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章 《新世紀高考宣言》:「來年中國不考試!」

第十章 《新世紀高考宣言》:「來年中國不考試!」

我終於明白:那些有能力和成績好的孩子都把上大學作為自己的惟一人生選擇,而那些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感覺把上大學作為惟一選擇可能把他們自己逼上絕路,所以才準備了第二、第三種選擇。還有一類孩子自知根本考不上大學,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有把人生的坐標放在考大學上——這是一種徹底的放棄。可見,除了徹底的放棄者外,天下的學子和他們的父母親們都把命運的第一選擇放在了考大學之上。
「當,噹噹——!」這鐘聲是全世界六十億人共同慶賀新千年到來的標誌。
結論非常明朗:中國高考終將被取消,這是我們本世紀完全能夠實現的目標!
可問題是「知本」時代和文憑社會逼得人人都忘記了這些理兒,通常的勞動者光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話只有在每年的「五一節」那一天才有人出來喊幾句,剩餘的三百六十四天里我們聽到和見到的全都是「知本」與網路等名詞,以及由「知本」和網路名詞構成的一夜之間便可富甲天下的美夢和花環。
……我曾經是一個令家鄉幾萬人驕傲的「狀元」!父母為了讓我上大學,幾乎傾出家中的全部,我也努力了。我報考的本科專業是農業機械化專業,等我四年苦學畢業后,想儘快找份工作以報父母當年送我上大學之恩,可我失望了,招聘會上我從來不敢拿出自己的文憑去應聘。我也回過老家,試圖在「農村廣闊天地」里尋找我的出路,可老家的人告訴我:早在十幾年前土地都包產到戶了,誰還用農機機械?後來我發誓再努力考個研究生,不是都說研究生好找工作嘛?於是我邊打工邊複習,過了整整兩年有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考上了圓明園邊的這所中國最著名的學府,我從此以為這一生永不會再過那種有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但我這回又錯了,當我幾年後壯志滿懷地拿著碩士文憑去參加應聘時,人家一看我的專業,不屑一顧地朝我譏諷道:你這個碩士呀,還不如一個工商中專,現在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誰還搞什麼農業機械化?那是毛主席「農業學大寨」時的熱門專業,現在是網路時代,網路上不用農機,只用滑鼠。是啊,現在是「滑鼠」稱王的時代,我這個農機碩士活在這世上不是多餘嗎?我別無選擇,如果當年高三時我不考大學,也許今天我還是南方打工仔中的一員,每年到年關的時候能自豪地給家中的老父母寄回些錢去,然而現在我除了手中的一張碩士文憑外,一無所有。我不可能回到中學時代的選擇了,讀了大學的人只能往前走,可我的前面是什麼呢?我看不見,只看得見這圓明園湖水中的那片天與月……
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分析判斷,也有理由認為中國人的這種追求本身就極富價值,正是它的存在,才使我們的大學門變得異常神聖和莊嚴。
兒子欲哭無淚,用什麼話懇求父親尊重他想做一名攝影師的選擇都沒有用,最後兒子只好關上門割腕自盡……
「當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在我身邊。」
大學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與渴望,是每個人必須接受的陽光與空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生命與活力,是每個人活著就該跨越和跳躍的過程與起點……
像這位碩士大學生的無奈選擇,每年我們在京城可以聽說好幾起,現在滯留在北京的大學本科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據說有五六萬以上,他們無正當職業,無固定收入,無穩定家居,屬於他們的只有手中的一張大學文憑……
趙延把難題擱到了父親這邊。如果換了另一位父親聽到這樣的話,不是怒髮衝冠,也可能拔拳相揍了,但趙長天沒有,他沉思稍許后,認真地回答了兒子:「我尊重你自己的選擇。」
我們今天活著的人都慶幸自己成為跨越千禧之年的見證人。我的這部《中國高考報告》正是在這樣的日子里進行寫作的,它跟著我一起度過了鞭炮與歌聲編織成的世紀歡度日。
其實人人都知道這個理:社會是由各種人組成的,大學生或者知識分子是一個社會的塔尖,沒有塔底、塔座,也就不可能組成一個完整的高塔。
在採訪這類「高考報告」時,我的感覺總是最痛苦的。
首先,是現行的高考制度已經進入了非改不可的堤旖,「考死題、死考題」是過去二十多年高考中一直存在的最嚴重的劣病和頑症。這不僅受到無數有識之士的強烈批評,連當年在鄧小平面前呼籲恢復高考的湖北大學查教授都這樣認為:如果看到現在這樣的高考,我寧可不主張大學招生還搞考試。查教授顯然已經無法容忍他當年所倡導的高考發展到今天全變了味!「考死知識,知識考死人」,這樣的毛病自古就有,似乎是中國教育專家們的專利,說好聽點是「特色」。中國的教書匠們值得尊敬,但領導他們的官員們則該好好反思了,因為正是幾千年這種千古不變的考試模式使中國人固有的聰明與智慧天性被徹底地泯滅了,那一顆顆腦袋除了比別人會裝知識外,卻總read.99csw.com是缺少創造力與生命力。這樣的考試早該結束,這是結論之一。
考上大學當然好,好在有張找工作的文憑;好在能在社會的生存空間里被人承認自己是個知識分子;好在有飯吃,好在有前途。
普遍的情形是孩子們已經麻木了,即便他們隱隱約約知道些自己的這種權利,但也看在父母含辛茹苦的份上不想開口了。不是沒有孩子站出來像趙延那樣面對父親表明心跡,只是現實中這樣的事太少了,趙延敢說是因為他的父親理解他,並尊重和支持兒子的選擇權。如果換一個父親或母親,趙延的結局可能就不是現在他很開心的現實。
大學有理解不完的含義。
「所以連高中也不想上了?」
有人說大學是一種文化,它專門熏陶你的修養,脫胎你的舊俗,增進你的智慧,激活你的創新,發掘你的潛力,純潔你的情愛。
在一次電台做節目時,兒子這樣回答主持人,趙長天聽后「特別特別開心」。為此趙長天對現在的考大學風有了自己的一通宏論:「現在重視考大學相比『文革』時的白卷英雄是一種進步。想念書就再往前走一步,但要允許和尊重個人選擇適合自己的路,誰都不應受歧視。」
新世紀開埠之際,我們應該在國人中大力提倡一件事:讓孩子們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權利。
有人說大學是伊甸園,它可以使你內心的愛流暢地揮灑,使你眼裡的感覺放飛翅膀的火焰,使你臉上的光彩漾溢夢幻的浪漫,使你腳下的舞步飛旋自由的姿式。
在歷經1983、1987、1998和1999年四次高考改革重要舉措后,教育界才終於確定了今後高考改革的方向是「3十X」模式。所謂的「3+X」即「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為考生必考科目,「X」是指各大學根據自己本校的層次、特點要求,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個科目或者綜合科目中自行決定一門或幾門考試科目;考生則根據自己所報考的志願參加大學(專業)所確定的科目進行複習考試。提出「3+X」的專家們認為,這是較過去考試而重新確定的最能體現考查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最佳方案」,是從傳統的以「知識立意」為主的命題轉變為以「能力立意」為主的命題。「3+X」方案可以讓我們感到教育專家們的苦心,但這個已經確定為我國今後高考主方案的方案剛剛發布,立即受到包括中學教師們的異議。廣西柳江中學的李澤偉校長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3+X」中的「X」是1或者2的話,我們中學老師還能勉強對付,但如果「X」是綜合考試,我們大部分的中學老師就沒法跟上這個改革方案,因為中學的教學現在基本上是圍著大學高考轉的,現今來個「3+X」方案,這「3」好辦,可「X」就叫我們下面難辦了,你到底是側重歷史還是地理?是側重化學還是物理?你拿不準吧?最後只好還是回到老路——只要大學可能考到的專業知識,我在中學里就得給同學全都灌輸。教研專家樊雲先生則對「3十X」提出了另一個質疑:3+X的目的是要增加應用性、能力型題目,達到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這是不錯的,但問題是我們中學教育的一線教師們最希望的就是要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多進行些考查,而「3十X」則必將造成高考與一線教學原則可能完全背道而馳。聽聽中學老師和專家們對「3+X」方案的不同意見,叫人非常擔心我們的教育改革者有極大可能弄巧成拙。但不管「3十X」還是像北京、上海開始搞「高中——大學」直通車的新形式,高考的最終結果將朝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方向發展,這是必然無疑的。由此我們的結論也就清楚了:終有一天,那種僅靠應試死知識的高考必將消亡!
新世紀里,也許沒有任何一件事可以比尊重個人的選擇和意願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更符合文明進程的內涵,也更體現個性創造的特徵。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舉措,它來之不易。我們還記得前年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時,國內不少有識之士曾感嘆改革步履艱難的中國教育是中國改革的「最後堡壘」。堡壘本來就是最難突破的,而要突破其最後的核心,難度更可想而知。
我注意到在這世紀之交的時刻,世界正在悄然發生一場空前絕後的世界大戰,中國是參戰國之一,而且表現得特別活躍與主動。

大學到底是什麼?

兒子當時非常吃驚,但很快又自信地朝父親感激地點點頭。知父莫如子,老爸是個明白人,趙延正是對這一點心中有數,他才敢向父親「口出胡言」。

考大學真是惟一選擇?

「知本」和網路肯定是我們已繹進入的新世紀里最重要的事情,但需要指出的是,像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大學的數量還很有限,即使按照國家制定的大學入學率將從現在的百分之九左右上升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仍有百分之九-九-藏-書八十五左右的適齡青年不能跨進大學「龍門」,過度地強調人人考大學顯然只能讓更多的人在門幅有限的「龍門」前殉葬而死。最主要的是我們會發現即使像美國這樣的教育大國,不選擇上大學的人仍占多數。我們現在不是有很多人瘋狂地想做「比爾·蓋茨二世」嗎?不知有誰提起過比爾·蓋茨這位電腦天才也是中途放棄大學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職業的!
趙天長的兒子趙延在初中時上的是華東師範大學一附中,真正的市重點中學,趙延父母當年都是這所中學的優等生,可兒子在初三之前成績從沒有好過倒數第十名。到了初三,趙延開始知道用功了,每天做作業至半夜以後,成績明顯上升,「中考」時僅差一分不能直升本校高中。照父親趙天長的身份,再出不多的錢進個重點高中應該不成問題,在上海這個高考錄取率最高的城市,進了重點高中再想上大學絕對不成問題。然而問題到了趙氏父子手裡,卻成了另一種情況:
有人說大學是個車間,它專門為你設計模型,為你量體裁衣,為你充電灌油,為你描繪未來,為你啟動馬達,為你校正航舵,為你發令起跑。
想上大學肯定沒有錯。但理智地選擇個人成才道路必然收益更可觀,這也絕對沒有錯。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你願意考大學,我們作為父母當然支持,但你沒有這個願望,覺得自己不願意受高中三年的做題之苦,那你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吧!兒子當時十六歲了,我覺得他自己應該有選擇的能力和權利了。」趙長天說。
大規模的高校擴招;
大學應該是在人與人不分貧窮與富有,不分狀元與笨蛋,不分少年和老人,不分新生和老生,不分應屆和往屆,不分文科和理科時,大學才是真正的大學。
大學在高中生的眼裡是一座橋頭堡,那邊的世界,那世界當然很燦爛,也很可怕,因為只有走過橋頭堡的人才能感覺它的燦爛,也只有那些在橋頭堡上掉下河的人才感覺它的可怕。無論是燦爛還是可怕,但人們有個共同的理解,即大學在昨天是人們求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在今天是獲得社會承認和贏取利益與地位的「通行證」。大學因此是一個夢,一個人人都可以追求但未必降臨到自己頭上的幸福的夢。大學因此對一些人而言,有些遙遠,有些空洞,對另一些人則感覺到是一生的追求。
「我們學校這十年中已經出現多起不考大學而被家長逼死|逼走的事件,弄得我們老師壓力都特別的大。你想,如果不幫助孩子考上大學,一旦有個三長兩短,我們當老師的不也成了間接殺手嘛!」這個學校的一位老師黑著臉對我說。
允許和尊重個人選擇——這話對今天的中國千千萬萬家長們來說,是不是太重要了?是不是太值得教育和鼓勵學生及老師都補上這一課?
「來年當然要取消高考!」這是一個新的同樣不用置疑的答案。
其次是能力與素質考核的發展方向,判定了現行高考萬式的死刑。如果從1977年恢復高考算起,在過去二十三年的高考歷程中,中國有過許多「高考改革」,但每一次改革的結果是「考死題、死考題」之風越演越烈。根源在於我們始終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舊模式,那種文史類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工類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外語、生物的做法,其結果是讓學生死啃那些教科書上規定的範圍。為了所謂的「考活」教科書上規定的範圍,從校內到校外,從學生到老師,從家庭到校舍,挖空心思地找難題:出難題、練難題,使整個教育走向一條可怕的死胡同。
這對父子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關注,是因為兒子在沒有上大學后出現的變化,用父親的話說是「我特別特別的開心」,不用像其他家長那樣整天為孩子的作業和成績緊張與忙碌;不用像其他家長一次又一次到學校參加家長會接受「戰爭動員」;更不用像其他家長面對兒子高考可能的成功或失敗犯心臟病。讓趙長天最開心的還有兒子後來不僅改掉了許多毛病,比如由僅僅愛好武俠小說,拓展到在中專學校里能當語文課代表了,而且學習成績從后十名上升到了前十名;見生人膽怯時的口吃也沒有了,並且當上了文學社「頭兒」。兒子所學的海關專業使他在畢業后找工作很順利,兩年多來的工作實踐中他同樣表現得心情愉快和積極努力。
第四,也是最最重要的,我們國家正在沿著鄧小平所指引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待國家經濟空前繁榮,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總有一天,我們的人口得到了最佳的控制,高校的發展規模及設置日趨合理,社會綜合實力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時,國家必將對所有人全面開放大學之門,高等教育必定有一天也會像今天的九年義務制教育那樣,只要是中國公民都有權利接受,那時,所有新出生的下一代都會被愉快地送進大學,成為學習知識、提高思想、開拓創新精神https://read•99csw.com的大學伊甸園裡的一員。中華民族真正復興的那一天,這一遠景必然也隨之到來。
大學是屬於我們全體人的共同家園和溫床。
然而,我們終於從女教育部長那兒聽到的一聲聲震動山河的教育改革大舉措宣告,我們激動地看到阻礙中國歷史進程的「最後堡壘」,在利刃破竹之勢中,頻頻呈現滿天希望的星光……
有人讓我相信,別聽一些瞎胡扯,其實凡是進高中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沒有一個不從骨子裡想上大學的,除非他們力不從心或者另有原委,即便是這樣,所有的人都抱定只要有一線希望就努力加倍地去圓他們心靈深處的大學夢的決心。也正是這種從骨子裡和心靈深處涌動迸發的上大學追求,才真正使得中國的高考戰火越燃越烈。
「我就是不高興讀高中。上初中都要每天學習做題到深夜12點以後,到了高中怎麼辦?還不天天不睡覺?所以我不願讀這樣的書。」兒子趙延說。
歷史就該這樣闊步向前!
「大學到底是什麼?大學就是我們高三往前走的門檻,往後退的死路。大學是什麼?大學是我們高考的起點與終點。大學還會是什麼?」在一群高三同學那裡,我出乎意料獲得了有關大學的這種解釋,它與我們通常從教授和學者,本科生和研究生口中得到的答案悻論極大。
「什麼,儂哪能連兒子不想上大學都讓著他呀?」像全中國普天下的百姓一樣,趙延本人決定不上大學倒沒有引起同學和老師的反響,而他父親、身為上海作家協會頭兒之一的趙長天,卻在那一陣子受到很多同事和朋友的強烈反對和譴責。「不管怎麼說,只要有一點希望,大學還是要考的,何況現在都到21世紀了,不上大學就意味著沒有了進入新世紀的入門券,你當家長的不對孩子負責還有誰對他負責?千萬別順著孩子……」

來年真的要取消高考?

我想大學應該在沒有了教條,沒有了牆院,沒有了嘈雜,沒有了教室,沒有了課本,沒有了教鞭,沒有了考試,沒有了文憑時,才可叫作大學。
我在某學校採訪時,知道那裡前年有個落榜生因為不願再考大學了,父親在他回家后先是狠狠地揍了他一頓,然後告訴兒子:不考大學可以,你要是留在家裡,你就去死,要不你就給我滾得遠遠的。
於是,又有許多新老問題重新擺在了我們面前——
「當,噹噹——!」這鐘聲是中國人迎接新千年第一個龍年的象徵。
終於這一天又到來了:考上大學后仍然沒有用!
然而在聽到這種聲音的同時,我聽到了另一種被人稱為「挑戰中國大學」的聲音。這是由我們的同行、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萌芽》雜誌主編趙長天先生和他的兒子趙延父子共同發出的。
這就是今天的中國學生,在我們多數家庭里成長著的孩子。
「爸,我以後不想考大學了,所以……」
加強青年學生思想與道德教育……
人類的文明進步表現在什麼地方?科學與知識當然是重要的明顯標誌,但就個人而言,更為重要的是不是體現在自己的權利和理念真正被社會、被他人所尊重的程度?然而看看我們現在的學生家長及老師們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子女與學生的:考不上大學你就是豬狗都不如!你是世界上最笨最笨的人,以後考不上大學你只能去掃大街!還有比這更難聽的話。於是孩子們從入小學門的第一天起,在家長和老師們如此這般的灌輸下,就知道了不上大學就意味著自己是「笨得不如豬狗」,以後就只能去「掃大街」。他們於是自覺自愿地成為考試機器,自覺自愿地放棄了本該屬於自己應當被人尊重的選擇人生命運的權利。
大學是我們所有男人和女人共同的情人、共同的涅槃。
在不少人糊裡糊塗地在這「糖衣炮彈」中當了漢奸和犧牲品時,中國政府的決策者是清醒的,看一看我們近期陸續推出的與美國人搶佔人才戰略相對應的教育改革措施,就會有一種欣慰——
教學與後勤的分離;
有人說現行的大學是個最大的人生誤區,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其實可謂一針見血。現今的大學兩類專業最吸引人,第一類是熱門專業,比如金融、外語、貿易、法律、經濟管理等,它讓本來都很優秀的學子們拚命往這些專業擠,直到擠得這些專業爆滿得不能再爆滿——但大學門不僅沒有對此加以限制,相反極力擴大這些專業的招生名額。最後,幾年過去了,當學子們滿懷喜悅拿著這些專業學士、碩士甚至是博士文憑走出校門時發現,這個世界本不該讓他選擇他所學的專業。看一看前幾年滿大街開設的會計學校,害得多少女同胞一夜之間全變成了理財的會計大師,結果天下哪有那麼多公司和單位呀?最後只好回家當「財務大臣」。現在的大學辦學現象跟前幾年的會計班大戰十分相近。學校才不管你以後是律師多了,還是銀行家多了,他們現在想的是辦熱門專業可以每擴招一名學生多收幾萬塊錢!第二類是冷門專九*九*藏*書業,所謂冷門專業,就是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那些現在社會上根本沒有什麼用處的科目。有人問為什麼不早把這些沒用的專業從現在的大學里扔出去?這裏面學問可大了,因為誰都知道該扔,但誰都不去真正動作,局外人不知道的奧秘是,這沒用的專業恰恰能滿足那些想上大學而成績又考得不行,或者根本沒有考上但又對大學痴迷的人以及他們的家長。這一部分人很多是偏遠山區和家庭貧困的孩子,當然還有些純粹是有錢而智商低的家庭的子女。後者乾脆是用錢買個上大學的機會,前者常常因為本地學校基礎差,家庭又交不起高昂的學費,所以他們選擇了誰都不願意去的那些專業。他們是進了工學,但當他們走進大學的那一天起,就意味著他們的好運從此結束。四年苦讀的自豪的大學生,四年後拿到的那張文憑等於一份過時的黃曆。苦苦懇求,苦苦尋覓,仍沒人願意接收。這樣的大學生永遠找不到自己對口的工作,只能落入「高級盲流」隊伍中,其結果的命運多數很凄慘。對這些人而言,考上大學不僅沒用,甚至簡直就是一生的災難。
舊教材和舊專業的革新;
高考將實行春夏兩季制;
筆者認為據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知本」和網路很重要,但通過考試機器似的做考題所獲得的一張文憑,並不能真正進入「知本」階層和網路世界。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它的武器是「知本」和網路,而不是原子彈與坦克。
趙長天當時的壓力還真不小,而他竟然頂住了。
現在,美國集中力量對付的是中國。此次發動的對華戰爭採用的是微笑戰術——這不,首先是他們在中國開辦的大公司給我們「送」來很多高薪就業機會,相當數量的大學高才生都被收到他們麾下。當美國人感覺到中國政府已經採取同樣辦法來留住自己培養的人才時,他們又送大禮——微軟公司將免費贈送每位一線教師微軟公司製造的OFFICE2000專業版和ENCARTA百科全書。「這隻是微軟幫助每所學校建立一個聯網學習社區的承諾中的一小部分。」微軟總裁鮑默爾說:未來的孩子和今天在校就讀的學生,他們將伴隨互聯網一起成長,互聯網是他們學習、生活和感知的最重要部分,也就是說,幫助了今天的學生和未來的孩子進入互聯網,那麼以後的世界,人們將永遠不會忘記微軟和英特爾了,而記住了微軟和英特爾,就等於記住了美國。
「你對爸爸的最大要求是什麼?」
中國人自古講究實惠,前些年很多人不上高中考中專,因為中專畢業后能直接找到工作,而高中畢業如考不上大學,高中就等於沒上。大學專科生畢業不包分配隨之出現,人們開始直奔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考試,近三年間研究生考試熱火朝天,人數年年幾十萬幾十萬地往上翻。
「嗯,你同意嗎?」
有人說大學是塊聖地,它可以使你靈魂得到重塑,理念得到加固,思緒得到梳理,心愿得到還復,散亂得到整形,美麗得到閃耀。
「文革」十年使包括我本人在內的無數人成為了「被耽誤的一代」,這是人人都痛恨的政治災難所致,這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也是極少見的,它多少帶有「不可抗拒性」。然而今天的高考指揮棒的揮動是不是又導致另一種殘酷的形式,迫使我們的孩子正在成為「被剝奪選擇個人權利的一代」?
這是一場不同於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發生過的戰爭的戰爭。美國的戰略家們從20世紀中葉二戰尾聲時起便著手準備這場戰爭了。當他們和蘇聯共同進入法西斯老巢柏林時,蘇聯人忙於搬走希特勒留下的機械設備,美國人則組成了一支精幹的取名為「阿爾索斯突擊隊」的組織。這支突擊隊的任務是專門到歐洲戰場上搶救各類高級技術人才,然後安全運往美國本土——其中,德國的工程師和科學家是首選對象。後來五十年的事實證明,美國人這一招的功效遠遠超過蘇聯人搬走的機械設備的幾十倍,他們正是從科學和經濟兩大方面圍剿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並最終達到徹底擊敗和瓦解它的目標。
「考大學當然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惟一選擇!」在一所重點中學里,我當場請一個班級的四十五名高中生對此問題舉手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後共有四十四名同學舉手並肯定地這樣回答。有一位女孩子沒舉手,後來我問她的內心想法,她說:我當然也認為考大學是自己人生的最好選擇,但因為我的成績不如大家,所以不敢舉手。她說她的同學們則與她想的絕對不一樣,「他們的成績都不錯,而且按照我們學校以往的高考錄取率,他們都有希望考上大學。對他們來說,考大學當然是惟一的選擇。」
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但讓我們置疑的是,中國人現在對「考上了大學當然好」的「好」字中,有多少是可以使一個人能在今後漫長的人生奮鬥之中體現實際價值,並在我們民族與當今世界列強抗衡時所凸現自己的能力、體現民族精神read.99csw.com意志的東西?
然而大學到底是什麼呢?
趙長天主持進行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在1999年響遍大江南北。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作文比賽,而是能使獲獎的小作者兔試直接進入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的比賽!僅一篇作文就能進北大?這使得《萌芽》雜誌領導的這場「挑戰高考」的作文大賽格外引人注目。問題還不僅如此,正當許多家長和學生紛紛對不用考試就能進入北大的作文比賽產生濃厚興趣時,趙長天主編又「以身說法」,把自己兒子的成長經歷端到了前台,響亮地提出了「為什麼一定要上大學」的質問。在全國人民空前熱衷於準備把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家庭儲蓄投入子女的教育、國家大張旗鼓地搞大學擴招時,趙長天父子的這一吶喊,聽起來不能不說是震聾發聵。

考上了大學又怎樣?

其三,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教育方式徹底得以改變,決定了現行高考必須改革。看一看在昨天,電視代替了我們的劇院。影院和戲台,再看一看已經出現的網路代替了有形的報刊、商場,不難預料未來幾年裡,網路教育、網路大學將替代現在的學生必須到學校去讀書的模式;既然學生連上學都不用去,那些必須靠很多人在場的監督考試製度還留它何用?我們不妨暢想一下:在今後,我們的教育主要是以網路教育為主,學校僅僅是學生們感興趣時需要聚集在一起討論某一專題或者需要面對面地求教某一教授時,才可能用得著的地方;上大學和選擇科目,也用不著像現在匆匆忙忙的,你什麼時候需要選擇專業和準備入大學,就通過網路把你的需求告訴校方,校方通過信息庫處理后,告訴你應該怎麼考這個專業,或者建議你應該選擇別的專業,因為你報考的專業在未來若干年內可能不被社會看好。學校提供的建議是無償的,卻又是經過大量信息處理后所得出的非常科學的依據;你想考大學時也用不著一定要下死功夫,背記很多課本,有些專業和個人的能力,其實在你想報考的大學里已經給你記錄在案,他們可能會告訴你有的專業你根本用不著再考了,你的某項綜合能力遠遠超過了大學錄取標準。當然有些能力你是不夠的,但這並不要緊,校方會告訴你應該採取何種方式允許你在什麼時間內是「達標」,這種「達標」考查過程,像今天我們考駕駛證一樣,可以是普通班,也可以是快班,或是電腦預約班,總之,不會因為考試而造成你有任何心理上的壓力,每一次考試其實是你對自己能力的一次愉快和輕鬆的自我考察過程。你認為這樣的大學考試對你、對社會都很合適嗎?是不是等於取消了現有的考試製度?
這是中國人特有的人生坐標系。決定這個坐標系的有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意識,更多的是現代社會的生存與就業的壓力,當然也包含了某種理念與追求。
「考上了大學當然好。」這同樣是個不用質疑的回答。
當然,闊步向前並不意味我們的步伐錯亂與盲目。一種很難發生逆轉的國情,將在很長的時間內一直橫亘在我們面前,這就是中國特色的人多、經濟相對落後和體制陳舊。而這些「特色」體現在教育問題上,便是我們的大學之門仍然擁擠不堪,門外的大批求知者,總是有幸進門人數的倍數;允許你進大學,你和你家又交不起學費不得不放棄學籍;入了大學門苦讀三年五載后仍無工作可找,或者根本學非所用;等等,等等。
不用說,我們的對手是太平洋彼岸的世界第一霸。但是,美國人此次與我們交手不必像二戰期間希特勒向蘇聯進軍那樣,採用飛機大炮加閃電式戰術,而是笑嘻嘻地帶著禮物向我們走來:這就是他們通過由原位居全球半導體工業之首的英特爾公司聯合全球最大的電腦網路霸主微軟公司,一起投資五億美元,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二十個發展中國家進行的一項宗旨為培養一線教師的「未來教育計劃」。這一計劃的大體內容是用一千天時間培訓四十萬一線教師。推出這項龐大計劃的「戰略家們」說得很清楚,「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使今天的教師和學生為明天的要求做準備」。明天是什麼?當英特爾公司中國教育事務總代理周紅旗拿著滿箱美金興奮地高喊「資金數目令人吃驚」時,不知大家是否明白了一個鐵的事實: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21世紀的世界大戰其實已經悄然拉開帷幕……
某年7月高考炎熱的日子里,有人在北京圓明園的一個水塘里發現了一具屍體。經驗證,是具男屍,年齡在二十六歲左右。死者的身份不明,最後在他的衣服里找到了一封遺書,才知道他曾是「清華園」走出來的大學畢業生,他的死並不複雜,雖然是自殺,又是與學校早已無關的無業游民,但他的遺書卻發人深思:
難道你沒有嗅到美國人送來的大禮中早已包裹著濃烈的戰爭火藥味?只不過它有點像毛澤東說的「糖衣炮彈」而已。
誰又能不認同這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