億,而深圳則為6000多億。「這表明我們的產業結構不合理。也就是說,我們的高速發展是以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來作為支撐的。成本太高了!還有環境污染、社會治安、人口過多、交通堵塞等諸多問題,這些都是因為過去快速發展導致的。如果我們再不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話,那接下來的問題會越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