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一章 破宋五路 第一節 御前定計

第十一章 破宋五路

梁太后還朝政于李秉常之後,西夏朝政發生動蕩,宋神宗認為討伐西夏的時機已到,決定集結大軍,兵分五路,大舉進攻西夏。那麼,西夏朝政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故?內憂外患之下,他們將如何招架宋神宗派出的這五路大軍呢?
梁太后領兵伐宋,被人罵跑了,她感覺很丟人,窩了一股火。隨著兒子長大成人,梁太后就把政權還給了兒子夏惠宗。惠宗一親政,覺得我可有今天了,老媽壓了我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所以一反母親的執政路線。第一,你用蕃禮,我用漢禮。第二,你跟宋打仗,我跟宋和好,你佔領的宋朝土地我全部要歸還。這樣一來,梁太后和國相梁乙埋就不幹了,兄妹一心,其利斷金,倆人聯手把李秉常幽禁了,梁太后第二次執政。皇帝被幽禁,很多支持皇帝的大將擁兵自重,不再聽朝廷調度。甚至有的將領投奔了宋朝,把夏國的虛實盡數告訴了宋朝,請求宋朝出兵,討伐國賊,助我們皇上複位。當時宋朝在位的皇帝是宋神宗,北宋第六代皇帝。神宗皇帝一心想恢復太祖太宗時期的榮光,當政時重用王安石推行變法,國力強盛,府庫充盈,西夏是他心腹之患,念茲在茲。坐鎮西北的大將種諤,稟奏皇上:「夏國無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來耳!」(《宋史種諤傳》)西夏國中無人,李秉常一個小破孩兒,微臣去他國中,捆李秉常送于闕下。
神宗覺得自己國力很強,又有這樣知兵的大將,而夏國無人,母子失和,君臣離心,良機已到,稍縱即逝,此天賜夏國於我,如果不取,對不起老天爺啊!秉常是朝廷所封的夏國主,什麼罪過都沒有,就被他媽給囚禁了,于天理不合,於人情不通,於國法不容,沒有一樣說得過去。因此宋朝以李秉常被幽囚為借口,發布聖旨,我們大宋替天行道,「興問罪之師」,號召夏國軍民起而攘之,「共誅國讎」,希望夏國軍民明曉大義,配合宋朝大軍一舉把梁氏集團鏟盡,好讓弱主複位。詔書堂而皇之,氣勢軒昂,大部隊就調動起來了。宋朝這一次志在一舉消滅西夏,兵分五路伐夏。
第一路,宦官李憲任主帥,領兵七萬。
第二路,宦官王中正任主帥,領兵六萬。
第三路,太后的叔父高遵裕任主帥,率兵九萬。
第四路,就是跟皇上誇口,秉常孺子,我一拎胳膊把他給拎來的那位大將種諤任主帥,領兵九萬。
第五路,兵力最少的一路,主帥當然也就是官職最低的,都總管劉昌祚,領兵五萬。
五路大軍總共三十六萬人馬,旌旗蔽日,金鼓震天,殺向西夏。

第一節 御前定計

王中正王大公公這一路行動緩慢,王大公公手下的將領們就按捺不住了。你看人家都已經收復了那麼多州郡,咱們一直在沙漠邊緣慢吞吞地走,損失了不少兵馬,咱這六萬多人,可能還剩五萬了。到目前為止,咱才弄了三十多顆腦袋,拿什麼跟朝廷請賞啊?再不進軍的話,這功勞可就都被人家搶走了。王大公公一聽也是,種諤原來是我的手下,現在雖然不聽我調遣了,但他畢竟是武將,他會打仗,他立了大功,我心裏不痛快歸不痛快,但我還能忍。李大公公跟我一樣啊,我們倆都是皇上身邊伺候的人,人家也立這麼大的功。我再不行動的話,靠什麼去請賞啊?所以王大公公下令,衝進宥州。宥州也是党項世居的五州之地,宋軍衝進去一看,城裡只有五百多男女老幼,通通殺掉,把人頭獻給朝廷,現在咱有五百三十顆腦袋了。宋軍克複宥州,捷報頻傳。
北宋派出的這五路大軍,領兵的主帥不是宦官就是外戚,外加一個牛皮將軍,聽起來似乎都不是能征善戰之將,但是,畢竟五路大軍加在一起,人數多達三十六萬,來勢洶洶。read.99csw.com如此大軍壓境,西夏會如何應對呢?
一開始西夏到處布防,你幾路來,我幾路擋,你來了三十六萬,而我們夏國全民皆兵,能戰之軍號稱五十萬,分兵抵抗。但是宋軍有備而來,夏國猝不及防,連連失敗,喪失了很多堡寨。在這種情況之下,梁太后召開了御前軍事會議,群策群力商量這仗該怎麼打。
眼見王大公公、李大公公、種大將軍都立功了,高外戚就著急了。我乃是太后的弟弟,皇上的舅舅,此番統兵手下也有將近九萬大軍,到現在為止尺寸之功未立,回去有什麼臉見外甥?高遵裕下令,抓緊時間行軍。兵至西夏的一座堡寨,西夏守將開城投降。這位守將姓嵬名,顯然是皇族,皇族都投降了。高國舅十分得意,下令大軍繼續進發,沿途攻無不克,戰無不取。
種將軍這一路人馬雖然多,但皇帝的旨意是,這一路兵馬要受王中正王大公公調遣。種將軍打了勝仗之後,給朝廷上表說能不能我這一路獨立行軍,見機行事,別受王大公公調遣了。神宗皇帝當時正在興頭上,種將軍把那麼多州縣都read.99csw.com收復了,好啊,既然你願意獨立一路,朕准奏,你就單獨行動吧,不用聽王中正的了。
這些將領向朝廷報捷的時候,這個說把西夏皇宮御莊裡藏的一百萬石糧食全部繳獲了,那個說我繳獲了三十萬石,另一個也說繳獲了幾十萬石,慘點兒的也奏稱繳獲了一萬多石。朝廷一看大軍能夠取糧于敵,太好了,不用送糧了。朝廷哪能想到這幫將領全是謊報,到哪兒去找一百萬石糧食?夏國人走的時候把糧食搬得一粒不剩。真有一百萬石糧食,帶著它怎麼行軍啊?大軍越往前走,越陷入無水無糧的困境。
御前軍事會議召開的時候,《宋史》卷四百八十六記載:「梁太后問策于廷,諸將少者盡請戰。」年輕將領都要求跟宋軍決戰,有什麼可怕的?矛來盾擋,水來土掩,打他個稀里嘩啦,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們党項武士的厲害。但是,「一老將獨曰:『不須拒之,但堅壁清野,縱其深入,聚勁兵于靈、夏而遣輕騎抄絕其饋運,大兵無食,可不戰而困也。』梁后從之」。一位老將跟梁太后說,太祖、太宗、景宗的時代,之所以九_九_藏_書屢敗宋師,咱們的法寶就是游擊戰,不要跟他兩軍對圓,兵對兵,將對將,槍對槍,桿對桿,咱不幹這種事。把他放進來,誘敵深入,關門打狗,咱們堅壁清野,囤積重兵,準備反攻。在囤積重兵的時候,輕騎四齣,截斷他的糧道,大軍無糧,不戰自潰。梁后一聽,果然是好主意,採用了這員老將的計策。
高遵裕不懂兵法,但是地位太高,沒人敢勸他,他就沒有看到自己沿途攻佔的所有州縣,沒有殺死或俘虜一個夏兵,基本上都是一座一座的空城,而且也沒有得到一粒糧食。
國相梁乙埋下令給十二監軍司的統軍,宋兵一來,能戰則戰,不能戰就跑,不能跑就降,不要求你們誓與陣地共存亡,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保住有生力量是最主要的。你就算投降宋軍,朝廷也不追究你,等什麼時候大軍反攻的時候,你再回來就好了。十二監軍司得到旨意之後,乾脆就開開大門迎接王師,宋軍進展得非常順利。尤其是李大公公這一路,一進夏境,夏國的守將望風而降,一路上光俘虜就抓了一萬多。宋朝大軍離夏國的城寨還二十里地呢,read•99csw•com守將帶著一千多士兵,就在地上跪著迎接了,跪得這幫人都煩了,宋軍怎麼還不來?一會兒宋軍終於來了,大喊著讓夏軍投降,一看四門大開,早在那兒迎候您呢。但是不好意思,您來了,我們這兒沒糧食,既然我們已經歸順王師,我和手下這一千多弟兄,您得管飯吧?李大公公說沒問題,你們順天應命,歸降大宋,給我們做嚮導,管飯不算什麼,來吧,軍中有什麼好吃的,儘管吃!我吃肉不能讓你喝湯。這些降卒給宋軍當嚮導,凈帶著宋軍走瞎道,在沙漠里轉了一天,哎呀,對不起,我記錯了,應該往北,得,咱折回去吧。沙漠里缺水少糧,隨軍所帶的給養如何經得起這般折騰,李大公公這一路,不用開仗就被拖垮了。七萬多士卒,逃散的就三萬多,都不是被西夏軍隊打的,而是被沙漠、缺水、缺糧給弄的,被這些降卒給搞的。降卒好心好意給你帶路,誰想到你們這麼嬌氣呢?誰想到你們就逃散了呢?宋朝每次跟西夏打仗都是這樣,一開始很順利,這是人家誘敵深入,只要一進夏境,人家就刨好坑了,宋軍記吃不記打,前仆後繼地往坑裡九_九_藏_書跳。從李元昊的時候,幾次大仗下來,宋軍都犯這毛病,改不了,見城就搶,見駱駝就牽,見馬就騎,就沒想到前面要啥沒啥。李大公公這一路一開始很順利,後來就被拖垮了。
種諤那一路,九萬大軍攻入夏境,首戰米脂。米脂的夏軍統帥也是梁后家族成員,率八萬大軍迎戰,大敗而回,也不知道真敗假敗,反正是被打跑了,米脂守將打開城門投降。種大將軍進入米脂后,圍攻下一個州縣。州縣守將一看,八萬大軍都沒擋住宋軍,就我這千把來人,逞什麼能啊,開開城門也投降了。種將軍非常得意。
本來宋軍兵分五路,就犯了大忌,等於把拳頭岔開了,五個手指頭伸出去打人。宋軍是一個大拳頭,西夏是個小拳頭,拳頭碰拳頭,西夏可能就完了。問題是宋軍五指一伸開,西夏攥緊了拳頭一個一個砸,這就沒問題了。宋軍如果有一位總帥,還能居間調度配合,現在誰也不聽誰的了。種將軍得到聖旨之後,信心大增,收復了銀州。銀州是當年党項世襲的五州之地中的一州,從拓跋思恭時代就被党項佔有的領土,居然被收復了。捷報送到朝廷,皇上高興瘋了。