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十章 雷鋒、譚彥、譚千秋、譚竹青、樊錦詩 99、譚竹青——小巷總理 為民解難

第二十章 雷鋒、譚彥、譚千秋、譚竹青、樊錦詩

99、譚竹青——小巷總理 為民解難

從苦難舊社會走過來的譚竹青沒有念過幾天書,也不懂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樣的高深理論。究竟該如何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如何改變東站十委落後的面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她決定先從小吃店干起,再慢慢壯大集體經濟。
50年來,她為居民百姓辦了成千上萬的好事、實事,但她從不收受人們為感激她送來的禮物。曾得到過譚竹青多次幫助想送200元感謝而被拒絕的殘疾人范喜香說:「譚姨可『不近人情』了,只許她對我們好,連我們表達個心意都不許。」話雖這麼說,但他和大家心裏都滿懷感激與敬佩。正是這「不近人情」,飽含著老主任對居民的無限深情。
然而,對於一窮二九-九-藏-書白的東站十委而言,就連開個小吃店都顯得如此的不切實際。
多年裡,因為她的能力和業績,曾有過4次招工提乾的機會,但都被她一一推辭了。「作為基層黨員,我能為這麼多居民服務,已經很滿足了。」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雖然官不大,但是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這是共產黨員的本分和天職。

二、她心裏裝的是黨和人民,想的是工作和奉獻,就是沒有自己

一開始籌不到資金,譚竹青拿出了自家所有的積蓄,甚至把鍋碗瓢盆和板凳桌椅都貢獻了出來,而她自己就在搬得空空如也的家裡將就過活。九*九*藏*書看到這種情況,周圍居民紛紛來獻工,東站十委的第一家集體企業——「如意小吃部」就這樣蓋成了。每天,譚竹青帶著大夥沒日沒夜地干,為的就是能從每塊酥餅上賺到一分錢。
譚竹青從事居委會工作50多年,始終堅持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居民群眾解難,時時處處心系群眾,帶領社區幹部群眾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努力發展社區經濟和各項事業。她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先後創辦了鞋廠、商店、印刷廠等十幾個企業,建成了社區服務中心、敬老院、幼兒園、衛生服務站等服務場所,提供了一大批就業崗位。組織開發建設居民住宅樓,拆除棚戶區,改善了居民居住條件。積極協調有關read.99csw.com方面把委內街、巷、衚衕全部修成了柏油路,方便了居民出行,使東站十委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全身心投入社區工作,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上世紀80年代初,她拿出自己的微薄積蓄創辦社區服務網點。為解決社區居民孩子入托,她無償把自家住房拆掉一半擴建幼兒園。十幾年來,她把政府發給自己的10多萬元獎金全部用於社區建設和扶貧幫困,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她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26項國家級榮譽稱號和獎項。
正是從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吃部開始,之後的20多九九藏書年裡,譚竹青又帶領大夥開辦了服裝廠、製鞋廠、裝潢公司等17家集體企業,搞得紅紅火火。憑誰也想不到,東站十委的經濟竟是在一個老人的帶領下搞起來的。
她為居民嘔心瀝血建了那麼多樓房,可她硬是住在10平方米的土坯房裡,直到當時社區的全部居民都搬上樓,她才在1997年遷進84平方米的樓房。
如今東站十委17家企業固定資產2000萬元,年創利稅65萬元以上,實現年產值1200萬元。截至目前,十委社區已安排1000多人次的下崗工人、居民親屬就業,實現了譚竹青制定的「有下崗無失業」的目標。東站十委的居民也徹底擺脫掉了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富裕生活。
譚竹青(1931-九-九-藏-書2005),女,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中共黨員。生前系長春市二道區東站街道十委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一、精彩從50歲開始

1978年,當改革春風吹遍大江南北,這裏的人還生活在貧困中,穿衣吃飯都成問題。身為東站十委主任的譚竹青這時已47歲,但她不甘心就讓這裏繼續窮下去。
她為那麼多下崗失業和待業人員安排了工作,可是自己孩子的工作她一個也沒管過,都是靠孩子們自己的專長和努力找的。臨終前,她拉著兒子的手斷斷續續地說:「兒子,委屈你了。平時媽對你要求嚴,也沒給你留下什麼,你也沒沾上光,反而受了很多苦。媽這也是為你好,你就別怪媽了。」兒子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