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幕 雨的模仿 第十九章

第三幕 雨的模仿

第十九章

「因為在這個屋子裡發現了跟我們同名的東西,你認為那些東西的暗示,可能以某種形態跟案件扯上關係嗎?」
即使是科學白痴的我,也聽過這個作者的名字跟他的著作。
我一邊漠然聽著槍中的話,一邊想著,旁人可能那麼容易了解一個人的殺人動機嗎?可以判斷出這個動機夠充足還是不足嗎?我總覺得,動機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可是,畢竟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是一個人的「心」。這種東西,除了本人之外,沒有人可以看得清楚。
片刻,他接著說:「不知道該相信什麼是真的,畢竟一切都是從這一點開始,也在這一點結束。」
「突然嗎?」
「猴子?」我頓時啞然,「什麼故事?」
「很有名的故事啊。」槍中瘦削的臉頰,突然浮現出自嘲般的笑意。他說明給我聽:「有人給棲息在宮崎縣幸島的日本猿猴一個沾了沙子的臟馬鈴薯,剛開始,猿猴並不想吃那顆馬鈴薯。這時候,有一隻年輕母猴,想到可以用水把馬鈴薯洗乾淨再吃。就這樣,在猿猴的社會裡產生了『洗馬鈴薯』的新文化。不久后,這個文化擴展到同一個島上的所有猿猴之間。又過了幾年後,當洗馬鈴薯的猿猴達到某個數量時,就產生了一種異常變化。」
「我做了這個表。」
「這https://read.99csw•com個詞不只應用在科學領域中,整個架構也沿用到我們的世界觀、意識、日常生活模式中;這種情形就稱為Meta-Paradigin(轉變典型)。」槍中停頓一下,又把手指按在眼瞼上,「總之,我們常常透過代表這個時代或社會的某種Paradigm來看事物或思考一不對,應該說是被養成了這種習慣,不過這也是難免的事。而從近代以後到現在的Paradigm,就是所謂的近代科學精神——機械論世界觀、要素還原主義。我們會以所謂『正確』的價值為前提,依據『科學性』、『客觀性』、『理論性』、『合理性』……等各種言辭或概念來掌握事物或思考事物。例如歐紀斯特·迪龐、夏洛克·福爾摩斯、厄里拉·古恩等,活躍在古典推理小說中的偵探,都是典型的例子。像『客觀性』這個東西,早就被理論物理學給否決了,可是,並沒有因此動搖了一般人的世界觀、價值觀。」
「這是萊亞爾·瓦特遜在《生命潮流》中介紹的案例,不過,好像有很多人懷疑他的資料有多少可信度。」
「這個嘛,」他欲言又止,前齒輕輕咬著下唇,眉間刻畫出深深的皺紋,「老實說,我也很迷惘。」
「槍中,回到原來的九-九-藏-書問題,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嗯。」
我聽得有點不耐煩了,拿出剛才在沙龍沒有吸的香煙,塞進嘴巴里。
「做成表后,不在場證明一目了然,可是,動機還是看不出所以然來。我做過各種探討,可是,都不足以構成殺死一個人的動機。」槍中把書桌前的椅子讓給我,自己坐在床邊,低聲說,「我是不是還有什麼疏漏,是不是有什麼隱藏的動機……」
「是啊,簡直就像那第一百隻猿猴的出現,是某種臨界點。以『職務實習教育法(Ro1e P1aying)』來說,就是『提升了水準』。而且,從那時候起,隔著海的全國其他地區也自然而然發生了這樣的事。」
「嗯,真的是異常變化。為了解說上的方便,把『某個數量』當成一百隻好了。當第一百隻猿猴學會洗馬鈴薯后,不出幾天,住在島上的所有猿猴都開始洗馬鈴薯了。」
「這當然關係到粒子這種極小的世界,但是,其他學問領域也都緊跟著這樣的思考方向,驅使Paradigm往同樣的方向前進;例如相互作用論、解釋主義等方向。」
「歇爾德雷克解釋說:這時候,『甘油會結晶』的主題,就在甘油這個物質的『形態形成場』中成立了。」
「對,因為海森堡德國物理學家所提出的不https://read.99csw.com確定性原理,而召開了有名的索爾維會議……啊,不要講得太深奧了。總之,就是說觀測時,一定要有身為觀測主體的『我』存在。所以,重要的不是身為客體的存在,而是主體跟客體之間的互動。說得更仔細一點,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根本就是我們自己所體認到的結構。
「真的嗎?」
「『科學家們共同運用的概念圖示,或模式、理論、用具、應用的總體』是科學史家托馬斯·奎恩在《科學革命構造》一書中提倡的概念。不只是自然科學,在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上,研究者也都不能脫離當代的代表典範。也有整個框框大轉變的例子,譬如天動說被地動說給取代了,還有從牛頓力學轉為相對性理論,再轉為量子力學:這就稱為Paradigm Shift(典型轉移)。
晚上10點,我依約來到槍中房間,槍中把他用四張報告紙做成的表拿給我看。他在這個表中,把這個家所有人(已經知道的人)的不在場證明,以及可能殺死榊的動機等,做了一個整理。
我絲毫插不上嘴,靜靜聽他講述。他看著我的臉,自己也浮現出不知如何是好的表情,深深嘆了一口氣。
「這也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大概是累了,槍中用手指按著兩邊眼瞼,「基本上,我認為自己是九*九*藏*書個很難逃出近代科學精神的奴隸。以我的立場,應該要否定超科學現象或神秘主義思想。可是,另一方面我又對我的信仰依託十分懷疑。」他的視線落在我臉上,「你知道Paradigm(典型)這個字吧?」
「『客觀性』被否決了嗎?」
「啊,嗯,」他接過一覽表,丟在床上,低聲回答說,「是啊,我確實很在意。」
「的場說這個家是會映出來訪者未來的鏡子,對這句話你相信多少?」
「好曖昧的說法。」
「所以我說我很迷惘啊。」槍中兩手抵著床鋪,轉轉脖子解除酸痛,「不過,也可以有這樣的極端想法——你知道幸島猴子的故事?」
「當相信某件事的人數達到某個數量時,就會有上萬人相信是真的。這一點,從思想、流行等社會現象,就可以很明顯看出來,在自然界也廣泛存在著。瓦特遜假設出一個還不為人知體系『偶發體系』企圖以此現象來做理論性的說明。」
「有趣的是,不只是生物,連物質都會發生這樣的現象。瓦特遜也提到,一個關於甘油結晶化的有名故事。甘油這種物質,在20世紀之前,大家都認為不可能以固體形態存在,沒有一個化學家可以做到結晶化。結果,有一次意外發現在各種條件重疊下自然結晶的甘油,許多化學家就以此為樣本,做到了甘油結read.99csw.com晶。就在這期間,發生了異常變化。當某個實驗室的化學家成功將甘油結晶化后,同一個屋子裡的所有甘油就突然都自然結晶了。而且這個現象還在不知不覺中,擴展到世界各地。
「還有一個很類似的『形態形成場理論』,是魯帕德·歇爾德雷克的學說。他說同品種之間存在著某種超越時空的聯繫,會透過『形態形成場』產生同品種同伴的共鳴,不斷反覆出現。從某種品種進化而成的新品種,擁有自己的『形態形成場』。當新品種的數量達到一定數目時,就會促使棲息在遠方的未進化同種,也產生同樣的進化。這樣你懂了嗎?」
「異常變化?」
這本書最近十分受矚目,成為所謂「新科學」的點火先驅。
「所以呢,我想做一個假設,就是『某種舊房子擁有預言的能力』;或是如的場所說的『會映出來訪者的心』——這樣的主題,說不定已開始在這個封閉場所之外的世界各地成立。你認為呢,鈴藤?」
「好難回答的問題,我也不太清楚,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會很在意。」
槍中的視線落在我的膝蓋附近,像念咒語般繼續說著:
「對了,」我把表還給槍中,提出散落在腦海中的疑問之一,緩緩問他,「你還是那麼在意名字的事嗎?我們在談論白秋的事時,你讓我有這種感覺。」
「嗯,大概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