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曼哈頓故事

曼哈頓故事

我不是第一次去曼哈頓,但這麼費心地走走看看,這還是第一次。我的目的是要仔細走遍中央公園的每個角落,看遍我想看的建築物,應該就是所謂的巡禮吧。以下,我簡單談一談所謂高樓大廈先進技術的變遷:
也就是說,破壞一部分密斯的約定俗成,同時減少平等主義的隱匿性,企圖恢復以往創造性、自我主張的藝術性運動,已經再次展開;這就是所謂的「後現代」。但是後現代建築中,並沒有出現評價高過西格拉姆大廈、克萊斯勒大廈的作品。
為這種狀況畫上休止符、讓美國的摩天大樓歸於一宗的,就是一九二五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這裏要介紹一種叫做「裝飾藝術(Art Deco)」的新設計法,對於所謂摩天大樓這種前所未聞的最新科學、以及由這些大樓群聚所形成的景觀,它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徹底解答。「裝飾藝術」為紐約建築師的感性帶來決定性的影響,他們從這波熱潮中得到了強烈的能量。
摩天大樓真正的發源地是芝加哥。之所以會在曼哈頓快速成長,是地理環境的緣故;曼哈頓是四面環水的小島,聚落無法擴大,辦公室和住家環境除了往上空伸展之外,別無他法。而且這座小島的地盤是岩盤,可以讓高樓打下穩固的地基。但是高層大樓要聚集成群,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必需條件,其中有的條件是日本人意想不到的。
二十一世紀的某個夏天,來自日本的我走在此地,發現原本輝煌無比的未來,早已經成了古色蒼然。眼前這個令我懷念得緊的古老景象,對此刻的我而言即是「未來」,我感覺到自己終於回到「未來」,內心百感交集。
最讓我感動的,當然是二十層樓到三十層樓高的中等高樓,少了地界線後退(setback),保有古董石砌的裝飾藝術、希臘復興式的過度裝飾,尤其是那帶點惆悵的古老手法,讓我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懷舊感。對我來說,這才是紐約,這才是本格創作的原點,和我的工作有共通性、是某個特定時代的異國質感。我發現,我是專程到這裏來,想看的就是這個。
「裝飾藝術」之前的大樓,以及「現代」、「後現代」的建築,每個都有缺點。若有人問我那個才擁有不易被時代風化的藝術性,我的答案應該是「裝飾藝術」。但是,這點密斯和科比西埃應該早就了解了。他們的主張,除了反對藝術擁有俗不可耐的特權,也反駁從平等主義角度出發所重現的永續性。
這個方法,以現今的眼光來看,仍完全屬於裝飾取向的範疇,充滿藝術家的自我風格。高層大樓不能裝飾得像凡爾賽宮,所以把裝飾圖案的線條以類似窗戶、稜線的製圖構想做了整理。就算做了構圖式的整理,內read.99csw•com部的裝飾圖案本身,有時也會充滿不遜於巴洛克或洛可可的貴族趣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製圖式的整體結構中,又要適量安排這些過度裝飾圖案的做法,相信很多本格派作家都心有戚戚焉吧。
摩天大樓是在美國誕生、在美國孕育的特有文化。而它凌駕群倫的藝術性,也象徵資本主義的勝利,以及美國的樂觀主義。不過十九世紀時的美國建築師,絕對沒有想要領導世界建築的野心和自信。他們像日本人一樣,一直在模仿擁有悠久歷史的歐洲,還無法發現獨創的方法。
「裝飾藝術」原本就是以整頓過度裝飾為方針所產生的潮流,之後更精益求精,將建築精簡到極致,把大樓構築的諸要素限縮到必要的最小程度,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之後,就連施工的方法也會經過統整,節省無謂的浪費,連細節部分都規格化。雖然密斯所參透的方法頗具革命性,不過這也可以說是大時代下必然的結果。
就這樣,二〇年代到三〇年代的曼哈頓,誕生了很多以「裝飾藝術」為主軸的摩天大樓,美國製造的摩天大樓群,至此終於有了獨自的形象,形成了文化。這個時期,紐約建築界以穩定的步伐陸續推出許多傑作,如克萊斯勒大廈、帝國大廈都是登峰造極之作。
耗工費時堆砌石塊的裝飾藝術被束之高閣;細長、造型簡單、像水晶般光滑閃耀的「現代」盒子,像水牛群一樣充滿了曼哈頓島。
早在巴黎的萬國博覽會開始之後,「裝飾藝術」的曼哈頓也隨之成了老古董。美國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在一九二〇年代就主張用鋼鐵和玻璃建造摩天大樓,此時鋼鐵的骨架構早已經夠堅固,不再需要石頭堆砌的牆壁補強。
同時,歐洲建築師科比西埃(Le Corbusier)也針對紐約提出了「三百萬人的現代都市」計劃。計劃中所提倡的建築風格,不像美式思想過於彰顯自我,還融合了歐風而形成隱晦的獨特氛圍;不再以建築本體作設計構思,儘可能保留更多綠地,同時也兼顧包容整體都市,進而對高樓建築做有計劃的配置。這和密斯提到具設計感新穎的玻璃大樓有著類似的概念。
一九五八年,密斯·凡·德羅和菲力普·強生共同設計、採用鋼鐵和玻璃建造的西格拉姆大廈,終於屹立在曼哈頓。西格拉姆大廈不僅保有「裝飾藝術」的樣式,還廢除了一切贅飾,是個只由直線和面構成的巨大玻璃盒。
這種極力壓抑自我表現的極簡美感,隱密度高又有氣派,同時還提供廣場給市民,在在讓紐約建築師感受到強烈的震撼。此後,曼哈頓的高層建築業界救災一夕之read•99csw.com間變了天。
由於摩天大樓群如雨後春筍,一般市民開始對日照權產生危機感,因此市政府當局設計了所謂「區域劃分法」(zoning法)的斜線限制;然而這個限制僅止於佔滿整個腹地的大樓,若是只佔了四分之一部分的建築物則不受此限。因此,密斯只使用腹地的四分之一蓋玻璃大廈,籍此來排除斜線限制所要求的地界線後退(setback,階梯狀的壁面)。稜線從地面到屋頂呈單純的垂直線,空曠的腹地則當作廣場提供給市民使用。
這次我在曼哈頓走完一遭的感覺是,「現代」和「後現代」的大樓群,因為在東京都看得到,所以沒什麼刺|激感。然而這是因為動靜也採用相同工法所致;如果我的祖國是非洲的某個國家,感想可能大不相同。
雖然進入這樣的時代,紐約的建築師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風格。就像十九世紀初一樣,希臘式、羅馬式、埃及式、中世紀哥德式的風格,都參雜在高層大樓里,各自爭鳴。
摩天大樓這種美麗建築的起步,電梯、電力、電燈、鋼鐵、製造鋼鐵骨架的工法,這五項科學技術是必要的條件。如果岩盤小島的天然地理環境、泡沫式的絕佳景氣也是必要條件;那麼,美國人想讓自己的土地站上世界頂端的自尊心、自我表現慾望就更加重要。戰後,日光燈取代燈泡,空調設備更讓高樓大廈成為安全、普遍的生活空間;不過其實摩天大樓文化,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換句話說,摩天大樓的濫觴,並不是枯等著這些科學條件完備。江戶時代的美國人,早就不斷巧妙嘗試創新。上述的條件,都是在嘗試創新的同時完成的。
二〇〇三年九月一日
二十世紀初期,地下鐵是遠比馬車進步許多的最先進交通工具,當時還沒有時刻表,以今天二十一世紀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列車簡陋得像走在平地的纜車,充其量只是載人用的台車罷了。充滿塗鴉的車廂,和月台一樣狹窄、陰暗。想要轉乘對面月台的電車,還要走出月台橫越馬路才行。當時也沒有冷氣,地下車站悶熱不已,到處充滿刺鼻的尿騷味,熏得讓人受不了。
但是這次,我對曼哈頓景觀上感到最不滿的並不是這點,而是「裝飾藝術」、「現代」、「後現代」這三者,毫無秩序地到處林立。原本應該像貴族爭艷的寶石般屹立的哥德式尖塔背後,矗立著更簡約、更高的冷酷大廈。那些龐大的屏風睥睨著經過裝飾的尖塔,似乎在藐視著它無謂的努力,彷彿在冷笑它膚淺的行為,實屬可悲。如此這般,古董大樓成為等著被剷平的廢物,這樣漫無計劃地建設,感覺已將曼哈頓舉世無九-九-藏-書雙的藝術性中最好的部分破壞殆盡。
由此可知,摩天大樓的建設,在電燈問世之前就已展開。不久,升降梯的動力也變成電力,大樓內的辦公室也點了電燈。十九世紀末,實現高樓式建築的聚落,各個條件已漸漸完整起來了。
那麼,「裝飾藝術」的建築之中有更讓我感動的嗎?當我遠眺克萊斯勒大廈和帝國大廈時,那高聳的屹立感,讓我感受強烈。只是走進一看,也許是地界線後退(setback)的關係,只看到第一段的牆面,其餘部分就和附近的其他大樓混雜在一起了。
新藝術(Art Nouveau)是受日本的浮世繪影響而產生,用了相當多生物的有機曲線,而「裝飾藝術」則是由「新藝術」的反動下英語而生。在構圖的概念下加以切割鐵板、玻璃、石材等工業用素材,呈現出最簡約的形式,並大量生產,以此讓各種材質達到最大程度的靈活運用。因此,構圖上使用的線條,都是標準的直線或圓規畫出的圖形,而由這些圖形所組成機械般設計圖似條理分明的空間,仍需把經過構圖過的裝飾圖案作適度的配置。因此在堪稱極致工業產品的高層建築物里,也深受裝飾藝術風格影響。
如果高層大樓和平面道路之間,只有又高又長、讓人不想數度上下的樓梯連接,如此一來根本沒有人想在那裡設辦公室,更遑論居住。建造高層大樓的最大障礙,就是高度本身。為了讓鳥之外的居民能夠接受高樓大廈,升降梯這種技術的發展,成了最大的前提。
但是這種強力的鐵骨素材,早期都是含有很多雜質的熱鐵,所以容易彎曲、斷裂,無法負荷太大的重量。因此大樓一旦超過十二層樓高,就是一種冒險。
對於這樣的情況,建築界開始反省,一九六三年舊泛美大樓出現,是一棟八角形的建築。七三年的貿易中心大樓,捨棄鋼鐵的骨架結構,採取在牆面排列無數支柱、分散全部重量的劃時代構造。七七年的花旗銀行中心,再度發揮這種結構,牆面的支柱立在中央,而不是四個角落;屋頂部分則極為陡峭。
邁入二十一世紀后,我也遠渡太平洋,尋找一塊土地,足以建立新的先進科學王國。我不知道這部作品顯示的地方,將來是否可以成為曼哈頓,但我期待他能成為探索方法的一種提示。
正確答案是,升降梯的動力是蒸汽,而大樓內的照明當然是煤油燈,因此辦公室全都設在陽光可以照進來的窗戶旁邊。因為這個緣故,黎明期的高層大樓的窗戶,毫無例外,每個都很大。牙科醫生診間的窗戶,高度有三公尺,這樣才有足夠的光線看清楚病患的口腔。
升降梯是歐提斯(Elisha Graves Otis)發明的,一八五三年在紐約的萬https://read•99csw•com國博覽會首度問世。一八五七年,第一座載客升降梯在紐約的一棟大樓啟用。看來發展高層大樓的條件在這裏已經齊備了,然而這其中有幾點相當奇特。當時,日本還是江戶時代,這就夠令人驚訝的了;更嗆的是,愛迪生髮明的電燈在在一八八八年才上市,是升降梯啟用三十年後的事;而且一般人普遍使用電力,是九〇年代的事。那麼,當時升降梯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裝飾藝術」以前的古董大樓,以及密斯之後的現代大樓群,建築的區域不是應該分開才對嗎?既然有「區域劃分法」,我覺得就有必要作這種考量。還有,就算是為了密斯的傑作,也不應該一窩蜂模仿密斯才對,不是嗎?他最先驅的傑作西格拉姆大廈,至今的定位仍舊不明。
「裝飾藝術」雖然是單一建築即可完整呈現,但密斯的玻璃摩天大樓,在高樓集合體屹立成群時,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價值。只要好好發揮團體功能,將可以呈現光的水晶城市,為曼哈頓帶來第二個黃金時期。玻璃的不具名大樓,不是建築師活所有權者個人的東西,而是都市的一部分。就像科比西埃所提倡的,因為有綠地和廣場的配置,才能發揮它真正的價值。
曼哈頓島曾經是個新天地。十七世紀,荷蘭人擺脫歐洲的秩序與飽和,遠渡大西洋,發現這座「丘陵之島」,並用一百塊美金買下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地方會如此重要,竟是個不為人知未來都市的起點。
但是,在愛迪生髮明電燈的同期,鋼鐵製造的技術也開發出來了。強制將空氣灌進熔爐以去除鐵中雜質,再加壓製造出柔軟且更能載重的生鐵,到這裏,實現高層建築的技術條件,已經全部齊備;接下來只剩經濟方面的問題了。
這是我個人的感想,這個時代的曼哈頓,是最能引起我思鄉情緒的美好城市,也是最美好的時代。當時唯有這座全世界望塵莫及的岩石島上,才聳立著屬於裝飾藝術,宛如裝飾用的巨大石器般之直達天廳的美麗高塔。日本費了半個世紀才開始追趕,建造伸向天際的尖塔群。
建築摩天大樓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東西,就是鐵質骨架構造的發明:先用鐵做好類似人體的骨骼,周圍再堆石頭加以補強。這種施工方式和歐提斯的蒸汽電梯同時出現,讓大樓的強度迅速增加,越蓋越高。以前的建築物都只是堆積石頭建造而已,所以建築底層的牆壁厚達三公尺,並不合適。
對我來說,「摩天大樓」這個字有特別意義,指的是密斯革命之前的大樓。他表示人們想要升天的野心,而非那些沒有自我意志的、不具名的多重樓層裝置。把方法理論和思想都南轅北轍的兩種高樓建築毫無章法地混雜在一起,這種無知,是珍貴的https://read.99csw.com先進都市之島本身藝術化的最大敗筆。
西格拉姆大廈和密斯的名言「Less is more(唯有更少的表現,才能呈現更多)」一樣有名,讓紐約的高樓社群感受重大變革。後來,這個變化與接下來的簡潔作品群的運動,就被稱為「Modern(現代)」。
建於一八一二年的紐約市政廳,是保留文藝復興形態的法式建築。一八四二的聯邦紀念堂,是希臘復興式,也就是希臘的復古式建築。一八四六年華爾街的三一教會,則是中世紀歐洲的哥德式建築。曼哈頓島的建築世界,就起於猶如歐洲風味的大雜燴。
三〇年代,曼哈頓島因為建造完成了無數棟以「裝飾藝術」為同一主軸的摩天大樓,變得十分莊嚴神聖而美里,讓世界任何城市都望塵莫及。先進的地下鐵、中央公園、百老匯的歌劇院,再加上四處林立的摩天大樓,讓曼哈頓成為世界最進步、最美麗,不允許其他城市追隨,展現出挑戰成功的樂園,成為燦爛輝煌的大都會。
密斯領先群倫的作品是無可挑剔的傑作,但追隨者的作品群里,卻開始混雜構思草率、毫無創意的無聊作品。於是曼哈頓的高樓,雖然高度比進入「現代」之前更高,卻喪失以往氣勢磅礴的高貴,開始埋沒在其他各國採用相同方法追趕,那些新興現代都市的平等主義之中。
把與本書沒有直接關係的這篇文章寫在最後,有些不合常理,也許有讀者會覺得怪怪的,所以我只想把它當作附錄,希望讀者有空時慢慢看就好了。寫這篇散文的時間是二〇〇三年九月一日,我去了一趟曼哈頓剛回來。回顧這次的旅途,這個城市給我的印象,我認為可以給日本的本格推理界一點啟示,於是決定撰文留下記錄。我想看完這篇散文的讀者,應該可以了解我這麼做的理由。
雖然不得已,但這樣的建築方式在材料方面,除了鋼鐵和玻璃並沒有新的發明。在汰舊換新之下,隨之而來的大量生產,當然讓材料費的成本降低,並利於推動施工的合理化,也壓低了施工天數和工資。所以建築界越來越無法離開這種聰明的方法,及其所帶來的美好狀況。結果,外觀極為相似的沒有個性的作品大量出現;不久,區域劃分法的斜線限制廢除,也助長了這種情勢的發展。
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樓,是一八八五年建於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這也是在愛迪生髮明電燈之前。那麼,當年這棟大樓內部的照明是怎麼樣的?
我覺得這個現象,是對日本的本格建築界的直接比喻,這可能讓人感到有點驚訝;這些要素中的哪一點,顯示著那種局面,這我已不打算再提。這要有讀者跟我一樣,了解曼哈頓島上的教訓,或是解讀出我給今後即將湧現「批判式作品」的啟示,大家各自有所體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