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10講 保和殿試 一、殿試進士

第10講 保和殿試

導語

保和殿除了曾作為清順治帝和康熙帝的寢宮,以及皇家宴會廳、會議廳、接見廳、儀禮廳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舉行殿試的場所,也就是舉辦國家考試的場所。明清士人走完科舉考試全程,要過前三關——童試、鄉試、會試和后三關——殿試取進士、朝考取庶吉士、散館取翰林。讀書人一路過關斬將,方能有資格在保和殿,考進士、中金榜、點翰林,從而在朝為官,實現理想。這一講主要介紹在保和殿等處進行的三種大考:殿試、朝考和散館。
「學而優則仕」,科舉在明清時期是讀書人做官的正途。科考制度,設計嚴密,層級很多,攀登艱難。讀書人十年寒窗,拾級而上,成功者少,失敗者多——未必能求得半點功名。一旦打定主意走科舉之路,首先要參加縣、府、省三級的「童試」,也就是童生試,過關之後成為「秀才」(生員),分別為縣、州、府學等的生員。爾後參加「鄉試」。「鄉試」為省級考試,三年一比(屆),由朝廷派官主持,秋天在省里舉行,所以又叫「秋闈」。鄉試中榜,就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獲得了參加國家級考試的資格。國家科考也是三年一比(屆),分兩試:首先由禮部舉辦「會試」,在春天舉行,所以又叫「春闈」。會試者不限年齡,「番禺王健寒九十九歲,尚能入試,握筆為文」。(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卷四)更有廣東三水縣一百零三歲老人陸雲從應會試。(《郎潛紀聞二筆》卷三)會試地點主要在貢院(北京貢院衚衕),考取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貢士才有機會參加朝廷舉辦的「殿試」。殿試明初在奉天殿(太和殿),后多在保和殿,乾隆后定製在保和殿。

一、殿試進士

再次是閱卷。殿試完畢,決定考生命運的閱卷立即開始。交卷以日落為限。諸貢士答題完畢即可交卷,答卷密封后,放到箱子里,送往午門內的朝房,交給收掌官。收掌官將答卷轉送給讀卷官閱讀。讀卷官閱畢,主考官等擬定前十名答卷,進呈皇帝。皇帝欽點一甲前三名,就是狀元、榜眼、探花,讀卷官將后七卷填寫二甲名次,交內閣列金榜。
其次是殿試。二十一日黎明,考生(貢士)們在太和門兩邊的昭德門、貞度門集合,由官員引領穿過太和門,經太和殿兩側中左、中右門,到保和殿丹陛下。一位大學士把考題授予禮部堂官。貢士們面北行三跪九叩禮。然後由禮部官員分發試卷,考生要跪著read.99csw•com接受,行三叩禮。鴻臚寺官員引領考生到考桌前,答題正式開始。(《光緒丙戌科會試同年全錄》)隨卷下發的還有答題紙,答題紙長一尺四寸,白宣紙,凡八開,紅闌格,每開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抬頭頂格加二字,共二十四字。這樣,每頁不算抬格,共可寫264字。書七開半為滿卷,寫滿為1980字。為防寫錯,要打草稿。正本要用端正楷書來寫,格式嚴謹,不得塗改。可見,殿試不僅比試思想和文采,也要比試書法和縝密,乃至韌性和體力。(《晚清會試廷試故事記》)考試以一天為期,實在熬人,但也有些人性化措施。比如,殿試給每個考生設有考read•99csw.com桌(會試為矮几)可以伏案寫卷;考試當中進餐,由光祿寺負責預備紅綾餅,有時也給茶喝。
首先是出題。據參与命題的清末重臣翁同龢在《翁文恭公日記》里記載,某年四月二十日寅時(寅正4時)三刻,他到西苑(中南海)聽旨,被任命為殿試讀卷官。然後與其他讀卷官一道,草擬「策問」題目八道,進呈光緒皇帝。皇帝看過,用硃筆圈出四道。讀卷官把這四道考題工整書寫,用封筒裝好,再呈皇帝。這時已到中午時間。飯後試捲髮回到讀卷官處,經過密封,運到內閣大堂。監考的御史已在內閣大堂等候。除了主考官和讀卷官,其他人等一律屏退,由讀卷官書寫正https://read.99csw.com式試題。酉正(18時),刻字匠齊集大堂。護軍統領把大堂前後門都封閉,戌初(19時許)發刻試卷。到子正一刻(0時15分)刻成,經過校對、印刷、裝訂,寅正(4時)完畢,共印370份。從出題到印卷,整整一天一夜。安排如此緊湊,為著防止泄題。
發榜前由禮部官員在保和殿傳臚(唱名),宣布考中進士的甲第和名次,並將名單寫在黃色榜上,所以稱作「金榜題名」。新科狀元率領進士們走出https://read.99csw.com太和門、午門、端門、天安門。走出午門中門的,只有一甲狀元、榜眼、探花才能享受如此尊榮。黃榜貼在長安左門(在今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前)附近。順天府尹設宴招待新科進士。新科進士,「一登龍門,身價百倍」,成為朝廷執政集團的官員。
殿試是考進士,如何進行呢?
最後是發榜。殿試一般在考試兩天後發榜,考中者分為三個等級: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為「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為「賜同進士出身」。一甲為三名,固定不變;二甲和三甲的名額,每科不同。二甲名額較少,三甲名額較多。明朝殿試,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最少九-九-藏-書取31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最多取472人;清朝殿試,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最少取81人,順治十二年(1655年)最多取399人。清朝平均每科取進士236人。清代中進士年齡最小的16歲(虛歲),一位是安徽合肥人李孚青,另一位是滿洲正黃旗人伊桑阿伊桑阿中進士的時間:《清史稿·伊桑阿傳》作順治九年壬辰科進士,誤;《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作順治十二年乙未科進士,是。後者官禮、吏、戶、兵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