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丁曉兵、馬萬水、馬永順、馬恆昌、馬海德 04、馬恆昌——開國勞模 光輝人生

第一章 丁曉兵、馬萬水、馬永順、馬恆昌、馬海德

04、馬恆昌——開國勞模 光輝人生

當時工廠在恢復生產過程中,制約生產的一大困難就是工具、量具奇缺。馬恆昌把珍藏在家中的一把「千分尺」捐獻出來。可把馬恆昌老伴心疼壞了,這種尺,當時中國不能製造,十分稀缺,可以換回全家一年的口糧,即便在馬恆昌全家發瘧疾、吃不上飯的時候,都捨不得賣掉。最後,老伴在馬恆昌的勸導下答應了:「給共產黨用,俺捨得!」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德高望重的馬恆昌兼任了齊齊哈爾市職工技術協會委員會副主任。他主動擔起了先進技術推廣傳播使者的重任。他把小組和廠內的能工巧匠組織起來,在全廠開展以革新攻關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九_九_藏_書技協活動,攻克了一項又一項生產技術難關。幾十年中,馬恆昌和他的技術服務團隊,足跡踏遍19個省市自治區,他們傳經送寶無償地進行技術服務。
北京不能再呆了,花錢太多了,領導說是不怕花錢,但那都是工人的血汗錢。
馬恆昌,男,漢族,遼寧省遼陽縣人,中共黨員。生前曾任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黨委副書記、總機械師。

三、「馬組」精神代代傳

一、歷經苦難,報效祖國,他的代表小組是「生產戰線上的模範」

馬恆昌小組曾以第一https://read.99csw.com個試行班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個組織工人技術研究會倡導班組技術革新,第一個倡議開展全國勞動競賽,第一個制定和完善班組管理制度,第一個實行崗位責任制而享譽全國工業戰線,被譽為「我國班組建設的搖籃」,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同心共贏、勇為人先、敢於超越、興企報國」是馬恆昌小組精神理念。60餘年來,馬恆昌和馬恆昌小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迹,累計完成了93年的工作量,多為國家和企業創造效益2620萬元,累計實現技術創新成果1190項。小組先後有3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九*九*藏*書2人被評為省勞動模範,3人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被選為全國人大常委,11人被選為省市人大代表或黨代表,小組5次被命名為國家級先進集體,54次受到省部級的表彰獎勵。
1985年,在馬恆昌患病在京住院期間,家人也在齊二機床廠安排下來京,按醫院規定的探視時間分別來病房探視。馬老發覺了這一情況,有些不安甚至生氣了,告訴老伴讓他的兒女們都回去:「廠里給我看病都花好幾台床子了,不該再讓企業浪費錢財了。」1985年5月,癌症晚期的馬恆昌在北京友誼醫院住院,他對在身邊護理的馬春忠說:「北京不能再呆了,花錢九九藏書太多了,領導說是不怕花錢,但那都是工人的血汗錢。」馬春忠說:「這是父親第一次不服從組織的決定」。
1949年3月初,已經秘密加入共產黨的馬恆昌帶領車工一組倡議全廠工友開展「迎接紅五月勞動競賽」,掀起了支援前線的生產熱潮,有力地推動了工廠支前生產計劃的提前完成。4月,工廠以馬恆昌的名字命名車工一組為「馬恆昌小組」,並授予小組第一面「生產競賽模範班」的紅旗,馬恆昌小組從此誕生。
馬恆昌的兒子馬春忠回憶起父親馬恆昌時說,他自己、對家人近乎苛刻的程度,他立下了一條規矩:在個人利益和在榮譽面前,不張口、不伸手、不搞特殊化,始https://read.99csw.com終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工人。

二、一身正氣,淳樸家風

1948年11月瀋陽解放了,馬恆昌所在的軍工廠貼出告示,要全廠工人上班,並按家庭人數領取高粱米。將信將疑的馬恆昌真的從工廠領回了一袋子救全家人的高粱米,也親眼目睹了解放軍駐廠代表從火車上往下扛糧食、幫助老工人往家裡送糧食的情景。
1950年9月,馬恆昌代表小組參加了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小組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小組——「生產戰線上的模範」稱號,馬恆昌被命名為全國勞動模範,成為光榮的開國勞模。從1950年到1976年,馬恆昌共13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